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年人的孤独,是不愿被打扰,又渴望被拥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成年人的孤独,是不愿被打扰,又渴望被拥抱

2020-11-12 06:30:17 作者:每日清晨6:30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阅读:载入中…

成年人的孤独,是不愿被打扰,又渴望被拥抱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简宁的领读

  音乐 & Garfunkel - Scarborough Fair / Canticle

  谷主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

  今天,是我们陪大家读书的第1229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麦家陪你读的第176本书——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荣耀》。

  昨天的共读里,马丁在希腊拥有了一段风流韵事,最后随母亲投奔亨利叔叔,岁月让他的身躯愈发结实、成熟,母亲也将他安排到剑桥大学求学。

  但马丁心中却总觉得自己是一名流亡者。带着孤独的感受,他抵达了伦敦,会在这里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继续阅读吧~

  就如同自己幻想中的那样,马丁孤身一人,来到了一所陌生的城市。

  雾中穿行的黑色马车、穿着闪光黑色雨衣的警察,泰晤士河上的灯火……

  这些场景就像从英国小说中浮现出来的一样,而他,孤独的年轻人,在秋日的傍晚,带着飘飘然的激动,凝望着街上的女孩们,渴望着一个不羁的夜晚。

  一个打着伞的女人在他身边停下了脚步,纤细的身材,黑色的套装,轻轻地噘嘴、微笑。

  在她的眼中,马丁看见了闪烁的灯火,流动的色彩和细雨的微光。

  他们坐进幽暗的出租车前往宾馆,度过了马丁在英国的第一个夜晚。

  他极尽渲染自己的旅行经历,仿佛幻想中的一切都是现实。

  马丁尴尬地掏出钱包时,被女人制止了,表示只想去豪华的餐厅里吃饭。

  但第二天清晨,马丁才发现自己钱夹里少了十英镑。在当时,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其实,马丁在抵达伦敦时,就应该按信件里协议好的那样,到俄国寄宿家庭里住上一周。为了这风流的一夜,他迟到了,也被寄宿家庭的济拉诺夫夫人斥责。

  他只能草草地编出谎言搪塞过去。

  济拉诺夫先生在俄国曾是一位知名的公众人物,大女儿内莉刚嫁给一个从德国俘虏营流落到英国的俄国军官,小女儿索尼娅还未读完中学,来到英国后就转入了预科学校。

  家中还有一位可怜又可怕的智障姑娘伊琳娜,她是济拉诺夫夫人妹妹的女儿。

  在英国的第一周,与这一大家子人同住,身边时刻有人注视的感觉让马丁感到难受。

  索尼娅更是不断地用言语刺激他,嘲笑纠正他曾引以为傲的一口英腔。

  无知之徒、青涩少年、妈妈的宝贝儿子——马丁没想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竟是这样的。

  在剑桥的生活也让他更加感到自己是个外国人,他走上了另一条生活之路。

  英国的大自然好像是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缺乏想象力。马丁在自己的小客厅里,热烘烘的壁炉边,沉思冥想、充满生活的乐趣。

  他并没有孤独太久,很快就交到了新朋友:达尔文。

  达尔文详细地说明了学校里的严格规矩。

  起初,为了激起对方的忌妒心,马丁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添油加醋、虚构情节,但达尔文并没有什么反应。

  后来,马丁从导师那里得知,达尔文18岁时中断学业参军打仗,在美国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战壕里待过三年,荣获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却毫发无损。

  从军归来后,他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一举成名,但文学上的成功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

  瞬间,马丁为自己编造的故事、无足挂齿的经历而感到羞愧。

  总之,经历了小小的波澜,他们成为了对彼此都有好感的朋友。

  剑桥大学授课的讲堂分布在城镇各处,有时,学生们必须跳上自行车飞驰,或是沿着胡同穿过庭院一路小跑,在石板上留下清脆的回音。

  上课期间,成排的自行车闪耀着,停在大门附近,等候着主人。

  就这样,马丁的剑桥求学生活开启了。

  入学后,马丁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选定了想学的学科。

  他在不同的学科边缘踌躇,到处寻找神奇的活水源泉。考古学,生物学,历史学,人的思想在数学铺垫、繁星密布的宇宙秋千上飞荡。

  如果不是必须要学习一门学科,他可能永远都做不出选择。最后,他避开了那些可能需要他专心致志的学科,留下了文学。

  马丁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把正确的钥匙,用来开启萦绕着他的那些模糊、奇怪和温柔的感觉。

  求学的生活里,马丁与教授俄罗斯文学和历史课的学者穆恩关系很好。当寄宿家庭的济拉诺夫夫人与索尼娅第一次到学校探望他时,他们还共进了晚餐。

  这次晚餐也让达尔文与索尼娅走得更近,两人目光相遇时,又会莫名其妙地大笑。

  索尼娅和母亲离开剑桥后,常常给达尔文写信,这让马丁又疑惑又烦恼。

  他们也结伴去拜访索尼娅一家,当济拉诺夫先生第三次讲起他和马丁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形时,马丁又一次感到痛苦,想要逃离。

  在索尼娅深奥莫测的眼光的注视下,马丁觉得自己的衣服穿得很糟,头发梳得很乱,肩膀长得像家具搬运工。

  而索尼娅的一切言行举止,包括那头粗糙闪亮的黑色短发,苍白脸颊上的小酒窝,都难以言状地刺激着马丁。

  达尔文打来电话,提议去跳舞。

  忸怩一阵之后,索尼娅同意了,但又突然反悔,决定不去了。

  只是半个小时后,打扮得光鲜亮丽的达尔文歪戴着大礼帽来访、又离开时,索尼娅却后悔了,再一次决定去跳舞。

  马丁对此感到生气、郁闷。

  他知道达尔文来此的目的就是看索尼娅,而此刻换上红裙子的索尼娅也高高兴兴地前去赴约,他自己却纠结着是否要参加舞会。

  他不但没有为朋友感到高兴,相反,他觉得很痛苦。

  事实就是如此:他爱上了索尼娅,但这位挑剔的、轻飘飘的姑娘却并不爱他,只是一味地挑逗,之后又调戏他的好友达尔文。

  阴差阳错,爱而不得,成为马丁心里难以平静的深渊。

  马丁在剑桥享受自由、浪漫的求学时光的时候,索菲娅,他的母亲则常常在家里回忆、想象儿子在身边的画面,以此来填补圣诞节、复活节、夏天,一段又一段空缺的时间。

  有时她还会担心,害怕马丁一句话不说就投奔北方的白卫军,打仗去了。

  她也告诉自己:我必须勇敢起来,毕竟,奇迹确实会发生,人必须抱着信念继续等待。

  第一个暑假结束后,马丁返回英国的第一时间,从车站直接去了索尼娅家。

  低气压笼罩着索尼娅一家人。她的姐姐内莉死于生产,他的军官丈夫则在克里米亚被打死了。

  那一天,只有到访的伊戈列维奇稍微冲淡了压抑。

  他是一个披着白色裹尸布,悄悄越过边境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圣彼得堡和自己的故事,直至深夜。

  因此,当马丁终于能躺在床上阅读书籍时,已经过了半夜。但他却觉得不安:一年前,内莉还睡在现在他所躺着的房间里,如今,她已不在人世。

  我自己将怎样死去?

  这个念头围绕着马丁,使他过分关注水滴落下的声音,还有,有人正在走廊里踮着脚尖光脚走路的声音……

  夜半时分,是谁还未入睡,在走廊里踮着脚尖行走?

  马丁、索尼娅和达尔文这三个年轻人之间,还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明天的共读,让我们继续关注青年马丁的故事,走进他的人生,体会他的荣耀。

  前期回顾:

  《荣耀》精读第1天:他一生毒舌,却给妻子写了300多封情书,50年深情不减

  《荣耀》精读第2天:原生家庭幸福的原因,少不了这一点

  《荣耀》精读第3天:他的两段爱情写透人性:越得不到,越疯狂迷恋

  领读人:深蓝蓝:快快乐乐,可可爱爱!

  主播: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

  执行主编:花梨

  责编:数数/米妮

  图片:文中插图均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背景音乐:Simon & Garfunkel - Scarborough Fair / Canticle

  点击阅读原文打卡,继续读书第1229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