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谈路遥的《人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谈路遥的《人生》

2020-11-09 11:05:32 作者:小崔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谈路遥的《人生》

  路遥,不必多言,世人皆知其《平凡的世界》,洋洋洒洒百万字,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可我要谈的,是他更早的一部中篇小说——《人生》。

  按路遥自己的说法,《人生》写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的变革期,所以在小说里可以看到很多时代的独特痕迹,对于未曾经历的我们,这是莫名其妙的,但即使这样,我们依旧为小说刻画的人物与经历哭与笑。

  书中的主角,高加林,一个出生于农村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就文化水平而言,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具有理想与抱负,但是苦于自己卑微的出身。因为自己的出身,他空有满腹经纶,却要回家耕田;好容易当了三年教书的老师,又被四大队书记给更换成自己刚高中毕业的儿子……凡此种种,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读到此处,对高加林的评价:可怜。并且小说第一个波折开始,农村姑娘刘巧珍爱上了高加林,尽管自己的父亲——“二能人”刘立本根本不同意(谁会让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干不了农活,有学问却没有工作的人),但依旧义无反顾。我们分析刘巧珍与高加林的关系,是充满矛盾的,因为高是高中毕业,在当时的农村属于有学问的人,而刘巧珍却是不识一字。对刘巧珍来说,爱高加林是一种崇拜式的爱慕;可是对高加林来说,刘巧珍并不是他真正爱的人,他和她的差距在于文化水平上,这种差距会在生活上产生苦闷。于是,在高加林凭借叔叔的下属,重返县城,后,在遇到高中同学黄亚萍后,高加林的心翻腾了:这才是他爱的人,巧珍是善良,可她不适合他。于是,也许是残忍的,他与巧珍分手了。巧珍的心情可想而知,高加林的心虽愧疚,但却投入到新的爱情里了,而且,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也成为一个风云人物,一个知识分子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满足。可是,随着举报,高加林又回到了农村,那真是最大的痛苦了:得到一切后再失去,还夹杂着村里人的指责……巧珍已经嫁人,只有村里对孩子们最为慈爱的德顺爷爷没有排斥加林,但也为他而惋惜。小说到这里便结束了,虽然最后一章写着“并非结局”。

  纵观全书,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高加林坏吗?不,你可以说他狠心的与巧珍分手,可是他们确实有文化水平上的差距,也许真的不适合。也正是这样,这本书就更加真实,读起来有深深的共鸣。与《平凡的世界》相比,它更直接,刺痛人心,它似乎在反思一个时代:出身真的那么重要?我们今天看这本书,依旧不觉得过时,因为我们被里面的人物所感动,人物很小,小如蝼蚁,做的事也不见得大,如今看书中人物做的事,可谓为“过时”,但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不甘平庸之精神,不敢说太远,至少到我的孩子那辈也不见得过时吧。

  时代性终究比不上艺术性,时代性会过时,艺术性不会,所以,再谈其艺术性。路遥的书里,语言总不够华丽,有朴素的气息,但并不影响其艺术性。《人生》并非没有瑕疵,但其瑕疵在于无法超越。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就以这句话做本文的结尾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谈路遥的《人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