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交际,就是交换角度与人相处
文/黄小平
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大多是因为彼此的观点不同而引发的。观点不同,并不是说一方观点是对的,另一方观点就是错的,而很有可能是,双方的观点都是对的,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就拿看一块石头来说,甲乙两人想对而立,中间隔着一块石头,甲指着石头说,这石头像是一头猪,而乙指着石头说,这石头像一只猫,于是甲乙两人围绕这块石头是像猪还是像猫,争执不下。其实,甲乙两人说得都对,站在甲的角度去看,这块石头像猪,而站在乙的角度去看,这块石头像猫,如果甲乙两人都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一看,就不会发生这般争执了。
人世间的很多争执、误会和不理解,往往都是因为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思考问题。
街头可以常见一些人拿着一叠广告传单,发给行人,行人不接,就硬塞给行人,行人还是不接,结果费了不少时间,手里传单也没有发出几张。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在街头见一个小伙子手里拿着一大把精巧的扇子,高兴地发给行人,行人也很乐意从他手里接过扇子。我接过扇子一看,发现扇子上做的正是广告。我觉得这个广告人就很有创意,他为自己送出了一份新奇的广告,也为别人送去了一份夏日的清凉,所以别人也就愿意接受——接受他送来的扇子,也接受他送来的广告。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别人接受你,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光考虑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和需求。
所谓交际,简单地说,就是交换角度与人相处,即交换到别人的位置去看问题,去思考问题。但交换到别人的位置,不只是设身处地,“身”到就行了,更要感同身受,还要“心”到,即用“心”去感受别人苦处、难处、痛处,“苦”别人所“苦”、“难”别人所“难”、“痛”别人所“痛”,你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和位置、利益和痛痒去看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才有利于构建好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