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进口澳洲红酒,我们其实既不关心红酒,更不太关心澳洲
前言:本文的分析思路来自一位中学校友,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为了防止网络抄袭与洗稿,使用了原创标记,但是全文并非我完全原创。
题目、以及部分观点与推论是我个人的,并不是来自师兄。
以下是正文:
彭博新闻社11月3日最新消息:自2020年11月6日(本周五)起,中国将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包括葡萄酒在内的至少7大宗商品,(包括:大麦、糖、红酒、木材、煤炭、龙虾和铜矿及其精矿)。该通知已经在最近几周的会议上口头传达给了主要贸易商。
有人说这个事情的源头是澳大利亚政府一边每年享受大量的,出口到中国农产品的收益,一边用各种“大放厥词”恶心中国,政客们像跳梁小丑一样上蹿下跳。
对,也不完全对。
这个事情的缘起,并不是澳大利亚。
或者说,在你们能想到的作用以外,体现着更大的经济意义。
本次对澳洲,两个方向,矿产和农产品。
就说我熟悉的农产品,最近1~2年对我国进出口农产品影响最重要的文件:
第一,如果你阅读全文,会发现金融、能源、制造业和农产品。无论是从全文篇幅还是从约定的数量上,都有详细描述。
这是一个具有实操性质的协议,规定已经相当细致了,比如关于乳制品一条,大家可以看看规定到了什么程度。
从形成的数字看:
第二,诚如沈逸老师所说,第一阶段的协议——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基本是我们不愿意做也不能做的。懂王所谓“不指望第二阶段”,不是瞎说,我们不可能接受,他也只好象征性的做做样子。
所谓我们能做的——金融、农产品、制造业、服务,我们持续对外开放也属于必然趋势,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这个协议短期看起来是“懂王”的操作,但是并不完全违反我们的根本利益。
有兴趣的各位可以再多看一些其他的文件。
好了,本次对澳大利亚停止进口的产品——大麦、羊毛、糖、红酒。
农产品
和我们与美国谈得比较好的领域重合了,你说是巧合么?
我不这么认为。
懂王下去了,睡王(拜登)上来了,协议并不会戛然而止,他只会用别的形式继续。我想关注国际局势的朋友们都知道,谁上台对中国——Competitor的战略定位不会有显著变化。
如果我们继续谈,谈不拢的例如核心的芯片、军工、人工智能,很大概率还是谈不拢。
谈得拢的,既然双方都愿意,就可以继续谈。
看一下第一阶段协议的篇幅——农产品所占篇幅相当的高。
说明这件事情,我们很愿意谈,毕竟这个东西相比制造业、金融和能源,距离国家核心利益相对更远。
在民用级产品全球产业链上,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是筹码。
核心的研发技术成果;
庞大,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
不可替代的产业链服务商;
当这件事情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候,筹码最好的作用是用来维护核心利益。
历史上的国际贸易,也从来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
红酒作为全世界都有生产的基本消费品,并不重要。全世界红酒几乎各大洲都有生产,消费者的选择真心不要太多。
所谓的红酒对澳大利亚很重要,对我们也仍然不重要。在现有国际关系中,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利益方向。
但是对睡王上台后的新一阶段持续谈判,这非常重要。
打过德扑的朋友都知道,筹码深度对一桌牌局的影响非常之大。
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大家也体会到了所谓筹码也各种各样:
自身产业韧性;
资本与市场间的交融程度;
我们自己也希望放开的领域具备的市场深度;
这么说吧,澳洲红酒不喝了,加州的也不错;
澳洲龙虾吃不上了,太平洋就没有其他地方吃澳洲龙虾了么,波士顿龙虾能差多少呢?
既然在过去一段时间,澳大利亚表现,大家也看到了上窜下跳——四处恶心人。
看起来是不准备好好玩这个“牌局”。
那我们当然可以按照正常手续,收回部分筹码。
并且把留下的“筹码”,放到更大、更重要的牌桌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