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能力与要求

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能力与要求

创新—— 教育 教学 活动 中的 重要 能力 与 要求 教育教学是一项 创造性 脑力劳动 。我对此不十分 理解 和 赞同 。在我 看 来,教育教学,尤其是 中小学 的教育,不就是把 课本 上的 知识 教给 学生 ,让学生通过 学习 练习 掌握 么。 哪有创新的 地方 ?哪有创新可言,哪里用得上“创新” 高大上 的 字眼 ? 不过, 经过 几年教育教学,我 发现 只教课本知识 远远 不够 ,只讲课本知识学生 不喜欢 听。只教课本知识很难成为一个

《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能力与要求》的相关文章列表

创新英语之—高效课堂
创新英语之—高效课堂

日期:2018-07-22 18:06:36 点击:239 好评:1

当第二课堂的趣味的折纸课、奇妙的实验课以及优秀的吉他教学过后,我们迎来了创新英语之—高效课堂。 或许,英语这门语言对于我们已经在上大学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因为这已经成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语言,虽然它不能够取代...

“花式课堂”迸发教育创新活力
“花式课堂”迸发教育创新活力

日期:2019-11-25 10:47:08 点击:194 好评:0

“花式课堂”迸发教育创新活力 发表时间:2019-11-25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高中及大学数学,总给人抽象枯燥难学的“烧脑”印象,很多学生对数学课产生畏难畏惧情绪。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堂上,记者在黑板上看到了数学老...

教育是一场相遇——“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开课啦
教育是一场相遇——“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开课啦

日期:2017-08-14 15:41:05 点击:1337 好评:1

8月13日,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到达邵阳市文昌小学的第二天。队员们一大早就起床洗漱,忙活着这一天的早饭。鸡鸣了一声又一声,时间伴随着炊烟一缕一缕溜走。 经过一晚雨水的洗刷,地面上有些积水,落叶洒落了一地,小学生们都陆续到来。学生们...

以我之名义,奉献于教育——与梁屋小学校长李赟面对面
以我之名义,奉献于教育——与梁屋小学校长李赟面对面

日期:2019-07-20 19:16:28 点击:169 好评:1

2019年7月20日,岭南师范学院晨光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有幸邀请到实践基地湛江市吴川市振文镇梁屋小学的校长李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会谈。晨光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新闻组组员到达校长办公室后,校长很热情地招呼新闻组组员坐下,煮水沏茶,关心她们在学校是否住...

我的大学日记51——从华师校史看革命教育事业薪火相传
我的大学日记51——从华师校史看革命教育事业薪火相传

日期:2019-03-19 20:13:49 点击:202 好评:0

11月15日 星期三阴 从华师校史看革命教育事业薪火相传 从校史馆回来,心被一股巨大的洪流侵袭着,好像一不小心就要爆发。木然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似乎现实的一切都是渺小的。小鸟乐趣般地叫着跳着,而我却只能像看玩具似地望着它们。然而心中却蕴藏着洪水...

以生命的名义 还原教育的本质 ——读《新教育》有感
以生命的名义 还原教育的本质 ——读《新教育》有感

日期:2018-08-14 05:35:46 点击:2427 好评:19

“假如/你是天空中飘飘的春雪/我是那起伏萌动的黑土地/我用深耕的春犁划开自己的胸膛/以生命的名义把你收藏/藏在心底……” ——远帆 “我们在春天的嫩芽上发现了生命,我们在夏天的鸟鸣声中听到了生命,我们在秋天的果实里尝到了生命,我们在冬天的雪地里收...

关于“熊孩子”的教育(五) ——距离产生美
关于“熊孩子”的教育(五) ——距离产生美

日期:2020-02-05 13:41:40 点击:111 好评:0

作者刘泽见 时间会冲淡一切,时间也会酿出醇美的酒。距离会产生隔阂,距离也会产生美。和学生相处,既要对学生有一种亲近的约束,也要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耳边的唠叨易使人反感,遥远的叮嘱却让人感动。 有些学生,你在他身边对他关爱有加,他不知道珍惜,可...

熊孩子的教育————从《人性的弱点》谈教育
熊孩子的教育————从《人性的弱点》谈教育

日期:2020-03-03 20:50:33 点击:174 好评:2

刘泽见 从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我们可以 借鉴到熊孩子的教育方法——掌握熊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做一个有方法的教师。尤其是少用批评和指责,绝不在公共场合使用。 卡耐基告诉我们:“人类自然的天性,是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我...

最好的教育是在他心中留下一颗种子 ——《人工智能》观
最好的教育是在他心中留下一颗种子 ——《人工智能》观

日期:2020-02-23 18:18:22 点击:90 好评:1

作者刘泽见 《人工智能》这一部美国经典影片,表达的主题很多,爱与被爱的关系,嫉妒与仇恨是人类的特有缺点,人与人工智能的伦理,执着追求与理想的实现……其无意当中传递出教育思想——最好的教育是在他心中留下一颗种子,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大卫心中的...

中美教育互补在哪里 ——《向美国学教育》读后感
中美教育互补在哪里 ——《向美国学教育》读后感

日期:2018-05-04 09:55:34 点击:290 好评:2

中美教育互补在哪里 ——《向美国学教育》读后感 刘泽见 最近读了《向美国学教育》一书,这是万玮老师根据他到美国波士顿学习、考察近四个月的经历写成,作者从立体、直观的角度,生动地再现了美国教育图景。作者将国内教育与美国教育对比,客观评价两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