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之教 是亦教之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一书对教育内容、目标、作用、任务等都有阐述,而且对教育方法、学习方法等也有深刻见解。《孟子》中曾谈到一种独特的方法,我们故且称之为“不屑之教”。《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章: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说的意思是:“教育也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不屑于给予教诲,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孟子显然将“不屑之教”是作为作为重众多教学方法之一种,因此所谓的“不屑”不是态度上的歧视,而是教育者故作“不屑”之状以使受教育者羞愧自惭而自省,是教育心理学原理的重要应用。它与一味地灌输和说教正好想反,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应用于学生学习态度或行为习惯有问题时,而且一定要注意教育对象的性格特点因材而施。若学生因智力或学习方法上的原因而学不会时,教师不屑于教诲,便是推卸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