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我死了,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孩子说:我死了,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我死了,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这句话,想必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说过,即便没说过,也有很多孩子在心中暗暗且恨恨地想过。
当然,绝大部分孩子最终还是闯过了艰难的这一关,但也有一些孩子,生命之花永远凋零了。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最后在被死神带走时有没有后悔,但我知道他们的父母,一定后悔了。
可惜的是,能让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父母,大都只是认为这是孩子对他们的威胁。
这不是威胁,而是抗争。
很多父母听到这句话从孩子嘴里脱口而出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震惊和愤怒,继而是深深的悲伤:我闯鬼门关般地生下你,照顾你,呵护你,供你吃,供你穿,为了能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工作,到头来你却要以死来换得我的后悔。
内心不可谓不悲凉。
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能抵得上至亲骨肉的以死相迫,原来我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只换来了TA对我的恨。两相冲撞之下,无非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罅隙越来越大,爱变成了爱恨交加,恩变成了互相折磨的冤家。
警惕一些的父母会“服软”,在孩子的“胁迫”下“屈从”;刚硬的父母则暴躁震怒:你去死好了,就当我没你这个孩子。
自古以来硬碰硬,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
于是有的孩子就真的用死,去换取父母的后悔。
他们从高楼痛痛快快地纵身一跃,殊知这换来的,并不仅仅是父母的后悔,更是他们余生的绝望。
这样的人间惨剧,是真正的人间惨剧。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知道的一点是: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取决于你是怎样的父母。
人人都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血脉的延续,却唯独忽略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为满足任何的期待而生的个体,说白了,他们只是借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独立的生命。
抚育幼小的他们成长,在他们成人之前护他们平安,保他们健康,是我们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职责。
而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把这份“抚育”等同于管控,把这份“保护”等同于“压制”。其实细究起来,这也并不能说就是我们这一代父母的错,因为我们,也是父母这样的“抚育”和“保护”下长大的啊。
因此人类的父母想要成为合格的父母,是一条非常非常漫长的路。
因为人类的幼崽出生后并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他们是软弱的;因为我们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并不是软弱的。
软弱的是他们的身体,不软弱的,是他们的意志与精神力量。
当父母给予孩子抚育和保护时,他们的身体得以健康生长;当父母的抚育和保护成为管控和压制后,他们的意志与精神便开始反抗。
这时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矛盾的。
一方面,他们离不开父母,因为在生活上他们必须依赖于父母;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度渴望脱离父母,因为他们的意志和精神感受到了压抑和痛苦。
在形式上,他们无法反抗父母。打又打不过,离开了生活又没有保障,于是他们只能用“威胁”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这种反抗通常有两种,一是不学了,二是不活了。且这两种反抗为递进关系。
也就是说,当孩子在出现“不学了”的状况时,父母就要十分小心和警惕了,如果此时父母一味刚硬,甚至继续刺激孩子,接下来他很可能就会践行“不活了”。
而一些父母的服软与屈从,也不是最值得效仿的做法,甚至只能放纵孩子的行为,因为当他们发现用这招管用后,就会时不时地用上一用。在我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接受心理疏导。
这时的父母已然走不进孩子的内心,那就交给专业人士,毕竟“宜疏不宜堵”不仅只适用于下水道,更适用于人类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困扰。
能让孩子说出“我死了你就后悔了”的话的父母,基本都从来没有真正理解甚至试图去理解孩子,因此当孩子进入“不学了”的状况时,你就应该开始反省自己了。
孩子只是借由我们的身体来到世上的精神独立意志自由的生命个体,出于为人父母的本能,我们给孩子再多的爱都不过分,但一旦爱转化为控制,那就不是过分,更不是爱,而是错了。
下面这些话,是我说给那些正处于青春期,深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而痛苦,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的孩子说的。
有一本书,叫《天蓝色的彼岸》,主人公是个叫哈里的小男孩,他跟姐姐吵完架后说:我走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要是我死了,你会后悔的。
他出门后骑着自行车去买铅笔,被大卡车撞了。
哈里真的死了,他的灵魂飘到了天堂,那里的人都在排队去一个地方,叫“天蓝色的彼岸”,但他不能去,因为他有心愿未了。他觉得因为他的离开,他的姐姐一定会悲伤和悔恨,他想跟姐姐说一句“对不起”。
哈里的灵魂游游荡荡,来到了一个叫“他乡”的地方,所有有未完心愿的幽灵都在那里。
在那里,哈里认识了一个叫阿瑟的小幽灵。阿瑟是一百年前一个孤独的小幽灵,他想寻找他的妈妈。
在阿瑟的帮助下,哈里回到了人间。他们来到哈里的学校。在哈里觉得离开我学校肯定都不能运转了、足球队不能没有我、我的好朋友不能没有我的时候,他发现学校一切都很正常,甚至他的座位上已经坐了新的小朋友。
当哈里悲伤的时候,他突然抬头,发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满了同学们怀念他的话,大家甚至还为他种了一棵树:献给可爱的哈里,我们永远都会怀念你。
哈里怀着感动的心情回到了家,发现家里才是离开他后会停转的地方。
爸爸妈妈和姐姐每天都活在巨大的悲伤之中,哈里想安慰他们,可是他们都看不到他,就在哈里要离开人间的时候,他动用全部的念力催动了姐姐的一支笔,当看到笔颤颤微微立起来的时候,姐姐并没有怕,而是问:哈里是你吗?
哈里在纸上写道:是我。
姐姐说:哈里对不起,姐姐并不会因为你去世而开心,我真的很难过。
哈里在纸上写:姐姐我也很对不起。
哈里在纸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你。
没等写完,哈里就离开了人间。但是哈里已经毫无遗憾,他回到天堂,排着队去了“天蓝色的彼岸”。
亲爱的孩子,你认为这只是一篇“童话”吗?
嗯哼,这是童话,但更是事实。
就像小孩子纯净的心总是能折射出现实中的纯净一样,童话里的,未必都是骗人的。
当我们与父母产生了隔阂、误会、矛盾,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争吵,当我们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而深深痛苦时,请你在心中默念这句话: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就像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我相信你一定曾经深切感受过他们对你的爱,纵使他们现在忽略了你的个人精神与意志,爱变成了“以爱的名义”。
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死亡也是,它只会带给我们无尽的遗憾,带给我们至亲的人无尽的痛苦。
除此之外,所有人的生活都不会因为你的离去而受到任何影响。
青春期是短暂美好的,同时也是漫长艰难的,我知道,你不仅认为父母不理解你,其实很多时候,你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所以,请好好安慰自己:这并不是我的错。
那么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吗?
其实很难说。这么说吧,不用等你放弃生命,就是在你们大吵一顿后,父母都会后悔,只是他们没有告诉你而已。
青春期是你人生的必经之路,就像不会因为它美好我们就可以永远留住它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它痛苦就放弃它,当有一天你走过这段旅程重新回望时,会发现原来一切真的没有当时想得那么重要,天空真的会飘来五个大字:那都不是事儿。
最后,希望所有父母和自己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够友好相处,多给予孩子理解与尊重,必要时可以请心理专业人士介入。
其实孩子的“抗争”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我们的孩子长大了。
· End ·
我妈常说:孩子大不如孩子小,孩子多不如孩子少。
总之,孩子就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快(麻)乐(烦),可是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为自己的寻欢作乐负责。
要不下回这样吧,我们再跟孩子生完气吵完架就全家出去撮一顿,庆祝孩子又长大了一点儿,吵是吵,爱是爱,一码归一码,这样就好多了。
好了我就决定这么干了。
不过我跟我女儿也没吵过架啊,我女儿也没跟我吵过。
我跟老钟也不吵架,能动手还吵吵啥呀。
早安,各位,周六愉快。
苏小旗电子信
苏小旗抖音账号:surface0320
苏小旗新浪微博:@苏小旗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这女的,跟闹着玩儿似的
仙家的事儿
“我胸都红了”
好物推荐
有道英语儿童课程
长帝小馋猫烤箱
感谢经历
,
这一路的深意
。
姑小
苏旗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