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为大人之后,也有好事发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成为大人之后,也有好事发生

2020-09-27 14:46:08 作者:看理想编辑部 来源:看理想 阅读:载入中…

成为大人之后,也有好事发生

  也许人类告别春期的一大标志就是,不那么吃糖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仅奶茶的糖度自觉减少,点完主食之后要不要加一饮料也值得商榷;接受了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之后,在便利店里买水都要翻过去看看背后的热量表。

  毕竟,一旦到达某个年龄,糖在我们眼里就不再是快乐源泉,而是长胖与长痘的祸根。等再到了下一个阶段血糖数字也会变得令人操起来。

  的确,很多人虽然内心依然觉得自己年轻,但口味却已经诚实偏向了那些家长口中“等你长大了就会喜欢吃了”的食物

  其实在日本,“大人味”已经成为了一种大家都能理解味道;标榜某样食品很有“大人味”,也变成了商家常用手段。此外,不仅陆续出现了“大人的乐园”“大人的游览路线”,还有“大人味的电视剧”“大人味的小说”……

  所以,所谓的“大人味”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呢?

  日剧四重奏》的主题曲成人法则》在歌词里这样写道:

  没错 / 人生很长世界很大

  手握自由的我们是灰色

  收获幸福体验不幸 / 忙得不可开交

  唯有心底在骚动

  

  1.

  大人味,是长大之后才懂得的味道

  说来奇怪,“大人味”这个概念最广泛出现的地方,其实是零食包装上。

  KitKat在日本原本是一种主要面向青少年市场巧克力威化饼干产品特色之一就是其充满活力的鲜红色包装,广告宣传片比较多出现的也是儿童中学生身影

  而近几年推出的“大人的甘甜”版KitKat,不仅把包装换成了更成熟黑色,更减少了产品中的糖分,把巧克力涂层换为了更加浓郁、略带苦味的黑巧克力。

  受到众多年轻人欢迎的膨化食“薯条兄弟”给“大人的口味”写出的答案则是:粉拌紫菜芥末味——如果给“长大以后才会喜欢的味道”找个典型例证,很多日本人都会回答说:是芥末的味道。

  相同策略也出现在了日本很多主打“大人味”的零食中:在更换更“稳重”的包装、减糖的同时,还会选择产品中加入微苦的可可粉、略微刺激香辛料香气浓郁的红酒白兰地……

  孩子们的课后甜点一下子脱胎换骨,变成了适合与咖啡或茶一起享用的、成年人对自己的午后犒赏。

  同样的,酒作为最有成人意味饮品,酒类对饮料、雪糕口味的入侵也已经成为了这几年新的潮流

  2019年年底,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推出了新系列“S Mixers”,在可乐中加入了朗姆酒与威士忌,让含酒精的可乐再次成为了“大人的饮料”。

  同年,哈根达斯也推出了含酒精的冰淇淋。虽然酒精含量只有0.5%,但在果仁、布朗尼等日常口味的冰淇淋中加入了百利甜、黑啤、杏仁酒等“大人”风味说不上来是让甜品的味道更刺激了,还是让酒类的滋味温柔了。

  但总而言之,隐匿在日常食物中的酒味总是令人隐隐兴奋——毕竟,合法饮酒也算得上是成年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好事。

  然而,成为大人之后的烦恼总是要比好事多:比如小孩子可以抓了饮料就走,大人却需要仔细阅读成分表之后才能决定要不要放进购物筐。

  长大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很多事情从满不在乎变成了小心翼翼。

  或许你也有注意到,这几年很多主打无糖零卡的饮料在国内迅速崛起,很多想吃甜却害怕糖分的大人,开始推着商研究味道最接近于蔗糖的101种代糖。

  不仅如此,麒麟啤酒还宣布即将发售“零糖分”的罐装啤酒,或许中年人们无负担买醉的梦想也即将成为现实。

  这样来,孩子的偏好像是天生的,而成人的口味则是从时间里习得的。

  在日本网站Potora一项关于“大人味”的投票里,有66%的人认为在长大的过程中,自己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可以归结为三点:

  1. 变得能喝酒与黑咖啡了。

  2. 发现了小时候讨厌,但是现在爱吃的东西。

  3. 能明“大人味”是怎样一种味道了。

  日本作家平松洋子在她的著作《大人味》(おとなの味)中这样写道:

  “是哭泣的味道,等待的味道,吮吸的味道,消失的味道。在开启新的口味之后,它会跨越时间,再与人们相遇。”

  2.

  时间匆匆过去,也有好事发生

  2010年,日本啤酒品牌SAPPORO选择将“大人的啤酒”作为自己的定位,他们特意为此拍摄了一系列广告,内容是让妻夫木聪乘坐着神奇的“大人电梯”穿梭于不同的年龄楼层,拜访不同年龄段的“大人”们,听他们说说自己的人生意见。

  这个广告让很多人感叹,原来长大并不意味着放弃,成为大人的本质,是直面这个世界的复杂

  什么是年轻?

  星野源:很多年轻人其实在扮演年轻。比如“现在就应该好好享受”、“要有个年轻的样子”,有时还是挺虚幻的。

  39岁,歌手/演员,《逃避可耻但有用》

  什么是大人?

  古田新太:不被谁束缚,不被人担心,遵守时间。除此之外就随它去吧。

  54岁,演员 ,《半泽直树》

  什么是帅气的大人?

  北野武:不讨好年轻人的家伙。

  73岁,导演,《菊次郎的夏天》

  你觉得上了年纪怎么样?

  坂本龙一:有一点我觉得很棒,我以前不敢搭话的对象,上了年纪之后反而能轻松地与他对话。

  68岁,作曲家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你觉得活着是什么?

  仲代达矢:就是不怕丢脸吧,丢脸也没办法,日子就是要这样过下去。

  87岁,演员 ,《影子武士》

  这一系列广告的结尾词是:“不要变圆滑,要变成星星。

  其实长大与变老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时间从我们身上经过,总会留下一些特别的痕迹,而珍惜这些痕迹,可能才是面对时间最好的方式。

  前一段时间,日本老年人的“银发川柳”再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川柳”是日本一种类似打油诗的诗歌模式,而“银发川柳”则是老年人写来调侃自己的老年生活的。

  吃饭八分饱

  还有两分

  用来吃药

  黒泽基典 45岁

  早上起来

  状态不错

  去看看医生吧

  小坂安雄 77岁

  怀旧金曲

  都太新了

  根本不会唱

  宮内宏高 65岁

  人生

  已经不迷茫了

  但总是会迷路

  片上映正 47岁

  在这些仅有三行的小诗里,甚至衰老都不再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原来速朽的对立面并不是永葆青春,而是有机会在回味中慢慢消化自己的人生。

  现在,所谓的“大人味”早已脱离商品的范畴,走向更加广阔的语境。

  “大人味”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一种新价值观下的偏爱 、一种新的人生态度。

  3.

  用余味对抗这个世界的速朽

  有人说,之所以这股“大人味”的潮流能够在日本风靡,正是因为日本是一个无比崇尚青年文化的国家,而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又到达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受到追捧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少年漫画,拯救世界的是15岁的中学生。就算主角的年龄接近中年,也需要永葆少年的心气与爱好:比如《银魂》中坂田银时的“糖分”牌匾与草莓牛奶,就是他“男人至死是少年”的佐证之一。

  而在真实世界里,“长不大的品味”也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主流市场。

  从光鲜亮丽的舞台爱豆到五彩斑斓的新品奶茶,从不灭的少女风服装到越做越厚的磨皮滤镜——

  不可否认,青年人的勇往无前值得羡慕,青春美丽的肉体值得喜欢,就像是糖的确能带来最直接的美味与快乐,但是当时间过去,你无福消受这份快乐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长大意味着不可避免的悲剧。”日本文化研究者伊恩·布鲁玛在他的著作《日本之镜》里这样写道:“不胜枚举的日本故事极力渲染青春的终结与毁灭,而不是其蓬勃发展。”

  在各种我们熟悉的语境中,总是极力强调青春的好处,人应该在自己最好的时候享有一切美好,却没有告诉我们青春结束之后的答案。

  尤其是在时代飞速转折的今天,人人都对年龄过分敏感,“感觉自己老了”的时刻不断提前,很多时候不得不去学习、适应与追赶新的流行词汇,在目不暇接的新产品中努力感受“属于年轻人的快乐”。

  因为主流文化只能看到年轻人的样子,而在我们老了之后,总会有下一代年轻人。

  马克斯·韦伯在《学术与政治》里描述过如今世界的速朽: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对世界是相对熟悉的,过完了一生会有一种‘享尽天年’的感觉。而现代知识的不断更新,带给人们“日新月异”的感受,一切都是速朽的,于是我们过了一生,也只能理解人类文明进程之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死亡不再是“圆满”而是中断,生命的意义未曾充分实现,因此有一种残缺的感觉。

  能够品尝事物的余味,则成为了这个速朽年代的一种奢侈——看到那些特意标出“大人味”的商品,才会意识到如今真正做给“大人”的东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清咖啡、酒、黑巧克力、芥末、苦瓜……这些具有“大人味”的食物,往往都不是吃第一口就会喜欢上的,其中不经过包装的酸苦味道往往会让你的味觉下意识地说不。

  但是在你长大之后,却越来越能理解这些复杂的味道为什么令人着迷:

  它们都远离让你条件反射感觉到幸福的味觉光谱,是一种需要后天习得的口味,却能在入口的时候让你不做一个被糖分裹挟的快乐傀儡,找到一点自己的位置或是真正的喜好。

  “大人味”就像是一个退潮之后的海滩,几经时间冲刷之后,才能看到真正留下的是什么。

  如果岁月增长,你也从单纯的甜味里感觉到一丝不满足,或是逐渐发现儿时的喜恶并没有想象中的稳固——

  那么,干杯,致长大,致老去,致大人。

  参考资料:

  《日本之镜》伊恩·布鲁玛

  揭秘日本食品界的“大人味”,我们找到了消费分级的新灵感 | FBIF食品饮料创新

  SAPPORO黑牌生啤酒CM:「成人世界电梯」

  生命尽头,日本老人都活成了段子手 | 看客

  張維中:日劇、飲食、商場、遊樂園……什麼是日本人眼中的「大人味」? Media

  撰文:荞木

  监制:猫爷

  配图:《街角洋果子店》《橙沙之味》《海街日记》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深夜食堂》及网络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