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身价20亿网红被曝卖假燕窝:比糖水燕窝更坑的,是这些补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身价20亿网红被曝卖假燕窝:比糖水燕窝更坑的,是这些补品!

2020-11-24 20:45:09 作者:木棉姐姐 来源:木棉说 阅读:载入中…

身价20亿网红被曝卖假燕窝:比糖水燕窝更坑的,是这些补品!

  最近,职业打假人王海在网络上称,某平台第一带货主播,在直播间所售的燕窝是糖水:

  检测报告里,该产品的蔗糖含量高达4.8%,而成分表里碳水化合物为5%,蛋白质含量为0。

  换句话说,这款即食燕窝的营养价值,在王海看来就是糖水饮料而已。

  由于这名主播算是平台第一主播,粉丝过千万,去年靠带货赚了超过20亿,影响力非凡。

  出现这样的丑闻,当然会引起巨大的关注。

  主播团队也很快回应了:

  先是表示自己会把涉事燕窝产品送检,如有问题会全力协调退货等问题。

  后来又强调自己推荐的产品是符合相关标准的,即食燕窝中含有燕窝酸,就不能说它造假。

  这次风波很快将大众的眼光再次聚焦到燕窝的营养价值上。

  许多营养学专家也趁此机会再次科普:

  将燕窝吹捧成保养圣品,其实是一种智商税。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医学硕士、三甲医院营养师顾中一在事件发酵后第二天,指出这次纠纷的核心问题:

  即食燕窝行业目前并没有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只需要有水、糖以及少量的唾液酸,就能达标了。

  换句话说,就算买到的是符合标准的“即食燕窝”,也只是一种像糖水一样的风味饮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营养。

  而这些即食燕窝里,又总是喜欢加增稠剂,制造一种燕窝的假象,这才是这款产品明确违规的地方。

  另外,燕窝生产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会使用漂白剂。

  更有甚者是一些小作坊式产品,卫生条件都不一定过关。

  而那些“纯天然,野生燕窝”,还可能会携带致病病菌。

  就算是真的燕窝产品,里面也会有一些致过敏物质。

  所以,如果是为了好喝、开心,那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买一些。

  如果是真的为了保养,想要通过喝即食燕窝美容养颜,那还是把这部分钱省下来花在别的地方吧。

  和燕窝一样,被过度吹捧价值的还有一个东西:鱼翅。

  鱼翅在古代一直被奉为名贵食材,不是因为其营养,而是因为其难得。

  就营养成分而言,鱼翅80%左右是蛋白质、还有一些脂肪、糖类和矿物质,但都很难被人体吸收。

  简单说,鱼翅的营养价值,就和蹄筋差不多,甚至不如鸡蛋牛奶黄豆有营养。

  但暴利驱使下,人们大量捕杀鲨鱼,就是为了获得这种“珍贵”的食材。

  每年有超过7000多万条鲨鱼,是为了迷信中营养珍贵的鱼翅汤,被残忍折磨后死去的。

  被割下背鳍的鲨鱼,就算被放回海里,也会因为失去平衡能力而沉到海底饿死。

  就和一个人在水中游泳,突然就被割掉了一条手臂,只能在血液和疼痛的包围下,痛苦地死去。

  和吃鱼翅一样残忍的,就是吃穿山甲。

  穿山甲本身是一种没有天敌、对人类也非常信任的动物。

  但因为愚昧迷信的人认为它很硬、很能钻洞,

  所以根据“吃啥补啥”的迷信原则,说它的肉能大补、它的甲片能入药、指甲能辟邪......

  

  但实际上,穿山甲的肉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甲片的成分和人的指甲差不多。

  吹捧穿山甲的营养,只会鼓励捕杀穿山甲的非法行动,造成穿山甲物种的灭顶之灾。

  在一次打击穿山甲走私的行动中,一名警察这样描述看到的场景:

  “被查获的冻体穿山甲很多都是幼体,它们紧闭双眼,身体冰冷,可怜得像夭折的孩子。”

  “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杀戮的残忍,才能真正懂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人类到底还要为曾经无知愚昧的观点,残害多少无辜的生命呢?

  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食用穿山甲等受保护野生动物了。但民间还是有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甚至明知道营养价值不高,还是会花钱去买。

  看起来愚昧的行为背后,其实藏着对上流阶层生活方式的盲目崇拜。

  

  

  一方面,暴利驱使下,商家自然会不遗余力地营销燕窝的功效、夸大燕窝的营养价值。

  线上线下,明星网红都在推销,到处都是刷屏的广告。

  于是,原本总成本几块钱的饮料,被炒成几十块后,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购买。

  另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物以稀为贵。

  人们过去之所以会得出“某某大户人家,就是常年吃燕窝所以青春不老”的经验,是忽略了一个根本原因:

  有经济能力消费得起鱼翅燕窝的人,本身生活条件也更好。

  而经济条件好的人,在保养方面就是有更多的手段。

  就像那些吃燕窝的女明星,每年也在护肤保养上砸了无数银子。

  换句直白的话说:

  她们是因为成了明星,才代言燕窝。

  而不是因为吃了燕窝,而成为了明星!

  所以,消费燕窝,其实也是一种消费主义。

  让大众觉得自己只要能够模仿“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就能更靠近富人阶层一点。

  就像一盘几千块的松茸、一勺子就几万块的鱼子酱。

  这些原本普通的食物,一旦它们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标志,就会被大众追捧。

  而商家们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推出各种“轻奢产品”,肆意收割大众的钱包。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燕窝和各种奢侈品、大牌包包是一样的:

  几百块钱一根的口红,几千块钱一件的衣服,几万块钱一个的包包....

  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并不能把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大明星。

  但生活实在是太苦了,消费带来的虚幻的安慰,就算只是片刻,也会让人趋之若鹜。

  毕竟物欲的阀门一旦打开了,就很难被关上。

  求而不得的焦虑,到头来只能通过不断地消费来安抚了。

  这是我们自身的无奈,也是一个消费时代的悲哀。

  最后,在合法的基础上,还是有一些健康安全上的忠告想要提醒大家。

  传统中各种有奇效的补品,大多都是一些高热量食物。

  比如,给孕妇吃各种猪脚汤,提倡给女性吃各种阿胶红糖。

  这些食材本身没有奇效,营养成分也比较单一。

  只是从前物质匮乏,很多人之所以身体虚弱,都是因为营养不良。

  这时候能够吃一点高糖分、高脂肪的东西,就会对营养不良有改善。

  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被看做“补品”了。

  适当地吃一些,满足口腹之欲还好。

  在本身营养正常的情况下大补,还可能会把人吃出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

  类似的对补品的误解还有很多。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辟谣了很多养生观点。

  总结了和补品有关的这部分,相信科学的朋友们可以存一下。

  听进去后不仅能真正地养生,也能省下不少钱。

  吃胶原蛋白食物,并不能把胶原蛋白直接补到脸上;

  红枣、红糖、红皮花生挺好吃,但不补血;

  骨头汤、鸡汤很好喝,但不补钙;

  牛鞭、马鞭、虎鞭、驴鞭、竹鞭、铁鞭、九节鞭……吃什么鞭,都不壮阳;

  吃核桃不补脑、吃蚕豆不护肾、吃木瓜不丰胸、吃黄瓜也不壮阳……以形补形,太不讲究了;

  没有某种食物能通血管,寄希望于食疗疏通堵塞的血管是不现实的;

  喝酒不暖身,觉得热是错觉,过后会更冷;

  蜂蜜没啥保健作用,主要就是糖;

  酵素产品没那么多神奇的作用,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市面上的酵素,许多都是骗钱的,别买;

  所有号称大补的东西,补的不是身子,是商家的荷包!

  总之,参照国家给的居民膳食建议,日常的瓜果蔬菜蛋奶肉,完全足够支撑一个人的全面营养。

  完全不需要什么大补品,更不需要虚假的“补品”。

  希望大家能够认清补品的真相、看透消费主义的狡猾。

  相信科学,正常饮食,合理作息和运动。

  在平凡朴素的一瓜一豆中,把握健康生活的真谛!

  *参考资料:北京日报《即食燕窝收割智商税?》、澎湃新闻、丁香医生等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