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量子飞跃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量子飞跃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0 00:47: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量子飞跃经典读后感有感

  《量子飞跃》是一本由夏洛特·谢尔顿著作,中国财经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量子飞跃》精选点评:

  ●名字跟内容介绍简直是。。。。

  ●从量子的角度看心灵鸡汤

  ●引入量子理论的全新角度,重新审视传统管理学和成功学的诸多不足,让你的潜意识与“上帝”沟通,找到最简单的真理。作者谢尔顿现身说法,用量子理论解决日常事务的崭新思路。

  ●很好地一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看到第一部分量子看见,才发现这就是秘密的秘密

  ●量子信任,有意思。

  ●在传统的西方思想中,掺杂了东方老庄哲学思想,也许对于西方人来说比较有新意,但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

  ●很不错,全新的思维结构,非逻辑的未来境界。

  ●少有的读的相当慢的书,可列入个人2015年度十佳。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本好书,虽然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扯淡。刘芊写的部分一眼即可看出,是二手经验和材料分析,但也不影响给五分。现在俺的问题是不怕世界观的冲击,反而渴求颠覆,但“知行合一”,“言行合一”才是硬功夫,好在近期所遇事、书、人都在微妙之处耦合新生,感谢。6.3读毕

  ●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管理,涌现的逻辑。

  ●可以标杆《佛陀的大脑》,心理学+物理学+管理学作品,值得好好包装一下啊。

  《量子飞跃》读后感(一):还是供奉着吧,细读太让人失望了

  虽然定位是管理学的书籍,但是中间阐述,最多只能作为一本量子力学的科普书籍,管理学部分着实差强人意。

  不得不说的是,作者,也可能是译者自身的物理学太差,真的是太差,一些高中生都知道的物理名词,硬是被翻译成很牵强的乱七八糟的词。

  还有,每章的长度都差不多,不知道是作者自己估算好还是怎么的,但是对这种书,第一印象不太好,读下来,确实也不怎么样。

  还是听了《冬吴》才买的这书,这次看下来,真的是失望了。

  不过,好吧,唯一的优点,封面和印刷不错,只能是这样了,可惜这些方面是我完全不在乎的。

  《量子飞跃》读后感(二):如果你想明白《秘密》中包含的秘密,这本书可以找得到

  早就想看,直到今年才买上。初看的时候,被那个图怔住了,其实可以忽略。再看,想到了《秘密》。秘密好像只是说了一个方法,这本书里面,你能找到原因。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经验的,逻辑的,机械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快速前进的方法,而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量子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我们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不是新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是把旧有的东西,按照新的思路讲一番,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新的体会心得。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很多,除了《秘密:吸引力法则》,还有《反脆弱》《逆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请给我结果》等等。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费劲,建议费力的地方,可以先忽略。

  《量子飞跃》读后感(三):看似无路可走,如何绝处逢生

  昨天错买了一本书,特意给大家推荐一本这类书里的经典之作。

  一、不要看这本,要去看那本

  强力建议不要买的一本书:《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我也是很奇怪,作为一个一年看一百多本书的人,居然会买这本书来看,我感觉我是有点鬼使神差了。书到家才一天,就让漫游鲸回收了。

  郁闷之余查了一下,这本书居然在很多排行榜上,就更是不明白了,如果大家真的需要看这类挖掘自我潜能的书,推荐《量子飞跃-改变你工作和生活的7种量子技巧》。

  看《量子飞跃》的时候呢,也要注意,不要被玄幻的书名、与内容不符的前言误导,我建议你干脆上来就看正文。《量子飞跃》这本书的思路很好,不论你是否相信量子思维,请你马上实验起来。不仅书中的例子举得非常巧妙,当你在自己身上实验的时候,会发现百试百灵!堪比巫术!

  二、举个好例子,胜过只说教

  里面有个例子,是说有位女士立志30岁前拿到博士学位,然而29岁的时候,她带着两个孩子,老公很忙,可以进入学习的最近的一个博士项目离家150英里,她近处没有亲戚,也没钱雇人照顾孩子,此时,看似她已无可选择,延后目标实现的时间,是唯一可走的路。

  可是她选择了坚持,于是就想办法,比如申请奖学金,希望用这笔资金支付每天来往的费用,以确保每天可以回家照顾孩子,然而她没有申请到。可是就是在这样不断奔忙,决不放弃,一直坚持想办法的过程中,果然被她找到了办法。她找到了一个愿意用当保姆的时间顶替实习的学生,这个学生参加的是一个教育发展的硕士项目。这样带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接着,她申请了学生贷款并获得了批准。学费的问题又解决了。剩下的唯一问题是夜晚的住宿。她特意选择了一个课时安排使我的所有课程都集中在周一、周二和周三,但这样她每周还是需要解决两夜的住宿问题。租一套房子甚至住饭店都超过了她的预算。最终学校同意租给她一个过夜的地方,那是一个农学系宿舍,也是唯一一个还有空床位的宿舍。这样,每周她乘公共汽车往返,并利用坐车的时间学习,这样在家的时间就可以全部奉献给家庭。

  事实上这样也只有一个学期,接下来她丈夫得到了一份找上门来的工作,就搬到了另一个城市而她得以完成学业。

  三、世上无难事,只要不放弃

  这本书里的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简单的说,世界上没有无可选择,走投无路的境地,再困难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有很多解决办法看起来是不合常理,你也无法想到的。像刚才那个例子里,找个免费的带孩子的人,这就是事先不可能想到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决不放弃,在千方百计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效率最高的方法,会自动浮现出来。

  也不要再喊没钱,没时间了,谁都没有,大家都是在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下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境遇下,争取进步更多,活的更好。

  四、不需做选择,只要能坚持

  有些人生抉择我们经常碰到,比如是应该拿着这份稳定的工资,还是选择去创业?是继续全职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找工作?这些其实都是不必要的选择,为什么创业就不能有稳定的收入?为什么在家带孩子就不能有工作?根本是不矛盾的两件事,为什么要做选择呢。我们从小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实可以兼得,你只要明确自己想要的,千方百计想办法,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不需要为了工作放弃家庭,为了稳定放弃机会,不需要。

  只看鸡汤,其实是没有激励作用的,但是有些例子倒是可以切实让我们体会到,我们视野的局限,我们内心力量的局限。看到这些,我们就知道,我们要做到我们想做的事情,需要突破自己的认知,如果一直在既定的思路下,我们就一直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进步,没有发展。

  最后,这本书可能已经不容易买的到了,可以私聊我,我有电子版,给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以后也可以一起讨论,一起提供案例,鼓励自己也鼓励朋友。

  《量子飞跃》读后感(四):量子飞跃是什么

  量子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有着天壤之别。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是电子,质子,中子,以及数以百计的更小的被称为夸克的粒子的行为。经典物理学研究的是三维世界中的物质对象。

  支配经典物理学世界的定律与亚原子世界的运作方式完全对立。

  例如,经典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是,物质的运动是连续的。因此,如果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它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这一基本理论在我们现实运动中屡试不爽,因此我们就假设整个宇宙是连续的,稳定的和可预测的。但这却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在亚原子级上的粒子的运动不是连续的,而是一种不可想也无法解释的量子飞跃。

  这种飞跃打破了牛顿理论,因为他们无法通过理性的分析来解释。在亚院子级别,部分不决定整体的行为。恰恰相反,整体决定着部分的行为。同时由于非局部因果,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永远也无法被完全了解。因此,一切简化的,解析的方法都无法用于亚原子级粒子的行为。

  在亚原子水平上,牛顿的可预测性必须由较不确定的统计学可能性所替代。

  最不可思议的是量子世界的主观性。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者的行为不会影响观测对象的性质。但在量子水平不是这样。人类的观测却显示能影响无生命的粒子的行为。卡普拉在他的著作转折点中,说,如果我问它一个粒子问题,它就给我一个粒子答案,如果我问一个波的问题,它就给我一个波的答案。

  ………………

  以上是作者理论的全部基础。

  然后作者得出了结论,量子物理所带来的世界观与经典物理的世界观完全不同,两者的区别在于:

  牛顿的世界

  物质的,稳定的,可预知和控制,客观的,部分决定整体,一部机器,因果导向的,依靠外部的力量。

  量子立场的世界

  无形不可见的,动态的,不断变化,抽象,不可预知和确定,受观察者的影响,整体决定部分,一个系统,受很多方面影响,能量是内在的。

  因此,作者得出了“我们应该用新的角度观察世界”的观点。

  提出了建立在新观察角度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有目的的看见的能力,进行矛盾性的思考,感觉到充满活力,凭直觉知晓事物,采取负责行动的能力,对生活寄予信任,存在于关系中的能力。

  但是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引用量子力学的思考方法来分析这些技巧,而是单纯的将概念与心理学等领域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流于简单和平淡。

  尽管如此,里面的一些案例还是值得深思:

  提问一:

  为什么授权很难在组织中进行?

  作者认为,授权性组织要求完全的权力下放,如果组织内成员不能完全打开并投入进去,最终还是会回到集权方式。因此,打破原有组织结构,将组织重新投入混沌状态,才能积极地建立新的授权方式。

  但是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万一混沌之后,并为建立起成功的信任,自然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巨大的成本。作者认为,混沌原本就是变革的一种方式,要么在混沌中新生,要么就在混沌的边缘崩溃。这也是很多组合不愿意尝试重建授权的原因。

  欧文组织的开放空间技术组织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自己也写了一本书来总结经验,事实证明,1000人的团队在短时间内,经过自我组织来处理高度复杂的问题是有可能的。没有议程设置,没有管理者。与传统组织相比,这样的组织充满了混乱,但是却表现出更多的创新,激情和责任心。欧文设定了四个原则以保证组织的混沌性:

  1 来的是该来的人

  2 不管发生什么都是该发生的

  3 开始的时候就是该开始了

  4 结束的时候就是该结束了

  这种一切按照自我组织的基本原则展开的活动,居然最终是被证明有效的。

  放弃标准,放弃追求完美,放弃稳定,放弃对结构性的控制,放弃对秩序的追求,放弃权力。这就是混沌性组织所要求你的。

  这几乎是所有经理人的噩梦。

  而他能够带给你的是,获得多样性,失误,应对变化,拥有价值观,转变中的成长,广泛地分享。

  你愿意就此踏入混沌的深渊么?

  提问二:

  逻辑是阻止正确答案的障碍么?

  在谢尔顿的书里,她是这么认为的。海森堡的非确定性原理认为,每个事物都有其多重性,而我们每次只能观察到其中的某个方面。因此,越是以某个固定的方式看问题,我们越是会产生环境性的盲区。作者认为,接受其他的可能性是创新的第一步。这会引导我们放弃对正确答案的追求,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逻辑常常告诉我们,另外一边是行不通的。但所有的创造性都是非逻辑的,它超越了当前看待事物的方式。

  最终逻辑的解释会出现,但总在创新之后。”19世纪的先辈认为飞机飞翔是不合理的,但是怀特兄弟做到了。当史密斯还是耶鲁的学生的时候,写论文提出一夜送达的概念,教授认为是不可行的,后来他成立了联邦快递。

  作者认为,运用量子思维的方式就是面对现实并否定它,不要拘泥于寻找方法,而是采用矛盾性的思考。跳出已有的思维框架,来寻找达到目标的新看法。

  正如很多矛盾的命题一样,

  如何既高速又安全?

  如何平衡股东责任与客户,雇员,环境的责任?

  如何改进质量同时减少成本?

  如何放宽控制并保持责任分明?

  如何在完成短期目标同时保持长远的重心?

  者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么?还是已经被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从组织来看,一个由利益相关体共同参与创造的明确远景是组织成功的模板。多层次的考虑才能最终切近到真实本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