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的村庄》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妈妈的村庄》经典观后感集

2020-10-30 23:38: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妈的村庄》经典观后感集

  《妈妈的村庄》是一部由许慧晶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的村庄》精选点评:

  ●中间睡着了一会儿,但不影响其成为一出值得推荐的纪录片

  ●有些细节交代不是很清楚,看的时候也有几次走神。但总体来说剪辑算是张弛有度,能看出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并时不时加入一些趣味和抒情的段落。片子主题关注的是政治政策(绝育)对女性身体的暴力。

  ●hardcore facts

  ●故事有点乱,但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切入角度

  ●魔幻现实的村庄,魔幻现实的中国

  ●来自于youutube

  ●浮于表面也好缺乏表达也罢,对于计划生育这一特殊题材在国内电影领域尤其是纪录片领域的空白,这部片子能出现终究聊胜于无

  ●看,這世界多荒謬。

  ●好好的人,为什么要划个伤口呢?生一个娃,老了会很难过啊…

  ●由一个因人思考的议题进入一个村庄,随着村子计生委走入一个个女人即将面临绝育的家。乡村的乱象和荒诞下是在如今的时代,个体的命运依然无法由自己掌握。影片的布局工整,情绪内敛,遗憾的是没有深入的拍摄被迫绝育女人的生活,没有看到这一个荒唐政策对一个家庭的影响。

  《妈妈的村庄》观后感(一):计划之殇

  本片记录了山西洪洞县一个村庄的村干部为了计划生育指标的完成而展开“工作”的故事。逃避、躲闪、推脱成了不愿做结扎的母亲们面对“穷追不舍”村官的日常,而村官们也有无奈。他们深知计划生育对于他们村子本就稀少的人口是个不合理的政策,而他们也并不愿日日围追堵截。可悲的是故事发生的2010年,离单独二胎政策日趋靠近,但是他们并不知道。

  《妈妈的村庄》观后感(二):《妈妈的村庄》观后小记

  在2013年的华语纪录片节上看到的这个纪录片,看介绍导演30岁左右,广美毕业。

  影片最开始,有个含混的镜头,模糊的人影斜靠在火车过道的门上,旁白没头没脑地说起自己是超生。至于此行目的、探寻和思考的方向、前方要去的村子背景则没交待,影片的世界在一片模糊中开始。

  开篇铺陈了一下村庄,愚昧落后景象排列。计生干部挨家走访,欺软怕硬,摄像机拍摄人物永远曝光不足外加略微对焦不准,室外的下午近黄昏光线也拍的发焦,让我怀疑导演摄像机的ccd元件坏了。

  不时出现的生育意象和嘈杂现世——农村婚礼上的生育玩笑,不断提醒着这是一部探讨计生,描述当下风土的纪录片,但周密逼仄无处不在的计生广播又让人怀疑这只是一种记录的夸张。

  在前20-30分钟里,影片磨损着观众的耐心,无方向、无审美、无立场的跟着计生干部,记录着他们大嘴说的愚昧言谈和日常无休止的堵截适龄妇女,而计生干部的对面,女性们又面目模糊地拥挤在结扎小楼里,对称般的愚昧、对被愚弄无所知觉。如果片子到此结束,虽然它已经拍到足够多的惊骇画面,却无疑是无价值之作。

  挽救这个片子的人物在30分钟左右面目突然清晰了起来,一个叫荣荣的年青女人,柔弱地靠在墙边,计生干部半威胁半哄骗着她,她不想去做绝育手术,说自己要吃药,计生干部说,“去吃了药,支书就知道你真的有病,这样你还去做手术,你下次有什么事,支书一定会帮你的。”一个听者和说者都心知肚明的低劣谎言。荣荣喝了她的药,真感谢导演没有把这个镜头拍虚,音乐浅浅的响在此时她的特写上,我的心放了下来,知道导演终于在此刻站了队。

  下一幕没出意料,这个目光狡黠的聪明女性趁着上厕所逃走了。计生干部们在车上开始骂娘,并且前去骚扰荣荣的姥姥和各路亲人。

  后面的情节一路趋向精彩,眼见一个2星片爬到小五星。

  全片最后的一幕是计生干部打电话让荣荣的孩子辍了学。这个年青柔弱的女人从熟悉的面包车上下来。手术后的她,躺在床上淌眼泪。

  这一幕干净简洁。又充满力量。

  片子起字幕,献给导演的母亲。呼应了片头那段没头没脑的旁白。

  好的纪录片,并不在于堆砌和捕捉到了多少句骇人听闻的言辞和奇观,而在于捕捉到真挚的感情,刻画了美丽的人物。妈妈的村庄就是一个示范。

  《妈妈的村庄》观后感(三):《妈妈的村庄》:“计划生育”

  这部纪录片有关女人的生育,有关生命的诞生,以及阻止诞生所付出的代价。这里有社会代价、也有道德代价、还有情感代价。它纪录了关于生育问题的“日常”。片中有村里的干部如何教育恐吓欺骗,让村里的妇女绝育。村里的妇女们又如何逃避躲藏抗争,然而故事的最后,面对某种命运,不管这种命运是政策层面的,还是个人层面的,亦或是国家共同体层面的。总之,生育还是被计划起来。

  看起来这里说的是计划生育,实际上影片作者也不断强调自己究竟在说什么。在计划生育的深处,这一切有关一个国家诞生的秘密。一个庞大的家国系统的运转方式。片中村小的升国旗仪式、乡村基督教的宗教仪式、给毛主席过生日的佛教仪式、种种仪式就像所有“日常”的注脚。从那里我们能发现作者究竟观察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

  这部纪录片也有关于一座村庄的生与死,关于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另一种程度上的人口失控——人口的负增长。对于历朝历代的中国政府来说,喂饱这些人都是困难的任务。不过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带来某种程度的活力。更大的人口红利,更宽的市场需求。

  但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在起步的中国来说。人口的数量已经足够用来承担可以预想到的九十年代以及之后的社会劳动力需求。但如果不控制人口,就无法令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产生最大的作用。因为如果人口继续增长,那将会不断抵消前工业时期的任何经济成就。而这与邓小平时代,后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来说也意味着经济许诺的无效。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对于国家和政党而言,甚至对于数据学理意义上的人民来说计划生育都是必然的选择。

  但任何选择都将支付成本,承担代价。在很多人眼里,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可能跟有计划的屠杀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基于计划生育,所背负的道德重压。几乎是可以压垮世界上任何政府。但是似乎中国不得不如此,人民不得不如此。最起码有人要人们相信是这样。

  在某种程度上,计划生育在这里甚至昭示出一种受难的命运。妈妈被剥夺再生育,就意味着维系这个国家的传统家庭模式必将倒塌。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国模式,最终败给了新时代的精确的理性掌控。

  这加速了一种蜕变,一个纯粹实利主义的国家诞生了。信仰在绝育面前必然加速蜕变成国家主义。所以中国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彻底地,按照资本主义的本质逻辑运转的国家。也是个意识形态物质化的国家。国家政策本来服务意识形态。但在中国,恰恰相反。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来维护国家政策,一种种群存活的祝福仪式。复数的人永远比单数重要许多。所以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切都不问题,只是过程。一个需要大家咬牙坚持的过程而已。

  这部纪录片可能在无意之间,言说了这种本质。这些关于计划生育的村庄日常,好像是缩小的家国日常。当人口面临未来可能的负增长,这套系统还会继续运转。到那时我们会发现,整个历史线索上来看。所有的沉重的宏大,对于中国来说都只是微调。只不过,如今来自个人的疼痛、眼泪、无奈都被记录下来。仅仅播放这个些图像,即便在叙事层面上濒临破产,也有益于人们思考这个问题。

  毕竟生个孩子,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好像重活了一次。抓住自己孩子的小手,听他们咿咿呀呀,好像一下子就清醒了。并且暗暗发誓,为人父母,就不言放弃。

  (原文刊于《荷兰在线》)

  《妈妈的村庄》

  导演: 许慧晶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制片机构:CNEX

  语言:汉语普通话

  片长: 70分钟

  又名: Mothers

  影片简介

  張青梅是村裡的計生(計劃生育)主任,也是一個頂神的大仙(靈媒),承包著村裡的三官廟,供奉著送子娘娘。過去村裡每年都有一次集中的絕育工作,今年卻變成了兩次。完成不了絕育任務的村幹部則要被一票否決,領導決定展開拔除絕育釘子戶的行動,而當小學老師的榮榮成了必須完成的主要任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