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培养兴趣才是最好的“减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培养兴趣才是最好的“减负

2020-05-12 08:49:01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培养兴趣才是最好的“减负

  妻是一个懒觉的人。每天早晨,饭都凉了,她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喊她,不应;推她,不起。真的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妻起了个大早。因为那天半夜,正在熟睡中,妻忽闻外面有人大呼“地震了!”一语惊醒中人。妻一骨碌爬将起来,然后以百米冲刺速度跑出屋外。结果也没有地震,妻直呼上

  从那以后,无论谁再说地震云云,妻也雷打不动了。

  然而,自从妻迷上了“偷菜”,一切都发生改变。不管是刮风下,还是严寒酷暑,每天,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妻已经不知何时打开电脑,正专心致志地“偷”她的“菜”呢。

  见妻沉迷其中的样子,我觉得既可笑担心。可笑的是妻终于起床比我早了;担的是一向贪睡的妻身体吃不消,多次劝妻多睡一会儿,“偷菜”只是一种空闲时的消遣,不能吃,不能喝,既费力又劳神,何苦呢?妻不听不理,依然我行我素,且兴致勃勃,精神头十足。

  这时,我才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偷菜”的人都非常的勤快,如果起得晚,不但“偷”不到别人的菜,就连自己的辛辛苦苦种的“菜”也要被别人“偷”去了。

  着妻“偷菜”并幸福着,无奈,我也只好善罢甘休,听之任之了。

  女儿是一个十足的舞蹈迷。记得女儿上四年级时候我们乡村小学附近突然办了一个舞蹈培训班。女儿闹着要去。我想就女儿那弱不禁风得样子,不出三天,准会受不了劳累之苦,自动败下阵来。因为,据我所知,我们邻居家女儿阳阳就曾哭着闹着学舞蹈,结果只学了几天,就腰酸背疼腿抽筋,打死也不学舞蹈了。

  没想到,一天,两天……,如今,两年过去了。女儿从来就没有说过一个“累”字,每天放学,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音乐练习舞蹈动作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我敬仰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他在《与青春同行》中说,尽管他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做班主任,教语文,还要参加一社会活动,但他每天都坚持时间文字博客记录自己一天的教育生活,一写至少是三五千字,多则上万字,每天都要写作到深夜,有时还要工作到点以后。

  在我们常人看来,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就像是推石头上山的西西里佛,费劲力气把大石头推上山去,晚上石头又自动滚落下来,第二天再推上去,然后再滚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无休无止的“劳役”啊!然而,李镇西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他每天坚持写作,其实并不需要所谓的“毅力”,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仅仅凭借“毅力”,也许自己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想正是李镇西老师的兴趣所致,才成就了一代名师——当代“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者,莫不是对此有兴趣者。正因为有兴趣,他们会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历尽辛苦而不觉其苦,踏破铁鞋而不知其难,又有谁会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成是负担呢?

  至此,我忽然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兴趣更能减轻一个人的身心负担了。

  如今,在教育教学中,“减负”之声不绝于耳,但负担却是越减越重,似乎早已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负担是真的过重,还是学生丧失了对学习应有兴趣?

  自然,答案不能一概而论,也许二者兼而有之。然而,在我看来,学生“减负”之所以越减越重,就是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对头,以至于南辕北辙。不妨,我们换一种“减负”的思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也许,就会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论读书的文章中曾说过,读书是需要兴趣的。譬如打牌,有一些人日日打,夜夜打,就是被抓进了牢子出来后还是照打不误。

  何也?答曰:无它,惟兴趣也。

  如若让我去打牌,即使是保我只赢不输,管吃管喝,我也未必能坚持得住。因为我本人对打牌毫无兴趣,开始打一会还行,时间一长,就会昏昏然,思维停顿,大脑一片空白。如此负担之重,重过读千卷书,行万里路。

  何也?答曰:无它,无兴趣也。

  老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其实,学习亦然。只有一个人有了学习的兴趣,他才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否则,即使学习对别人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在他看来也是天大的重负。因此,我们可以说,培养兴趣才是最好的“减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