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锦集

2020-05-28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锦集

  《现象导论讲》是一本由祥龙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现象学导论七讲》精选点评

  ●重读

  ●上课翻翻

  ●谈不上很通俗的一本现象学入门书

  ●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德里达一贯的现象学理路。从原典出发释义。而后面的论述有点把一种原发生视域评为最高境界味道

  ●私货太多,以后鄙人写本书必须叫“真的从原著阐发原意

  ●张祥龙总是最直白却又醍醐灌顶,哎,五体投地

  ●超好

  ●怎么讲,就是私货有点多

  ●amazing

  ●要学现象学,请务必,务必,务必把这本书反复读三遍。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一):现象学入门最佳读物

  当年初读胡塞尔雄心勃勃搜罗了一堆读物,中译原著、倪梁康之流的二手读物……

  一直读到吐血,只剩一个感想:这TM讲的是啥啊?!

  隔着文化语境背景知识话语背景、还有中西语言背景的不同,我觉得直接去读胡塞尔几乎不可能;无关个人悟性高低和认知性差异

  后来读到张祥龙这本书,总算感觉开窍

  因为是课堂讲义性质,预设的听众处在和你我相同的释义处境中;而张祥龙的解说明显够得上深入浅出——不是仅仅用胡塞尔的术语解释胡塞尔,而是把带入我们的语境。

  钻进胡塞尔那套繁琐臃肿让人晕菜的术语系统之前,先读这本导论无疑能省很多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二):嗯

  去年发愿要从胡塞尔开始,把相关人物梳理一遍。

  这一年来,依次读了《胡塞尔现象学》《现象学导论》《海德格尔》《康德》《德里达》,加缪的《流亡独立王国》和《第一个人》,《鼠疫》在喜马拉雅听了一半,直到这本《现象学导论七讲》,里面对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做了简介。去年比较喜欢雅斯贝斯和汉娜.阿伦特,但至今都还没有读,她的《过去与未来之间》买来已经有些日子了,还没有拆封,它的豆瓣条目现在已被封禁删除。至于萨特波伏娃,想到他们我总是很矛盾,他们的书以后再说吧。

  昨天上午在超市,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突然觉得人这一辈子活着没什么意思。如果突然发生什么灾难,在一瞬间都死球掉,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就连这一瞬间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三):残迹

  胡塞尔:意向性 意向结构 现象还原 内时间意识 晕圈

  《逻辑研究》的两可性,一方面生发出现象学的纵深,一方面这种生发总要连着点什么,在《声音与现象》中,德里达抓住这个连着点,淘洗出 再 趋别 印迹 书写 等,这个连着点 大有可思之处。(尼采和海德格尔有时也有类似缠斗,不同处是两人同时还有着宏阔眼界)

  海德格尔的 源 域 生发性 形式显现——解释学 上手中吐露的在世存在

  尽管可以说是从胡塞尔那里生发出,但宏阔的眼界,对在世存在的敏锐,亦有从亚里士多德来

  梅洛 庞蒂 身体的原发性,在症状中透露的躯体和精神之源来,身体在海德格尔那里还沉迷在世界中,在这里,身体 有了一个笔顿 (同样可以形式显现的发挥)

  德里达 《声音与现象》 贴身胡塞尔 ,恰恰是胡塞尔的那个连着点上有生发性,没有完全的境域化,如果那样,就用不着贴上去了。贴上去,本就是在胡塞尔那里,粘连得非常紧,在世-先验主体 ,这里面有张力,光靠一端没法解决,不能纯靠境域化,也不能纯靠康德以来的先验性。

  再笛卡尔那里有一“我思”纠缠,再黑格尔那里有一 绝对精神——主体(客体) 纠缠(辩证法),再胡塞尔那里有 在世——先验主体 纠缠(现象直观)

  这样的 再,又不仅仅是 再,又有康德一顿笔,尼采一转笔,海德格尔一回笔,德里达一粘笔

  暗示着仍旧需要借助宏阔的眼光,说不定这光会来自黑眼睛。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四):国内学者写的现象学组好的入门书,强烈推荐

  先说一下我接触现象学的经历:

  我的老师是研究现象学的,老师说《另类胡塞尔》写得非常不错,所以我就买了,结果就是怎么读都读不懂。。。

  译者 靳希平 是北大的哲学教授,《另类胡塞尔》也是非常好的书,学术性非常强,本书作者 道恩·威尔顿 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但是需要很多基础知识

  举一个例子:

  39页:第2段第2行“事物是按照典型、在它们的视域中并且透过他们的“视角”被给出的”

  这里出现了一个概念“视域”,是胡塞尔后期的概念。“视域”这个概念在《现象学导论七讲》(张祥龙 著,2011年版)中有解释,178页整整一页都在解释这一个概念,但是《另类胡塞尔》没有解释这个概念,所以这句话就读不懂。《另类胡塞尔》中出现了很多这种专有名词没有解释的情况,所以这本书绝对不是入门书

  然后看了《现象学导论七讲》(张祥龙 著,2011年版),感觉真的很爽。一个下午坐在椅子上,我是一口气看完了 海德格尔 那章,讲得非常通俗易懂

  总之,想了解现象学必须通读哲学史,之后建议读《现象学导论七讲》(张祥龙 著,2011年版),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入门书,然后再看其他的书就简单了

  再推荐一本国外的现象学导论教材:《现象学导论》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可以在百度首页搜索“现象学导论 pdf”,就可以下载电子版了

  《现象学导论七讲》读后感(五):现象学入门二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张祥龙认为现象学是在唯理论传统下出现的对个别与普遍,现象与本质关系问题的探讨。古代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体现在对是(存在)、理念、形式的探讨上。近代则以笛卡尔为开端,康德为一大变。以胡塞尔为例,胡塞尔的主要思想来源有三大块:近代西方哲学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心理学(布伦塔诺的意向性,威廉•詹姆士的意识流),格式塔心理学。张祥龙反驳倪梁康简单地用“形而上学和实证主义之间的学科”来定位注重境遇性的现象学,因为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真正打通个别与普遍。第二讲到第四讲都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讨论,从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静态现象学的特点是描述意向性的明显的结构,或者是那种主动性的结构,它描述的是意向活动感觉材料,然后构成稳定的意向对象。尤其是要现实意向对象的层级的和按区域划分的关系,最终显示先验主体性的那么一种规则结构。(171)而发生现象学,它是以内时间意识的原发生、原综合为起头,揭示在意向性的主动构成之先的那么一个构成阶段,也就是说,那么一个原本的被动综合或被动构成、被动发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象性包括意向对象的问题都还没出现。一切综合和构成都在原发的时间视域和他后来讲到的那种配对的联想境遇中发生。原本地发生出来,由此而生成了具有趋向可能性的感觉材料。(171)静态现象学部分主要涉及到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以及《逻辑研究 第一研究》。《现象学观念》主要解决了现象的基本态度以及方法。关于现象研究的领域大致如下图所示。现象学研究领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