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锦集

2020-10-16 13: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锦集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一本由黄强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一):戎服彰显中华科技力量

  黄强新著《黄沙百战穿金甲》(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一部论述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彰显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与文明的专著,何以这样说?因为伴随着战争而来的军戎服饰,在战争中与进攻的武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用科技创造,科技进步构建了防御器,其材质、设计、功能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展现科技的进步。

  上古时期戎装主要是皮甲,周代甲胄是多层皮革,使用寿命三百年。随着冶铁技术的发达,铁被用于兵器铸造和甲胄制作之中。《史记》中就有魏国韩锐卒身披铁铠,头戴兜鍪作战的记载。

  西汉的玄铁甲材质为渗碳钢和炒钢,采用三排长条铁甲片,上下左右固定编扎,保护着前胸腹部。魏晋南北朝时坚硬无比的筩袖铠,采用了百炼钢工艺。裲裆甲前后各加两块圆形的钢护心,加强了对心肺部位的防护。交战中,钢护心(护心镜)还以耀眼光亮刺激对方视线,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新材料的发现,钢铁冶炼技术的提高,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改写戎装的制作工艺,更好地保护将士身体,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钢铁材质的铠甲戎装分量重,一套四五十斤,行军中消耗体能,不利于军队的行进,以及近距离肉搏战。科技进步再次发挥作用。唐代出现了绢甲,纸甲、木甲,明代也有布甲。不要以为这是伪劣产品,只是花拳绣腿的装饰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纸甲也有一定强度,一般弓箭射不透,分量却轻了很多。布甲上加金属泡钉,或上面镶嵌铁甲片,并用铜钉固定,仍然是实战甲。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代军戎服饰》一书以史料为佐证,以战争史为脉络,梳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中国军戎服饰发展史,彰显中华科技力量。

  《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二):拐子马、铁浮屠大战铁鹞子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服饰史专家黄强先生的第17本著作,写过《百年衣仪》、研究古代服饰时尚、探访古人衣柜的他不但爱红装,也爱武装,此次把笔锋指向了古代的军戎服饰,从上古时期的戎服一直写到大清北洋水师军装。

  如果说女性的裙长与经济相关,那么军戎服饰的发展则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战争密不可分。改朝换代无不以战争为代价,黄先生将军装放在战争史中书写,因为脱离了具体的战争,铠甲就只是金属、皮革的空壳,是放在博物馆中的展品。而置身沙场,覆盖将士血肉之躯的戎装,才具有穿越千年的力量。

  人们对战斗中保护身体的装备,有着强烈的需求。《黄沙百战穿金甲》多次将戎装比喻成“盾”——铠甲就是穿在身上的盾,与兵器之“矛”形成矛盾关系。而铠甲的防护性和舒适度,则是另一对矛盾。动辄四五十斤的铁甲,消耗着战士的体力;轻装上阵,则将身体暴露在冷兵器的杀伤力下。

  军戎服饰的研发史,就是防护性与舒适度之矛盾的解决史,也就是以铁为代表的金属在铠甲中的作用史。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铁器,最早出品于春秋末期和战国早期,此前盛行的金属是青铜器。随着冶铁术的进步,铁在铠甲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都护铁衣冷难着”。蒙古人的先人白鞑靼本来没有铁器,是在与金、西夏、南宋作战的过程中,才慢慢换得了铁器,将鱼皮、雁翎换成了铁甲。但随着历史的递进,铠甲的用铁量明显减少了,明代出现了防护性强、柔软、贴身的网状锁子甲。到了清代,金属在战袍中更退化成铜钉。沉睡121年的“致远舰”被打捞上来以后,发现了一枚铜质纽扣,它已成为与今日金属纽扣无异的装饰了。通过《黄沙百战穿金甲》,可以清晰看到铠甲中铁应用的潮涨与潮消。

  正史之外,富有想像力的作家,为黄蓉穿上软猬甲,它用金丝和千年藤枝混合编织而成,而且满布倒刺钩,不但能抵挡兵器,还可防御内家拳掌。《西游记》里,朱紫国被掳的王后也得神仙赠送一件五彩仙衣,穿上它后,浑身上下都生了针刺,妖怪摸也不敢摸她。如果给将士穿上,也会刀枪不入吧。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一本能让你回忆少年时代的书。战争本不是女读者的爱好,但服饰是。我与打斗最接近的年纪还是读小学时,中午回家吃饭,午休时听一节《岳飞传》,希望银甲银枪的英雄百战百胜。黄先生也聊发少年狂,想着,“要是把把辽国的骑兵、金国的拐子马、铁浮屠和西夏的铁鹞子三者放在一起比较,谁更厉害?”,他得出的结论是:西夏的铁鹞子胜出。这类似“关公战秦琼” 的比较叫人忍俊不禁。因为《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前身是黄强先生动辄“10万+”的自媒体专栏,趣味性是它的突出优点。

  合上书页,忽然想到文学史中敲了千年的断续寒砧声,军人戍守边关,家人缝制的征衣只能御寒,外面还要罩上坚硬、笨重的铠甲,才能护佑他免成“无定河边骨”。军戎服饰史虽然有好故事可以说,但是,愿这个世界刀枪入库,愿铠甲锈蚀,愿所有戎装只用于阅兵式上展示威仪,迎接宾朋时隆礼尊贤。

  《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三):千年中国铠甲尽收眼底——评黄强著《黄沙百战穿金甲》

  战争催生了武器的发展,也促进了防御器盾牌、铠甲的发展。武器为了杀伤敌人,防御装备则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伤害与死亡。从黄帝蚩尤大战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战争的战火蔓延中国大地几千年。无论是诸侯国的争斗,还是王朝的政权更替,都少不了战争,离不开持有武器的将士,而军戎之服则是将士们的制服,以及防御装备。军戎服饰不仅体现军容风纪,也展示出军队的威武之气,提升战斗力。

  从黄帝蚩尤大战至周武王伐纣,从战国七雄争霸到三国火烧赤壁,从淝水之战以弱胜强发展到两宋金戈铁马大散关,再到萨浒尔大战,郑成功收复台湾,战争的战火蔓延中国大地几千年。无论是诸侯国的争斗,还是王朝的政权更替,都少不了战争,离不开持有武器的将士,而军戎之服则是将士们的制服,以及防御装备。整齐划一的军戎服饰不仅体现军容风纪,也展示出军队的威武之气,提升战斗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描写战争、将士、边疆、关隘、士气、戎服的诗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何等英武?何等悲壮?战争与戎服捆绑在一起,与将士浴血奋战的豪情紧密相连。当一部军戎服饰著作将戎服与战争,与将士,与精神联在一起之后,不仅丰厚了表现的主题,也让学术著作有了亲切感、可读性。服饰史学家黄强的新著《黄沙百战穿金甲——古代军戎服饰》(商务印书馆出版)体现了这样的叙述风格。

  唐代更是出现了表现戍边、战争的边塞诗。“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古从军行》)恶劣的环境,寒冷的气候,戍边其艰辛可想而知。“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从军行》)战场厮杀,铁铠甲胄护体也无济于事,战斗如此之惨烈。“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许浑《塞下曲》)一场战斗下来,竟有半数士兵未能生还,而家书捎来的却是寒衣已经寄出的信息,战死的士兵永远读不到亲人的问候了,但是他们的魂魄却守护着边陲。为了保家卫国,戍边征战的将士,顽强拼搏,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军戎服饰不仅是战争史中军事物质的保障,更能体现军队士气,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个物质支持。今天的世界进入了电子战、信息战的时代。但是中国传统的甲胄、铠甲、兜鍪、戎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辈的智慧,负载着民族的精神。我们应该研究其铠甲流变,总结其智慧创造的经验。

  梳理铠甲、具装铠、戎服的发展轨迹,有一种沧桑感,更有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刀光剑影的时代看一看的想法,《黄沙百战穿金甲》正好充当了导游的角色,带读者卧游一番。一册在手,千年中国铠甲尽收眼底。

  作者黄沐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后感(四):军戎服饰背后的历史与反思 读《黄沙百战穿金甲》

  学术著作要传递学术思想,显示它的严谨、说理、论事特点,难免生硬,甚至摆着面孔说话。但是读了黄强新著《黄沙百战穿金甲》(商务印书馆出版),改变了这种看法。

  不是说《黄沙百战穿金甲》没有学术性,而是作者把学术问题阐释的通俗易懂,所谓高僧常说家常话。作者将生硬、冰冷的铠甲,放在战争背景下描述,叙说的情感,有激情,让我们读着读着就跟随作者穿越时空,回到了刀枪剑戟,战火纷飞的古代,仿佛看到了将士拼杀、血流成河的惨烈战斗场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何等英武,何等悲壮?彰显古代将士,尤其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唐代因为战事频繁,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边塞诗。王昌龄、高适、岑参等名家,都经历过戍边与战争,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含泪诗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古从军行》)恶劣的环境,寒冷的气候,戍边其艰辛可想而知。“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从军行》)战场厮杀,即便有铁铠甲胄护体也无济于事,战斗如此之惨烈。

  最为悲壮的是一场战斗下来,竟有半数士兵未能生还,而家书捎来的却是寒衣已经寄出的信息。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许浑《塞下曲》)战死的士兵永远读不到亲人的问候了,但是他们的魂魄却守护着边陲。

  战争催生兵器,催生用于保护将士身体的铠甲,也激励浴血奋战的将士保家卫国。“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为了国土的不被侵略,人民不受欺辱,生死何惧?当我们读着这些边塞诗,想象着将士们身披铠甲,不惧生死,守卫这边陲时,我们多么希望那铠甲厚实、坚硬,能够保护他们。

  铠甲与刀枪是一对矛盾,互为制约,互为影响,互为发展。军戎服饰史反映的是人类残酷的战争,以及附着在军戎服饰上的政治、科技、文化等信息。战国时赵武灵王服饰变革,实际是政治改革,借服饰形式来推动政治、军事改革。明清时期布甲的运用,也不只是为了减轻铠甲的分量,因为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改善了铠甲的制作,同样也是军事理论的落实,防护器(包含军服)适应军事活动的需要。

  铠甲的工艺改进,军服设计与制作,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战争、军事、兵制、国家、时代紧密联系的。叙述战争,论述军戎服饰变迁,彼此是关联的,也是在说战争与政治与文明的关系。何时没有了血腥的战斗,有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的方针与实际的效果,那么国与国就会和睦,百姓的生活也就太平了。

  写军戎服饰,并不是鼓吹战争,而是让读者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军服上的文化,反思战争,反思历史。因此阅读《黄沙百战穿金甲》,就不能一带而过,而要理解作者的苦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代军戎服饰》为“黄强服饰史三书”系列的第一本。另两本“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也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