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原来情深,最是孤独》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读后感100字

2020-12-16 00:14: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读后感100字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是一本由纪云裳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读后感(一):《原来情深,最是孤独》:纳兰容若做了一辈子的有情人

  

提起纳兰容若人们会想起他写的词:若人生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句,千古名句,很多人都知道。除了词,就是他的感情。一个俊朗又深情的男子。 《原来深情,最是孤独:纳兰容若的词语情》这本书中作者收录了100多首关于纳兰容若的词。容若所有的词,都给了他的情。

本书的作者纪云裳畅销书作家,那些我们欣赏的人物在她的笔下别有一番风韵。已出版《优雅女神赫本传:岁月从不败美人》、《婉约词女李清照传:世有一人,如良辰美景》 《原来深情,最是孤独: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看似写纳兰容若,又不仅写纳兰容若。有容若的感情,容若的挚友,还有容若的诗词和其他词人的对比。她的赏析,让我对容若的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01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容若是个富二代,也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位高权重。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是很多人羡慕的。但这究竟是容若幸还是不幸。这里面肯定有幸,容若的才华和品性,是明珠府的悉心教导和熏陶。 从小锦衣玉食,长大后结识文人墨客,纳兰明珠也从不反对。作为文人,游山玩水,容若有过这样的惬意。只是,他的仕途不是很顺。满身的才华,他却只是康熙的侍卫。康熙和他谈论的,从来都不是国家大事,而是诗词歌赋。也许,康熙把他当成了情感的知己,但容若的内心是骄傲的。他的才华,不止在诗词上。但他最出色的成就,却是诗词。 很多人以为容若的词,都写给了表妹、妻子和红颜知己。这是他的挚爱,但他还有挚友顾贞观。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子期走后,伯牙不再抚琴。对于顾贞观来说,纳兰容若之后世间再无人懂顾贞观。 《金缕曲》是纳兰容若的成名之作,也是他们友情的见证。“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容若走后,顾贞观曾梦见容若,容若留给他一句话:“文章知己,念不去怀,泡影时光,愿寻息壤。”当夜,顾贞观的儿媳妇生下一个男孩,容貌像极了容若。然而一个月后,他又梦见容若来和自己道别,醒来后婴儿夭折了。 有人觉得是故事,有人觉得是传奇,然而我看到的是知己的懂得,是深深的思念和情谊。人这一生,无需太多朋友,有一知己,足矣。 02 评价容若,总会遇到深情二字。容若的深情,给了三个女人。 他的表妹,是他初恋。爱情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他的出生太过高贵,享受了常人无法享受的优越,自然要舍弃一定的东西。他的婚事,身不由己。表妹送往宫中,成了秀女。从此,她和表妹隔着一道宫墙,只剩下思念。他爱着的表妹,成了皇上的女人。他面对这一切,只能无能为力。 思念表妹的容若是无奈的,也是孤独的。但老天待他不薄,让他遇到了卢氏。结婚前,他的心里只有表妹。婚后,他越来越爱卢氏。这门婚事,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和卢氏的婚姻琴瑟和谐。但是,这样的时光,只有三年。 这三年,是容若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他们一起抚琴,一起吟诗。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太美了。让我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但是,这样的时光太短暂,只让人惋惜。 卢氏走后,带走了容若的心。他对妻子所有的情感都只能在寄托在词中。

梦江南,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梦江南》这首小令很短,但却是他当时的心境,心亦成灰。对于容若来说,失去卢氏就失去了所有。但对于纳兰家族来说,失去卢氏,生活不能停止。容若还要续弦。容若不同意,顶不住家族的压力。就像当初表妹被送入宫中一样,他无可奈何。这一次,娶的是望族千金官氏。 这段婚姻,对于容若来说太痛苦了。他不喜官氏。官氏和容若是两种人。容若是温润如玉的公子,他喜欢温柔娴淑的女子。可官氏偏偏是豪爽大气的女子。容若并不喜欢。这便是容若的无奈,纳兰家族带给他的无奈,他无从反抗。因为,他生在这样的家庭。 容若的一生,固然是深情的一生。但对官氏来说,却是无情,是痛苦的。人这一生,有深情,必然有辜负。 03 想起容若和沈婉的感情,总是一声叹息。替容若难过,替沈婉不甘。沈婉的容貌、性情、才华都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女子。就是因为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他们的感情始终无法得到认可。这是容若的再次心动,也是最后一次心动。 很多人都好奇,容若对沈婉是欣赏,还是爱。这段感情,始于欣赏,终于爱。如果他们只是欣赏,沈婉怎会放下江南的一切来到京城。如果只是欣赏,容若怎么买下宅子,和她生活在一起。如若只是欣赏,沈婉怎么会生下他的孩子。这段感情,他们爱的太苦了。 这是一段无法被接受的感情,他们无法跨越阶级去爱。身为纳兰明珠的儿子,康熙的侍卫,容若不能与汉人通婚。 身为江南名妓,满腹才华,性情再好,也入不好纳兰府。纳兰府娶妻娶的是家世。纳妾,也不能随意。如果,没有那么多规矩,没有那么多禁忌,没有那么多反对。沈婉可以可以陪着容若,或许一切都不一样。 迫于种种压力,他们分开了。这一别,是永别。容若写下了《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是何寻。

容若的一生,他的词和他的情无法分开。他写下的词,就是他的感情。用情至深的人,总是孤独的。容若把他所有的孤独,都写进了词里。他写的这些词,成就了纳兰容若。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读后感(二):对爱情最美的追溯,对人生最真的表达

  在年少时,我们追求爱的激情,慢慢成熟后,我们期待爱情的平静,在追寻爱的这一路上,我们又多了些许的悲欢离合。 回望过去,正是有那么一个人,看似功名才华于一身,可面对爱情的酸甜苦辣,也陷入了自己的情深孤独,他便是我国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出生显赫的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因为家族与皇室的关系,他很小就步入了官场,见过不少朝廷官场之间的争斗,这也成了他每天最厌恶的瞬间,他不愿卷入各种纷争,便陶醉了在自己的文字中。 纳兰容若一生写下不少名句,在他的词中,有着一种清丽、情真深厚的情感,在《原来情深,最是孤独,纳兰容若的词与情》这本书中,我们便看到了这位多情才子的情与愁。 作者纪云裳用细腻的笔触,将纳兰容若的多愁善感、性情刚烈描摹在这里,此书记录了纳兰容若近百首佳作,简约而温婉的文字中,不经意的赏析了这些佳作,也让我们慢慢走近了这样一个多情才子。

  1淡泊功成名就,只求两小无猜 一生一世一双人,看到这句话,便不由自主想到了纳兰容若,这也算他的一首成名之作了,这首诗词一出,就被当时很多文人雅士称赞,在简单的文字之间,纳兰容若写尽了爱情中的多少无奈。 康熙年间,纳兰容若是皇宫的三等侍卫,因为才华与本领过人,深受康熙赞赏,一跃升为了一等侍卫,但他内心厌恶官场的庸俗,他的文字之间,是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他那个时候只希望能与青梅竹马的表妹幸福平凡过一生。 但从这首诗词中,我们却感受到了纳兰的相思之苦,纳兰从小与表妹一起长大,两人情投意合,可命运弄人,表妹被选入宫中,并成为了康熙帝的妃子,所以纳兰只能每天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中。

  在神话故事里,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药成碧海难奔”,嫦娥虽然获得了长生不老,可她终其一生在月宫里孤零零的生活,与心爱之人永隔;而纳兰用尽所爱之人,却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可望而不可及,他只能默默守候,在这拥挤的皇宫里看她一眼,便是最美的心愿。 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总是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何相爱的人总是要分开,在爱情的道路中,人们总是很艰辛,不愿将就,却总被现实击碎心中的那一抹光亮。 可以说纳兰的第一段感情萌发就给他带来了悲伤,这世间的情情爱爱有多种,可人们总会时不时想起初恋,表妹对纳兰来说或许就是青涩的心动,他们没有甜蜜的过往,没有互相传达过爱,有的只是内心的那一段爱情的萌发吧。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在爱情与生活的两端,人们注定要奔向后者,纳兰容若作为贵族,必定不能儿女情长,对表妹的爱,他只能默默藏在心底。 在他十九岁那年,他也到了成婚的年龄,他的妻子卢氏如约而至,要说卢氏,纳兰开始对她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但碍于家族之间,即使不娶卢氏,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婚约。 如果表妹对纳兰来说是初恋,是一段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那么卢氏的到来便像一盏明灯,慢慢照亮了他的内心。 卢氏身为大家闺秀,举止端庄,性情温婉随和,更重要的是她也喜欢诗词,擅长乐器,二人婚后从开始的相敬如宾到后来的琴瑟和鸣,幸福的生活也就平稳落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纳兰曾经将妻子比作洛神,“洛神风格丽娟肌。”他希望能与妻子白头偕老,相伴一生,可命运总是这样,卢氏因难产,离开了这世间,纳兰泣血之下,只能拿起笔写下心中无限的伤心与思念。 3原来情深,最是孤独 这世间,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可也逃不过生离死别;这人生,有一知音的相遇,可终躲不过岁月的变迁;纳兰容若的一生,将遇见的人和情都记录在自己的文字中,而最终在孤独中离开。 经历了初恋入宫,妻子早逝,纳兰也变得郁郁寡欢,这位多情的才子,在生活之间行走,思念、忧愁,这些终日出现在他的笔尖,而这时,沈宛,这位江南才女如一缕青丝走进了公子的忧愁。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两人之间的融洽,到知心,沈宛的出现,就如一红颜知己,让他的生活又有了些许的生机。

  沈宛自知身份卑微,只能以歌姬的身份伴随着纳兰公子,两人的情意遭到家族拒绝,这段感情注定是不会成功的,二人只能默默看着对方,月色再美,也赶不走内心的的忧愁。 纳兰容若终其一生都是在爱情的悲欢离合中度过,三位女子的出现,三个年龄段的成长,让纳兰走完了这一生,康熙二十四年暮春,纳兰容若因病卧床不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轻轻来过,悄悄离开,纳兰容若一生所遇,不过笔尖一挥,可对于他来说,却是无尽的遗憾与孤独。 人生苦短,不经意间就留下了一些遗憾,在纳兰容若的这一生中,有过对初恋的后悔,也有对妻子的无尽怀恋,也许也有过对知己的惋惜,可这一切,不过是生命中的浮云,自然的来到,自然的消失,这就是爱情吧,让人成长,也无情的鞭笞着人们的内心。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读后感(三):男神纳兰容若,5次爱情经历,谁才是他一生一代一双人?

  

01、我是人间寂寞客,寻找一生一代一双人

在无数女人的心中,纳兰容若就是自己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男神呀!在他的身上集合了男人最吸引人的优点,出身高贵、潇洒英俊、文武双全,一往情深。

特别是他写的诗词,无论是凄美哀怨的,还是情真意切的爱情词,都记录了他一往情深的情感心路。

就像《原来深情,最是孤独》一书作者纪云裳说的一般,纳兰词如一瓣一瓣,落在心尖上的梨花,隔着三百年多年的浓稠光阴,依然,静谧、清透、薄凉,散发着孤独的香气。

为什么纳兰容若那么优秀,有着5段情深,却还是那么孤独寂寞?那么现在我们就走进这本《原来情深,最是孤独》中找找原因,看看三百多年前,那个寂寞情深的男人,是怎样把相思凝结在指尖辗转难言,而5个女人,谁才是纳兰容若心中的一生一代一双人?

02、纳兰容若的5次爱情经历,名门闺秀的卢氏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容若一生5次感情经历,第一次是初恋。多情公子所忆的女子,是那个在晚风中披着一身茉莉香气拾捡金钗,在深夜时偷采凤仙花染指甲,在粉墙下提着花灯小盏捕捉流萤的青梅恋人。也是他一段刻骨铭心,却又无疾而终的梦一场,是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的甜蜜与忧伤。

第二次爱情,就是容若和卢氏的婚姻了。卢氏出身名门,是一位生而婉约,性本端庄,腹有诗书的美丽女子。他们伉俪情深,志趣相投,时时刻刻,朝朝暮暮相守在一起,是那么期待白头偕老呀!卢氏的去世,让容若明白,卢氏才是永远不可代替的身边人,从此以后也再也没有遇见这样的灵魂伴侣了。悲痛不已的容若吟出:“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寂寂如诉,沉吟至今。

第三次感情经历是容若的第二次婚姻。原配妻子卢氏去世3年以后,容若才迫于父母之命,极不情愿续娶了官氏为夫人。就像李商隐所说:“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对于这第二次婚姻,书中的容若诗词却极少能够看到,官氏虽是名门闺秀,但她并没有俘获丈夫的心,他们空有夫妻之名,并无伉俪之情。

第四次感情是除了原配卢氏、继室官氏之外,容若还有一房侧室颜氏。容若的长子福哥,就是颜氏所生。而纳兰对颜氏的感情,从书中的诗词和作者的文字表述中,也很难找到蛛丝马迹。这似乎只能证明一点:纳兰对官氏和颜氏,也许有一些亲情,但在爱情的程度上,是远远不能和卢氏相比的。

容若经历的最后一次感情,是他与一位江南才女沈宛的情投意合。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沈宛出身卑微,只是一名歌女,容若只是把她安置在外宅,每次的来去匆匆,都会让沈宛孤枕难眠,泪湿罗衣。那真是:“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拼却红颜瘦”。也许是相爱容易,相处太难,沈宛只是容若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最终沈宛黯然离他远去,再未回首。

所以看来,在这四段感情经历中,容若对原配妻子卢氏感情无疑是最深厚、也是最不可替代的。在卢氏死后,容若写过无数缠绵悱恻的悼亡词,寄托他绵绵无尽的追忆,像“当时只道是寻常”、“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等等,都是他为卢氏留下的悼亡千古名句。

03、一生一代一双人,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康熙十三年,20岁的容若迎娶了出身名门的18岁卢氏。卢氏的父亲是康熙年间的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汉军镶白旗人,清朝有名的封疆大吏。

容若曾经这样描述过他和妻子日常生活的幸福与甜蜜:“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他们一起在夜间畅饮谈笑,翌日清晨依然春睡沉沉;一起赌书泼茶,在书香和茶香里面享受着如花岁月。

有时容若和朋友聚会回得太迟,卢氏总会为他留着一盏烛光,让迟归的容若感受到家的温馨……

没想到这样甜蜜的日子只延续了3年,容若23岁那年,卢氏生下儿子海亮。因为难产,生下儿子后身体就一直很虚弱,

不久后,卢氏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容若。

从此容若的爱情,就成了人间寂寞客,他在人间,爱人却在天上。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曾经幸福的“一生一代一双人”被残酷的命运拆散了,从此以后,他们只能“相思相望”、“两处销魂”,却再也不能亲密地日日相守在一起。

在容若的爱情世界里,没有第二个女人,当得起“一生一代一双人”的深情呼唤。

在《原来情深,最是孤独》书中,也能看到许多容若写给卢氏的诗词,他和卢氏情同知己,灵魂相融,是他最痛的失去于其没也,书中容若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卢氏不仅是容若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还是他灵魂知己。现实生活中,有的夫妻是生活伴侣,生儿育女,柴米油酱醋茶;有的夫妻看重的是利益的结合,往往是受“利益”的驱动,利益更高于爱情。只有容若和卢氏这样的夫妻,他们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志趣相投的精神伴侣,这样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是一种“知己之爱”。

在我们熟悉的古代“知己之爱”中,还有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唐代大诗人杜甫和他的妻子杨氏,宋代才女李清照和赵明诚,明末清初一代大儒钱谦益与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大才子冒襄与董小宛,清代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等等,让人心生敬佩,感慨不已。

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唯有深情和诗词,可以如草木山川,星辰皓月,春风十里,夜夜皎洁,可穿透空间和时光,年年相遇如新,不可代替,不能遗忘。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愿你也能遇到“一生一代一双人”般的爱情。

—en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