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100字

2020-10-17 19: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100字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是一本由[英]拉乌尔·麦克劳克林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019-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精选点评:

  ●之前写书的时候看过原文,知道这个自由学者哥们,书本身对中国一般读者来说还行,对于国内出版社来说显得饥不择食了。

  ●以经济数据说话,商品生产及地理面貌的描述挺细致。内容上,并无多少惊喜可言,毕竟缺乏有用的新出土文献提供信息,因年湮代远,关山阻隔,现存的交流信息寥寥可数,而罗马军队失踪之谜的假说不在本书的讨论之列,仍维持旧论,普布利乌斯战败自杀,罗马与帕提亚交战的部分相对精彩。全书连一幅地图都不配备,这点又要拿来批评,光凭文字是难以在脑海里明确勾勒出路线的,既然是贸易促进交流,那竭力还原重要的商队路线就很有必要了,这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原書三星,編輯一星 聽說此書被引進的時候我有過期待,畢竟很早就閱讀過原作,儘管最終呈現出題材的高開低走,但也差強人意,作為通俗的歷史和地理普及勉強合格,只是不知為何這樣一本小書竟也能受到閹割 可能我的期待還是太高了

  ●没有体系地罗列一堆最基础的史学材料…关注的也都是宏大叙事,没有具体的生活…有点没意思

  ●堆砌了大量早就被说烂了的材料,没什么意思。编辑更是迷之操作,注释较英文版大幅缩水,每章省掉了20至60条不等,这本通俗书的注释没有什么学术讨论,不过是标注出处,不知为何要删减,难不成节约纸张?最无语的就是把尾注中的原始文献瞎译一通,又不附原书名,这是给谁看呢?

  ●搞什么鬼,罗马帝国的共和时代??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一):重走丝绸之路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是英国学者拉乌尔·麦克劳克林所著的书籍,该作多维度解读帝国兴亡史,全景还原丝绸之路的繁荣与惊险,并引用了大段的古代汉语文本、注释和现代人的分析,详细地论证了中国与古罗马之间的关系。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从课本上学到了丝绸之路的由来,也同时为我国古代人民能够开辟出一条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丝绸贸易通道而感到骄傲,那么罗马帝国的灭亡跟丝绸之路又有什么关系呢?

  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认为,丝绸之路不止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而是贯穿推动2000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道路:“丝绸之路并不处于世界的边缘,恰恰相反,它一直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它还将持续影响当下的世界。”

  丝绸之路不仅给东方大国带来丰厚的资源,更是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前景带来巨大的变化。那时的罗马帝国的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为了长远的利益,罗马人将进出口的商品按季度从边境征收高额税费。从书中所述不难看出罗马帝国从商道征收的税费非常的高昂,但是其经济繁荣的背后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长期不断输出黄金和白银来购买外国市场上的外来商品令罗马的财政储备不堪重负。

  公元4世纪末,一场全球性的气候巨变造成食物短缺饥荒遍地,草原游牧民族迫于生存的压力,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大规模的移民。以匈奴人为首的游牧大军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盯上了丝绸之路上的财富,开始大举入侵欧洲。公元5世纪中叶,匈人领袖阿提拉率兵出征罗马。阿提拉在夺取多瑙河北部之后,曾侵略巴尔干半岛达15年之久。为此君士坦丁堡政府不得不向匈人纳贡以换取和平,后者由此获得了大批的珠宝和黄金。而后时期的罗马帝国并没能阻止历史的脚步,在一次次内忧外患的战争中渐渐没落直至灭亡。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沿途各个国家的商人如何进行贸易往来的恢宏画卷,同时也为我们讲述了那些曾经强大富饶的帝国神话是如何直至覆灭的,这既是一部古代文明发展史,又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在这部精彩的历史著作中,我们看到的伟大的丝绸之路的诞生,也看到了罗马帝国走向灭亡之路。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部历史著作,重温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文明吧!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二):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

  2013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掀开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新一页,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回望2000多年前,“这条路”已占据着世界史上的枢纽地位。历史与今日的世界紧密相连,亚洲屋脊上的交流网络正被悄然重新编织,“丝绸之路”正在复兴。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讲述的正是这条“丝绸之路”上面人情冷暖。本书拉乌尔·麦克劳克林博士(Dr. Raoul McLaughlin),他来自拉杆学院(Lagan College),此学院为北爱尔兰的第一综合学院。在学期间就读贝尔法斯特(Belfast)的考古学与古代史,并完成了硕士学位;此后研读罗马东部边境外的贸易博士学位。他翻阅了许多史料,极力复原丝绸之路的繁荣和险恶

  “丝绸之路”始于汉代。与汉朝大约同一时期,西方也出现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古罗马。

  虽然相距甚远,两国还是通过海上和陆上的商道尝试进行接触。公元97年,东汉班超曾试图派遣甘英出使罗马,但没有成功抵达。

  因为测绘水平有限,罗马人只知道汉朝位于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但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公元150年左右,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中,汉朝被错误地放在了现今东南亚地区。

  神奇的是或许我们不知道对方在哪儿,也能做买卖

  这条路上有两个来自西汉的“爆款”

  在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商品在流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丝绸在罗马帝国都市炙手可热的奢侈品。10尺长的高级丝绸,值12两黄金。罗马每年进口中国丝绸的货款竟然高达10万盎司黄金。

  尽管昂贵,精致的丝绸服饰还是在罗马的达官贵人中掀起时尚热潮。据记载,有一次恺撒曾穿着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这种光泽华贵的织物迅速在罗马引起轰动。为此,罗马不得不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绸,限制奢靡之风,但收效甚微。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出口的丝绸都在世界上处于垄断地位。直到公元550年左右,东罗马帝国才得到蚕种。之后,拜占庭人逐渐开始发展自己的丝绸编制技术,并将这种布料大量应用在贵族服装中。

  丝绸。除了用来讨好游牧部落以外,丝绸在古代还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铸造足够数量的钱币是个难题,事实上,货币在当时的中国也尚未完全普及。

  另外一个在丝绸之路上的爆款是“钢铁”

  在罗马帝国的市集上,来自东方的钢铁售价非常昂贵,这是因为罗马帝国的钢铁作坊无法大量生产同等强度和锐利度的钢铁。

  汉朝清楚地知道,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让他们的军队在装备方面比对手更有优势。因此,汉朝想方设法阻止国内的钢铁制造技术外传到其他国家,并禁止向草原政权出售任何钢铁物资。然而,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汉朝商人仍然违反禁令,高价向外国商人出售钢铁制品。钢铁走私成了令汉朝政府头疼的问题。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丝绸之路上的繁荣和险恶,看到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与繁荣昌盛。最大的一个收获大概就是国家的硬实力就是最大的话语权。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更要学会要好好去珍惜!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三):古代世界经济

  今年是丝绸之路概念的一个新的纪元。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 自 的帝 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评价人数不足[英]拉乌尔·麦克劳克林 / 2019 / 广东人民出版社

  而这本《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世界的长途贸易。研究古代伤人如何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用智慧和双手开拓出一条连贯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

  首先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历史中,我们可以很舒服的去理解这个词——丝绸之路。无疑,它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当时,通商之后,交易最具价值的产品就是丝绸,而同时代的希腊和罗马古籍更是将我们的古中国称为“丝国”或“丝族”。

  书中近乎一半的篇幅去讲述了丝绸的历史和其在外交贸易上所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还有比较重要的部分,是丝绸几千年来在历史上无法磨灭的长存和发展。丝绸与钢铁,它们是古中国所特有的商品,带有中国的烙印。如同身负使命的战士一般,经年累月的奔袭在横贯中亚大陆的交通枢纽中,为人文,历史,经济带来了互通的发展和累积。

  本书作者是一位外国人,但是他查阅了庞大的资料,对古丝绸之路进行复原和整理。给我们带来一份近乎完整的历史长卷。让我们看到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生命的长度。如今,中国重新发展丝绸之路,甚至是海上丝绸之路。足以见证丝绸之路在历史长河中对古代社会,古代经济创造出的不可磨灭的成就。

  本书是从中国延展出去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崭新通史。对于热切需要了解“一带一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部中译本有如来自异域的西瓜,既让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甘甜,也要警觉这条道路的艰辛和火辣。

  《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读后感(四):抽丝剥茧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这“条条大路”之中最为著名的要非“丝绸之路”莫属了。《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就是这样一本介绍古代世界长途贸易之路——丝绸之路的书,特别是罗马帝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

  在古代世界,除了远在东方的中国能生产丝绸之外,希腊的科斯岛也能生产野丝绸,希腊人和罗马人称其为“科斯岛丝绸”。就丝绸的品质而言,“科斯岛丝绸”比东方丝绸粗糙,且没有东方丝绸的半透明光泽。公元前一世纪,商人们被高额利益驱使横穿古代波斯,精明的阿拉伯商人从印度购进中国丝绸再转卖给罗马人,少量的中国厚纺丝绸运送至地中海海岸后,被当地手艺精湛的纺织工人解开重新纺成轻软的丝绸布料。“科斯岛丝绸”与东房丝绸品质上的差异,使东西方贸易的日益频繁,“科斯岛丝绸”渐渐地退出了罗马的奢侈品市场。

  而“科斯岛丝绸”与东方丝绸品质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异,则是由蚕茧的品质决定的。生产“科斯岛丝绸”蚕丝的蚕茧为野生蚕,它们是杂食动物,吐出的蚕丝天然带有杂色且长短不一。而我国彼时已经在规模化养蚕了,用相对稳定且单一的桑叶喂蚕,食物的相对标准化也决定了蚕丝品质的相对标准化——颜色为米色,长度差异较小。初始颜色以及品质的相对统一,也就决定了后面的丝织品纹路以及漂白上色等工艺相对可控。按着“工业化生产标准”生产农产品是今人对现代农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云南哀牢山上褚时健种的橙子。按着“工业化生产标准”生产农产品可以简化生产步骤并获得品质相对稳定、质量相对统一的农产品,品质的稳定可以赢得顾客的信赖,进而产生相对稳定的客源和产业链。从这个角度讲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人的智慧。

  任何行业的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科学技术,另一个则是政策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已经被工业革命之后的种种现象证明过了。政策的支持在产业壮大上也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科技园等等。东方丝绸能够打败“科斯岛丝绸”,来自官府的支持力量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汉朝官府充分认识到了桑蚕产业的垄断地位,在对外贸易中换取了许多本国急需而又无法自行生产的商品以及价值更高的商品。故而汉朝官府对国内的桑蚕养殖户的政策是允许他们通过为国家生产丝绵或者丝束来抵扣土地税和财产税。更有甚者丝绸还被作为军饷发放至边关将士手中。正是因为官府的这些政策,桑蚕养殖业和丝绸纺织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剥茧抽丝,小小的一枚枚蚕蛹派生出的产业链给整个人类的文明史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