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太懂事的人
看忘不了餐厅时,最心疼的几个老人就是小芬阿姨了。她明明是最年轻的,却是过得最慌张,最彷徨,最无助的……才五十多岁的她,失眠,抑郁,焦躁,并伴有认知障碍症,其他的爷爷奶奶都有亲人陪着,爱护着,小芬姨呢,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病中的父母。这一切,看了都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比身体负担更重的,是心理上的压力。
小芬阿姨要面临的这么多的事,一个正常的人估计也难应付,以她现在的状况,真的要用“扛”字来形容。有一次别人问她,能不能请人照顾父母,让自己也能放松放松。我记得她的回答是,不能,他们不接受陌生人照顾。因为父母不能接受陌生人,所以小芬姨只能自己牺牲,哪怕把自己几乎逼入绝境。小芬姨似的父母,在小芬姨小时候想走音乐道路的时候,不让!所以她这辈子只能将音乐藏在心里,偶尔奢侈上一次舞台;而在小芬姨年过半百的时候,紧紧的拖着本也需要人去照顾的女儿。见过小芬姨的人都夸她有气质,而她总是诚惶诚恐的谢谢别人的表扬,总是美而不自知,美而不自信。
写到这儿,不禁悲从中来。中国人以孝顺为美德,认为不顺就是不孝。可是我更认同孝跟顺要分开来看。儿女要孝,这是当然,父母养我大,我养父母老。可是要做到事事顺,对不起,我做不到。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生长的时代更是完全不一样……完全不同的两代人,意识上大概率出现鸿沟,要如何去事事顺?像小芬姨一样吗?一辈子委屈自己,只为了成全父母的想法?记得节目刚开始时,祖儿为了让小芬姨自信,让小芬姨对着镜子大声说“我真漂亮”,小芬姨怎么都说不出口,她悄悄的说“你真漂亮“,可是说自己只是“我还凑合”,每天要鼓励很多很多次,才怯生生的小声的说出来。她明明长得那么漂亮,歌声那么美,开口就是专业级水准,却对自己毫无信心。她作为压轴站在百乐门的舞台上,刚唱第一句,她女儿就瞬间泪流满面,我理解她女儿的这种激动。她女儿说“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的这一面,感觉像换了一个人”,可是原本,这是她一生都在追求的梦想。还没追,就放下了。这个结,在心里,又多难解开。她走下舞台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她的满足,她的快乐,她终于对着镜中的自己,大声说了一句“我真漂亮!”这句对自己的肯定,晚了半生。
本来,我的标题是“不要做太懂事的女人”,可是写着写着我就改了,改成了“不要做太懂事的人”,太过懂事的人,慢慢的只会迁就别人,失去了自我,男女老少都一样。小朋友失去了自我,就活在了别人的期待当中,等自己有了意识的觉醒,要么奋起抵抗,从一个乖乖孩子变得更加叛逆,要么压抑自己,郁郁寡欢;成年人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与乐趣,只为别人而活,是注定孤独寂寞的。
愿像小芬姨这样的人,往后余生,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