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主义在波希米亚的终结》经典观后感集
《斯大林主义在波希米亚的终结》是一部由杨·史云梅耶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捷克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大林主义在波希米亚的终结》精选点评:
●—— 扒得一絲不掛. 斯大林的天靈蓋下養了不少孩子.
●牛死了……终于知道脐带到底是怎么剪断的了……不做那么逼真会死嘛!
●终于找到了~~就是这部,印象最深了~~~一直都忘了名字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所有共产主义结局都是这样?
●斯大林的私生子——铁托
●等我们的这座墙倒了,XXX会变成下一个被开颅开膛死去的斯大林。可我们还能等到么?
●1991年,史云梅耶终于直白了一次。 悲从中来。泥塑落下生产线那几个镜头太漂亮了。
●逗你玩儿……
●不喜欢这种片子,平面化,跟这个年代的网络恶搞视频差不多。可思考的无非只是意识形态层面。米兰昆德拉说过:任何一种以清账(清意识形态的帐)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必将遭美学上的灭顶之灾。虽不是真理,但这在这里比较受用。
●不论外在的粉饰如何不同,政治的本质永远是换汤不换药。PS:开始那段肉身飞跃摔碎做肥料,应该是《堕落的艺术》(2004) 的创意源头吧。【8】
《斯大林主义在波希米亚的终结》观后感(一):味太浓
相比起《food》,这部片子要弱了很多。弱的地方在于其它表现的意图太过明显,虽然到处都是隐喻,但正是搞得到处都是,反而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对于一部电影或是动画,有趣应该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显然这个比起《food》也差了很多。
《斯大林主义在波希米亚的终结》观后感(二):政治拼贴画
1990年的,终于可以把斯大林的雕像解剖了,把他在病床上放倒,让这个精+神病患者的大脑被解剖一下吧,达芬奇看到他脑子里有一个巨大的结石,是个大理石白色的东西,原来这就是捷克的领导人一直在作梗啊。—
捷克动画就是做的高级,有那么股黑色幽默的,呼吸的感受。
下面就是工厂里量产的小粘土人儿。让他们全部上绞刑架吧,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代价,社¥会主义小猪崽儿该产奶了,到处是斯大“林的破偶像,死神来舔尸体。傻¥缺赫鲁晓¥夫也来了。还有历代苏@共的领导人头像
。都由几个大大小小走过街面的擀面杖给碾平了,自由的感受就像车轱辘乱走,人民的游行都带着呼叫。
墙壁上的弹孔还保留着苦痛,人们从家庭的凶兆里就能看出内心的伤痕。—
一副政治拼贴画的模样,下面资本主义来了,资本主义让人想起共产主义当年的岁月呢,到底哪个好呢?我们也说不清。—
版画中的一堆堆屁股,显示着这个民族天生的幽默感和活力。如果化到政治的现金上,就是卡夫卡式的荒诞。性,政治和群交,斯梅塔纳,捷克的国宝。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捷克的国旗,三色刷在了小水罐上,轮胎上,脸上,足球上,一切表社会表征的事物上。最后刷到了斯大林的脸上,画面重新来到手术室,一分为二,这是马克思主义教我们的认知事物的方法,里面都是非常恶心的人体内脏,抓住什么呢?艾,事物的本质什么都没抓住
,妙这时饿了,饿的一逼。
《斯大林主义在波希米亚的终结》观后感(三):斯大林主义真的在波西米亚终结了吗?
从独裁者斯大林,到玉米狂魔赫鲁晓夫,紧接着接吻狂魔勃列日涅夫,再到有心改革却短命的安德罗波夫,四年六任总书记的折腾,最后到戈尔巴乔夫终止,政治家换了一拨又一拨,不过像是海报一样过了期就撕掉,本质却从未变过。
片中几个很有意思的片段:
一是对斯大林主义的解读,有两个部分讽刺意味相当之足。
首先是倒模生产泥人的流水线。伴随着激昂的歌声,上帝视角的手生产出标准化的泥人,然而当他们可以行走之后就将他们绞死,死后留下的泥巴又投入新的生产。一个个按模子生产出来的人,在拥有自主意识后就会立刻被处决,而他们的奉献就是成为生产下一批这样的人的原料。
另一处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粉饰太平,释放了大大小小的擀面杖,让它们顺着路滚下去,一切挡在路上的障碍物都被碾平,哪怕是石头也给碾碎。勃列日涅夫对腐败问题视而不见,带着一帮年事已高的老东西享福,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特权阶层,并且放权克格勃,让特务机关再度把持整个国家,反对声音都被抹除,再加上因出口石油带来暂时的经济繁荣,看上去一切似乎都很好。
二是从斯大林的大脑里,生出了接下来的政治领袖铁托。片尾涂上捷克国旗的斯大林又生出新婴儿,可以听到婴儿在啼哭,但这个新生儿是谁?还是说这个新生儿并不是特指谁,而是代表着一类人,一类终将继承斯大林衣钵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听到了他们出生时的啼哭,知道他们必然存在。并且为他们接生的那双上帝视角的手,从没有因局势改变而被影响过。
那么,斯大林主义真的在波西米亚终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