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春游的意义也许期待的过程更加甚于游赏本身。所以昨天下午跟孩子们做了一次交流,希望出行不要带上吃的东西,出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吃那就是:我们去吃。这样根本不是目的,所以我们要去大自然里学习,寻找自己熟悉的花草,遇见不认识的事物也要去认识。
所以今早出门孩子们之前还是在教室里朗读日有所诵读,而后却按照要求前往笔架山广场,路过马路幸好有不少的父母陪伴减少了我的压力。
而后一路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了广场,从半山腰的小路来到上山的大门,孩子们确实不容易发现最初的门牌:工人公园,而后我们一起看看,孩子终于发现,随后跨越门槛上到半山坡,这时很多垂丝海棠,我们的学习就从这些花开始,花型大小颜色深浅,乃至花儿在花枝上的造型都是孩子们发现的不同点,孩子们已经喜欢了自己的方式来联想:花儿如灯笼,如小碗犹如小铃铛……这些联想其实才是可贵,因为写作的内容不仅仅是颜色跟造型更多是孩子的思维,还有表达方式。
随后休息十几分钟,孩子们给我送来小水果还各种零食,热情不已。
而后我们去参观《矿工之魂》,你看看孩子在细致观察之后发现真的还是有不少发现,他们看见了矿工的胶靴,还有赤膊上阵的场景,而出发时都有工具,矿井里黑暗而潮湿,很多孩子已经发现了他们非常辛苦,有的在钻孔。也有的孩子在自己观察之后发现他们的表情却是疲惫。
一副雕塑在孩子的心里可能来不及太多思考却已经形成了某种认识,出来走就应该有收获,否则无论到哪里都是白搭,家长们也不少陪伴孩子去发现,同时也有不少孩子却自己顾着吃,不知道干嘛,家长当然也有所发现,孩子的差距更大就在面对一件事物的专心态度。就是一次春游依然可以发现差距,很多孩子在收获知识跟联想,有些却啥也没有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