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就是我爱一个人的上限。”
?
“你是不是没那么喜欢他?”
恋爱一年吵架不超过三次的关系,在我眼里不算模范情侣也要算作优秀范本。
没想到在旁人眼里竟然“落得”如此印象。
从来没有特别波动的情绪、没有结束异地的打算、朋友圈秀恩爱的频率趋近于零,连好友聚会也常常各去各的……
“你明明没那么喜欢他啊。”
我笑着抱怨他们想太多,正准备开口为自己辩解却被那位最初问我的朋友打断了。
他有些无奈地说:“老实讲,要我问这句话不是别人正是你口中默契的男朋友。”
“你有空帮我问问她吧。”
可随着聊天的深入,我的每一句话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为自己又一次地辩解。
即使分手的结尾,他依然笃定地认为我对他的喜欢程度远不及他对我的。
感情里的理性,却让我在表达喜欢的时候少了一点他人期待的炙热情绪。
在一份彼此「期待值」不同的感情里,总藏着其中一个人难以开口的隐忍。
但也有一份被看低了的「喜欢」。
那些平日里的陪伴、开心似乎全都被一条没有发送的朋友圈掩盖了。
在这份感情里,我的所有统统变成了“不会表达,不敢承认,不够喜欢……”
难道真的就只是这样吗?
我并没有说气话。
如果高昂的情绪才能算作是对一段感情的投入的话,那我的确是不合格的存在。
但我非常清楚在自己感情里的“峰值”究竟在哪里。旁人看起来不置可否的寡淡,何尝不是我倾尽所有的平衡。
一段感情里,喜欢和个体的平衡。
“我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为你卸掉所有铠甲,这大概就是爱情了吧。”
底下的评论也都在诉说着各自在爱情里的脱胎换骨。
好像我们都习惯把一段感情里,一方的退让、忍耐、改变当成爱情的见证。
可并不是“千刀万剐”的感情才足够深刻。
爱情从来都不是什么人生的灵丹妙药,它不会让一个变好,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更糟。
只是代表着我们两个人的一段关系有了开始。
如果,对方抱着见证一个全然不同的我,如同偶像剧里为爱情而活的主人公。
那对他而言这段关系从拥有那一刻,也就是失去的开始。
面对热烈复杂的爱情,我惊叹之余往往倍感无力。
有时忍不住想如果“喜欢”是有形状的话,我的喜欢大概是无色无味的矿泉水。
没什么锋芒,也不够特别。
我只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一直在,只是会尽所能的支持着,只是平平淡淡的表达着喜欢和依赖。
并不是我吝啬于做出迁就和改变,而是我本就如此的爱着一个人。
我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歇斯底里的一面,也不愿以爱情之名限制对方,不想留下难堪和撕扯。
这份喜欢,你可以说不适合。
但请别怀疑它的存在。
还记得看过的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只接受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
我想很多感情里所谓的不满,大多来自于比较。认为自己值得更好,或是更值得的爱。而感情却最害怕比较,因为情感的分量是我们某个瞬间,才能窥视到秘密。
那些深深浅浅的喜欢里,藏着我和我全部的情绪。
如果有下一次,我还是愿意这样舒服、自在的爱着一个人。
也同样的,这样被爱着就好。
抱歉,我还喜欢你。
文 案 紧 紧
编 辑 紧 紧
图 片 来 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