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的观后感大全
《人鱼》是一部由劳尔·瑟瓦斯执导,劳尔·瑟瓦斯主演的一部短片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appy ending
●红色天空水域翼龙起重机,人鱼的脸和身体都模糊,黑衣人一团出现,公正之剑,现代社会的裁决,蓝色天地,和笛子少年乘上星船。
●美人鱼之死。
●既先锋也太私人化。除了一丝丝从画风中体现出的东西,我确实没懂。╮(╯▽╰)╭
●三星半。血红与深蓝之间的转色极具标识性。但人鱼分割的隐喻段落没啥意思,遨游式结尾亦太过理想化。
●一般
传说有个笛手,他的笛声消灭了村庄的鼠害,也带走了村里所有的孩子;
据说人鱼没有灵魂,在王尔德的故事里,一个渔夫爱上人鱼公主,放弃自己的灵魂,最后与人鱼公主双双殒命;
舆论声讨低智能执法者,亚指责无良旁观者也该判死刑,因为竟向刽子手告密……
这部短片,活像一个狂吞无数小章鱼的大嘴,却让章鱼长长的触手吸住咽喉,吐不出来咽不下去,不过越来越多的章鱼涌进去,越来越多的章鱼涌出来……
大规模工业化,利益冲突、国际争端,环境污染(核污染?),物种灭绝,海洋资源的开采,资本运作,机器取代人工,宗教复兴,司法程序冗长、形式主义猖獗,猎奇心理,官僚主义、官商勾结(被撕毁的纸张是钓鱼许可证),……(没想明白动物园和医院象征什么?),唯“法”至上、权力滥用。 又,翼龙可能象征市侩愚民,垂钓者代表被资本家蚕食鲸吞的小农生产者,吹笛人是作者理想中的化身,人鱼是美、艺术等等精神寄托,船象征自由。 而吹笛人的结局可以理解为开放性的,所以我不赞同那些说“结局太理想化”的言论。……
《人鱼》观后感(三):Raoul Servais, 诗性巨匠
Raoul Servais的作品不算多, 但是他的高水准创作奠基了一整个哲理动画的时代, 他反战、崇尚手工创作、不回避社会问题、诗意横溢。 从“惧色症”的极权讽刺,到“Sirene”的古意神话,到“Operation X-70”的末日科幻,到“To Speak or Not to Speak”的社会良知,到“Harpya”的哥特黑色幽默情结,到Ataksion的梦境寓言,再到“夜蝶”的超唯美。似乎没有体裁他画不好,没有想象力的高峰他攀登不上。他必将从此成为我无法忘却的大师。
诗人吹笛,美人鱼活过来了
为什么人不能有梦?不能相信童话?因为不够现实吧。
很想知道,现实,代表着成熟,是吗?那心怀童梦,又代表着什么。社会言论总喜欢把人分成两种,现实的,和幼稚的。而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除非你不是他人,否则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人表面展现了什么样的一种容貌,内心又在思考什么另一面的事情。
就像这个动画短片。
如果在我们的地球发现了一条美人鱼,是不是99%的人都希望把她抓回去,好好研究一番,极大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有1%的人,则希望聆听,分享,不轻易触碰,尊重?
也许这个动画片直观地表现人类的暴扈天性,以自己高人一等的智力而滥用权力,破坏生态中各生灵间该有的尊重和平等原则,甚至越界,去猎杀那些我们本该不需要拥有的东西,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种行为,应该叫霸道吧。贪婪是人的天性,在现代,如果能做到众生平等,应该只有佛祖。所有的工业科技化,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把东西占为己有。但是,手中的东西抓得越紧,东西就越难得到,有谁人能做到,放宽心,放手,平等,和谐,去聆听,去共享,去共同拥有?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