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者·CHANGE》观后感摘抄
《筑梦者·CHANGE》是一部由许慧晶 / 关振繁执导,姚明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筑梦者·CHANGE》精选点评:
●“运动员,他的技能是千百次锤炼出来的,习惯性、技术性动作,机械性动作,他靠的就是这种勇气和热血,去做出每一次反应和判断,去做出最后的决定,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运动员会死两次,因为他必须埋葬他第一段运动员生涯的性格,才可以开启他真正的第二段。” 姚明对于篮球的理解,以及他身上的那种渴望有所担当的情怀,是不可替代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退役后做的好些事情比当运动员累多了,他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因此他值得一切尊敬与赞美 但愿最后那位解说员对东京奥运会的语言不要一语成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姚明是真的挺不容易的 他最厉害的一点应该是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吧 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管理 作为麦迪的球迷 当时最渴望的事情莫非他们一起捧个杯 唉 希望YAO带给中国男篮不一样的明天 走出一条路吧!
●除了个子高,似乎没有一个值得肯定的可以打球的长处,但是姚明就是用自己的敬业努力以及超乎竞技层面的智慧展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并最终入选名人堂,成就了一个无法复制的伟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热爱总是让一个人充满动力, 责任感为这份动力增添了持续性。 敬佩姚明在不同角色转换中的超强适应性、主动性还有积极性。 很棒的纪录片~ 时势造英雄,英雄当自强。
●大姚真的很了不起!
●伟大的姚明
●怀念当年在食堂追看火箭的日子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的话,你要看到这里面的机遇在哪。”
《筑梦者·CHANGE》观后感(一):17年季后赛的火箭队
这一赛季的哈登带领火箭让人眼前一亮。
《筑梦者·CHANGE》观后感(二):“我要做的,就是比昨天更好一点”
纪录片《筑梦者-姚明》在五四青年节这天上线了。
50分钟的纪录片,我看了二遍。来说说看过后的印象深刻的三点。
一、 当别人说你不适合做某事的时候,怎么办?
在纪录片一开始,姚明小时候的教练和央视篮球评论员于嘉都说:除了身高外,姚明不适合打篮球。他臂展短,刀削脚。98年的时候,姚明被选进了国家队,但因为各方面条件不好,被开除了。
在纪录片中, 姚明说,在那段时间,他非常痛苦。
痛苦过后呢?放弃吗,他没有。
训练,不停歇地训练。
《筑梦者·CHANGE》观后感(三):段子手,表情帝,400斤的姚明更是个伟大的球员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有两个名人过生日,君君都很敬重。
一是哥哥,张国荣;一是大姚,姚明。
今天,君君想聊聊女兆日月。
对于很多不看球的年轻人来说,对姚明最初的印象可能只是表情包。
(姚明脸、金馆长、兵库北)
但,今天38岁的这个男人,除了表情帝和段子手,他更是一个伟大的球员!
筑梦者姚明
★★★★
2011年7月20日下午2点,姚明正式宣布退役,离开篮坛。
这部纪录片则是姚明退役后第一支纪录片,由篮坛的追风少年到NBA状元秀,再到篮协主席,基本涵盖了姚明传奇的前半生。
在很多“球迷”眼里,姚明打球太软、“玻璃人”、是中国人“宠出来”的巨星、不能跑不能跳……
但7年过去,再回头看才会发现姚明的伟大之处。
▌“傻大个儿”姚明
姚明出身篮球世界,爷爷身高超过2米,父亲2.08米,母亲1.88米,均是省市一级的篮球运动员。
所以基因强大的姚明从小就不同常人——高!
说起来,姚明小时候并不喜欢篮球。在小学一年级的运动会上,出身篮球世家投篮却颠筐而出,反倒是另一位同学用“倒马桶”的姿势把球扔进了。
没面子,是篮球带给姚明的第一印象。
(小学时的姚明)
但随着个子越来越高,不打篮球实在太过可惜。
姚爸爸就用小礼物来奖励姚明在篮球方面的进步,“诱惑”姚明走上篮球路。
接下来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9岁入体校、14岁入选上海青年队、17岁入选国家队……风光无限,少年成名。
但其实,姚明的天赋,只有“高”而已。
刚入体校时,不能跑、不能跳、身体协调性不好,耳朵还因为小时候打青霉素聋了一只。
在第一场CBA(即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比赛中,虽然身高最高,但在对方中锋的限制下,一场比赛,摔了15个跟头。
更打击人的,是首次入选国家队的经历。
被选入国家队进行试训的姚明,满心欢喜,一心想着要为国争光,但在临行前却被告知,自己被裁掉了。
裁掉姚明的教练叫王非,也是唯一一个炒过姚明的教练。
在他的眼中,姚明相当不适合当时的国家队:既没有灵活性、在内线又没有吨位。
只是高,仅此而已。
▌被选中的人
以前看《数码宝贝》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你们是被选中的孩子。
被选中,不只是意味着你有天赋,更意味着你要承担起与天赋相匹配的责任。
姚明,就是如此。
在CBA打拼的最后一个赛季,姚明帮助上海队加冕总冠军,以当赛季总决赛MVP和CBA联赛第一人的身份飘摇过海参加选秀。
2002年,姚明当选为NBA历史上首位外籍状元秀,现场一片嘘声。
姚明之前,从来没有超过2.20米的大个子在NBA真正获得成功,他们要么是防守蓝领、要么是缺乏对抗的玻璃人。
果然,首场比赛替补出场,2板1助1盖帽3犯规。
紧接着,被马布里晃倒、被蓝领球员隔扣、甚至被身高仅175的内特·罗宾逊封盖……
CBA里那个统治禁区的中国长城,在NBA光芒不再。
姚明,带着“中国人也能打NBA”的期望在美国拼搏,光芒被无限放大的同时,每一次挫折也被无限放大。
没人知道那些年姚明是如何顶着压力成长、最终变强的。
所幸,他挺过来了。
▌硬汉与传奇
关于篮球,有这么一句话。
所谓硬汉,不是用一套华丽追风剑把对手刺倒;而是眼角流着血依然微笑,是膝盖剧痛几乎站不住了依然站在那里张开双手,不动声色。
2009年西决首场,火箭对湖人,姚明上演了传奇性的一幕:带伤重返赛场,火线救主,最终帮助球队拿下胜利。
也就是在那个系列赛的第三场,姚明报废,原因是左脚骨裂。
作为观众的我们,想不出那根骨头是如何在场上慢慢裂开的。
当然,最忘不了的,是每一次姚明轰然倒下的时候。
不夸张的说,那些年的姚明,是座移动的中国长城,亚运会、奥运会、亚锦赛,只要国家队有需要,随叫随到。
也正是那几年,姚明伤病累累。
眼眶、左眉骨、右眉骨、鼻子、下巴、左手肘、左脚跖骨、左脚大脚趾、左脚踝、右脚大脚趾、小腿……
尤其是一双大脚,负担着200多斤的体重,还经常要打满全场,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成了常态。
一次受伤后,亲朋好友曾劝过姚明,“想开点,篮球不是你的全部。”
但姚明的回答却是:这话你能说,我不能说。
没错,那些年的中国篮球太需要姚明了。
还有姚明首次对战NBA第一中锋奥尼尔的时候。
2003年1月8日,火箭对湖人,湖人队的奥尼尔在赛前专门录了一个“中式发音”的视频向姚明宣战。
面对这个星球上最史无前例的篮筐巨兽,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姚明会被狠狠修理。
结果,姚明开场就给了奥尼尔三个大帽,最终全场拿下10分10板6盖帽,虽然在数据上输给了狂砍31分的奥尼尔,但却率队取得胜利。
姚明,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连续三次封盖奥尼尔的人!
▌大块头有大智慧
“傻大个儿”,大概是姚明人生中收获的第一个外号。
但是,熟悉姚明的人都知道,他一点儿也不傻。
或者说,姚明的大智慧更多的体现在化解尴尬的能力上。
这一点,在NBA尤为重要。
在姚明新秀赛季的时候,NBA退役球星巴克利曾经和拍档打赌,如果姚明单场得到19分,就亲拍档的屁股。
结果,姚明在和湖人的比赛中拿下20分,而巴克利也如约亲了挂着拍挡名字的一头驴,出了大丑!
赛后,媒体特地把巴克利亲驴屁股的视频放给姚明看,问姚明的看法。
姚明没挑事儿、也没幸灾乐祸,只对媒体说巴克利是自己非常敬佩的人,这样一个为了冠军不顾一切去拼搏的人,值得敬佩。
从这时起,姚明开始改变NBA对中国人的看法。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姚明退役,已有7年,但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仍离不开姚明那双大手的护佑。
本届亚运会,姚明作为领队,带着中国篮球队包揽了篮球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
更霸气的是,“双杀”韩国篮球队后,韩国篮协主席在与姚明握手时挖苦道,“你们运气真好!”
而姚明单手插兜坦然回应:“谢谢,不过运气一般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往推一段时间,姚明当选为中国篮协主席、CBA董事长。
然后,中国篮坛有了双国家队制、邀请制,风气大改。
再往前推,姚基金慈善篮球赛连续举办11年,为数不清的孩子送去篮球梦、点燃体育梦。
卸下征袍的姚明,还是离不开篮球这个战场。
很久之前,姚明曾对自己的退役人生满怀期待。
我希望以后不用带着护具和拐杖,可以跟在女儿身后乱跑。
但今年,姚沁蕾8岁了,姚明还在为中国篮球努力着……
大姚,你辛苦了。
有你,我们很幸福!
姚明,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