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Short》读后感100字
《The Big Short》是一本由Michael Lewis著作,W. W. Norton & Company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7.95,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角度真好,从做空的人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形成。事后标榜自己预测了危机的人有不少,可事前就拿钱做空的人才更可信。结尾最让人唏嘘:做空的人们判断是正确的、赚了钱,可是他们的对手明明判断错了,却也赚了钱,蒙受损失的是main street, tax payer, mortgage borrower. 做空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成功而声名鹊起,金融界无视他们、犹如无视自己失败的尴尬。公平、公正都在哪里呢?
●#the big short# #大空头# 电影看了三遍,依旧看不够,于是开始读原著。这本书神就神在即便我对情节了然于胸,对故事结局也不设悬念,但我仍有与书中人物命运同跌宕的超强代入感。每个时代都有极少数有远见、被误解、但坚持到底的人。《圣经》里的诺亚是这类人的原型,只可惜诺亚造船时的心理活动只有寥寥数笔。而这本书,通过对Dr. Michael Burry细致入微的描写,填补了这一空白。《大空头》给了盲从的大众一个反思的机会,也给了清醒的极少数一个坚持到底的理由。
●The crooks and morons.
●在做样品时候听完的,也算读过了吧。感觉和tbtf相比,这本书写作角度更偏重于wall street本身,而tbtf偏重于main street。所以这书有着更多的细节(也造成了一些内容我没完全听懂)。
●The market was finally accepting the diagnosis of its own disorder.
●The book scrutinizes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by telling the stories of several typical Wall Street investors. As inspiring as their experiences are (how they grew from scratch not how they screwed the system), I would prefer a book that discusses the crisis, by and large.
●4
●"No business could be more objective than money management, and yet even in this business, facts and logic were overwhelmed by the nebulous social dimension of things."
《The Big Short》读后感(一):做空者不是英雄也不是罪人
做空者不是英雄也不是罪人,他们只是整个资本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
就好像现实中的生物圈必须要有食腐者和分解者一样,资本生态系统,也不能缺少做空者和破产机制。
一个只生不死的资本生态系统,是可怕的、变态的、扭曲的,比如中国A股市场。
《The Big Short》读后感(二):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读的金融书了
Michael Lewis的确知道怎么抓住读者的注意。我已经有大概2年的时间没有不间断的看完一本书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句和解释方式,让非金融界的大家也能明白这个华尔街上所谓精英用了几年也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Danny和Charlie在寻求最优的投资的策略,却发现无论是巴菲特还是Soros的理论都各成体系,却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处世之道。在充满了乐观情绪的市场里,悲观主义者甚至是自闭症者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贪婪,并以非悲观者不能有的足够的耐心和勇气,终于成就了the big short。还是那句话,顺势而为!
roker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群体,从房地产中介到华尔街都是一样,促成交易收取佣金才是终极诉求,管它卖的是垃圾还是金子,提成吧,最好还用上杠杆!
《The Big Short》读后感(四):最生动幽默的华尔街作家
Michael Lewis 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者之一。第一次接触他的书是liar's Poker.文笔风趣幽默却又直白洗炼。没有传统商业书籍对于华尔街所谓精英们的吹捧与包装,也没有用常人根本看不懂的字眼故弄玄虚。
这本书也是一样。很详细生动地阐述了ABS, MBS 是怎样被不断的凭空制造出来以满足投行们的利益需求。这本书的关键在于对于人性的把握与刻画。作者跟随了在这场危机浪潮之巅的关键人物,并对他们的行动与决策给出了有趣的解释---追逐利益,狂妄自大,忧郁症结,等等等等。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商业书籍。这是一本生动的故事,让我在工作之余爱不释手。
《The Big Short》读后感(五):没有让人失望
有一天公司邮箱订阅的Get Abstract推荐一本叫Flash Boy, 我大致看了一下简介觉得还不错。就动手度娘了Mobi的版本,期间发现有看过The Big Short 和 Flash Boy的读者对两本书做了一些点评,期间还提到了Michael Lewis。我这才想起来原来这就是大空头的作者。记得是去年还是前年很长一段时间那边绿绿的美元色中文版始终是排在中国亚马逊的推荐中。当时看了下书评,有一些印象。但因为自从有了Kindle Paper white就没习惯买中文纸质书了,所以也没有下手。
因为The Big Short后推送到Kindle上排在Flash Boy的前面,所以就顺势读了了起来。没想到读起来就爱不释手了。我看原版书比较慢,而且看一个小时就想休息一下。唉,大概是看原版书太烧脑了。前后4、5个星期,每周10个小时不到,搞定。
总结三点:
1:投资要 坚持+纪律=成功。 市场上赢面连2|8中的2都算不上,能算得上赢家的比率在20%以下。所以你做出的决定,即便是正确的。一开始走势不清醒的时候,必然会招致质疑。这个时候要坚持自己的判断,也不要趁着头脑发热草率的改变自己的决定。
2:没有必要去争辩。 与其与人Argue未来事件的对与错,不如等时间来证明对错。
3:抓住周期性的机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要认清楚各方都Greedy这个事实,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懂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拒绝盲目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