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100字

2020-09-08 20:54: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100字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是一本由斯蒂文·高勒威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33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9-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精选点评

  ●永远不了六年前的那个夏天闷热图书馆里我打着寒战战斗机轰鸣声仿佛从耳旁划过,战争就在眼前。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性在挣扎,是否要为了复仇放弃自己本性选择代价也许很大,但你永远有机会选择。

  ●开一个枪都要思考个好几页纸,真令人想吐槽。。。

  ●无法被战争扭曲的人性美好

  ●战争中还可以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是不畏恶魔之人的尊严体现

  ●比较零散

  ●看见 就买了 买了 就

  ●就像书后写的“全书浸透了战争的严酷,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和战争制造的人类的仇恨,更衬映出人的坚韧、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难以泯灭。”,全篇内容太过残忍,不太容易看下去,我期间一直都是看看停停,最后在今天一鼓作气看完了。书是好书,但真的很沉重

  ●若矢,时觉得这个名字好美。

  ●战争是残酷的,但总有美好的东西。希望无论什么时候,人类里都能存留美好事物。

  ●开篇那段非常有视觉冲击画面感。一场战争,一场梦魇。我叫艾莉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很难想像你看不到的东西。

  看的是中译本。透过翻译去看原文,还是在一个个简单词汇组成里面被语言带来的力量震撼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萨拉热窝的居民那么热爱这座城市?当某天上海也这样被围城了,我会不会也这样?

  这个故事,跟音乐无关。人们只是透过音乐看到了正常生活而已。当正常的生活已经成为想像,或者拥有这种想像让人感到绝望,这才是战争带来的最大的摧毁力。

  我想象着当萨拉热窝的图书馆被摧毁的时候,消防员和所有围观市民无力感。真的是看着纸片风中飞舞烈火熊,之前的整个世界都被摧毁了,但是自己却连保护都做不到的无力感。甚至,你甚至会去怀疑,这里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跟你之前的作为、不作为,或者现在的作为、不作为有关。你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因为你现在完全没有根据判断你为啥么要做或者为什么不做。

  所以大提琴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它只是在给你这样一个依据,一个线索,一个你可以继续做下去并且清楚明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依据。你可以说这都是音乐的魅力。但我只是觉得,人们从那个人身上看到,或者从音乐上听到了自己想要看到或者想要听到的东西。那是对念的坚持原本的你是相信的,但是现在的你是怀疑的。音乐想起来的时候,它并没有在告诉你什么,只是你自己觉得,原本相信而现在怀疑的东西,还是值得你去相信并且坚持下去的。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二):围城

  战争对于平民来说,除了忍受还是忍受。不过是小人物,在大人物的博弈中举足根本无轻重,权利的游戏由不得普通人去争是论非。枪声响起,躲得过子弹便是幸运,躲不开便一了百了。“无辜”在战场上从来都是一个轻飘飘的词语,废墟下掩埋的冤魂无处伸张正义,而活着的人却丝毫不敢庆幸,下一秒会身首何处。

  毫无交集的四个人,背后站着一个城池的命运,胆小鬼也好,怯懦也好,在战争到来时都不再重要,奋起反抗的未必是仁人志士,苟且偷安的未必是内奸懦夫。书里的普通人,他们无力抵挡横飞的子弹,暴涨的物价,亲友的鲜血。他们努力的“苟且偷安”,去远方接水时带上邻居(老太)一份,虽然邻居对他并不好;冒死抢回路人的尸体,给他最后的尊严;他们鄙视坑道里发着国难财的特权者,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连愤怒也必须深藏。

  战争让大学射击队员的她变成狙击手,她从此只叫“若矢”,她的目标模糊却明确,她只杀杀人者---杀害平民无辜者的人。没有组织,没有信仰,她不站队,她不知道该不该守卫这座城池,入侵者滥杀平民,抵抗者也屠无辜。

  “这座城市已经承受了太多以鬼之名而行的作为”

  “这里有一些人,以为反抗邪恶的一方,就代表自己是正义的。他们为了个人的目的在利用这场战争与这座城市,我不想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如果战争结束之后,这城市会变成这样子,那这座城市就不值得守护”

  战争没有将“若矢”变成冷血的机器,她守护着底线,绝不滥杀无辜。她最后的任务是保护大提琴手平安演奏22天。她一枪打爆对方的狙击手,却发现他也音乐,他不想动手,若矢甚至可以洞见他的做法,他不过在借她的手,他只是战争的工具。

  而她也是,她不想站队,只是身不由已。若矢把枪放在一边,等着“自己人”破门而入,就像她射向他的那颗子弹,将一切了结。

  没水,没电,缺衣少食,这座城池的人们在苦苦煎熬,谁也不知道那个期限是多久。当琴声一丝丝沁入心肺,那一缕微光,温暖而持久,“要她明这世界仍然拥有有善行的能力,这些音符就是一种证明”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三):疯狂的界限

  斯蒂文·高勒威的这本《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是看完波黑的短片《傻瓜之船》之后,才去买来看的。《傻瓜之船》整部影片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那个在炮火的废墟之上演奏大提琴的音乐,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很清晰地划定了疯狂的界限,让人们明白什么叫疯狂与野蛮,什么叫人性与勇气。当有人问音乐家他冒着炮火连续演奏二十二天,以纪念在这里被炮火炸死的二十二位无辜平民,是不是太过于疯狂的举动。音乐家很平静地回答,朝着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开火,不是更为疯狂的事吗?

  高勒威的这本书,写的也是这个故事,不过他将大提琴手的故事退到了背景上,而将电影中的背景,也就是波黑内战期间,萨拉热窝被围城推到了前台,作为故事的主体。电影写的是大提琴手的故事,而书则写的是狙击手的故事。说实话,看完电影,再来看书,就少了份震撼,也少了些故事的张力。虽然作者讲述的是真实的生活,且为了让故事更加的紧凑,将发生在三年中的故事,浓缩于一个月之中。不过,整本书仍觉有些散,缺乏高潮。

  小说通过三个人的眼睛,来展现这场战争的恐惧与罪恶。一个是狙击手若矢,在萨拉热窝城里有着无数像她那样的狙击手,他们就像猎人一样在城市中狩猎,对象就是那些因生活穿行于城市的手无寸铁的平民;一个是市民契楠,家里有妻小,每过两天就得冒着枪炮,走街串巷去取水;而德拉岗则幸运一些,虽然年过六旬的他与妹妹一家挤在一起住,每天上下班也得穿越死亡,毕竟他还能拿回面包,毕竟他已将妻儿送出了国,少了份牵挂。笼罩于这座城市上空的死亡阴影,也在这三个人的头顶上徘徊。只不过若矢是狩猎者,而另两人是猎物。即使是若矢,其实也只是别人手中的工具,最后还是死于枪下。

  电影中的情节,具有更强烈的戏剧效果,但又确实是真实的事件。在格巴维察这个死亡之地,22个在市场排队买面包的可怜市民,死于狂轰滥炸的炮火之中。这个城市的音乐家为了抚慰这22个逝去的灵魂,为了表达对于炮击者的蔑视,他连续在废墟上演奏了22天。22天中,炮火依旧在头顶上飞,生命就在旦夕之间。如果在正常时间正常地点,这两者都属疯狂行为。不过,朝着平民开炮,这是一种兽性的疯狂,是一种无视生命的疯狂,这种疯狂只能将这个世界与人类带向毁灭。而在枪林弹雨中拉大提琴,却是一种带着人性温暖的疯狂,体现着对于生命的尊重,体现着人类的勇气。毕竟音乐比起枪炮,更接近于人性,也更少些疯狂。

  而书中的情形,也在萨拉热窝里每天发生,在这座城市中的派别,为了抢占这座城市,疯狂地相互屠杀,不仅屠杀拿着枪的军人,连平民他们也互不放过。最疯狂的行为则是埋伏在楼房窗口后的狙击手,他们将瞄准器对准了每一个行走的市民,毫不犹豫地向着这些为生存而奔走的人。在狙击手的眼里,契楠、德拉岗这样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就如同在森林中乱窜的野兽,他们可以将他们当作猎物,任意地开枪将他们击毙。在这里,人性泯灭了,只有兽性支配着每个人的思维。极端的环境真会吞噬人性吗?无数的事例只能证明着人类的悲哀。人性极其的脆弱,相反疯狂的兽性则强大无比。若矢有着残存的人性,不愿向平民射击,不过等待她的就是别人的枪口。

  在这座死亡之城,我们已经很难界定交战的双方,究竟谁正义,究竟谁占理。在城市里交火,向着平民开枪,这样的行为只能称之为疯狂,正义与否已经无关宏旨,他们所能相比的,只能是谁比谁更疯狂。他们都是刽子手,都是人类兽性的发泄,罪恶的流溢。人类的争执必须要以战争来解决,必须用残杀与你一样的生命来消除歧见,只能说明人类与动物相去不远。而将平民与战争相捆绑,那就更是禽兽不如,那是人类的严重退化。

  萨拉热窝的市民们是可悲的,只能在潜伏的枪口下生存,恐惧随时笼罩在他们的头上。人类其实也是可悲的,我们也随时面临着各种的恐惧,各种并非自然而是人为的恐惧,这些恐惧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威胁着我们的自由,威胁着我们的思想。在我们的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意图让我们臣服于他们的强大力量,潜伏着无处不在的狙击手,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着我们,钳制着我们的言语与行动,而我们已经熟视无睹,难道这不是另外一种疯狂?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四):二十二天的生命慢板

  “尖锐的声音渐渐往下坠,毫不费力地将天空与大气撕裂。随着时间与速度的变化,目标也相应越变越大。在冲击来临以前,万物有那么一瞬间保持着原有的模样。然后,眼前的世界爆炸了。”——《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如果不是班刊主编颇具特点的存在,我也许永远也不会于某个夜半,坐在电脑前敲这篇评论。关于《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我能叙述的故事少得可怜。因为我仅仅是芸芸众生中还保留着阅读习惯的那一群,偶然与网友逛书店中被09年11月第一版设计地别致而稍显麻烦的封面,以及《追风筝的人》作者的推荐所吸引,当时购回家一夜读完,唏嘘许久,甚至连仿写都尝试了,却始终没有为它真正写过什么。而在失去WIKI百度之流帮助的而今,要写推荐性的评论,竟连一点具体的信息都无法提供。想来无地自容。

  毕竟如《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这样的作品,应当不是我那些苍白的拙见所能比附的。对涉及战争与人性母题的欧美畅销作品,关注自《追风筝的人》而始,到了《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一种固定意识被打破了。

  与《追风筝的人》强调个人情感映射国家命运和故事性不同,《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情节极其简单,仅在首章正面提及大提琴手,随即故事便转入三条线路,两位萨拉热窝平民和一位女性狙击手在围城期间的生活。曾经我以为这三条线会在剧情上有所汇合,然而事实证明我彻底低估了斯蒂文·高勒威的才华。三个主角的故事各自在相同的背景下展开,所见之景所经之事皆是那段扭曲岁月里萨拉热窝这座古城的镜像。除却狙击手的工作与大提琴手存在联系外,其余互不相干,又不可分割。少了谁的,那都不是萨拉热窝,也听不完整在废墟上回响二十二天的阿比诺尼慢板。

  无疑高勒威是个天才。很少有作家能驾驭这样考验阅读力的手法,而在文字贬值的速食年代,他将每条线就梳理地出神入化。其中有某个共同的灵魂在引领一切,所以三条线彼此平行,并共同延伸出去。

  萨拉热窝围城之战是现代战争史上历时最久的围城战。战争中,一枚炮弹落在早晨等待买面包的队伍中,炸死二十二人。事件发生后,一位大提琴手在二十二人殉难的废墟上演奏了二十二天。

  这是开篇那段文字的来由。我愿意相信仅仅是这一段话就足以吸引我,没有什么比“万物有那么一瞬间保持着原有的模样”传递出了更真切的恐惧和濒死感受。

  然后乐声响起,那些人们纷纷走上前台。我们可以看见萨拉热窝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那其中无法被炸毁的东西。例如女狙击手少女时代一次偶然获知的生命真相,例如冒生命危险穿过半个城区给素不相识的人送药的女子,例如“巨火”时代的遗址,土耳其建筑与奥匈建筑交界的历史边缘,例如普林西普刺杀斐迪楠大公处的纪念脚印,例如广场上的鸽子和歌剧院。例如每一种不死的信仰。

  这些东西就催生出战争时代生活本真的颜色,高勒威不宣扬英雄,甚至不着力于人为和平作出的努力。他笔下萨拉热窝普通民众的生活,尽管已被战争扭曲地面目全非,尽管死亡与悲伤的阴霾藏在拥有光辉历史的大街小巷中,那些如契楠和德拉岗的人依然要踏上他们的路。或者去上班赚取生存的资本,或者去为家人取回干净的水源。炮弹撕裂天空和建筑,狙击手无处不在,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该爱的还是要爱,该帮助的还是要帮助,该迈向未来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因为死的威胁而裹足不前。

  萨拉热窝的人们依旧信仰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一切值得信仰的东西,包括艺术。大提琴手为那些死去的人演奏,更为了他们。

  因此我们能够在其中发现古城街角刻着人类文明的伟大印记,以及人类内心深处所共有的美好品格。这种内在的爱,恰是世间一切和平与崇高理念的根源所在。凡相信人类在一切大灾难和迷失中皆会有尊严地挨下去的人,都可以此作为最有力的证明。

  大提琴手所做的,则是唤醒这种意识。即便是女狙击手若矢在执行保护大提琴手的任务时击碎头部的那个男子,他临终前最后一个动作,是聆听大提琴手的演奏。

  持续二十二天的慢板赠以二十二个无辜的灵魂。而我们生于和平年代,离那些灵魂太远,但没有见过战场的人同样可以听见那个声音,那是持续激励人感激并信任当下的生活模式,不断追求内心更进一层美好的声音。一如若矢在行刑者破门而入时面朝阳光,她说:

  “——我的名字是艾莉莎。”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读后感(五):废墟上的安魂曲——读《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原创:三个石头三个石头2019-10-04 11:41:09

  我什么都怕,怕死,也怕活着。我很怕这种情况会永远持续下去,这场战争不是一场战争,而是我们未来的人生。——斯蒂文·高勒威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1

  有时候,想起一场战争,往往就会让你想起一首歌或者一支乐曲,比如法国大革命的序曲《马赛曲》、美国的国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星条旗永不落)、以及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也许只有生死存亡加上血与火的淬炼,才能催生出这些气势磅礴的歌曲。

  也有的时候,到了一座城市,也往往会让你想起一首或激昂或悲壮的乐曲。比如到了斯特拉斯堡或马赛,就会想起上面提到的《马赛曲》;到了圣彼得堡,就会想起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到了布拉格,会想起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到维也纳,又会想起《蓝色多瑙河》……

  那提起萨拉热窝,你会想起那首曲子?也许读完下面这本书,以后会记得这首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慢板》。

2

  读这本书,源自扬·马特尔在《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一书中的书单推荐。他的推荐语是“一本伟大的、充满力量的小说,讲述了人们在极端的胁迫下,如何保持或重获人性。”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以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战争中塞尔维亚军队围困萨拉热窝为背景,以一个大提琴手在22个普通市民被炮弹炸死的现场演奏22天为主线,连接起了3个表面互不相干的萨拉热窝人:若矢、齐楠和德拉岗,描写了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他们的生活被战争扭曲、一点点击碎,死亡对他们如影相随,他们如何挣扎着面对分崩离析的现实,如何保持希望,以及如何捍卫人性的尊严与美好。

  全书浸透了战争的严酷、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和战争制造的仇恨,更衬映出人的坚韧、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难以泯灭。

3

  一开始看书名,本以为是一本音乐或提琴手相关的故事,实际上讲述音乐和乐手的篇幅很少,作者没有描写宏大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几个POV平行线叙事的方式,讲述3个在战争中普通人的故事,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被扭曲的人性。

  书中并没有交代这场南斯拉夫内战之一的惨烈战争,史称“波黑战争”或“波斯尼亚战争”,因为美国轰炸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的原因,我们大都认为塞尔维亚代表了抵抗强权、争取国家尊严的正义一方。

  读完本书后,在查阅战争史料的过程中,考虑自古以来处于特殊战略位置的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多民族、多宗教的历史积怨,以及西欧列强、俄罗斯以及土耳其在这个区域的势力争夺,在南斯拉夫内战期间所发生的的人道悲剧,已经很难用“正义”还是“非正义”来评判战争的双方。

  “死亡已经代替了上帝”,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只有仇恨的杀戮和复仇的杀戮之分。

  就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杀戮与被杀戮之间,人性受到了极致的碾压——

排队买面包的人群遭到致命的迫击炮袭击;提着水桶去取水源的平民遭到狙击手的猎杀;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在燃烧弹中熊熊燃烧,消防员站在旁边无助的眼神;在围城战食品短缺的时期,象征和平的鸽子也被持有“捕鸽证”的老人所捕杀,就如同城中的平民被山上的狙击手所捕杀一样。当(齐楠)通过被狙击手封锁的路口前内心的纠结:有的人遭遇不测,有的人苟延残喘,全都取决于山上那些狙击手的选择,他不知道是应该没有被选中而庆幸,还是不够格成为狙击手的目标而感到羞辱。

  在这样的扭曲之下,一位大提琴手在废墟上连续22天的演奏,以至于人们鼓起勇气,每天定时来聆听演奏,并在废墟上献上鲜花,缅怀无辜的逝者。这音乐让萨拉热窝的人们重又生发出对生活与未来的希望,音乐成了对抗死亡这个上帝的力量,虚墟中的萨拉热窝在音乐中重又拾回了生机与尊严,它的民众也在音乐中获得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而音乐的力量,感染到了每日命悬一线的女狙击手,以至于“在声音传入耳朵之前,她的心里就先已听到了音乐,她心里的旋律填补了那些被街上的噪音、炮击的声音与她专注的情绪淹没的乐音”。

  甚至连敌方的狙击手也被打动了,他曾在好几天里有机会杀掉大提琴手,但他却一直没有下手,直到某一天若矢发现了他,这一天他明明有极好的开枪机会,但他沉浸在了音乐中,一直没有开枪,利用这机会,若矢杀了他。

  这个结局让人意想不到,音乐的力量已然抵抗了死亡、超越了杀戮,甚至敌方的狙击手都感染其中,却还是被另一方的狙击手一枪毙命。也许这就是作者希望传递的战争的残酷一面。

4

  这个大提琴手的原型是真正存在的,他是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斯梅洛维奇。在这本小说《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出版后,他表示愤怒,也拒绝和本书作者握手,令人唏嘘。

  1992年俄罗斯战地记者拍摄到大提琴手斯梅洛维奇坐在萨拉热窝图书馆废墟里演奏比诺尼的《G小调慢板》。

  舒缓的曲调中伴随着迫击炮落下前尖锐的哨音,不远的公路上不时有人被狙击手的子弹打倒。

  其原因据说他当时的演奏,就是单纯的演奏,不愿由此成为所谓民主、自由的代言人,“我讨厌将我的行为赋予他们希望赋予的意义”。

  向斯梅洛维奇致敬,他是真正懂得生命和音乐意义的人。

5

  附录:波斯尼亚战争背景

  史称波黑战争。

  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亚公民投票结果公布。全民赞成波斯尼亚独立,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开战。虽然联合国有派兵补给援助波斯尼亚。但塞尔维亚仍是大胜。

  1995年,塞尔维亚再向穆族人开火。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3星期。最后塞军投降。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塞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

  波黑战争自始至终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和武装干预,特别是美国以北约为工具所进行的军事干预对战争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摘自百度

  三个石头 2019.10.0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