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精选

2020-10-08 16: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精选

  《用思想点燃课堂》是一本由魏勇著作,漓江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08-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用思想点燃课堂》精选点评

  ●现在来上个时代还能有老师发出这样的声音,简直是个奇迹

  ●史观非常正!且读之!

  ●中学历史教材的四大缺陷绝对唯物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狂热革命教育以及臣民意识。魏勇还说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培养正常公民,而非臣民。我觉得不仅是历史,对于所有文科教育都一样。对于很可能成为中学语教师的我来,很受启发

  ●后面的评论厉害,史观非常端正!!

  ●鸦片战争影响、美国南北战争等课设计得很有思想深度个别讲教育理念的文章有充数之嫌。

  ●课堂实录部分的好,大约一定要有教学实践知道课堂调动之难才有感触。但作为史料,未尝不是2008年一个基层的思想年鉴,从史观,话题书目,到序跋者,都有强烈时代感: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源反思(还记得袁伟时的冰点文章么)、预备立宪性质重估、美国民主再认识。偏政治史文化史。言必称黄仁宇。以及,“我们今天播下种子我们的孩子就不必再违说话”的,公民社会元年的乐观十二年后看来,难免不想起万历十五年的那句话: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溃败的总记录

  ●启蒙之书,通过可以再列一份书单。也认识到了,对学生启发性提问重要性

  ●这样的老师太

  ●很喜欢,写书评中。

  ●读过,但居然印象不深,准备重读一遍。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一):《用思想点燃课堂》:理想现实的妥协

  《用思想点燃课堂》:理想与现实的妥协

  去年初,杭州的语文教师郭初阳出版自己的课堂实录《言说抵抗沉默》,让人开悟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教学,原来有多少教条下的谬误让我多年来浑然不觉;今年开春,等来了重庆的历史教师魏勇的精神产子。他们正借助课堂和互联网,在一个暧昧的现实教育体制下,细水长流承担起对良心拷问、对普适价值观追问,对人道主义关怀,以自身的博识和勇气突破僵硬文本下的画地为牢。如果读过傅国涌所编《过去的中学》一书,不难发现这样人称不上那时代的特立独行者,因为在一个已然逝去的年代里,如此般思想与行事,是整个教师群体主流陈寅恪王国维之语“自由之思想,独立人格”唯有到了今日,方在荒草凄迷体味到它痛彻心肺的好。

  作者实名或许远远不如他在活跃虚拟世界上的称谓来得熟悉——刘支书助理,如果常去关天茶社闲逛,应该多少有耳闻

  魏勇在其自娱自乐小圈子内有名言为人津津乐道并多次转用,他在把脉察络做了病理解剖下,谓中学历史有四大痼疾:腐朽的臣民意识,僵化的唯物史观,不讲理的民族主义、一元化的革命情结。他是有充裕的精神本钱,文章中透露出的见识以及他的阅读积淀不逊于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作为高考束缚下的中学教师,又不同于众多的优秀名师,仅仅会就事论事,眼光顾及下只有前方的题海,捧着一堆“黄冈兵法”类的咀嚼物反哺;他的知识构架大体建立在四个支撑点上:史学、西方哲学和政治哲学、西方经济学、文学。哈耶克、波普尔、凯恩斯、孟德斯鸠等人的学说理论是他信手拈来的常菜谱,这样瑰丽精华到极致的人名书名我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亦从未在课堂上听得一言半语,中学能邂逅如此良师,一个人的起点就此拔高了,幸甚。书读得越多,越容易滑向自由思想者行列,这是他的感悟也是我自己的现身说法。

  然,真能不屈不挠凭着自己理想执著行事吗?不能,多少得遵循照顾上现实中这样那样的潜规则。这跟自由一样,生存共赢在彼此的妥协间,不容讨价磋商的自由便是卢梭抱定的绝对自由,这是迈向专制的序曲。一个所有教育者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所有清醒者最为痛苦受折磨的分离抑或契合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与《死亡诗社》都以生离死别的淡淡悲剧结尾,还有阿城的小说《孩子王》,一声呼喊“我的船长”在稚嫩清脆的天籁之声中,伴着那位用《新华字典》教学的知青老师渐行渐远,带着未尽的理想上路流浪。这是一种对理想的诗意化,更多的人在残酷现实前,在生活的琐碎媚俗面前,不得不低头迎合世俗取向,内心依然保持操守,行为上却是痛苦挣扎在趋附潮流的历程里,时间一久,或许麻木了,但他们的本性总使得日常生活无所不在成为普及价值观的绝好课堂。

  作者有一句耐人寻思的话:“从我课堂里走出去的学生,是红卫兵,义和团,罗伯斯庇尔,还是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者郭文?如果是前面三种人多,无论他们地位多么显赫,那我的历史课彻底失败,因为我希望他们都是郭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找到了做历史老师的价值。”但同时面临着如此境界:“我无数次地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上课,但一看见学生赤裸的双脚和满身的泥土,我又感到,我有责任首先帮助他们走出农村、摆脱贫穷,要把他们送进中师、中专。政治观点一旦有偏差,考试绝对失败,他们中许多人是家里借钱读书,没有复读的机会。即使我输得起,他们也输不起。”于是自谑为在撕裂中行走,这倒绝不是人格分裂,而是理想与现实的妥协,在一个缺乏公民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大环境下,唯有如此温和而狡黠的抗争,在皮里阳秋间用擦边球打出公民不服从。所以魏勇自言要做一个思想小贩,而不是制造商级别的斗士,尽管体制内的种种虚荣他也不缺,可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种策略,为了争夺更多的话语权,唯有依靠职称方能获取有尊严的物质生活,之后,在衣食无忧中更加轻车熟路地读书写字,教人常识。

  这个魏勇,“坏”到家了,他的用心何止是点燃课堂的沉闷愚昧,简直是放火烧屋,以螳臂之力烧出公民社会,烧出人的教育。

  成稿于08-04-15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作者:傅国涌 □学者,浙江杭州

  在一堂关于“文革”的公开课结束时,魏勇曾引用过顾城这句诗,他只比我小两岁,都是1980年代读着这样的诗句长大的。我最早从朋友口中听说魏勇,是他的网名“刘支书助理”,他在网络论坛上很活跃,后来才知道他的姓名,知道他是重庆涪陵五中的历史老师。第一次见面已有好几年了,他到杭州来,好像是和蔡朝阳、周仁爱一起到我家小坐,他那次来去匆匆,聊了些什么,我都已经忘了。大约去年梅雨季节,他再到杭州,第二次来我家,郭初阳陪他一起来的,因为行程紧张,那天晚上他们到我家已经比较晚,谈得也不多。就是这一次谈话中,我知道,他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有兴趣,多年来不断收集有关日本的书籍,很有自己的见解。今年春天,我到涪陵停留了两天,我们才有机会畅谈一番。涪陵在长江和乌江汇合处,曾以榨菜闻名于世,那是个山城,到处是坡,如同一个微型的重庆,他在那里教书、读书、上网、写作、喝酒……日复一日,他用黑夜给他的黑眼睛,寻找有意义的生活。现在,他的文章要结集出版,嘱我写序,我总是想到那首名为《一代人》的诗。

  他的角色是中学教师,这是他安身立命的职业,他首先在这个位置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在日常的课堂以及与课堂有关的事务(比如评课、讲座、公开课、班主任工作等)中体现他自己的关怀和价值。历史课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很难上好,尤其难出新意,因为受教材、教参、大纲、应考等种种束缚,很少有教师个人发挥的余地。他的课诚然也只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或者戴着镣铐跳舞,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的课堂确实挣脱了不少旧习惯、旧框框,引入了丰富的、多维的背景材料和思想方法,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我觉得,一个人能在少年时代遇上他这样的老师是有幸的,这是他对2006级高三毕业班的讲话:

  “很荣幸,我们能够一起经历历史上激动人心的事件,能共同分享一些伟大人物的心路历程。你们不但精通教科书,做了六七十套高考模拟试题,还了解了教科书以外的一部历史,你们知道了‘米兰达宣言’、‘网球场誓言’,知道了《〈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初步了解了自由的价值,你们还可以点评古今,臧否历史……”

  我最欣赏还是他开的系列“中学生常识讲座”,那大概是课余的。从《批评是最深沉的一种爱国方式》、《国家等于政府吗?》到《中国比日本差在哪里?》、《民主会导致动乱吗?》、《关于美国的几个误区》,这些题目都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很吸引人,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纵横来去,深入浅出,把问题讲得清清爽爽。他做的是嚼饭哺人的事情,普及常识看似小事,实是千秋大事,他普及的不光是历史常识,还有人类的普世价值。今天的中学生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讲座,无疑是值得欣慰的。

  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他都做到了。他不仅是历史教师,对语文课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让一些有建树的语文老师都大为折服。这应该得益于他的阅读,他在谈到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时说过,经济学、哲学、政治哲学、文学等都为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关注学术界的动态,而不是局限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狭小天地,所以常常能跳出既定的结论看问题。我们可以说,他像是一个人文教师,在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课缺席的时代,我们还可以把他看做是公民教师。

  作为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在课堂之外,他写下了不少与课堂没有直接关联的文章,在精神气质上,他属于1980年代,他身上仍保留着未曾被商业和娱乐绞杀的理想主义情结,虽然他也是非常务实的,对现实既有深入的洞察又能适应。难得的是,他在直面现实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对许多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他是清醒的,在思想上。他是清晰的,在表达上。

  “凭良心教书”,是魏勇的自我定位。良心提供的只是一条为人立世的底线。我曾编过一本《过去的中学》,如果将他放在那个已消逝的坐标系上,像他这样的中学老师也许算不得什么,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老师都拥有这样的底线,他们都有一颗崇尚知识的心,说真话,独立思考,他们永远活在一代代学生的记忆里,不仅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他们的个性特征、逸闻趣事。但是在今天,在围绕高考轴心转动的中学围墙里,像他这样长期保持广阔阅读和自由思想习惯的教师已经越来越稀罕了。好在有了互联网,让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星星有了相互碰撞的机会,一个具有精神独立性的中学教师群体浮出水面,他们包括浙江的蔡朝阳、郭初阳、周仁爱、周慧英、吕栋等,包括湖北的苏祖祥、梁卫星等,包括四川的范美忠,同在涪陵的魏勇、周迪谦,还可以包括上海的一位小学教师朱煜,还有许许多多我说不上来的名字。他们的出现未尝不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安慰。

  二十年前我也曾做过中学教师,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仍能依稀看见自己的某些影子。“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生活”,是魏勇一篇文章的题目,这是他追寻的梦,一个美好而奢侈的梦,无论如何,有梦的人生是值得过的。杭州与涪陵,钱塘江与乌江,很远,也很近。远是地理上的,因为那里生活着魏勇、周迪谦这样的朋友,也就变得很近。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三):读《用思想点燃课堂》

  不到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魏勇老师的《用思想点燃课堂——历史老师魏勇的教育教学》。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有他的的课堂实录,有他对当前历史教育的反思,有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思索,还有他的一些书评与随笔。上大学以来,由于时间所限,我很少读历史方面的书籍,这本书恰好一定程度上弥补我知识的缺陷;一些文章的内容太超出我的接受能力,我也没过多纠缠。

  这几天,书中的文字不时地在我脑海里盘旋,我心中逐渐浮现出这样一位的中学历史老师的形象:他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自由思想者,他带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普世价值。

  正如本书的题目一样,在他的四篇课堂实录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充满思想的课堂。

  例如,在讲述《文化大革命》时,他让学生认识到获得对称信息的重要性,他告诉学生,当一个国家所有媒体都用一个声音说说话时,我们要学会怀疑;在讲述《美国内战》时,他则引导学生思考人权和主权谁更优先、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谁更优先、如何区分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

  他的课堂,充满了思维的乐趣,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学生畅所欲言,他循循善诱,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一起探讨有关历史、社会、时政的诸多问题。我甚至羡慕他的学生,当同龄人都死记硬背教科书所讲内容时,他们在思考着一些大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思考的问题。正如魏勇老师所写:“真正的文科教育往往令许多人从骨子里喜欢和大师们对话的激动时刻,甚至使人膨胀。这是少数精英的生活,而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回想自己的中学时代,我很感激很多老师在学识和人格上影响着我,但遗憾的是,我没遇见任何一位在思想上对我有深刻影响的老师。直到大二,视野逐渐拓宽,慢慢读一些书,我才艰难地进行自我启蒙。

  魏勇老师在《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一文中写道:“能给学生应试教育以外的东西,

  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对我来说才有意义”“我的职业是老师,而我的事业是启蒙”。

  中学政治教育,因其浓厚的意识形态和枯燥死板的说教,为多数学生所反感,基本丧失了教育功能。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与学生心灵和精神的成长、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语文课堂尚且有审美、写作技巧、语言欣赏可以缓冲,而历史课堂则是直面教材的谎言。同时,历史教材与考试的联系相当紧密,给老师自由发挥的余地相当小。

  魏勇老师的处理则颇有艺术,他在《<戊戌变法>教学实录》中写道:“不属于高考重点的内容,可尽情发挥,说自己想说的话”“属于高考重点的章节,理想要向现实妥协,少点自由发挥,多做应试文章”。在《当个思想小贩——在重庆涪陵师范学院的演讲稿》一文中则提到,他把“与课堂无关的内容”有机地穿插在教学里面,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肖雪慧老师如此评价他的课堂实录:真实的不一定都讲出来,但不真实的一定不讲。他在狭小的空间内寻求传达普世价值和高考之间的平衡点,这种勇气与智慧令我佩服。

  在笔者看来,本书最有意义的部分,莫过于以下五篇中学生常识讲座:《批判是最深沉的一种爱国方式》《国家等于政府吗》《中国比日本差在哪里》《关于美国的几个误区》议员打架是进步的体现》。虽然其中一些观点并不敢苟同,但很欣赏他的做法。魏勇老师以通俗浅显的语言破除根治于学生脑海深处的偏见,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国民心态,引导他们理性爱国大有裨益。

  历史教育到底有什么用?魏勇老师认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学生作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而历史教育的要点是拒绝谎言和自由思维。他写道:“也许我的学生无法成为名人、精英,甚至人才,但他们至少不应该成为暴民、流氓,不会为9.11事件喝彩,不会为《中国可以说不》这类书籍而莫名激动。”

  以此标准反观我们当下的历史教育,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我们看到,在抵制日货等事件中,学生是打砸抢的主力军;在日本地震之后,多少人幸灾乐祸;2009年6月,网络上甚至发起了“6•9圣战”这样的闹剧。

  在《当个思想小贩》一文中,魏勇老师对未来的估计恐怕太过乐观。按照他的意思,一

  位教师每年带两个班、每班50人,一年可以影响100人,从教30年可以影响3000人,如果所有师范学校的每位毕业生都这样的事,30年的时间几乎可以影响一个民族。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完成了自我启蒙的师范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还是被动地接受很多强加给他们的观点,以自己所接受的扭曲的教育再去教育学生。要想改变现状,也许,需要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多少个30年的努力。

  早有人提出,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是人的教育和非人的教育的问题。在学生精神成长最旺盛的时刻,我们的教育给他们的,不是真、善、美,不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普世价值,不是自由健康的成长环境,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分数无止境的追求,对求知欲的扼杀,对心灵的戕害,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学生们所缺失的这一切,也许会等到大学后匆匆弥补,但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这将会成他们一生的遗憾。

  现实并不乐观,甚至让我忧伤。通过这本书和网上一些信息,我看到,还有很多像魏勇老师一样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中学教师,他们在孜孜追求着一种人的教育,不光教给学生知识和应试技巧,同时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让学生了解普世价值。这些教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魏勇、蔡朝阳、郭初阳、范美忠、梁卫星、周仁爱等。

  他们并不伟大,也不崇高,他们做的事情很微小,难以被周围人所理解,甚至为了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而颠沛流离。然而,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蔡朝阳老师语),在一点一滴改变着我们身处的国家和社会。

  想到这些,我心中便燃起了希望。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四):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读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

  今早看到教育见习这门课要通过看视频写感想的形式给分数,多少有些“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我自己并不喜欢单纯看一两个视频就大发议论,仿佛此人所论正中问题之肯綮似的,因为我担心那些东西或许可能有些作秀的嫌疑,因此我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视频作者之一魏勇老师的这本书。

  在阅读过程中颇为感慨,觉得此人简直就是二十年后的我,他在书中所引的诸多著作不是我已经读过,就是正在阅读或已列入书单——几乎无一漏网。他对中学历史教育的批评和改良方案虽然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也与我有些相似,想到此处就难免觉得魔幻,我自己并不打算走上教师的道路,然而冥冥中似乎我又在成为中学老师的路上迈进了不少步,也算一个有意思的自我发现吧。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作者所工作的北京第十一学校,心里有了种“果然如此”的感觉——或许,也只有一些前沿而顶尖的高中才有能力和资本进行他所主张的倒闭改革的实验,毕竟,对于这个国度大多数的高中历史教师而言,“主动出击”更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呼吁。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陆续和十几个来自全国不同高中的学生有了或短或长的交流,虽然大多是一些功利性的试题分析与提分焦虑问题,但这些人中也有一些令我感到十分惊讶甚至震惊的学生,有的学生能直接表达对宾四先生某些观点的否定并展示出强大的史实论证逻辑;有的学生则和我谈西方哲学、先验理性乃至法兰克福学派;还有一个高二的小朋友已经能写出非常精彩的学术性文章,文风之干练令作为历史学系学生的我自叹弗如。

  然而与此相对的还有一些学生,他们对成绩的关照胜过对知识的苦恼,对解题策略的重视胜过对历史思维的培育,对高考的殚精竭虑也远胜于前一类学生。我在这里并不愿意否定后一类学生,他们就像前不久颇为流行的“小镇做题家”。当然,他们并本身没有做错什么,正如魏勇老师在书里提到的,功利考量并不具有道德上的可责性,然而我在遇到这类学生时虽然也给予尽力的帮助,却总有种说不出的难过,这来自心底的一些呓语:“他们本不必如此。”

  我想起boss之前所做的关于县中的研究,即使自己无心耕耘于教育天地,也不能不对越来越资源富集化的中学教育感到悲观,在大的趋势下,个体的力量实在微不可闻。但是,本书的作者魏勇老师以饱含理想主义色彩的文辞呼吁历史教师从自己做起,在全书的中间部分,他写了下面这段话:

1个教师每年带两个班、每班50人,那么,一年你可以影响100人,30年可以影响3000人。我们学院有12000多名在校生,如果大家都致力于相同的事业,那么单单是我们学院就可以在未来影响3600万人,这已经是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全部人口。再想一想,全国至少有100所师范学院,即使把影响力打一个大的折扣,那也将影响几乎整个民族。而做到这点,我们只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30年非常漫长,但对一个国家来说,30年非常短暂。果真能再过30年左右实现政治文明和社会转型,那是中国的幸运。但我要提醒各位未来的老师,你们在为创建公民社会方面所作的工作,将得不到鲜花和掌声,享受不到由此而带来的声望,可能还要忍受白眼和各种冷嘲热讽,甚至,我们中大多数人将默默无闻以终,就像历史上大多数为成就伟大历史而湮没的无名战士一样。但我们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的自由种子最终将绽放并成烂漫之势,从而惠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使他们不必像我们一样:必须背诵虚假的信条,必须假装相信谎言,必须在要么放弃思想要么精神撕裂中选择。如此,继承了我们各自姓氏的子孙后代将生活得阳光、健康、自由;如此,我们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可以对围在床边的子孙们坦然地说:“我已做该做的事。”(第202页)

  我难以用言语形容读到这段话时的触动,魏老师似乎大有一股宗教意义上的“圣徒精神”,诚然,我大可以搬出“权力意志”或“路径依赖”之类的概念去嘲笑这样天真的“计划”,但是我不愿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位高中历史老师的真诚,而真诚,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品质。更何况,魏勇老师对公民社会的追求、对“新左派”们的批评、对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基础的强调都让我对其好感倍增。

  魏勇老师在本书中并不掩饰自己的右派立场,旗帜鲜明地主张应该使高中学生了解多元价值和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一种不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的思想的存在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此句实在太像疫情期间那位医生的话),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魏老师在本书中的形象可谓是典型的“公知”(并无贬义)。虽然他似乎并不愿意让教师承担太多神圣性的光环,但也明确区分了职业和事业,他觉得教师是职业,应试教育是他的本分,而启蒙是他的事业,“能给学生应试教育之外的东西,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才对我来说有意义。”

  对于魏老师的上述观点,其实我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我的心里总有个疑问:凭什么要把政治学和哲学通识课程应该担负的使命与任务交给历史教育?我承认瑟诺博司所主张的“历史教育最有能力造就公民”,但这似乎不是历史教育必须全部承担这项任务的理由,魏老师对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不断地被赋予工具性而感到痛心,这又何尝不是其他学科的现状呢?

  魏老师同瑟诺博司一样,并不把历史教育的知识传递看的很重,反而着重讨论了通过历史的学习来增进学生作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本书的一篇文章中他批判了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四大顽疾,即臣民意识、庸俗唯物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与革命至上观,这些批判这里就不详述了,总的来看魏老师确实是一位颇有抱负和自主意见的知识分子兼教师。

  魏老师很担心我们现行的历史教育可能重新培养出“红卫兵”“义和团”,从本书出版十二年后的今天来看,恐怕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中学生常识讲座》的若干篇文章里,魏勇老师从一些小切口的事件转入了一些大的宏观性问题,比如“爱国主义”、“国家”、“政府”、“议会制”,虽然在行文中实在弥漫着浓浓的右派色调,但就高中生来说却是打破偏见和固有认知的一剂良药,也是魏老师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一些现代观念的途径。魏老师在书里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评论:

我认为在当下,教师不是要整天惦记着人家的灵魂怎样,首先是要把自己的灵魂收拾利索了,一个站起来的灵魂,自然会引起别的灵魂的注视和尊重,自然会吸引别人走进来,和你一起呼吸;一个跪着的灵魂,无论怎么包装,无论你采用多么巧妙的方式,你都不可能真正走进别人的灵魂。(第197页)

  读完本书,我想起了许多高中时代的事情,想起曾经和同学聊卢梭的社会契约、聊文革、宪政和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大有指点江山的意思;还记得似乎在某个假期还曾在家手抄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想来这些举动并非老师所教,多为自己朦胧的感知,朋友间的交流也不过是基于一知半解的概念的争执,在大学读过卢梭和卡西勒后,对高中时困惑不清的问题自然也有了新的认识,但那依然不能与意识到卢梭成为“问题”后进行思考的兴奋相提并论,在那时,我初次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正因如此,我更意识到所谓“大规模一致性美学”的可笑与可怕,在魏勇老师那里,专业化与启蒙职责是历史教师的一体两面,真正的教育是天然反专制的,他也谈到了现实需求与理想诉求的矛盾,并强调了不能因为有现实的诉求就完全放弃了理想教育的追求,两者并非不可调和。

  记得在与大学朋友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也说要尽量兼顾两方面的追求,然而虽说如此,行动起来确是千难万难,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魏勇老师对现实情况的若干批判是值得尊重的,我并不完全认同他在本书里的某些具体论点,但不得不说很受他的精神力量感染。我自己对教师行业并不感冒,一来我不喜欢做“螺丝钉”,尤其厌恶在被作为工具利用时还以主体意志作为说辞,二来自己实在散漫,做不了有如此多约束的工作,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对那些如魏勇老师般的启蒙者们的崇高敬意,在这个国度,他们每一次唤醒一个灵魂就是将人从“The Matrix”中解救。

  将启蒙作为事业的老师们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他们的行动确实影响了一些学生,而这也是我希望通过工作能够做到的,说到底,我们还是不能摆脱那句谶语般的经文:“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五):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

  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

  ——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

  当年初在论坛看到魏勇的文章,一篇有一篇的独到处,叫人暗自称艳。美忠第一次见到魏勇之后,曾跟我谈论,要是命运机缘不至于让魏勇有那样较为曲折的经历,如某位同龄人般的网络声望,魏勇当不输于他。这个谈论大概就在2003或者2004年间,看上去像在谈名气,实际上着眼点在于他们两个人写作的相似性,他们都是理性的、冷静的,语言如手术刀,以无厚入有间,而所有事情的原委曲折,看似复杂纠缠处,在他们的字里行间立即清晰起来。这是思想的力量。

  从大类讲,美忠和我倒像一路,尽管美忠也读历史系,和魏勇算同行。不过多年读书,热爱写作和思想,到这个时候,死板的系科实在不能再拘寓一个人思想的自由了。美忠如此,魏勇也如此。2005年,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作了一个“我的阅读视野的几次转变”为题的发言,魏勇是点评嘉宾,他得意洋洋的说,看来,阿啃对历史的确还是外行。这句话我愿意被他说去,就像他也愿意听美忠批评他不懂《红楼梦》一样。尽管我们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但重要在于突破这种局限的努力。

  这次拿到书仔细翻阅,我觉得当时有些话需要重新阐释。比如“手术刀”,为什么魏勇的语言会那么锐利,除了他理性的自觉之外,实在是因为他读了很多书,他涉猎的,早已超过历史学一科。那一本本“看家的书”,都是经典,魏勇站在先哲坚实的肩膀上,因而他语言跳挞,摇曳生姿,而每击必中。思想不是天生的,也需要习得的过程。所以,这次阅读,也叫我更加认定了一个死理:那些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只因为他们更勤奋;而我之所以不杰出,因为我太贪玩。思想非得有厚实的积淀不可,据此才能举重若轻。

  以前我更喜欢读魏勇谈论社会事件的文字,总之只要跟教学无关,我都喜欢。比如魏勇谈王怡鼓吹读经的文章。当时我对王怡持这一意见很不解,也曾跟别人讨论,魏勇的文章出来,仅看标题,就很清楚了:以传统主义论道,以自由主义论政。这就是我认同的态度。而魏勇的表述非常准确到位,厘清两种“自由”的概念,列举我们传统文化的痼疾,最后针对现实,指出托克维尔那句名言“文化是制度之母”并不合适我们当下,逻辑严密,一气呵成。当然也有不赞同的,比如没有收进本书的那篇“以流氓的方式对付流氓”。正因为我们不是流氓,所以才不能用流氓的方式,胡适说,仅做好事是不够的,必得要用好的方式去做。

  魏勇这本书,是关于他的本业——教育教学的,那么,还是让我们来谈谈教育教学吧。我以为,如果对当下教师的生存处境和教育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不难对魏勇这本书作出中肯的评价。

  简言之,在当下,中学教师这个群体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其生存空间,前所未有的逼仄。传统被割裂了,未来不可预知,而现实如铁板一块不可动摇。例如,我认为最严重最具有现实性的逼迫,是裹胁一切的高考指挥棒。教育资源被行政力量垄断起来待价而沽,这个时候,分数成为一切的指标,教师与学生齐齐被绑架。你难道可以不重视分数吗?那对家长而言,可能意味着几万几十万的现金;对身处底层的农村孩子而言,那几乎是唯一的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看似这是最大的公正与公平,可是,你考虑过吗,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原本就是我们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

  一个中学教师——无论他是哪一个学科的,他能做些什么呢?他们逼仄的生存环境是一致的。这仅是一种体力活,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形而上的超越意义。

  关于我们投身其中的教育,我曾经说过,没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分,只有人的教育和非人的教育之分。郭初阳则说:“现在的中学开始高谈爱的教育,暗行酷的教育……答应给予孩童们的秘密知识,总是要拖到较晚的时候才能传授,初中时被告知要等到高中,高中等到大学,历经种种看似更为迫切其实徒然耗费精力的考试折磨,方能进入大学,等到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恍然明白终于一无所获。”这段话真是精辟。说白了,现在的教育真就是一场骗局,用以浪费孩子们的青春和生命,直到他们再没有求知的天真冲动。而当孩子们终于明白这一切是蓄意的欺骗的时候,他们饱受摧残的容颜在告诉别人,他们都老了——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

  照理,我们需要发问:在一个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在教育的困境中,教师何为?

  但是你看魏勇的文章,几乎看不到这个困境,他直接就进入了自由的教育。这实在是叫人惊讶的。我说魏勇这人有脑子,有调侃的成分,更多是一种敬佩。比如我自己,挣扎在这个困境中也有很长的时间,总觉得我所置身的现实荒诞可笑,因为毫无意义,人生一片黑暗,所以要用阅读来抵抗荒诞。直到最近,才觉得慢慢想通了,脱身了,有了暂时解决的办法。而魏勇,他很高明,他文章中没有这个困境绝不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而是因为他早已经超越。魏勇的身体力行,为一个尚有理想的教师,为一个还能思想的教师,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这条道路,我用学界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如何使自己自由起来呢?具体路径不妨概括为:用大智慧,做小事情。

  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仍可能觉得这是梦幻泡影,因为一个终极的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个体的反抗无论如何都是无力的。但反抗无力不等于放弃反抗,事实上,你所思所想越多,你越发言,你的言论空间就越大,你就相对的越自由。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这样的:因为一个终极的目标不曾改变,我们就只能呆着不动。好像有一天,整个机制改变了,自由的教育会不请自来,从天而降。这个误解在于其急功近利,历史的进步从来就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近些年来,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不能坐等那个根本性的东西的改变,以为体制改变了,一切就都好了。如果这样,明天就永不会降临。身体力行,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建我们的生活,重新起程去寻求教育的意义,或许是建设性的态度,或许是活出意义来的路径之一。我很喜欢两句话,一句是胡适说的:得寸进寸;一句是魏勇喜欢的朱学勤的话: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后来读了米奇尼克,这个道理就很明白了:着眼于一个不完美的现在,而非许诺一个美好的将来。

  以我对魏勇的了解,我相信,他就是出于这样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并且,我从魏勇身上看到了两样东西,勇气和智慧。这两样东西,正如她们帮助了魏勇一样,能帮助我们不断的拓展可能的自由度。

  自然,魏勇说真话的勇气来自他的思想。一个尚有思想能力的人,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仅在自己内心深处思想,出于现实的某些禁忌或者危险,他对自己的思想秘而不宣,或者仅悄悄写在日记里,藏之名山,付之后人。这也算是“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不过,这种革命,有时候仅仅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就会在内心化为乌有。李驰东曾说我“自觉内心深处革命性煽动而无动于衷”,大概就是这类。这诚然也需要一点点勇气,但这种勇气,远比不上表达的勇气。或者我们寻求一下“思想自由”的定义,思想自由必然与表达自由相联系,仅有思想自由而无表达自由,那并非真正的思想自由。所以,另一种尚有思想能力的人,他更在意将自己的思考说出来。说出真实总是有意义的,说出真实更需要勇气。我们知道,反对“美帝国主义”是可以的,是安全的,反对你身边的利益集团,那就危险多了。有意味的是,魏勇似乎并不在意这个危险。

  小而言之,魏勇曾有一连三篇文章,批评目前流行的所谓的“优质课”比赛。尽管他也是优质课比赛的得益者,但是他批起优质课来很不留情面,理念幼稚、设问幼稚、评委幼稚……很好,三下五除二,矛头就指向那些掌握权柄的人了。魏勇说,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我很好奇,那些个魏勇身边的,曾经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的,坐在主席台的人,看见这句话,会作何感想。当然,无论他们怎么想,都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魏勇,我相信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但我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不要小看这个批评的意义,这是一种建设性的意见,是让自己的思想贴地而行的尝试。我以前也有这么一种“精英”的意识,总觉得这些跟教学相关的东西太低级,没有思想含量,不值得我们花精力去研究去发言。相信跟我一样的朋友还有很多,对公开课之类的由官方主导的教研活动嗤之以鼻,掉头不顾。因为我们认为当下中国没有教育,所以我们就不关心“教育”。但是你想到你没有,可能,除了你以外,就没有人愿意说真话了。以前鲁迅说现代评论派是小骂大帮忙,鲁迅未必完全了解现代评论派的苦心。这个苦心就在于,我们与官方也好,与另外的普通教师也好,并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互相之间需要扶持着,学习如何共生。现在,既然你比他们明白更多的事理,你就有责任承担他们对你的更多的误解甚至伤害。所以,关于魏勇这一组文章,你可以说他比较浅显,比较克制,但我却了解这里面的意义。我现在若有机会,也是这么做的。去年一次《论语》选读的教研活动,一位老师上课,后来我有机会作评点,我就把《论语》选读作为必修的选修课的吊诡,以及儒家思想中的专制因子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都是什么反应,教研员干笑着对我说,你这是精彩的谬论。

  说勇气,我觉得有必要谈谈那篇长文《中学历史的四大痼疾》,这里需要的勇气更多一些。我们知道,中学历史课受意识形态影响是最大的,或者说,中学历史就是意识形态的直接呈现。我中学时代听我的历史老师说过一句话,已经觉得惊世骇俗了,他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婊子,而政治则是老鸨。话糙理不糙。那么,说中学历史的教学,形容为走钢丝就非常形象了,范美忠就是这样才不愿意继续教历史的。动辄得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历史教师是否活在剃刀边缘?现在,魏勇对钦定的全国统一的历史教材开刀了,其眼光之独到,言辞之锐利,都为我所叹服。四大痼疾,曰:臣民意识、绝对的唯物史观、狭隘的民族主义、革命至上。我为什么叹服,就因为这篇文章是釜底抽薪,是小李飞刀,例无虚发。既然中学历史是意识形态的直接呈现,你就可以想见,魏勇反对的,是一个专制国家的国家意志。我有时候还真想不明白,他是怎么混到特级的!但魏勇就这么说了,说了很多,似乎他活在一个拥有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地方。比如,还有一次,魏勇在公众场合上课,内容竟然是《文化大革命》。这个话题,即便在学术界,也是一个禁区。但是他就有这个能力,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了他所能够的极致,比如魏勇提到了政府对信息的全面控制,这就是极权主义的本质之一。这里,除了勇气,还有智慧。

  正如魏勇以前批评的,我不懂历史,所以我不多谈魏勇的专业学科,我来谈魏勇身上最为我看重的品质,那种做小事情的大智慧。

  整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组文章是《中学生常识讲座》,这在他的博客连载的时候,我就是追着看的。一共五讲,第一讲关于爱国,他没有肖雪慧老师的学术严谨,但是他通俗易懂,语言活泼风趣,善于在具体事例中提炼出那些为过去的教育所蒙蔽的东西,便于为中学生接受。这一讲,我多次拿来给我的孩子们读过,是我普及常识时的镇山之宝之一,另一宝,是芦笛那篇《用辩证的观点放屁》。第二讲关于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区别,语言与第一讲类似,立足于让中学生能懂。这两个讲座,现在看来,简直是为前不久的抵制JLF事件量身定制的。三四两讲分别关于日本与美国,第五讲谈民主政治。

  说实话,搞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分,仅需要小智慧,读点书,谁都懂了。魏勇的大智慧在于,他诚然还在论坛高谈一些宏大的话题,但他甘于放下身段,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些微小的、“低层次”的事情。魏勇知道什么是学生最缺乏的,什么是我们希望建设的公民社会最缺乏的,因而对症下药。他知道,怎样的语言方式,是适合中学生的,是能为人们乐于接受,因而能收到最大的效果的。再次,他的智慧还在于,启蒙的工作,筚路蓝缕,必须从这些小事、从这些小地方开始做。因为任何高远的理想,是不是都非得有一个借以实现的媒介,离开这个中间物,理想无所附丽,便无所谓理想。

  收在书中的多次公众场合的讲话,包括在涪陵师范学院的演讲,在四川省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培训会上的讲话,还是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的演讲,都具有这个特征,立意高远而着眼于生活细节,一个往常被人们看得玄妙的道理,他用最深入浅出的话来讲述。大概是因为,他与李玉龙一样,相信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以连接。

  魏勇还有一句话,我经常记得:按照内心去生活。在我另外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到这句话,我也曾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述我对这种生活梦想的思考。我们都知道,在当下,这还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但这并不妨碍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套用最近在天涯看到的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像海外华人那样去写作。

  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历史教师魏勇的教育教学》漓江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