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雨琳琅》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风雨琳琅》读后感锦集

2020-10-16 13: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雨琳琅》读后感锦集

  《风雨琳琅》是一本由陈新华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7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雨琳琅》读后感(一):不止是林徽因传而已

  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慢慢吞吞读了9个小时。105篇参考文献,倾注的是作者近几年的心血。

  作者从林觉民出发,讲述林徽因的成长轨迹,情感轨迹,学术轨迹,政治轨迹,也同时描绘出了行走的时代背景图。

  从太太的客厅,到破败的西南联大,到与世隔绝的李庄,再回到曾经的清华园。

  初读本书虽是因为林徽因,但深陷其中却是因为那个风雨琳琅的时代,和群英荟萃的才子佳人们。

  比如,这一段描述,深深地戳中我的心:

  “在一个偏僻的胡同口,赵忠尧向梁思成道谢作别,天明时分,他找到一个咸菜坛子,把装镭的铅筒放在咸菜坛子中,自己打扮成老百姓,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起向长沙进发。一路上,为躲避日军的盘查,他昼伏夜出,只挑人迹罕至的荒野小路走,风餐露宿,几乎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形影不离。经过一个多月的行走,他总算到了长沙,原本斯文清秀的大学教授这时已变成一个破衣褴履、蓬头垢面的乞丐。当他手提咸菜坛子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竟未加理睬。这位“乞丐”将咸菜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梅贻琦正从内室出来送客,听到赵忠尧一声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

  尊严源于实力,因为国家的衰落、政府的无能,即使再多顶尖的人才,也只能用低劣的硬件去拼命。当今的中国是用无数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恩。

  重新回归到小人物上面,林梁的感情十分动人,多少年不离不弃,相伴相依,林去世后,梁还一笔一笔重拾了她的随笔,那么小心翼翼。在那样不堪的时代中,找寻到对方,应是他们最大的幸运了。

  至于争议颇多的林徽因本人,虽然作者是爱她的,但也尽量地做到了不包庇,不偏颇。正如明人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也许正因为林徽因认认真真地绽放过,才会有这样的结局吧。

  《风雨琳琅》读后感(二):从没上过热读榜单的沧海遗珠

  

买这本书时:真贵! 拿这本书时:真厚! 看这本书时:真香! 作者陈新华,是一个你去百度上搜,都搜不出一段完整介绍的人。可是,这位任职于党校的年轻作家,却用细腻、准确、饱蘸了情感的语言,描述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令我好奇的是,这本书和胡劲草导演的纪录片,谁先谁后?梳理事件的脉络和态度,都非常相似。 相较之下,陈新华的书更细致,枝蔓延伸得更广更深。 从林徽因的祖父、父亲、母亲、挚友、爱人、学生,到林徽因的童年、友情、爱情。每一段时光里,每一个参与到林徽因生命里的人,作者都用足了笔墨,勾勒出了他们对林徽因的人格形成、生命轨迹所造成的影响。 引据的材料极为翔实。就那种让人叹为观止的翔实!

态度不能用客观形容。作者用她的了解,对林徽因的一生,对林徽因的选择,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解读。

读罢,不仅能让人认识一个真正的林徽因,更能让人明白,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的原因。 此外不能不提的是,文章的语言。特别符合我的阅读审美。以至于,时常会冲动地停下来,将那些美丽而充满哲理的句子记下来。 你就瞅瞅那些所谓“茅台”文学奖的书吧!

这样好的书,却如同它记载的那个人一样,被埋没在时光的深处。不应该啊!

把这颗沧海遗珠推荐给你。

  《风雨琳琅》读后感(三):溯源细缕,爱意挚诚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是一部67.1万字的大传。作者陈新华是林徽因资深研究者,早年就写过一部林氏传记,这次更加翔实完整。作品溯源细缕,徐徐讲述林徽因的生平、她与同代人的关系、个人经历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纠葛。

  人是感情动物,是故,林徽因的感情,是传记的、也是她人生的重要组成。陈新华起笔写林氏一门的家学渊源,次笔描摹林徽因的父亲、“名教叛徒”林长民,续笔讲述林徽因之母何雪媛的悲哀与忧愁。林徽因从小疲于周旋父母的矛盾,作为长女,她早熟且独立,深得父亲的喜爱,深受中国文化与西洋教育的双重熏陶,所以,林徽因的性格自由不羁、直爽明利,而骨子里又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

  林徽因的懂得与珍惜,注定了她和徐志摩无法结合。他们情趣相投,思想开阔,他的热烈撼动她的心旌,可是,使君有妇,只此一条,足以挡他在门外。何况,林长民早有意将她许配于梁启超之子思成,她若悔婚,必伤及林、梁两家的情谊,梁思成的忠厚宽容何尝不让她心慕呢?后来,风雨同行、志趣同一,终证思成是她良配。她如斯美好,才貌双全,被她吸引,是如此自然。金岳霖爱她,爱她的性情,也爱她的学问通达,口才便捷,爱她永远置身人群焦点的魅力。金岳霖于梁、林,是兄长、家人一般的存在。

  陈新华是有慈悲心的,他写林徽因,近于完美,容不下丝毫的瑕疵。但是,陈新华并不为了回护林徽因,就写其他人如何不好,而是尽力走进每个人的内心,细察苦衷。说起林长民与徐志摩以男女爱侣名义鱼雁往来的戏墨旧事,一段名士佳话,足见洒脱。陈新华对徐志摩寄予了极大同情,他写他在旧式婚姻里的苦痛,写他在剑桥的意气风发,写他追求本心、天真无畏的性情,在他笔下,徐志摩尽管风流浪漫,但更多显得像突破牢笼的勇士。陈新华也写金岳霖的豁达,写陆小曼的妖娆,写冰心的正大,写沈从文的挣扎,写凌淑华的闺秀……陈新华为他们留足了笔墨,他们的小传简练而不简陋,穿插在林徽因的故事之间,林徽因就是居于中心的环扣,他们的光亮相互辉映,共谱时代的风貌。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做了一个选择,“放弃了他们盖洋房的好机会”(林徽因语),加入了当时鲜为人知的中国营造学社,从头研究中国建筑史,创建中国建筑学体系。

  筚路蓝缕,行止艰险。与文献考证相结合,进行实地调查古建筑遗物的研究方法,等于“自讨苦吃”,意味着离开优裕的生活环境,不断奔波在路上。物质条件恶劣,交通极其不便,住宿肮脏,饱受虱子、跳蚤侵扰,连口清水都喝不上,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华北局势紧张,更加剧了古建筑调研的难度。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梁、林在1932年就完成了《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等报告,为中国建筑田野调查树立了典型。

  身逢乱世,危在旦夕。“七七事变”,京城沦陷。梁、林携家带口,暂居长沙。敌机来袭,家园化作废墟,炸弹与残肢纷飞。梁、林只得继续南下,行至滇境,与西南联大汇合,于百般窘困中费尽思量,为联大设计建造校舍。抗日烽烟的岁月,弦歌不绝,读来为之感佩。

  梁、林的建筑史研究,有其史观和目的主导,是为了完成中国人的建筑研究,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立场促使他们怀抱再造文明的文化期待。林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和梁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及《中国建筑史》等著作,都显示了他们研究的观念框架。辉煌的唐构是他们心中盛世建筑的代表。1949年之后,因为梁、林的“大屋顶”审美不符合有限的经济条件需求,又因为中苏关系恶化以及梁、林与美国友人费正清夫妇的情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陷入四面楚歌。他们所主张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北京城的新建设之间的矛盾,也让他们深感无力回天。这是梁、林思想痛苦的深层根源。

  惜哉!斯人已逝。好的传记,要将传主的思想、作品纳入特定的历史语境,怀着深刻的理解心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本书即是典范。

  《风雨琳琅》读后感(四):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本书今年才刚出版,之所以知道这本书是之前因缘巧合看到作者宣传书的一段小视频,在视频中,她说:

林徽因可以说是近年来国民认知度非常高的民国才女,去年有人还用AI技术专门修复了一张林徽因16岁时的旧照,这张修复后的照片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却是一张标准的网红脸。就像我们在现实当中提到的林徽因,我们常常想到的是一些以讹传讹的花边绯闻,用绿茶和玛丽苏的剧情臆测了林徽因的一生,我们看不到她“为往生继绝学”的使命感,我们看不到她在任何时候都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我们选择性地对林徽因的一腔热血视而不见。作为一名历史的研究者,我在这本书里想做的就是撤掉大众赋予林徽因的这层网红滤镜,我希望钩沉索引,打捞史料,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林徽因。1920年,与父亲林长民,去年AI修复的原图就是这张照片

  看视频时觉得她讲的字字句句都说到心坎上了,于是,没多想就先买书了。

  因为我一直很喜欢林徽因。无论学术还是才气,她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她的大格局和真性情,很难让人不喜欢。

  最初知道林徽因这个名字,是在小学二三年级。那时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热播,那个聪颖有灵性的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剧情虽好看,后来得知改编得有失偏颇。而且,虽是以“人间四月天”为题,讲的却主要是徐志摩(黄磊饰)的故事。

在剧中,周迅 饰 林徽因

  上了初中,课文里就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写给儿子梁从诫的)。由衷羡慕她的才气,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让温暖而富有生机的意象跃然纸上。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929年,林徽因与女儿

  到了高中、大学,开始对她有更多的了解,

  知道她首先是位建筑学家,然后才是诗人、作家,

  知道她是我国首位女建筑学家,不辞劳苦和梁思成去实地测绘建筑完成中国建筑研究,

  知道她参与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知道她在北总布胡同三号举行沙龙“太太的客厅”一时风头无两而一任群芳妒,

  颇有陈端生笔下《再生缘》孟丽君的风采。

1937年,在陕西耀县药王庙测绘佛像

  但我被真正圈粉是因为她的那句话,儿子问她,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要怎么办,她回答,“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这就是文人的风骨吧。

  还有那幅她画给11岁爱看书的女儿梁再冰,劝她不要离书太近的漫画,也让那时的我印象深刻。

  她对待女儿也可爱俏皮极了~

  “最低限度我一定不会有一个女婿的”这句话戳中我笑点,她的幽默与开明尽显。

文字:鼓励你读书的妈妈很不希望这个可敬的袋鼠成为你将来的写照,喜欢读书的你必须记着,从这个漫画隔个相当的距离,否则……最低限度我一定不会有一个女婿的 ——你的妈妈在病中

  那时我想了解更多,于是上网搜寻,但如作者陈新华所说的,网上搜到的更多是花边绯闻,许多未经考证的段子似乎已成共识而被津津乐道。直到我翻到一个豆友的主页,里面都是关于林徽因的文章,用事实帮她平反了不少,于是她成为我豆瓣第一个关注的人,这是题外话了。

  也想去图书馆翻看资料,最好能把相关的都查阅,如此才能更全面一些,但遗憾一直没有系统去做。

  记得打开快递包装时我喜出望外,没想到书这么厚,而且是线装,超级好看!!

封面选的是林徽因考察山东滋阳兴隆寺塔的照片,很有意境。单单后面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就有近100页,作者的整理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书正文有近700页,比较厚,开始放于床头,想着每天读点,如是当天睡前仍有精力就读,慢慢看,但看到后面还是按捺不住,这两天忍不住一下读完了。

  这本传记的参考文献有105本,资料繁重,但作为历史研究者的陈新华博士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这部传记,而且文笔清新俊逸,编排别具一格。

  书中写了林徽因,也通过她写了那个时代——写了她的祖辈父辈,写了她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梁宗岱、朱启钤、傅斯年、梅贻琦、钱美华……通过人物勾勒出那个社会动荡、风云变换的时代,也通过这个时代更突显林徽因的真实和特别。

节选几个印象深的点放上来吧

1.无论林家还是梁家,对于儿女的成就,两位父亲的教育功不可没。

  林长民:

1920年,因“五四”“放野火”而辞官的林长民以国际联盟协会中国分会代表身份赴欧考察,不同于旁人的夫人随行,林长民特意携女同行。出行前,在给林徽因的信中,他表达了自己身为人父的最大心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我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在那时,林徽因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父亲带她游学,“不为求取学历只为增长见识,扩大眼光,养成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并在家中作为女主人接待各方客人。这为日后她在沙龙上大放风采打下基础,也为她在那个年代作为女性选择修建筑学为中国建筑学做贡献、筚路蓝缕一路前行埋下伏笔。

林徽因毕业照

  梁启超:

梁思成写信给父亲抱怨,这样的终日伏案绘图,怕自己以后成为一个只知绘图的匠人。梁启超回信鼓励说;“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功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是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部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运用我这点精神。”

  梁思成后来实地测绘运用这些绘图基本功时,应就能体会到父亲说的话的用心了,羡慕他有这样一位在迷茫时指引方向的父亲。

2.林徽因在她的建筑学生涯,可谓殚精力竭

  梁思成多少也因林徽因的影响,才选了建筑这条路,当然,他们后来相互成就

梁思成说: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 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林徽因之所以不是建筑专业的学生,是因为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收女学生,可梁思成学的,她一点没落。

林徽因本来是想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学习,但当时的建筑系主任说建筑系不招收女生,理由是建筑系的学生经常熬夜绘图,女同学无人陪伴,不胜方便,所以林徽因只好和其他女学生一起注册了美术系,性格倔强的她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从入学第一年起,她就和梁思成选修了同样的课程,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第一个编外女学生,并一度担任建筑设计课的助教。

  林徽因在建筑学的地位,也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学家那么简单。

林徽因被后世的建筑史家称为真正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最早做出主要贡献的学者……这一学科的奠基者……思想上的先行者

  虽然一开始清华大学不能聘任她,但带病的她仍做得兢兢业业:

清华大学一直有夫妻二人不能同时聘任的原则,加之林徽因的身体状况,恐无法胜任教职工作,因此不能正式入编,林徽因表示理解。她的女儿梁再冰说,她把全部心血拿出来帮吴先生把建筑系搞起来,从桌椅板凳、行政工作一直到课程的设置,甚至第一次学生怎么上课,全部都参加,真是花尽心血,但是当时她既不是清华的教授,也不是清华的职员,什么都不是,也不领任何工资。

  “从种种细节,不难看出一位身居茅屋病榻还心忧天下的学者的良知”:

她的女儿梁再冰说:“我妈作为女性,她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强。她当时真的病得快死了,但是在床上她想的是,抗战以后中国怎么建设,甚至想到廉租房这些东西,你们看这两篇文章你会很感动的。”

3.梁林等人的实地测绘在当时意义重大

  这点在纪录片《梁成思与林徽因》(也很好看,很感人!)也有提到:

梁思成与林徽因 (2010)9.42010 / 中国大陆 / 传记 爱情 纪录片 / 胡劲草

  这时日本一知名建筑学家建议,中日学者进行合作,由于传统的中国学术方法中没有考古学,没有田野调查,没有掌握专业摄影以及测绘技术的人员,研究过程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实地考察工作由日本学者完成,中国学者承担古代文献的梳理工作。(what ??)

  这个建议刺痛了中国学者,尤其是梁思成,他下定决心将测绘这个部分完成好,毕竟这是自己国家的文化。

  .s.当时中国南北有两个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基泰和华盖,都炙手可热、声名远播。但梁思成和林徽因却选择了当时鲜为人知的一个私人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在这里他们从头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创建中国建筑学体系,这是中国学者此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p.s.《营造法式》为宋代建筑学家李诫所作,这本书对于建筑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当时算是一本天书,许多名词仍不明意思,需要实地了解解读。梁思成为儿子取名“从诫”,纪念李诫。

4.沙龙上的林徽因大放光彩

好辩爱斗,从不服输,甚至于要打一场架才算了的辩论界“勇士”梁宗岱,再遇林徽因,变成了抿嘴不语、洗耳恭听的谦谦君子,林徽因的锋芒,到底还是胜了一筹。林徽因在北总布胡同三号

  “这是沙龙上的林徽因。她顾孤盼生辉、光彩照人、思路洞开、妙语连珠,总能适时地提起话题,控制场面,调动情绪。她的客厅里常常是,笑语欢声,迸珠溅玉。”

5.梁林二人不愿到美国治病

  1940年,林徽因刚到李庄就因肺结核症复发一病不起,梁思成也患颈椎灰质化病,美国挚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力劝夫妻二人到美国治病,但夫妻二人不肯离去,

梁思成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林徽因也表示决不愿做中国的“白俄”。

6.梁林二人一直致力于保护文物

  这一段,我印象最深刻,最令人动容。

日复一日超负荷的工作已经耗尽了她和最后的心血,1955年,她久病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住进了同仁医院,在病床上插着输氧管。钱美华去医院探望,身形已极度憔悴的林徽因听完钱美华汇报分别数年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后,一字一句的嘱咐她的学生:“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当她吐出每一个字时,鼻子上的输氧管也跟着颤动。这次会面后不多时,林徽因就与世长辞。

7.林徽因一直在追求真和美

细入无间中,她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自由主义者。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她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反对文学的工具化、政治化——和声称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永远站在时代前列”、文以载道、文以宣传的普罗文学相比,她始终忠实于自己忠实于生活,同情并拥有种种”人性“,这才是她秉持的写作信条。当左右两派都把文艺视为政治的宣传工具的时候,当时带了主流汹涌澎湃,呼吁有力的呐喊、赞美的激情的时候,

  她安坐书斋,追求”真“和”美“的文学。

不过对于林徽因本人而言,写作纯属业余兴趣。她不为生计,不虑销售,一切但凭自己喜爱,一切但凭学者的良知,只要有知音一二,只要作品是从自己”心坎里爆发出来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的产物“,其他一切,倒可以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最后,附书中一个很感人的片段

  当时看哭了,

  “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尽了军人天职,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