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武士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100字

2020-12-16 00:41: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100字

  《日本武士史》是一本由[日]高桥昌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一):武士与武士道,传言与真相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除了当然的主角一休,大概就只有一直陪着(实则是起监视作用)一休的武士兼地方官新佑卫门了,而他显然更必须听从那位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的命令。动画片里看似斗智斗勇的一幕又一幕,在实际的历史事实当中,却全然没有动画片中那么好玩、有趣,而是大概率充满了阴谋、防范甚至是刀光剑影。因为一休的身份可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和尚那么简单,他是当时的日本幕府时期的后小松天皇的儿子,其根本利益是与幕府将军形成对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也就不难想见。

日本武士这个阶层产生由来已久。按照日本武士研究权威高桥昌明的研究,武士早在日本平安前期,也就是同时期中国的中晚唐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但那个时候的武士,与幕府时代的武士,乃至于日军军国主义时期所称的“武士”或者“武士道”,显然是不足以等同看待的。从具有“武”这种技能的艺人,到所谓的“兵中之兵”,再到幕府将军时代的武士,到武士开始与军国主义等挂上钩,不难看得出来,“武士”的谎言与真相之间还是有相当距离的。而武士最终成为愚忠的执行者与代名词,不禁足以令人为之叹息,传言与真相之间的距离,确实比想象中要大多了。

近现代以来,提起日本的武士,多半会与忠诚、勇猛联系到一起,但实际上,武士的概念、内容在日本的不同历史阶段,同样经历了一个较长以及反复的过程。武士的“出身”并不怎么样,但随着“武”这种集技能与力量于一体的阶层的崛起与强化,从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到成为日本社会的特权阶级,再到被军国主义利用,深受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思想影响,武士与“武士道”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变异。历史的轨迹其实总归大致如此。

在高桥昌明的《日本武士史》一书中,作者对武士从诞生之初直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进行了虽然粗略却足够有耐心的介绍。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些内容,以及对其发展历史的一些澄清,很难想象的是,近现代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忠心与献身精神的品质,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所谓“武士对名利不感兴趣”等说法,其谬误性是远远超过了真相的。比如,很难理解,日本武道的所谓实质,居然会有“毫不犹豫地将别人取下的首级抢过来当作自己的功芝”这样一种“理所当然”——不但不必被谴责,而且是被鼓励的!

在《日本武士史》一书中,高桥昌明多年来的悉心研究,使得他对武士的来源、发展等非常了解,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细节,其中包括江户时代奇特的丁髻发型、日本刀的锻造和变迁、弓马之战的实际情况甚至是武士切腹的理由和影响等,确实读来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但与此在另外一方面,高桥昌明的研究同样解开了有关武士的众多“真相”——比如,他认为,武士绝不会对名利不感兴趣,而正是武士对名利的渴望,才不断驱使他们奔赴战场;而且,“武士道”中所谓的忠诚、勇猛等一贯被认为是武士的优秀品质,其实并没有一以贯之——而只是一种固有印象或者算是误解罢了。

所以日本的武士和武士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确实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是要在对历史来一番纵向兼具横向的细致考察、探究之后,才能够弄清其产生、发展的脉络和实质内容。而且时至今日,早就变异了的武士精神也并没有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消散,而总是“阴魂”不断,时时都在想着卷土重来。当然,如今已经少有这样的“土壤”条件了,但却不能仅仅认为它只是一个或者几个历史名词——以偏概全肯定会遭遇挫折的!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二):武士的另一面:历史上真实的武士

  

提到日本武士,在我脑海中跃然浮现的是身穿羽织,腰悬利刃的男子剑客形象。此外还有一种就是身着铠甲,脸覆鬼面的骑士形象。武士刀几乎成了日本武士的标志,而各类日漫中,武士的形象也屡见不鲜。不说风靡一时的《鬼灭之刃》讲的就是大正时期斩鬼武士的故事,“有生之年”系列的《海贼王》,不光有主角团中武士角色的索隆,甚至目前的剧情都推进到了武士之国——“和之国”。日本武士形象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鬼灭之刃

但和多数人想象中的武士史不同,这本高桥昌明所写的《日本武士史》大相径庭。或者说,我们想象中的武士很片面,这本书则较为详细地勾勒了武士从诞生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过程。

通篇读完后,并未有太多笔墨提到我所想了解的武士史,更多的是从一种宏观的层次来描绘出整个武士阶层的历史源流,至于我所认为最具标志性的武士刀,也只是寥寥几笔,因为刀并非武士最重要的武器,长弓才是。

作为武士的起源,通俗的说法就是“手艺人”,是一种诞生于京都的艺人,即会使用武器具备武艺的人。古代和中世的武士被称为“弓马之士”,武艺被称作“弓马之艺”,武士必须是骑马射箭的。

更有趣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几乎截然不同的武士形象。除了常用武器是弓箭,武士甚至还有类似驱魔人的能力,比如平安时代宫廷警卫的武士,需要发挥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鸣弦,即弓不上箭,只是用手拉开弦让其发出声响,就称为鸣弦,也叫弦打。在这种情况下,弓箭就不仅仅是武器,还是作为驱除邪魔的法器,认为鸣弦可以惊吓妖魔鬼怪,破除魔障,祛除这啥和污秽。因此在很多场合都会鸣弦,除此之外拥有过人勇武的武士所持有的武器或盔甲也有类似的作用。

关于武士道精神,作者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叙述,可见武士道是武士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武士的精神史。但与想象中的武士精神不同,中世的武士有很强的独立性。中世的武士有两种,一种处于被支配地位,是隶属关系;另一种则是一定程度的侍奉,并有去留权,类似于客卿。而有实力的武士大多属于后者,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因此,武士在不利的情况下投降或背叛也是很正常的。

提起武士道,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切腹,来源就是很多抗日剧中的战败日本军官切腹自尽,死前还要高呼一声“天皇万岁”。切腹被认为是表现武士精神的自杀,平安时代以后才逐渐成为自杀的一种方式,到了江户时代,切腹也发展出了许多规矩。

明治维新之后,武士也渐渐没落,废刀令的实行和“四民平等”以及现代化军事的建立,进一步加速了没落的进程,武士道也变成了忠君爱国,向天皇尽忠。

终章的最后一个标题很是耐人寻味——“勇敢”和草菅人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次自杀式的攻击,往往还都是年轻人。除了“著名”的神风特攻队,日本海军还鼓捣出“震洋”,陆军也不甘寂寞,搞出一个“特四式内火艇”。所以作者希望能用无用之言,向不需要“军事方面的勇敢”前进。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三):一生寄命于梓弓,一无所有名留世

  

在各类影视作品中,一旦涉及到日本相关题材,武士刀是必不可少的,或者直接设定武士形象出场,一些好莱坞著名影星也都出演过日本武士的角色。武士,俨然成为日本历史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武士为何能代表日本?武士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高桥昌明的《日本武士史》会告诉你答案。

汤姆·克鲁斯主演《最后的武士》海报

本书勾勒出武士从诞生到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也对武士的发型、武器、装备都有具体的图解与分析。对于广为人知的武士道思想,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客观合理的评价,尤其是近代以来通过武士道裹挟士兵踏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的批判,也值得读者深思。 日本大河剧以平安时代、战国时代和幕末时代的题材收视率最好。这些时期都是武士活跃的时代。 武士是掌握武艺的群体。武士出身有高贵低贱之分,他们听命于天皇,后来听命于将军、大名及自己的上级。武士需要掌握基本的骑射技术,兵法也必不可少。武士在守土平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强大有力的武士集团由此兴起。镰仓幕府建立,拉开了武士掌权的帷幕。战国时代的武士更为活跃。德川幕府时期,武士才逐渐被限制在土地上。 武士以从额头到头顶剃光的月代最为常见。这种奇葩到难以理解的发型其实是身份的象征。发髻成为了大众唯一能体现发型创意的地方,各式各样的发髻也成为展示职业、地域的标志。

这可是小栗旬啊!

武士并非只凭武士刀作战,更多的是依靠弓箭。骑射是日本武士必备的武艺。骑兵并非是发动冲锋碾压步兵的存在,而是快速接近敌人、下马步战的机动力量。武士刀为了更加耐用而改良,铠甲也为了增加防御性而改进。

日本武士铠甲

武士道是日本最出名的精神文化。忠君爱国,悍不畏死,是它最突出的两个层面。这种精神也是在长年累月的融合与改进中形成。追名逐利、委曲求全,也是合理做法。最能体现武士道的行为必须属于切腹。此种极端的行为所带来的的效果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也会带来精神上的巨大影响。 近代以来,武士成为倒幕的先锋。明治时代废除武士特权,武士作为一种阶层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武士道的精神依然存在并广泛发展。日本军队采用武士道武装士兵,通过传统的白刃技术训练士兵。二战战败后,武士道思想才渐渐地淡出视野。 这并不是一部历史故事书,没有源平合战的风云际会,也没有战国时代的波澜诡谲,更没有倒幕运动的大气磅礴。本书从武士的发展历程、必备技能、装备改进以及武装思想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对日本武士的各类知识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才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日本武士史》高桥昌明

日本武士形象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四):《武士之死》——《日本武士史》读后感

  初秋,乍凉。天守阁,战国群雄连歌会会场。 织田信长缓缓起身,整了整漂亮的褶裥领饰,拽了拽洋装,从腰里拔出扇子,展开平举,开口唱道:“人生五十年……” “欸,行了行了,年年都是这一出儿,您那一段听得我们耳朵都起茧子了,让您起个头儿,这发句能不能有点气势?”众人揶揄道。 信长只得收起扇子,鹰一样的眼睛扫过前排那几个目光躲闪的人,恨恨念道: 弛荡桶狭间 天下布武雄心现 佛挡我杀佛 人挡我杀人万千 魔王本归第六天(织田信长) 顺逆无二大道源 五十五年醒又眠(明智光秀) 本能寺火燹 二条御所喊声连 只恨一差念 岂料宵小明智反 随父一同魂归天(织田信忠) 此身此骨归天地 不沾红尘自流连(武田信玄) 风林与火山 川中岛上四合战 啄木鸟难缠 独眼跛脚把谋参 足智多谋入军鉴(山本勘助) 月色朦胧云霞隐 西山之端放晴天(武田胜赖) 信义担两肩 鏖兵魔王在姊川 可怜运多舛 苦心经营化飞烟 一妻三女各流散(浅井长政) 若非大雨从天降 岂能拱手让江山(今川义元) 求得一知己 便如樱花迟来绽 昨日香尤怜 吾名及至云霄间 无月之夜入鹫山(毛利元就) 梅雨如露亦如泪 杜鹃载吾上云端(足利义辉) 漂浮不得闲 难留吾名在人间 恨世间波澜 胜败不过朝露电 一逝即过无漪涟(大内义隆) 决断之路差千里 历经四方把乡还(尼子胜久) 胜败莫挂念 功过是非皆惘然 人情只一刻 此地并不产一物 惟有水清与山寒(垣并房清) 金刚寺边青松下 一朝作别祷上天(宇喜多秀家) 梦中又梦见 似梦非梦不可言 不去亦不还 空犹非空无所念 只在正中空盘旋(黒川隆像) 吾身好似云遮月 再无光芒照世间(大嶋澄月) 此身去而还 时时不定尚盘桓 清风微拂面 横跨渡水抬头见 唯有明月仍在天(冈谷隆秀) 持刀跃马三途川 深浅自知不可传(蒲生大膳) 极乐地狱间 心有明月云雾散 挥刀斩军扇 四十九年一梦圆 荣华一期酒一盏(上杉谦信) 湖光山色同把酒 野尻池底与我眠(宇佐美定满) 美梦自香甜 噩梦降临小田原 报应早或晚 不恨羽柴恨短见 至死不善茶泡饭(北条氏政) 此心归于春山风 时之有限花吹散(蒲生氏郷) 一如朝露现 亦如朝露忽不见 此生无挂念 唯记大阪繁华演 宛如梦中之梦魇(丰臣秀吉) 蒙主三顾恩不浅 亦如奉孝侍阿瞒(竹中半兵卫) 世间无遗憾 犹疑之意不必言 心静如深潭 气和好似浮云散 吾身离去路途远(黑天如水) 夏梦无常一世名,杜鹃凄鸣上云天(柴田胜家) 羽柴家中犬 身居高位守筑前 独木支也难 大厦将倾撒手寰 一生功绩空余憾(前田利家) 注定在此六歧路,大限之日迟早现(大谷吉继) 奉茶曾三献 一袭白衣六河原 成败一念间 身如点火江边岸 随之消逝永不见(石田三成) 不为丰臣为石田 酬友殒命在阵前(岛左近) 鹿角盔指天 六文钱渡三途川 求仁须死战 回眸垂泪望大阪 辜负幼主茶茶殿(真田幸村) 忍辱负重君不见 表里比兴为家园(真田昌幸) 爱字当头站 直江状里斥德川 苦心度流年 守护一方得平安 君臣佳话永流传(直江兼续) 头顶弯月当空照 浮屠世间无黑暗(伊达政宗) 人生七十年 砥砺琢磨尘世间 擎此三尺剑 佛祖难挡青锋现 我今一掷回上天(千利休) 关原大战松尾山 首鼠两端吓破胆(小早川秀秋) 一生几十战 不伤毫发不畏险 马上一声喊 蜻蛉切下敌胆寒 人称战国猛张三(本多忠胜) 出生入死随左右 纵横捭阖侍德川(本多正信) 立功三方原 伊贺山间引路返 救主脱危难 功成俸领八千石 忍者神迹留世间(服部半藏) 生死存亡为大事 变幻无常一瞬间(井伊直政) 负重难致远 不可急躁不可烦 知足不贪念 时时不忘贫与难 方可使得万年船(德川家康) …… 织田信长不愿再听,独自踱到窗边,掏出纸扇,虚指京都方向,再次唱道: 人生五十年 岂与天地试比肩 如梦亦如幻 海内天下放眼看 长生不灭是妄言…… 以上杜撰的情节,来自在下涉猎有限的几本书、几部动漫和几部大河剧后,对于日本战国时代的意象,大多取材于各大名的辞世句。充斥征伐杀戮、纵横捭阖、波谲云诡、快意恩仇、忠义无双、儿女情长等情节的战国百余年,无疑是窥探日本历史的一扇窗。战争本身对如我一般的普通男性读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谈起战国时代,如数家珍者有之,戏谑为“村长械斗”者有之。而在下对一个话题情有独钟,即“武士之死”。极具仪式感的“切腹”“介错”“辞世句”等元素,把死亡的残酷、惊悚和浪漫融合成一种独特的寂灭之美。虽也对切腹的起源有所耳闻,但对其复杂内涵还是懵懵懂懂。 读《日本武士史》的初衷,本意在解惑。前三章读罢,虽有所得,但不免有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之感,或许是篇幅所限,或许是史料本就匮乏,读来颇不过瘾。及至读完全书,才明白本书的文眼,正是我关注的点,即“武士之死”。 当然,作者阐述的并不是我在意的狭义的“武士之死”,而是从武士的肉身之死、阶级之亡、精神之灭三个层面,通过准确的史料,讲述了武士的缘起、勃发、消亡和还魂。前半部的内容从细节上对武士的起源、社会角色、武器、战斗进行了相对真实的还原,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既成论断和过于夸张演绎的固有印象;后半部论证了武士“精神史”之虚妄,也就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观点。 依作者观点,自明治维新初年《日本战史》的“创作性”编纂开始,通过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日本军政当局一步步借尸还魂般塑造出了所谓“忠君爱国”“视死如归”的“武士道”“大和魂”,让无数日本人怀抱着精心炮制出的“民族自画像”,义无反顾地冲进了战争的无底深渊。 “武士之死”,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是美的一种。而比起更加真实、复杂、深邃的历史,这种解读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对这样一个一衣带水、渊源颇深、仇恨难消的民族,也绝不是看几本书、几部剧就能轻易准确画像的。作者客观、冷静的史观值得赞赏,本书也值得推荐。可每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反而要自省阅读量和知识面都远远不够。无他,多读多听,少妄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