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年在指导员岗位上的连队翻身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那些年在指导员岗位上的连队翻身仗

2020-08-10 12:11:23 作者:墨卿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年在指导员岗位上的连队翻身仗

  我原来以为,自己过去闹转业所造成的影响,在被任命为连副指导员后是个了结。今后在提拔使用方面,能够和其他干部享有同等的权利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事实证明居高临下领导者们要改变对一个属下印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事情。因为他和你有一个距离,他要通过一级一级的汇报来重新认识你,这是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时间的,而且有些人问题顽固、很教条,很可能因为一件事情,就把一个人看死。然,另一方,对于我的错误认定,也与那个时代有关。那时候部队干部最忌讳的是两种错误:一个是农村入伍的士兵提升干部以后,与原有农村的恋对象爱人分手,在城市另找对象的。这种行为被视为是阶级立场问题。谁要是犯了这种错误,组织上必定严肃处理,甚至会一撸到底。另一个就是对于不安部队工作想要转业的干部。谁要是有了这种想法动作,组织上就会把他打入另册,即使以后他收回了那种想法,也会让其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让你在个人进步方面,持续不断地“原地踏步”。

  当时我的错误就属于触犯了部队的第二个大忌。所以,也必须付出“原地踏步”的代价。

  我到七连工作没多少日子指导员徐向喜就离开了七连。新任命的指导员是来自六连的副指导员,也是和我同年入伍的老乡。望着新来的老乡,我的心情忧喜参半。喜的是老乡,有一份乡情乡谊,比较容易相处;忧得是都是同车皮来的人,为什么不用自己而用了人家。当然,这是组织的决定,个人没有讨价还价余地。当然,自己也在想理由安慰自己:也许是因为我担任七连副指导员的时间较短,组织想让自己再适应适应,再锻炼锻炼,有意识考验自己。

  可是,两年多之后,当组织上对七连的指导员再次调整,依然没有考虑我的事情,而是安排了一位七三年入伍的同志来当指导员。这次对我的刺激真的有点大。是的,新来的指导员人品不错,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让我想不通的是,我就在这个位置的旁边,组织走马灯般的换人,为什么就不能考虑考虑我呢?我怎么就不能当好这个指导员呢?对于组织的这次安排,我真的很郁闷,真的有些想不通。但想不通又能怎么样呢?只能是正确对待了。否则,就很可能因小失大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正确对待组织的使用,是每个干部和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觉悟。当然,也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会处世技巧和生存策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庭还是单位,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团体与团体之间,都会存在不公平和公正现象,都有一个需要正确面对和正确处理的问题。唯有学会正确对待,才能自我化解心头的猜疑和郁闷,避免新生矛盾的出现与激化,平安地等待属于你的机会的降临。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自己就服从命运的安排吧。自己是个犯过错误的人,就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自己不应该埋怨组织,而应该追责自己。我想通了这个道理之后,便找来一支毛笔,一张白纸,信手写下“忘记过去,做好未来”八个大字,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日读三遍,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不忘。

  终于,在我配合第三任指导员完成任期和送走他之后,组织上想到了我,命令我为七连政治指导员。同时任命的,还有我的老乡、连长杨庆双。此时陈炳武被确定转业,他也获得了升迁的机会。

  那年我34岁。在同年入伍的提干人中,有的早已官至副团,或者在营职或连职经营数年,而我属于最末之列,且还是年龄最大的一个。

  在我担任连队指导员后,面对的是一副沉重的担子。而最急切和最严重的问题是穷,连队寅吃卯粮,上级对连队的后勤管理十分不满意,干部战士对连队的伙食十分不满意。

  有人可能会问,部队不是敞开供应随便吃吗?难道部队吃饭还受限制?

  是的, 部队供应是有保障的。但具体到每个单位每个月需要多少粮食,需要多少伙食费,也是有一定基数的,并非随意而为。当时七连因为粮食超吃,伙食费超花,每个月都需要提前预支下月的粮款,形成寅吃卯粮。而越是如此,越是形成恶性循环,月月借粮借款,年年借粮借款。借粮借款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团里烦,营里烦,连队也烦。当时连队管理后勤的司务长就说:“我每次到后勤部门借粮借款,嘴都张不开,任凭人家说什么,我都不敢回嘴,自己就跟孙子似的。”其实不仅是司务长,连队月月借粮借款,连队干部的脸上也不好看。

  因此,当时摆在我们连队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要解决连队的粮食短缺问题。

  怎么解决连队的缺粮短缺问题呢?我们思来想去,最后觉得只有在独流减河上做文章。独流减河是一个时令性的河流,在八十年代初,在夏季大雨到来之前河里很少有水,有时有点水也很小。每年都有少数村民在河床上开辟小块田地,种植春小麦,且均有斩获。于是,我们决定冒一次险——在大桥底下的河床里耕地百亩,种植春小麦。为此,我们请教了当地的老农,觉得胜算极大。当然,我们也做好了来年闹水进行抢收的准备。

  在独流减河中大面积种植小麦,没有先例可循,也有人不看好这件事。但我们既然想法已决,开弓没有回头箭。河床中有很多石块,我们组织干部战士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捡拾。我们联系了拖拉机,耕翻了大桥两侧河床的百余亩土地。由于常年河水淤积和水草的腐烂,河底的泥土都是黑黝黝的,更坚定了我们此举的信心。把土地收拾妥当后,我们便开始拉楼播种,战士们喊着号子,分成班组,干的的热火朝天。大家都期盼着来年的大丰收,盼着连队缺粮现象的改观,对脚下的这片泥土充满了希望。

  第二年春天,麦苗出土了,绿油油的煞是可爱。我们一遍遍中耕除草,小麦一天一个样子。到了拔节抽穗时节,它随风起伏,如同绿色的波浪。我们望着即将丰收的小麦,喜不自禁,但同时又充满了担心,担心雨季的到来。特别是在接近收获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异乎寻常的关注天气预报,生怕一场突然而至的狂风暴雨,使我们的辛勤努力和美好愿望增加变数或付之东流。

  幸运的是,苍天没有辜负我们的苦心,小麦在完全成熟后顺利进行了收割。我们把收割的小麦拉到河床旁边的操场上,堆了高高一堆,摊了厚厚一层。望着那些金黄发亮的麦子,连队干部战士欣喜若狂。我有一张照片,就是当时在麦收时站在河床边照的,它是我所有照片中,最为意气风发的一张。因为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我们都胜利了。我们有了自己的麦子,有了自己的粮食,我们再也不用寅吃卯粮,再也不用去借粮,我们可以更好的安排连队的伙食了。

  有了粮食还不够,还必须有钱。正巧在这个时候,我们听说静海县政府要维修和加固独流减河,正在招募施工队伍。于是,我和连长两个人便去了静海县,找到水利局有关人员主动请缨。地方政府是极为关心部队建设的,也深信部队的施工能力,于是就给了我们一段加固河岸的工程。我们从老百姓那里借来了小推车、筐子、绳子、铁铲等必用品,开始了一场新的大会战。我们每天在完成学习训练任务后,就全力以赴的投入修筑河堤的战斗。好在工程就在连队门口不远,活儿可以见缝插针的干。那时候连队干部战士的热情真高,没有病号,没有人请假,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奋勇当先。夏天的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汗流浃背。官兵们相互比赛,各班排相互比赛,工地的场面热火朝天。我们先后接受的两期工程,都保质保量、顺利安全的完成了任务。活儿干的干净利索,一点问题都没有发生。这一仗,不仅解决了中队伙食缺钱的问题,也极大锻炼和强化了连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使官兵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

  由于有了粮食有了钱,连队的伙食大为改观。由于伙食提升了,官兵的精神状态也为之一振,连队的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的局面。就在那一年,上级在连队召开了现场会。连队获得了总队最先突破“双万”的荣誉,受到总队和支队表扬,我还被总队党委荣记二等功一次。

  1982年,我们打了一个十分漂亮的连队翻身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