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1000字

2020-10-11 16: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1000字

  《孤獨六講 (附DVD)》是一本由蔣勳著作,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360.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獨六講 (附DVD)》精选点评:

  ●內容不太配得上書名。1.說是講孤獨實在是牽強,倒是在講思維的重要性尊重異見兩極碰撞,儒家文化的群體性(不允許孤獨),人的生命力等。2.分章節卻不成體系,基本是隨筆意識流,外帶兜售自己的小說……

  ●随笔类,阐释不深,看作者的小说可能会更有意思

  ●值得重读,或者说需要重读的书。

  ●不喜欢

  ●很沉静的一本书,文笔也颇孤独

  ●很契合中国社会

  ●孤独即独立,独立才完整

  ●永远不要轻易的自我否定

  ●台湾于丹

  ●第一次 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如此饱满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一):孤獨的美學

  台灣大選煙硝四起之際,台北書局的新書暢銷欄都放著蔣勳先生的《孤獨六講》,猶如一道清泉。我不禁想起從前翻雜誌時讀過高行健先生的話:孤獨是自由的必要條件。我雖一直銘記於心,卻始終不明所以,也不求甚解。看到這位美學大師的新作,我便知道解惑的時機來臨了。

  零二年,蔣勳先生推出短篇小說集《因為孤獨的緣故》,書寫現代社會人際的疏離和荒謬,再以「孤獨」為題,舉辦六場公開演講。從小說引申出來的深層討論,經整理闡釋,結集成書。在剛過去的台北國際書展,《孤獨六講》被受推崇,摘下非小說類大獎。

  呼籲認真對待「孤獨」這個一直被賦予貶義的課題,是此書的關懷所在。六篇講辭,分別從情慾、語言、革命、暴力、思維與倫理的面向切入,解說個人在社群安身立命之道。簡潔流暢的文字,引領我們重新把握經典散發出來的睿智光芒──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六祖慧能的禪宗智慧、瞿秋白的革命哲學與布紐爾的超現實電影,都被用作反思「孤獨」的文本。蔣先生認為,孤獨是判別現代社會倫理的重要環節,甚至美學的本質。逃避、害怕孤獨的人,就愈孤獨,因為它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獨處的經驗,就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更不會跳出既定的思維框架。

  我一直認為蔣先生的作品對香港人饒具意義。例如特首前年推介的《天地有大美》,便教繁忙的城市人拾回生活美學的觸角。今次的《孤獨六講》,對於衣食住行也嚷著要朋友常伴左右的人,抑或文化品味極之同質的大眾社會,都是合適不過的清甜香茗。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二):美是什么

  我读书的时候,学到美学这门课时真是艰苦的不行,惨到几欲挂科的程度。

  虽然个人自认是个非常热爱美,努力欣赏美的人吧,但对那些纯泊来的定义还真的是搔头不已。

  对于各位大师如黑格尔等人的论述更是懵懂。最后唯一一条路就是不管懂不懂背下来就行,靠死记硬背去应付那些简答论述,才能过关。

  由此对美学这门课程也算有点留下阴影,觉得还是活色声香的古典诗词、文学名著看得舒服。

  但就好像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喜好总有巨大差异一样,当初读书时对美学一通死记硬背的知,在多年后佐以一知半解的行,才发现这些艰涩难懂的学问其实自有其妙处,只是埋藏的比较深入,就好像大多数人喜欢看**解读论语而非论语原文一样。

  当然,个人不是对这种快餐式图书有异议,事实上,就好像把佛教解读成简单明了的因果报应更能吸引文化水平低的信众,把学问解构的简单益读也对广大读者更有益处。孤独六讲就是这样一本书,虽然书的主题谈的是孤独,作者的各种孤独感,作者对台湾,对社会,对很多问题的感受。但让人觉得与众不同之处便在于,作者首先是,或说毕竟是,一位画家、一位美学家,所以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在许多地方和我众是非常不同的,看书时经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指点迷津之感。

  尤其书中有很多独此一家的观点值得一看,如分析凤飞飞与邓丽君之风格不同,及其为何风行,正所谓人、事常变而道不变,很多看法放到今天来看也不过时,或说可对当下热点有精准解读。比如私以为当前小鲜肉的风行,是不是正可说明人民生活水平进入中产阶层,所以开始喜欢这种精致的,可爱的,或说让人怜爱的(所以有点雌雄莫辩),就好像历朝历代的瓷器、家具、装饰品,在进入承平之世后总是往精致复杂实用性差上走?!偶起此念,先记下来。文不对题,不知所云,着实惭愧。顺便说一句,此书基本都是在三上时间所看,再次印证个人观点,蒋的书,真是什么时间看都好看。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三):青春是梦想的嘉年华

  看蒋勋的《孤独六讲》,有感于此,这本书非常好,当时我还认为这是繁体,就迟迟没看。现在看习惯了,就觉得还好,没有什么障碍。

  话归正题,此书分为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每一种作者都深度剖析。阅之,十分痛快。今天正好看到革命孤独,愿与君分享。

  先说秋瑾的故事吧,认真秋瑾是在历史书上一张照片,一改往前中国传统女性的柔弱形象,英气逼人。现在才知道,鲁迅《药》中,在街市口被斩的革命者是她。在日本留学期间,她喜欢上了武士刀、舞剑等等,当时也加入了被视为不归路的同盟会。留学期间的好友徐锡麟、陈天华、林觉明等都是后来出现在历史舞台的革命者,一群满腔热血的青年们一起喝酒、舞剑。我相信,她和徐锡麟不仅有革命,而且有爱情。在留学期间,好友们都知道秋瑾很喜欢一把剑,于是徐锡麟就提议送那把剑给秋瑾,那把剑非常贵,以至于好友们都没钱付酒费,当好友们把剑送给秋瑾时,秋瑾当场就舞了那把剑,秋瑾就把她的皮大衣当了,然后大家痛饮。有诗为证: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回国后的秋瑾隐藏着同盟会的身份,伺机而动,对丈夫提出了离婚(当时的社会离婚是不得了的事了),因为和丈夫思想越来越远,最后她当上了军校校长,这所军校还是清政府直属,清政府高官还是她干爹。她不是一个蛮撞的人,她有她的计划。可是,徐锡麟由于计划不周,被捕,被清政府官员剖开其胸腔取出心脏祭奠,秋瑾知道后,几乎与自杀的方式“谋反”,被捕,抓至牢狱,受尽刑法,要她说出其他革命者,她只写了一个“秋”(指她自己),终于在绍兴街市口斩首,曝尸2周,最后终被她好友吴芝瑛(吴芝瑛也是了不起的人物,现在大部分关于秋瑾的资料都是由于她才得以保存下来)冒着九死一生的信念把她尸体偷了回来。可泣可悲。。。。

  你有没有发现革命者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对未来对现实都充满了理想;青春就是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如果青春太切合实际,那就不配叫做青春了。

  如果说年轻时的梦想是百分之百,那么到了25岁以后,就会磨损,也许只剩下百分之八十、七十、五十甚至更少。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应该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应该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曾经觉得非常有“感觉”,决定每天必念诗之一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四):孤独的活着——《孤独六讲》阅后感

  引子

  去了香港旅游,自认收获很多,然而收获最大的就是这本书,台湾美学大师蒋勋所写的《孤独六讲》。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有一种感觉,好像在跟我说:就是这本书了,赶紧把它买下来。

  果然,读了第一页就一发不可收拾,我用了在姨妈家的时间,以及坐火车去广州的时间阅读了五分之四,剩下的在昨夜读完。真是畅快淋漓。

  孤独是一种宿命

  孤独,无处不在。

  也许是上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拥有智慧的时候,孤独就不可避免。

  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感,然而每个人面对孤独感的感受都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逃避,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去面对。

  当人们面对孤独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会害怕这样的感受再次到来。也许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群居动物,这种天性到了21世纪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无法从我们身上消失——当一个群居性的动物独处的时候,是彷徨失措的,更甚至于会心哀致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习惯于群居的动物们上面看到。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孤独?

  我觉得,正是我们处于群体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正是我们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

  不知道大家有没试过,当你和你的朋友们说话,但是你的朋友们并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当你慷慨激昂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一片沉静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即使是身边亲密的人,也是无法完全了解我的。”

  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泰戈尔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这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已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这是一首多么孤独的诗。面对着最想爱,最想诉说的人,却无法说出任何的话语,即使是一点点关心都无法表达,这种深入到骨髓的孤独,令人感到无比的哀伤,但也有难言的滋味,叫人一再回味,否则这首诗绝不能流传千古。

  想得而不能得,想说而不能说,想被人关心而没有,默默独自承受,也许这就是一种孤独感?

  寂寞非孤独

  《孤独六讲》里面,对寂寞以及孤独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做出了明确的解析以及对比。

  孤独不等于寂寞,寂寞不等于孤独。

  寂寞与孤独的表现形式虽然都一样——一种离群的感觉,然而无论从心理感受,还是从人对离群的反应来看,都截然不同。

  寂寞,等于向外寻求回应而不能,就觉得这个世界再没能回应。

  孤独,等于不向外寻求回应而反观自身,向内寻求回应而圆满。

  我们可以在很多画作上都会感受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对孤独的诠释,我只挑我比较熟悉的中国水墨画来说,在中国水墨画中的人物画里面,很少是有很多人出现在同一张画布上,反而一些风景画有很多人都在同一张画布上,比如《清明上河图》。

  古人们画弥勒佛、画陶潜、画天仙、画得道之士,都会让他们孤独然后并显露出一种怡然自得的表情。

  如果是一个寂寞的人,他怎么可能觉得快乐?他总是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看到自己,没人关心自己,自己因没有关注似乎不曾存在,因而内心悲凉。他们悲凉的原因是因为,他忘了当这个世界没有别的人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自己存在。

  人因孤独而圆满

  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

  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东方人尤甚),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

  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在思考中所进行的活动,我们对某件事或是某种时刻的感受,我们是否仔细的琢磨过原因呢?

  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很深刻很强烈,但是如果要让我们说出原因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很难说出来,而需要去思考、探究了之后才能说得出来。

  其实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算是了解自己了,但是仅仅是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好恶的来源。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样?

  当我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得上了解自我,而只有在了解自我之后,才能知道自我当中存在什么问题,自我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尾声

  其实,蒋勋这本书所写的,要比我所感受的更加深刻。

  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

  儒家虽然说到慎独,然而却没有教会人面对自我的方法。

  记得之前去逝了的台湾圣严法师说过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我们应当谨记。

  《孤獨六講 (附DVD)》读后感(五):理性的辩证,感性的独处。

  情感与语言的孤独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作者认为庄子那一派是与儒家对立的,摒弃群体主义,强调个体孤独,以后可细度道德经,看是否体会的到庄子与天地往来的孤独感。

  想快速打破孤独感,恰恰是陷入更深层次孤独的真正原因。是么?

  现代人的状态确实是:每个人都在讲话,每个人都没有把话讲完。每个人都在讲话,却没有人在听。到了最后语言就只剩下外在的框架,内在的本质却被忽略。当你拼命说完一句话时,当你完美的组织好这句话时,往往你要表达的意思已经不复存在。你到底是要表达思想还是要叙述语言?这很重要。

  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刺激着,他们想说出自己的心声,却无法和自己对话。

  生活的节奏加快,每个人都有紧迫感,想要把事情尽快做完,总认为时间不够用。(如何去克服这种紧迫感呢,让我的生活变得优雅散漫)

  柏拉图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两半的一个不完整的个体,经其一生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不存在孤独,因为这是不被允许的。

  儒家文化无隐私,欧洲尊重人的隐私,尊重孤独感。

  反右运动无人敢发言,典型儒家思想,无人敢特立独行。保持中庸的思想,不做第一不做最后,这就是群体文化的特点。

  在中国,群体公共权力大于一切,有时周围声音便会压倒法律。逼迫人们刻意留意他人观点,不敢特立独行。

  书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内心中不可告人的孤独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都是禁书,但却受欢迎,因为满足了人们的孤独感。

  传统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生命孤独的走出,却粉碎在群体文化的八股教条中。

  婚丧都是在表演,与真实的感情无关。(当道德不存在于你内心时,你嘴里的道德不过是为你自己的作假的表演寻找借口。既然你找不到,你不知道,那么为何不让我自己寻找。)

  政治人物往往语言混乱,滑稽可笑。(北京市长,念到这里停一停,可能有掌声。)

  最好的文学是颠覆性的,不是平铺直述。

  看一本小说,不要看他写了什么,要看他没写什么,如同听朋友说话,不要听他说什么,要听他没说什么。

  革命是对自由的革命,颠覆的不一定是体制,阶级,但一定要获得内心的自由。

  革命者某种程度上市现实中的失败者:司马迁笔下的力拔山兮的项羽,义无反顾的卓文君,易水河畔的荆轲都是现实的失败者,却都怀着革命者的情操,这又是人性的中的何种情愫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名字,让这些故事经久不衰的流传,你记不住那些高高在上的君主名字,可这些可爱的人儿却是你我忘都忘不了的。

  汪精卫如果当年真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么留下的可能不是千古骂名,而仅仅是那个为赴理想义无反顾的少年郎。

  谭嗣同对梁启超说过这样的话: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没有人走,革命无一成功;没有人留,无以告所有曾相信这次革命的人。

  Francis Bacon培根也许是第一个将暴力与美学结合的人,有机会看看他的书。

  作者笔下的安琪那主义(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代表人物),有机会看看。

  人们常常感叹时间不够用了,可是真的是这样么?究竟有多少时间又被无辜浪费掉,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做过什么吗?你是宁愿想着时间不够用了省去这回顾时间溜走的过程,继续投向下一段盲目的生活;还是所幸不去想时间为什么过这么快,就这么让他溜走吧;还是会时常反省,时常规划,让生命优雅而张扬。

  暴力孤独我没心思看,觉得不符合我现在的心境。

  哲学就是复制一个文化里所有与思维有关的东西。宗教信仰往往不是逻辑论证、理性思考的产物。这就好像在科隆大教堂那瞬间,我感慨的只是德国人建筑的宏伟与严谨,但是科隆教堂人生鼎沸的环境,以及那些本来就不虔诚的人为了拍照装出那副虔诚的摸样足够让我恶心。但是到了比利时又是另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没有拥挤的人群,有的是舒缓的赞歌,依旧是典型的西方风格的建筑,却让人有一种由内到外升华的感觉,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但这不是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就是一种单纯的心灵归属感。

  我们很少与人进行思辨,只是急于给出结论,当对方的结论和自己不一样时,就是举拳头决定了。因为缺乏沟通的耐心,思辨的过程完全被简化了。貌似这与大家觉得时间不够用又恰恰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后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也越来越不愿意进行思辨了。

  思维最大的敌人也许恰恰是结论,一旦结论给出,那么思维的过程就停止。现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选择题。选择后就直接给出答案,这只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停止了思考的过程,所有的问题不应该是靠记忆或者经验来解决的,这些应该是开启思考的工具,当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可以从记忆或者经验中寻找,在数据记录越来越完备的当代,过分的强调记忆意义并不大。不如学会搜索经验数据的方法,但与此同时更应该具备的是辩证问题,思考问题的品质。

  作者提到他在台上遭到质疑时,会珍惜这个声音。现实生活理应如此,当我遭遇这样的声音,我也应该用心听完这个声音,听他思辨的过程,听他把话讲完,听他把他内心的那份孤独与质疑表达完整。

  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北欧人谈恋爱,不会表现的很热情,却能天长地久。听意大利人唱美丽的咏叹调,很浪漫,但是第二天就找不到人,找到了,他也可能忘了你是谁。

  海峡两岸最统一的地方就是没有发展思辨能力吧。这个结果的原因来自于历史的沉淀,来自于中国人基因中的因素,来自于从众的文化背景。This may be the reason that we don't have Jobes, Gates and Obama in our society. However, if they really grew up with us, their ideas can be killed by thousand times. And maybe it is same to their bodies.

  作为一个不思考社会里的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职责的。作为一个孤独者,他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思维性? It's totally a big challenge.

  The word harmonious comes from the concept of music. It means the wonderful situation that we called harmony which is mixed not only by one sound but from different voices.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只是大家太希望自己是那个大树,可以为人遮风挡雨的大树。先做回自己,然后你对社会的有用才有意义。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只会被社会利用,没有思考能力的角色,对社会的贡献只是小用。爸爸很久以来就一直在讲,要学会感恩,学会奉献社会。这也是他所作的,而且做的很好,在普通人眼中,也许父亲不算是个非常成功的人。只是有家自己的小公司,热爱家庭,信奉基督,不爱讲价,注重尊严,外人面前寡言少语。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周围很多人,在我看来这就是大用。

  特别烦躁与难耐时,就静静的坐一下,什么也不做,就静静的做,让思维沉淀一下。也许生命优雅的一种方式就是这种静静的释放自己内心原有的焦虑与烦躁,倒空自己思维的漏斗,让内心慢慢的被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充实,重新填满,静静的享受过程中的积累与美好。由生到死,慢慢体验,慢慢感受。

  最后一章谈到伦理孤独,其实首先谈的就是孝道,以哪吒与伊卡洛斯为例。他们二者皆是不遵从父母之命,活出自我的孤独。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隐约的梦那句中国人很多都是愚孝。初听她观点时觉得荒谬可笑,大家都以孝标榜的时代,她竟然可以说出这句话。即使再多的好感也被我通通忘在脑后,可是今时今日想起来,父母很多时候就是孩子发展最大的制约。

  伦理的潜意识的结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对于女性,这是一个很大的结,一旦做到伦理上的孤独,抛弃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必然遭人讨伐,这就是晚婚女子,离婚女子,单身女子常常遭人讨伐的原因。还是因为女性作为弱势群体,是不是人性的本质就是来避强凌弱?

  也提到很多女性选择哭,而不是思考,如果她思考,她是在考虑解决问题,而她选择了哭,说明她只是在发泄情绪,就其本人而言,她应该早早的陷入了伦理的禁忌中,挣不开枷锁。而且又习以为常,到了最后就变成了不再挣扎,只是无力的接受。

  我时常对父母抱怨,时常对弟弟狂吼,张扬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暴力。把本来无处发泄的情绪加于无辜的人身上,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尝试做下闭上嘴,然后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坐一会,倒空情绪,前因后果的自己思考一下。

  我也时常把父母当做一种依赖,在自己走投无路时,总会在第一时刻去联系父母,寻求帮助,或者把自己为难的情绪传递给她们。其实他们不一定真的会帮助你解决问题,我所作所为不过是帮助他们增添烦恼,让他们与我一起不快乐罢了,下一次我还是要安静的坐一下,倒空这种情绪,重新思考。

  阿尔多瓦与帕索里尼的电影,作者推荐。比较变态的电影,但是会让你破碎重整,打破以往的视角,虽然可能坚持同一个观点,但是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树你对此种观点的坚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