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方奇观》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东方奇观》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1 03:57: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方奇观》经典读后感有感

  《东方奇观》是一本由[法] 尤瑟纳尔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元,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奇观》精选点评:

  ●电子版

  ●《王佛脱险记》《马尔戈的微笑》

  ●小时候看过一次,念念不忘

  ●天花乱坠的想象力,有种博尔赫斯写的东方故事的感觉。

  ●2012毕业论文

  ●收錄了 東方奇觀 與 一彈解千愁 好期待有更好的譯本,翻譯語言不夠靈動

  ●有点儿奇怪的故事,作者对东方了解的挺深,但是故事之奇怪还是不够了解。

  ●美丽的文字,奇妙的触感。看一个外国人写的古代东方画家的故事,字里行间有一种深深地敬意,不像我们的神笔马良,都是反强权与除恶霸,没有了那丝神秘与悲凉。剩下的故事最爱的还是日本的,果真东方的情感比较内敛而委婉,用这种清丽的笔法写出,带有一种西方异域风情的古意。

  ●强烈的个人风格。当卡尔维诺在传说(《我们的祖先》)中处理轻与重的问题时,尤瑟纳尔则通过传说来处理软与硬的问题。读者首先会接触到大量将软硬颠倒与置换的修辞,比如《马尔戈的微笑》开篇形容钢铁打造的船却如同“水母”一样漂浮在水面、《燕子圣母院》里,为了堵住仙女们的出路,修建在洞口的那个教堂涂了白漆,“变得活象一只蜷缩在山腰里的白色鸽子”;然后是颠倒了软硬的人的性情与遭际:最柔弱的画师王佛用最柔软的画笔挫败了铜墙铁壁的王权(王佛的故事还可以与芥川的《地狱变》对读,两人都描绘了面对死亡时画师的精粹投入)、最坚硬的砖砌高塔里依然挡不住涓涓乳汁。因而,尤瑟纳尔呈现出一个镜像版的宇宙,最柔弱的存在获得了消解与穿越强硬的力量,而这个宇宙又被统筹在了“东方”的天地中——它同样是一个西方颠倒的镜像。

  ●奇

  《东方奇观》读后感(一):非常失望的尤瑟纳尔

  说真的,只有我觉得不好看吗?真是盛名之下大失所望。

  无论是《东方奇怪》还是《一弹解千愁》,都有点读不下去的感觉。

  就说大家都称赞的《王佛》那一篇,真的有那么惊人的美和想象力吗?我觉得很普通嘛,而且故事也没什么新意。当然《王佛》还算好看,其他的短篇,越往后越不好看。

  《一弹解千愁》也不好看。东一句西一句,读着非常累,阅读的快感完全丧失了。

  《东方奇观》读后感(二):美好的事物都不长久

  尤瑟纳尔在《源氏亲王的最后一次爱情》这个短篇中,借人物之口说:

  “在这个一切都如同梦幻的世界上,永存不逝,那一定会深自悔恨。世上的万物,世上的人们以及人们的心灵,都要消失,因为它们的美有一部分本来就由这不幸所形成。”

  好吧,我们的曹丕亦有这样的诗句:“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为乐常苦迟”,“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

  他们总是在繁华前面觉出其后的苍凉与荒芜。

  生命好不好算一个幻觉?

  而青春弹指老,刹那芳华。

  《东方奇观》读后感(三):遥远的美感

  很美的故事,此与彼,灵与肉,古与今,神话与现实,抽象与具体。

  大晚上胆子小的人读起来甚至还有点害怕~故事奇特又玄幻,距离忽远忽近,似乎在现实中发生过,又似乎只是遥远的神话。

  大文学家总在无厘头里面安插厚重的思想,我们总是不能马上读懂,若干年后,经历世事,这些小故事会突然跳出来,与我们的现实经验一一对应,于是乎拍脑,噢!恍然大悟。

  《东方奇观》读后感(四):镜中故事如画,人生多数悲情

  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活下去的原动力,如果一个人独享美好或者痛苦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痛苦是需要释放出来的,美好的东西同样是需要分享的。沟通交往是情感的基石,没有沟通就没有情感,沟通的方式也千百种,有的例如情人的沟通是如胶似漆;有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眼神;有的时候是通过某种媒介,比如书画作品等等。故事就在这真实或假意,美好或邪恶,抽象或具体,死亡或生存中发生。

  《东方奇观》刷新了我对故事描述方法的认识,全书有十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不拘一格。从开始故事的形象具体到后来的故事抽象化结尾,死亡是所有故事的结束方式。死亡是充满绝望的含义,在这些故事里面,死亡和悲哀是组成故事发展的主旋律,并且故事中的故事,或真实,或虚假,死亡仿佛是最好的结束方式。但是死亡仿佛又是新的开始,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意味着所有故事的结束。如果时间静止,所有的一切会都成为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命、情感、创造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没有了意义。把这些有意义的东西写进画里,仿佛是作者的意图。

  这类的书我很少看到,我的阅读量也比较少,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也不能很快的把握住。不能把握住作者的观点,就不能和作者进行隔空对话,写书评的话也只是写里面的故事情节这些表面的东西。也许故事本是故事,情感本是情感,这样的话或许简单很多。只有深度思考的人才能把复杂的情感用较为简单的故事丰富的表述出来。很值得一读的故事书,但是这里的童话并不美。

  《东方奇观》读后感(五):尤瑟纳尔的东方

  我始终觉得,叙事是作家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好比一个桃子:语言,结构,节奏,是桃子的肉;而作家要表现的思想则是那个核,这核还不那么容易到达,非得拿锤子敲开才能瞧见。空有桃肉没有桃核,那是看过即被忘却的文字;而桃肉如果是酸的,那么读者就会拒绝深入下去。好的作家在这两方便必须兼具。法兰西学院300多年来的第一位女院士,生前被誉为“不朽者”的尤瑟纳尔,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读完《东方奇观》,我的第一感觉便是作者借用了东方的壳来叙事。尤瑟纳尔的语言轻逸,节奏不徐不疾,整个文本富有诗意,阅读起来让人保持着一种淡定之心。而在这极具东方风韵的文字之下,在骨子里她要表达的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强权和暴力的反抗。她所讲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悲剧,读者在经受故事中极为剧烈的冲突后所体验到的,不是对命运波折的感慨,不是对生活艰难的失意,而是一丝存乎于命运折磨中仍顽强坚持的善与美所带来的希望。比方说小说《死者的奶汁》,当年轻的母亲被砌在塔中,她要求不要把自己全部埋住,而是露出乳房,为的是还能给年幼的儿子哺乳;比方说《马尔戈的微笑》,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看到姑娘的美丽的舞姿,仍然不顾生命危险露出会心的微笑。真善美的力量,是让人坚持活下去的动力,更是让人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尤瑟纳尔用她的方式讲述了人性的美好与伟大,在她的笔下有一种特殊的仁慈,那是一种能令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寻求希望的力量。

  这样的文字,怎能不让人感到美好呢。

  http://saibaryo.spaces.live.com/blog/cns!78D8AD0EFF0996BC!3300.entr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