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强者,方能从容
利用此次生病恢复的时间,看了两遍这部一直想看,却没时间看的纪录片。
原本对篮球没兴趣,就是因为学生时代,乔丹的影响力太大,所以被莫名的收了编。
不过看完了记录片,特别是自己又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确实更加体会到乔丹的伟大。
更让我看透了职业竞争的残酷现实:“你所谓的从容、淡定,只不过是强者的专利。”
01 乔丹就是天才,他为篮球而生
冯唐说:“人天生就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一定要承认,你是一块什么料,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事?有什么成就?其实早有定数,从乔丹身上可以完美的体现。”
乔丹这块料就是为篮球而生,这一点我想没有谁会否认。
他当然足够努力,但他的天分才是成就他的核心要素。因为影片反复强调一个细节:“乔丹在反复的说,我来比赛就是为了赢,其实好胜心才是驱动他不停努力的源动力。”
为了取得胜利,他可以做出任何的自我调整和努力,就连魔术师约翰逊都这样评价他:“乔丹在任何领域,都不希望有人超过他。”
好可怕的好胜心,我猜这种人无论做什么事,其实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无限的压力。
强者在他身边存留,一起成就伟大。弱者被淘汰,从此与伟大无缘。
02 想一直赢,就要有想赢的欲念
职业竞技体育的竞争残酷性,我觉得不是我们能完全理解的。更何况在NBA,这个全球最顶级的职业联盟。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段对李永波(原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的专访,他反复强调,在竞技体育第二就注定被冷落,竞技体育只有第一,没有其他。
可能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在联盟连续两次三连冠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究竟会有多大,仅仅纪录片里的一些场景就让我压力窒息。
但对于乔丹来说,即使孤军奋战、即使被人在餐里下毒,仍然要带领团队拿下一次又一次的关键胜利。
想赢,才是推动一个人成长进化的根本。战斗欲念消亡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出局的时刻。
纪录片里有个细节,在六连冠后,因为种种原因公牛队被管理层变相解散。当多年后,记者给乔丹看了前老板关于为何解散球队的视频后,乔丹仍有不甘的在寻找各种可能留住团队,继续获胜的方案。
我特别羡慕美国职业联赛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可以让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实现阶级穿越。
在穿越的同时,也必然会有很多很多所谓的“不公平现象”,乔丹的搭档皮蓬刚入圈的时候,因为之前的家境原因,担心职业发展有风险,为了降低风险所以签了一份7年1800万美元的合同。
当初签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家里穷怕了,担心自己运动生涯不顺或伤病,希望能有个基本保障。
但就是因为这份保障却成为后续自己发展的绊脚石,因为自己的成长太快,没多久自己就成了联盟的顶尖球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自己的薪水却只能排到联盟的122名,内心自然不平衡。
忍啊忍,最后还是抓住了一次机会对管理层进行了一次报复。无奈之下,乔丹只能孤军奋战撑起后面的比赛,其实这也是后面散伙的根本:
“每个人的成长(价值的无限攀升)与市场的成本规律相违背,市场无法承担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于是只能团队重建。”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说球员能不吃亏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少赚很多钱的可是人家皮蓬,我们应该理解人家的难处。
还有另外一个笑点,我看一次笑一次。
特立独行的典范罗德曼,说了一句话:“他们雇我来是上场打球的,结果一堆场外的烂事需要我去面对和处理,给的这点钱都不够处理这些烂事的,我还要上场带球,相当于我是免费为球队打球了。”
其实,他说的没有错,很多年前自己也总会有这样的抱怨。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突然明白,其实这些烂事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没有谁能够把工作孤零零的拆解处理。
这些烂事也不是身边人有意甩给你的,它们是你该面对的,帮你成长的台阶。
所有的强者都是在战胜了这些之后才取得相应成绩的,而且做的事越难、竞争压力也大,其实这些烂事的维度就越复杂。
换句话说,成长就是变得复杂的过程。你说是吗?
04 成为受尊重的人,是职场的最高境界
影片第一集,当乔丹刚被选到公牛的时候,乔神就有这样一个梦想(目标):“我希望公牛队能像凯尔特人或湖人队一样获得人们的尊重。”
为此他不断的努力和付出,历经15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乔爷是神,实现都要这么多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想实现难度一定更大。甚至很有可能是努力了一生,也无法实现,但,那又如何?
在我看来,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其实都完全有机会将自己塑造成那个被人尊重的人。
其实,我们和乔神的区别也许是他的受尊重的人数比我们多很多个量级罢了。
但努力的被尊重,是每个职业人的修行,不能有半点含糊和怠慢。
影片一共十级,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完整、复杂的乔丹,以及他所生存的竞技体育世界。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确实能给我们做事、成事的的人带来动力和能量。
人在职场,要想发展顺利,也许应该心怀这样的心态:“知足,知不足。”
知足:就是自己的收入待遇和所谓的利益,当然我不是说你可以义务免费的工作或付出,而是要知道自己不同阶段的利益诉求,冷静处理好自己和利益的关系,不要因为一点点眼前的利益而损失了自己的未来,眼光和格局要长远;
知不足:其实就是要时刻知道自己在专业、在职场竞争中的欠缺之处,抓紧一切时间努力的提升或弥补,不要被“德不配位陷阱”所困,要觉闷《世界永远偏爱“觉闷的人”》,要努力。
也许职场的真相就是:“不是真正的强者,谈什么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