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精选

2020-08-23 20:3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精选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是一部由陈怀恩执导,痖弦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在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一):生活,便是去写一首诗

  如何好好的生活。也许简单答案就是,去写一首诗。

  不是只有风花雪才能入诗。激情愤怒,唱,跳,赚钱,恋,吵架,犯二,买一本书,削一个桃,盛装打扮,夜观星象……退一点距离,把玩一番,用文字装裱,凝固成一个镜头,便都是一首好诗。以及一段好生活。

  于是,长者耳提面命:你最近有写诗么?要写哦,要写哦,写诗有前途噢。

  嗯。写诗,有前途,噢。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二):詩,現代詩

  2014年10月台上映的紀錄片,詩人是中國河南南陽人。399人評價,9.1分目前。真的,沒有想過也是緣分,在B站了這個,快進一些,也有那麼一個半小時,兩個半小時這樣的紀錄片。

  看到一些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看到了林懷民。一個舞者。看到了大陸的很多渠道台灣的詩人,看到了席慕容,只知道這兩位。不知該如何說好。現在晚上20:30,也許是可以睡覺的時間,這樣寫字的感覺非常感謝,幾乎沒有把電腦放在大腿上坐著寫東西的時候。因為新室友離職把排插帶走了。

  對於詩,還有片中席慕容和詩人的哭,我也是有些感染哭的。我初中的時候開始寫詩吧。人們的脾性,就近是什麼樣子。我們看到的、遺的、失去的,又是什麽

  現在爲什麽選擇寫一些東西記錄。《他們在島嶼寫作》一系列的,之前聽過,大概今天看到有在豆瓣記下,有晚上緣分地看了。有些事做與不做,都是未知。很多事,並不容易明白理解,所以才是人生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三):短评写不下了只好写影评,谁让诗人出口都是诗呢

  看完整部是很好的。虽然配诗用了太多慢头,《红玉米》一首诠释得极好。有几个细节值得一记:“如果没有满天晚霞太阳会愤怒地掉下去”。《盐》这首诗是要用类似秦腔调子吟诵出来的。“孟小冬离开梅兰芳时候跟他讲,不要怕”。“没有什么比一个失败的人生更像一首诗的”。“在他们那个世界里他愈是爱谁愈是心疼谁,他就越不敢去碰她”。

  诗人的世界,是很缓慢很老旧的,就想写一封,都要字斟句酌,把情意托付给每一笔每一划,多认真。在那个世界里人与人的相处也那么认真,关系中总是含情,能够传递感知情谊。所以没有太多病,诗、音乐自然宗教、人与人的相处消解治愈所有的郁结。真的可以慢一点,少一点,这样的人生更像一首诗。

  整部片子题材抓得很到位,从还乡到生死到诗与人生,当然也有时代,诗与生命中的时代。你看,并没有刻意地表现某个特定的题材,诗人的一生就容纳了所有这些重大的问题。

  曲子真好听,原来是原创的~~~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四):如歌的行板

  这是台湾人拍的记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第二辑中的一部。以诗人痖弦回台访友为切入点,通过现实与回忆拼凑成诗人的一生。

  我对诗人的作品没有多少感触,纪录片留给我文学的印象并不深,倒是诗人历尽沧桑后追忆人生时的坦荡与真诚让人动容。我不知道自己老时是怎样的境,但能够如此从容与升华,这是让人羡慕的。

  诗人的一生可谓苦难,少小离,孤身漂伶,凭着文艺的天份和热爱读书的刻苦,终于立足于社会,成名于文坛。他不是天资聪慧的杨牧,也不比家学渊源的林文月,不象周梦蝶那般出世,也没有林海音的声望。他首先要解决的是活着,然后是幸福地活着,在没有太多的物质条件的帮助下,文学源于他的热爱与勤奋。所幸他坚持下来的,在极度的贫瘠中走了出来。最终他成了大报社的主编,名利双收。

  痖弦是吃过苦的,但苦难并没有让他计较太多得失,没有让他人格畸形。相反,他凭着他的毅力、乐观,感受着生活,超越着生活。他对林怀民讲梅兰芳的故事,说“不怕,生活是有太多的不容易”。言毕抱着林几乎要哭起来。我深深感觉到那种在苦难挣扎过、恐惧过,挺过来的人的心态。他不是没有害怕过、绝望过。只是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鼓足着勇气走过来。这是一个真正活过的人。

  希望能如他那般,生活即使是苦难着,也充满着希望;暮年回首,不纠结于过往,心淡如水。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五):《泪到结尾的结尾》

  ——致痖弦

  黑幕闭

  我开始流泪

  为悲剧时代

  为文学的尊严

  为老友围坐六十年

  为幽默与唱戏

  为标准国语念传奇

  为观音、为罂粟

  为明德新村的电台

  为联合副刊

  为最体面最庄严的序

  为旧书箱、蓝色的信纸

  为慕容

  为叶先生

  为张默,为洛夫

  为创世纪

  为活着、咳嗽、辩论

  为今天的云

  为南方女儿不懂的红玉

  为树是地上的诗

  为深渊、为飘零

  为如歌的行板

  为猫坠入箱子

  为理发与吹风机

  为崩溃之声

  为军服坠落、轮船失踪

  为失败的人生

  为零星战斗的缝纫机

  为两岸无来信

  为一生多悲无喜

  为龙卷风到顶后一支离去

  为神支走他的最后一日

  为桥桥

  为你

  写诗 写不出

  流泪 流到灯光闪烁后的

  结尾后的 结尾

  后的 结尾

  苏玉竹于2017年11月长沙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六):回望台灣現代詩壇

  台灣現代詩壇興於50年代,特殊時代背景下,詩人早經離亂,多受過底層軍旅生活折磨,年輕而貧窮,对愛情與美好生活抱有模糊的想望,对詩和文學投入爆發性的熱情。因為詩而相聚彼此皆不看低自己的志氣。詩社們以手工傳抄,小眾出版的方式秘密復興被政府禁制的30年代文學,同時橫向移植波特萊爾以降的西方詩之體律與主題,做現代主義且個人化的展現。

  后因愛荷華寫作計畫的提攜,許多重要作者60~70年代得以身在美國,除了學術工作,也一手親歷反戰,民權乃至於保釣運動,有機會对中國文革透過報導進行觀察辯論(這是身在訊息封閉的台灣做不到的),並在作品中紀錄反思,因此間接的在台引發參與數次文化論戰,对人心啟迪之功不可磨滅。以上現實種種,奠基了這批台灣現代詩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痖弦是其中精彩的一位。他的如歌的行板,語言節奏流麗,又清晰又幽微的視覺化的意象,我十幾歲時就能微笑著背誦,且眼前出現連環畫一般綿延的迷人故事。幾十年來痖弦經典的詩作,主編的副刊,提攜的ㄧ代又一代文學創作者,他是我們精神世界的園丁,我們一直透過他吸取美學上的養分。

  當年和痖弦一起在戰後焦土般的台灣,打造出詩的殿堂者,都是一群戰爭劫餘人,以詩的創作鑑賞為人生動力,日後或穩步學術,出版編輯,或隨軍隊解散潦倒終身。他們的作品數十年后还影響著台灣後輩讀者如我。但環境推移,我疑心健忘的台灣人是否還有意願重讀詩?是否有足夠背景知識能夠從精煉的詩句中洞察其指涉的繁複意象 --有許多符碼需在特定時空背景中轉譯?

  收錄港台著名詩人以及小說家,散文家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是一分珍貴文學史料和史觀(不諱言其中也有幾部拍的令人失望...),然对主題文本的熟稔往往也是理解影片的關鍵,所以影片將會怎樣傳播詮釋這些詩?我期待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解讀能給予一些碰撞。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七):Life goes on,and it sings on.

  《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季就看了余光中、周梦蝶、林海音的三集,冲着余光中去的,结果最喜欢的是周梦蝶那集。余下就暂时没有多大兴趣了。至于第二季,早就下好了资源,昨晚才看了先勇那集,但也只是在朋友圈写了写,触动终不如前。直到今天看了痖弦《如歌的行板》这集,感慨颇多,动容处竟至落泪。

  此片全长2小时23分钟,节奏缓而不慢,总是一个老友接一个老友,一个主题接另一个主题。《创世纪》诗刊诸友、当兵小事几件、与洛夫飙诗、爱荷华求学、写信、忆夫人、《联合副刊》往事、后辈学生如席慕容蒋勋等、回河南南阳老家、温哥华家庭与友人……

  导演用了很多慢镜头,尤其人物走动的慢镜头,但整体感觉还是相当充实。因为片中人不说话的时候,就有声音在念诗。痖弦的声音,毫不客气的说,是我听过的诗人作家里面最好听的,为了缜密,暂且加个“之一”。

  片子前半截似乎没什么亮点,后半截却诸多打动我之处。

  读夫人书信那段,平平静静,不急不慢,但是冷不防的却喂了我一嘴狗粮。我谈过恋爱,但却没谈过那样深情的恋爱,想来以后也不大有机会遇到像痖弦夫人之于痖弦那么好的恋人了。好像这样的爱情,一百个人里面能有一个人遇到,就能温暖到余下的九十九个人了。看到老先生坐在夫人墓碑前的那一幕,感动竟至落泪。后来一查,张桥桥还有《花非花》这么一篇文章。要是放在《见字如面》或者《朗读者》上面,肯定立马圈粉无数。

  张桥桥《花非花》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八):诗一样的人生

  老人家说自己一生是失败的文学和人生,女儿回复他说没有比失败的人生更像一首诗了。

  痖弦,二胡拉出哑哑的声音。

  受覃先生所教,督促与鼓励,写诗。然后成为长辈,教导晚辈。从诗人,到主编。“要写诗啊”

  抄书,纪德让把书看完了丢弃,老人家一整本全抄下来了。

  在爱荷华大学,开明的教授帮国民党人搬床,帮共和党人买椅子。

  在那里,大家对自己都很严格,日日夜夜地写作。

  《创世纪》想方设法地传播更多的诗歌,冒着政治风险。

  联合副刊,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直接对话。纸媒时代,时代之下,应该做的事情,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做的事情。

  副刊王VS副刊高,王庆麟VS高信疆,联合副刊VSxx副刊。那个酒杯棋盘真有意思。老人家说只想和这个对手下这盘棋。想输,把酒都喝了。旁边人说,旗鼓相当的两人,一人离开,另一人不免有寂寞感。没有对手的寂寞。

  一大箱子一大箱子的信,箱子和信都是过去的。他们那一代人的方式,因为一个错别字会着急地围着邮筒转三圈。

  与生命中的人,叙旧。

  和家族的兄弟,和别村的人扔石头,打群架;

  夜幕降临,听蒋勋念诗,老人家说听得过瘾;

  林怀民先生说舞也是诗,老先生说走路要到达目的,舞蹈是表现。林先生讲起外出演出会带两三百本书,大家空闲时可以看。有一次书全烧毁了,当时忙着也没什么感觉。后来想看时,落了两滴眼泪。

  念着给慕蓉的信,席慕蓉笑着说让不要念了。一起想念商禽

  和老友都忆起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觉得写诗很容易。后来,才明白写出一个好句子,不容易。

  长辈说和有病的人一起很麻烦,不过他觉得喜欢这个女孩,一意在一起。

  和女儿、女婿围桌吃饺子。说二十多岁时一个人可以吃100个饺子,女儿笑说不信。谈起以前和她们的妈妈每次包很多饺子放在冰箱。说还是妻子包的饺子好吃,女儿们反驳说妈妈包的饺子的馅儿都干干的一团,不肯放肥肉,他说你妈是不放肥肉。让女儿吃饭不要看电脑,说吃饭是一家人聊天的时候。和女儿、女婿去墓前看望妻子,四人坐在墓前,说着话。

  老先生的妈妈临终前,让亲人告诉老先生,她是想他想死的。杳无音信,不知生死。生生地被隔断。说到时代环境的残忍,让人哽咽。

  老先生说,十六岁,离开时没多大感触。到了中老年,那样的情感越来越深。

  加拿大和老友坐在街边,听街头艺人演出,打赏,和艺人握手。和老友话别。

  开头的诗和理发师,结尾一致。

  一时听不懂诗的内容,不过声音韵律,也很喜欢听。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九):真好啊,那个读诗的年代

  我之前不读诗,有也是应付高考背来背去的那几篇名句。

  我自然也不知道 痖弦 ,不知道如歌的行板。

  但我知道这部纪录片,很早前知道的,但是一直没有看。静不下心总想那天想文艺了再看。

  当我安安静静地看完这部片子,我都不敢说自己文艺。在诗人面前凡人总是惭愧的。

  影片中介绍人物用的头衔大多都是“诗人”,我想真好啊,现在还哪有人敢这样称呼自己,诗人是太过沉重的称呼,现在都流行什么作家、摄影师、插画师等斜杠标签。当那个“诗人”跳入我眼帘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现在看的是诗人的生活。 痖弦 出镜的朋友大多也是诗人,看到那么多诗人齐聚一堂,真好啊,现在不多见了。

  他慢悠悠地去理发店剪发,与理发师闲话当年,叫白色小狗兔兔,在草坪上晒太阳,在乡村小道上旁若无人地读报或者就这样看行人来来往往。有一个房间的书籍和信件,有时候打开看看,更多的时候不敢打开看看。与朋友一起读诗,你读我的,我读你的。

  更多的诗意是在日常对话中不经意流泻:

  “现在只有这棵树知道我年轻的模样。”

  “我已经决定了跟她,因为我们已经海誓和山盟了。”

  “走路的时候有思想吗?”

  他与他朋友见面,他与学生讨论,他回乡怀念母亲,他悄悄思念夫人,他与女儿共餐,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人一辈子浓缩在140分钟,悲苦甜蜜不过一笑了之。八十岁了,仍然健步如飞,精神面貌良好,还能读诗。 痖弦 的声音真好听啊,那些读诗的旁白我以为是另找人配的,看到后来才知道就是他自己的原声,想起了高中时被老师要求着大声朗诵,那些干巴巴的声音,实在是配不起这些诗啊!

  影片纪录了一个诗人真正的文艺生活。我们现在的文艺生活是什么?网红店打卡?在画展自拍?看本书都要发朋友圈?在社交平台上发不咸不淡的文字?我问所有人,也反省我自己。

  本来我是装文艺地来看这部片,现在却被教育真正的文艺不在于装。

  有趣的年轻人老了仍然有趣,诗意的年轻人老了仍然诗意。那个年代的人们命运是跌宕起伏,可同样的也带来了无可替代的生命滋养。就像看无脑玛丽苏小说时,会羡慕女主角一波三折的坎坷真爱,现在的我也羡慕那些老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真怕我以后老了,没有任何值得纪念的回忆,连墓志铭也写不出什么来。

  读书真好啊,任何时候都是好的。他们不会是最后一代敬重文字的人。他们抄过的诗其实小时候我们也抄过,我们也有读书笔记。只是后来长大着有手机有电脑,就搁置了。可是从现在开始,我想读诗了。

  我想与诗形成联系,从青年到老年,就这样诗意地活下去。

  或许有一天,可以的话,我也想别人能用诗人这个头衔介绍我。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影评(十):生命不止,弦歌不辍。life goes on and on,and we can hear you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拍的极好,光线镜头都是艺术,哑弦的诵读极具韵味。娓娓道来诗人的一生。满分好评。

  87岁的时候该如何?探访老友和他们吟诗唱词,把戒严时代自己编的诗刊一本本摆在地上,再一次拥抱那可贵的,对文字,对自由的尊重。

  这漫长波荡的人生,多少爱恨都付纸间。

  年少无知一顿饭便流亡到了台湾,此去便是42年。南阳的老母早已含恨而终,乡音未改,挂在屋檐下风中摇摆的红玉米,看不懂的,南方出生的女儿。

  参军,演剧,求学,写诗,办刊,一直行走却永远无法到达。没有什么比失败的人生更像一首诗。打开锈迹斑斑的锁,亡妻的信细细读来,再一次,心念流转。苹果咬了一半,瓜子尚未磕完,夏日云烟,生生世世换不回的名字,是灵魂的一阵轻颤,花非花,终会在云涌得最多的山坳里找到她。

  要有诗呀,要有歌呀,它们不是视觉的陪衬,不是生活的遥远,而是生而为人的本能,是生命的韵脚。

  温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散步之必要,遛狗之必要.....阳台,海,微笑之必要,懒洋洋之必要......

  「飘零君莫恨,好句在天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