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5-18 23: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是一本由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 Christopher K. Germ著作,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250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精选点评

  ●你无法消灭你身上的任何负面情绪,越是反抗越是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与他对抗,像同情他人一样理解自己,活在下,最终们会融入体内,但他们并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消失

  ●书名不错,但是整体有点生涩,如果没有禅修或冥想经验,还是先别吧。初学者接受度太低。

  ●佛是觉醒的人,人是没觉醒的佛。控制不了情绪,是自我还没有苏醒。你对人类做的最大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责备自己,其实是在疏远自己。一把锤子敲不开一朵莲花人人可以成佛。世界是一座大寺庙,每个人都在其中修行。世间本无向,方向人心里。

  ●

  ●昨天晚上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的启发,一直以来我对自己认为是缺点一面粗暴排斥甚至强制自己改变,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就会责怪自己,觉得愧疚或自己很没有用。但我慢慢发现,对抗只会加剧,比如面对演讲,你觉得紧张,那是因为你害怕不好的话,那么多人笑话你,但当你可以接纳别人笑话你的演讲,反而接下来的一切都会变得轻松一些。这本书我还没读完,就推荐的书。之后如果有新的感悟我还会修改补充的。请接收到这个讯息:接纳。

  ●是鸡汤也是灵药 关键看自己怎么看待 生活和自我可能也是如此 如果你觉得或者你相 那么就是真 反之亦假 所以才有人生百态吧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越来越强烈迷失感是反感怀疑恐惧多种深层情绪形成 真正的进步和改善是去接受 这实在老掉牙了 但这是唯一我可以做且能控制的因素成本时间高效率 
如果为了治疗而治疗那么终将失败 只有做一件事本身就是目的 那么才能后话宽恕自己吧 在目标没有达成之前

  ●前阵子开始自习冥想,但坚持了近一个月竟然发现自己越来越焦躁和怀疑自己。之后便遇到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我觉醒的过程是痛苦的,真实的自我会暴露出来,自己的情绪和人格都会逐渐清晰,而冥想应该坚持下去并且更深一层,唤醒自我后接纳自我并且心怀慈爱攘外必先安内开悟实则是向内而生之道。

  ●谷底的光~

  ●找到最温柔正确 充满能量方式对待自己是一生必修课 与我常在...毕竟陪在我们身边最长的人唯有自己。

  ●冥想的力量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读后感(一):谢谢

  感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发现了另一种对待自己的思路善待自己,感受自己,这么试着去做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很多地方都紧绷着,肩头的压力很大,中也如压着大石,原来在我内心里已经有如此多的重担,我原来已经承受了如此之多。所以,就算我对自己的现状不够满意,我也可以,也应该温柔的对自己说谢谢。感谢我的身体和心灵一路陪伴着我。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读后感(二):悦纳自己

  认知自己,包容自己,悦纳自己,知道任何人都有局限。不需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和责备,看清自己,停下来看清楚,在开始行动,可以走得更远。一本好书,值得阅读,练习冥想,放松自己。

  人类第一怕当众讲话,第二怕死亡。对于当众讲话产生的焦虑,唯一持续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让焦虑随便来吧!我们必须终止屏蔽焦虑的打算,学会并且愿意一边颤抖着一边讲话。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读后感(三):放下自己,放空旧思想,再来读这本书。

  用冥想,用身体,用接纳来调整情绪,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试一试,一定有收获。

  一直想要体验活在当下的感觉,读了这本书,做了冥想,终于感觉到了。 、

  冥想进入状态后,去掉了过去和未来,只保留此时此刻。不为过去悔恨,不为未来焦虑,活在当下,自我开始觉醒。

  内心中一直有一种愤怒,是对自己,也是对亲人的愤怒,之前一直无法调整,但用了本书的方法,开始有转机,感谢!

  不一定能觉醒,但一定有收获,用心的去做,或许不要看这本书,冥想本书就足够了。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读后感(四):《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关键词:心理 抗压

  这是一本治愈心灵的书籍,更适合在安静的独处空间内放松心情阅读,或是在无法安抚的悲伤下阅读这些文字,轻轻松弛自己。

  在开始阅读时,我们往往会抱有抵触:这不过又是所谓专搞出来的名堂,只对那些心灵脆弱的家伙有用。看看开篇上的话吧,“人生中大多数痛苦不是别人给你造成的,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去对抗自己!我们拒绝治疗系书籍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懦弱。其实尝试将自己放到地上,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可能你会在某一天感觉到疲惫,无法面对眼前的挑战,那么就请等待,等待积聚足够的能量直到状态良好再去尝试。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阅读本书,没关系,只需要等待,这也是接受自己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做好准备阅读本书,这将是一个去终止内心纠结的机会,它会帮助你学会如何将压力转换成生命中幸福的感觉。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学会很多冥想的方法,如果你愿意接受它们、哪怕仅仅用心读上几页,都将意味着新的开始。

  首先,先学习关怀自己:

  找个安静的地方,舒服的坐下,闭上双眼,去关注停留在身体中的感觉。当感觉出现,尝试着跟随它,不用特意去关注其中的一种,无论是愉悦还是悲伤,都去感受并且任由这些感觉在身体内流动。放轻松,慢慢来。五分钟之后,轻轻睁开眼睛。

  如果你开始觉得轻松,这将是打开心门的第一步。

  回想那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悲伤、愤怒、挫败、嫉妒甚至是身体的伤痛,当你面对这些不快时,首先是反感、责备,我们会在心里说“我不应该这样!”、“他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有时候甚至是内疚和自责,最后就是容忍。这让我们走入一个误区,我们往往以为这些负面情绪会随着时间消失,但事实上它们只是隐藏了。当糟糕的情况再一次发生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它们从没有离开。抗拒没有产生效果,尝试接受这些负面情绪,并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有意识地去体验我们的感觉、情绪和想法,时时刻刻,原原本本。

  这种自我觉醒其实并不困难,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冥想训练,我叫它“愤怒转移”:

  站或坐,脚掌在地板上展平。

  以正常状态呼吸。

  想一些会感觉愤怒的事。

  将注意力转到脚上,直到自己平静。

  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在心理学文献中患有精神性疾病的詹姆斯,曾经几次因攻击行为住院。他接受了包括以上方法的自我觉醒训练。一年之后,他的攻击行为减少,直至他的看护者认为詹姆斯已经没有心理疾病。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可以大大减轻我们一整天积累起来的压力,即使是短短几秒,都会因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而心情舒畅。在这里我仅仅选择了本书中提及的一些简单方法,阅读全书可能收益会更多。即使你没能坚持这些冥想办法,也仍旧能感受到畅快淋漓的感觉。因为我们会更懂得,把痛苦转化为力量,将会让内心变得更强大,也只有内心强大之后才能承受更大的痛苦和磨炼。

  通往幸福安宁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但只要你愿意尝试接受自己,就意味着你已经在迈向幸福的道路。就像冥想教练皮马所说“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我们仍然会疯狂;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我们仍然会愤怒;我们仍然会胆怯,会嫉妒,也会被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充满心房。最重要的是不要试图抛弃自己,或者变成某个更好的人。它所说的是,与现在的我成为朋友。”

  如果你开始对这本书有兴趣,下面是目录:

  第一部分 强大不是因为你战胜了自己,而是接纳了自己

  第1章 与自己对抗,你永远成不了赢家

  为了获得幸福,我们必须能够接纳不幸

  伤痛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伤痛产生的怨恨

  只有将自己放倒在地,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

  接受伤痛,伤痛就会软化;抗拒伤痛,伤痛就会变得坚硬

  别人的同情让自己显得弱小,自我同情会让我们变得强大

  第2章 觉醒的人活在当下,混沌的人不是悔恨过去,就是担心将来

  不后悔过去,不担忧将来,好好活在现在

  当你在痛苦的海洋中漂泊时,需要一只锚让自己停靠下来

  一些人之所以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还没觉醒

  学会了冥想:泰山崩于前,你也能保持镇静

  佛是觉醒的人,人是没觉醒的佛

  第3章 你温柔地对待痛苦,痛苦就会温柔地对待你

  我们越是抵抗某种情感,越容易被这种情感所俘虏

  情绪常常被困在身体里,放松身体,就能释放情绪

  了解自己情绪的人不会发火,不了解自己情绪的人常常会发无名火

  你能把内心的伤痛说出来,伤痛就会降到最低

  第4章 你对人类所能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

  同情自己,其实是在接纳自己;责备自己,其实是在疏远自己

  跟自己过不去,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

  先要给自己戴上氧气罩,才能去帮助别人

  你拥抱伤痛,宽恕和就会来拥抱你

  内心没有了对抗,宁静的心中就会升起一道彩虹

  第5章 越是对自己温柔,你的内心就越坚韧

  与自己对抗时,你的身体会变得坚硬,内心却变得很脆弱

  思绪是一匹野马,如果你限制它,它就会伤害你

  你可以用温柔的心,化解负面情绪的锋芒

  自我隔离会把轻微的焦虑升级为恐惧,把普通的不开心升级为绝望

  把“我”看成动词,你的内心便获得了彻底自由

  第二部分 自我同情消除了对抗,平静的内心便会产生出强大的慈爱的力量

  第6章 内心有了慈爱,你才能真正变得强大起来

  恐惧是一种最可怕的情感,慈爱是它唯一的解药

  当我们深陷痛苦之中,不妨自己拥抱自己

  四句充满慈爱的语言,可以撬动你的心灵

  人在走投无路时,才知道什么是真谛

  从三个方面培养你心中的慈爱

  一把锤子敲不开一朵莲花

  内心淡定了,慈爱之花就会从里面绽放

  在无边的苦海中,慈爱是拯救你的一叶扁舟

  第7章 关爱别人是最高级别的自私

  如果你与自己争吵,最后,整个世界都会与你争吵

  内心安静了,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讨厌的人

  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唤醒慈爱,枯死的心田也能鲜花盛开

  第三部分 每个人都可以觉醒,人人都可以成佛

  第8章 世界是一个大寺庙,每个人都在里面修行

  掌控了自己的情绪,你就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不同类型的人,却走在同一条觉醒的道路上

  要觉醒,人必须过五关

  其实,觉醒之路就是一条寻找自我之路

  第9章 为了改变,我们需要不断接纳原来的自己

  如果你跌倒了100次,那就把自己扶起来101次

  自我同情有三个阶段:迷恋、幻灭和真正的接受

  目标像一只钢笔,你不能抓得太紧,也不能抓得太松

  冥想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每种尖锐情感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柔软的感情

  痛苦不会从生活中消失,只会消失进生活里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读后感(五):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你痛苦的人,是你自己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领导一句批评的话耿耿于怀好几天;因为同事背后的诋毁难过愤怒,不知道如何相处下去。

  职场上受尽委屈,在家里也并不好过,明明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火,却总是控制不住,事后又悔恨难当;想要通过和家里人好好沟通解决问题,却每次都以争吵指责收场。

  我们经常被陷在一些情绪的漩涡里无法自拔,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负面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暗淡,没有激情,长期被痛苦的精神压力折磨。

  我们想要丢掉负面情绪,远离烦恼,压制自己去想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越是挣扎,就会被负面情绪缠得越紧。

  这时候更多的抱怨就会找上门:“怎么会有这样的领导和同事”“孩子和家人怎么老是不懂我的意思”“我身边的人都是怎么了!”

  把让你痛苦的原因都推给别人。然而,痛苦真的是别人带来的吗?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一书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痛苦到底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让它们消失,让生活幸福呢?

  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肯·吉莫是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他将自己几十年的从业心得和人生智慧融入到了这本书中。该书一经出版,就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心理学书籍,并获得了行为与认知协会的自助书勋章。

  英国的心理学杂志曾评价该书:“对任何想让内心变得强大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克里斯托弗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人生中大多数痛苦,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他用了一个比喻来描述:我们每个人都会遭受两支箭的伤害,第一支箭是来自生活的,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不幸,像生离死别、天灾人祸等。第二支箭,则是我们自己插向自己的,它是我们在与不幸对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愤怒、怨恨等情绪。这支箭才是将我们困在痛苦里的关键力量。

  我们无法逃避第一支箭的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来避免第二支箭的再次伤害。那就是:放下对抗,接纳不幸。

  这篇文章,我们将跟随《放下对抗,你就会更强大》,来探讨一下,如何放下对抗,学会接纳,从而让自己内心强大,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一、为什么要放下对抗

  克里斯托弗在书的第一章给我们强调了:“与自己对抗,你永远成不了赢家”。对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心里对生活中的不顺心的事的抵触情绪。这种抵抗情绪不会让你远离不幸,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痛苦。

  先来看看,“对抗”究竟是如何让你在负面情绪里越陷越深的?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强迫入睡”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你想要精力充沛地参加第二天一早的重要会议,于是你做好了一切准备,早早上床准备入睡,但你越是努力地想要睡着,反而变得越清醒,你每次拿出手机来看时间,就会从心窝里冒出一股无名的火,最终,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你可能彻夜都失眠了。

  这是为什么呢?

  01、对抗的反作用机制

  用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坎农的“逃跑或战斗”模式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人们在应对外来威胁时,有两种选择:逃跑或者战斗,但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调动全身的力量去应对威胁。人们的意识只要向身体输入“对抗”指令,身体就会立刻进入“逃跑或战斗”的模式。

  这回你明白了吗,当你觉得失眠对你造成威胁,同它抗争的时候,你的神经系统也就听从调遣,进入了“逃跑或战斗”模式,从而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兴奋。所以你越是努力想睡着就越是睡不着。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把内心的负面情绪视作威胁,与之对抗的话,也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逃跑或战斗”模式可以帮我们有效应对外来威胁,但却并不适用于我们的感情和情绪。面对难缠的情绪漩涡,我们应该做的是,放下心里的对抗。

  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著名的“粉红色大象”的实验,参与实验的人被要求“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实验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抑制反而能让思维更加关注在试图压制的事物上。其实某些心理障碍也是由类似的过程引起的,例如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

  02、对抗会放大痛苦

  我们进一步来看,与负面情绪对抗的过程,是如何加深我们的痛苦的。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痛苦是别人带来的,但克里斯托弗却指出“没有人能伤害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他给出了一道简单的公式,来证明他的观点:伤痛*抗拒=痛苦。其中,“伤痛”是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不幸造成的,比如疾病、事故等。“抗拒”是指我们为击退伤痛而做的所有努力。“痛苦”则是指我们身体或精神上所受的压力。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抗拒指数”越大,我们所承受的痛苦就会相应地成倍扩大。反过来呢,我们降低自己的“抗拒指数”,痛苦也就成倍地减少。如果我们能将对伤痛的抗拒降低到零,那么我们也将不再痛苦。

  所以,你是否对“我们为什么要放下对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呢?放下对抗,是我们化解痛苦,通往幸福生活的关键一步。

  在夫妻关系中,埋怨和愤怒这些强烈的情绪背后,往往隐藏着四个温柔的大字:“我很想你!”。但遗憾的是,为了表达这一情感,很多人常常选择了对抗。

  这样的情况还常常出现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常常用责备的语言去表达,往往还要加上一句“我都是为你好”。但是,孩子真的能在你的责备中体会到你对他的好吗?可能也和你一样,满心都是抵触和对抗吧!

  你看,“对抗”是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呀?你可能会说,那样做,我心里才会舒服。你用对抗的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了,看似心里舒服了,但却不是真正的平和,怨恨和指责还残留在你的意识里,你的身体也会因此而受伤,有研究表明,长期被情绪困扰的人,身体的免疫机能可能会下降。

  所以,要想成为真正的“赢家”,我们得放下对抗,学会接纳才行。

02 学会接纳

  要学会接纳,我们需要了解三个概念:自我觉醒、自我同情、唤醒慈爱。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自我觉醒”。

  冥想教练伽依.阿姆斯特朗对“自我觉醒”的定义是:“在你体验到什么的时候,你知道你正在体验什么”。

  换句话说,“自我觉醒”就是让自己活在当下,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自我觉醒的人不会希望改变生活原来的面貌,因而也就可以慢慢放下对抗。

  有些人仿佛天生就容易进入自我觉醒的状态,如果你还不会,也别担心,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给自己找到一只“锚”。

  这只“锚”唯一的特点就是随手可及。可以是你随身携带的某物件,也可以是你身体的某个部位,甚至是你脑中的一个单词,或者你的呼吸。

  当你被痛苦的情绪淹没时,找到你的“锚”,让它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周围现实的环境中,让你的思维镇静下来。

  自我觉醒的“锚”能让我们免受不必要的精神痛苦的折磨,从容平静地活在当下。

  然而,有时候我们的情绪过于烦乱,以至于不能约束自己的注意力,甚至都找不到自己的“锚”了,又该怎办呢?

  克里斯托弗告诉我们,还可以自我同情。当自我觉醒都不能让我们免于痛苦的时候,自我同情让我们“关爱痛苦中的自己”。

  自我同情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神,就像一位亲密的朋友,愿意倾听我们的困难,无须给出什么建议,直到我们可以自己将问题解决。

  我们不需要特别擅长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就能进行自我同情,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正在伤痛之中,然后去拥抱那个受伤的自己。

  自我同情可以弱化我们对伤痛的抗拒,让伤痛慢慢释放,从而淡定地面对问题。

  关于自我同情的研究表明,它能减缓生活中负面事件对我们的冲击。有自我同情心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和挫折,他们会将此看做是进步的机会。

  当我们用自我觉醒和自我同情来面对和接受了现实之后,我们就有了一颗相对强大的内心。而慈爱,则是前两者的升华。一个人拥有的慈爱越多,他的内心就会越强大。

  为什么耶稣能够忍受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为什么他面对死亡一点儿也不恐惧?这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慈爱。这种慈爱让他强大到能够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痛苦。

  那么,慈爱之心,我们又能如何获得呢?

  可以通过冥想来唤起心中的慈爱。

  冥想是我们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同情和唤醒慈爱的时候,都可以运用的方法。冥想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非正式的冥想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

  用几分钟的时间,找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让身体放松,将思绪慢慢拉回到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当中。

  冥想最大的所用就是能让自己清醒地活在当下,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免受精神压力的叨扰。

  进行慈爱冥想的时候,可以加入慈爱格言,即对自己说一些带着美好愿景的话,比如:愿我健康,愿我平安,等等。

  无论白天晚上,入睡前醒来后都可以进行慈爱冥想。我们如果在慈爱冥想中进入睡眠,我们的梦一般都会十分平静。

03 做到真正的改变

  最后,我们来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道理我都懂了,可就是做不到,该怎么办?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扰。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开始学会放下对抗和自我接受。

  还真有!克里斯托弗给了我们一个“FAEC”四步骤。其中“F”指的是“Feel”感知痛苦;“A”指的是“Accept”接受痛苦;“C”指的是“Compassion”用同情心去回应;“E”指的是“Expect”期待有技巧的行动。我们来看看,“FACE”四个步骤的具体运用。

  克里斯托弗在书中说“人类第一怕当众讲话,第二怕死”。可见紧怯场的反应有多普遍,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的糟糕情况。那么,来试试“FACE”四步骤吧,或许你能可以轻松摆脱这样的困扰。

  首先,去感受你身体里的紧张感:紧绷的肌肉或者急促的呼吸;其次主动、客观地去接纳它们,告诉自己:紧张只是人类上台发言的一种自然反应;再次,用同情心去回应,拥抱一下正在被紧张感困扰的自己,给自己一些理解和关爱;接着,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抱着美好的期待,你就可以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说的话上面,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遣词造句这项任务上了。

  “FACE”四步骤,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中。在任何感受到精神压力的时候,将这四个步骤作为一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我们在掌握了方法技巧之后,需要的就是长期坚持去练习,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强大、平和的内心,才能让生活走向真正的幸福。

  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这都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抱有的心态是:即使已经跌倒了100次,你也可以把自己扶起来101次。但如果你过于执着,会让自己又陷入最初的对抗情绪里去,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要学会“轻松地坚持”。 我们可以把目标当做一支钢笔,不要抓的太紧,也不能放得太松,太紧了容易抽筋,太松了会让钢笔从手中滑落,不松不紧,把握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当你期待最少的时候,变化才会降临到你的生活中。我们最好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给自己一生的时间用来练习。

04 总结

  当你某天不再因为领导的一句批评或者同事的几句坏话而闷闷不乐时;当你不再为一团乱麻的生活而烦躁不安的时候,你离内心的强大也就不远了,幸福平静的生活也会变成日常。

  更进一步,什么事故灾难,爱人背叛,即使泰山轰然倒塌在你的面前,你都能处之泰然,这也都是可能实现的。只要你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正确方法,一切皆有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