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某种微笑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某种微笑读后感锦集

2020-12-23 01:1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某种微笑读后感锦集

  《某种微笑》是一本由萨冈著作,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3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某种微笑》精选点评:

  ●思维桎梏在一种小情感之中。

  ●这样的故事我信,这样的情感我了解。可是看完之后很无力,我该不会再去看萨冈了吧...

  ●甚至好过《你好忧愁》

  ●《某种微笑》叙述的是一个青年女大学生多米尼克的一段经历。她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可靠的东西,感觉生活就像一个阴森森的旋涡,日子过得平淡乏味,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与愿望去干什么事。男朋友贝特朗也是可有可无,提不起劲儿。在一次聚会中,她碰上了男友的舅舅吕克。吕克也是全身散发着忧愁的气息,带着灰色的眼睛和疲倦的神色

  ●这几篇似乎都比她的成名作《你好,忧愁》好~

  ●“和他在一起,很少感到孤独,内心如此平静,而且如此泰然自若。幸福好像是件平常的东西,上面并无什么标记。”终于在这么个阴沉天气里,安静的阅读完这本书。

  ●在那么多的微笑中走过,现在,又孑然一身了。孑然一身得遗世独立的快感,只是作为一个爱过一个男人的女人的存在,印象深刻的也许只是一种情怀。

  ●某种微笑,某种忧愁,怎么能忘?

  ●永生不再相遇的某种微笑

  ●一切的错都是翻译的错

  《某种微笑》读后感(一):有种微笑

  也许看忧愁只是喜欢这个作家,但读这篇后瞬间爱上了她,很多人觉得不如前者,也许是年纪的增长,更能体会这篇的内容。我看到了属于这个年纪的不安,忧伤,却又骄傲,充满激情。我只爱这种微笑。我爱过这样一个人,我有过这样的青春。这样就足够了

  《某种微笑》读后感(二):你喜欢……吗

  对《某种微笑》没有兴趣,直接读了《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两个原因。你喜欢……吗,多聪明的名字,让人忍不住深究一下。勃拉姆斯又恰是古典音乐盲人我听过的不多唱片主人之一。

  读过感觉她太聪明,甚至让人怀疑她写作时的年纪真的只有二十出头。这聪明虽有些过头,但远未过火,恰能让同龄自惭,让前辈自怜。

  也真像部电影,只是难拍了些。听说果真有部电影不久后出来,远不如小说成功的样子。

  《某种微笑》读后感(三):忧郁萝莉与忧郁大叔

  多米妮克是一位小萝莉,当然这是相对她爱的大叔而言的。她绝不是一位萝莉,她成熟,她忧郁。正是这种忧郁把她和吕克联系在了一起,有共同语言的人当然很容易被爱情俘获。

  虽然他们干着在我们看来并不道德的事情,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事情,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这种风流韵事发生在浪漫的法国已让人习以为常。

  只是这位年轻的少女的爱是那么的狂热。她曾平静,她曾克制,她曾觉得那并不是爱。但是对吕克无休止的思念无情的否定了这一切。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甜蜜的痛苦,幸福的痛苦。而吕克的心却难以让人琢磨,他永远都是带着淡淡的忧愁。

  倒是吕克的妻子让人敬佩,她理解丈夫,她尊重他,她尊重他的爱情,他希望自己丈夫幸福,她真是一个好女人。

  《某种微笑》读后感(四):两种混乱。

  《某种微笑》是大学时候在阅览室读到的

  是萨冈的第二篇小说,应该还算青涩吧

  没有处女作那么有名气,因此市面上能见到的版本不多。新版更是没有的。

  能看出作者年龄、心态、思维、语言的各方面变化。由女孩变成女人,无疑愈发成熟、润泽。

  不过不变的是细腻,对瞬间的感觉捕捉得极好。

  《某种微笑》的时候,她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她以为自己在深层,其实她只在表面浮游着。因为生命对她来说还尚未延展到更深处。年轻的生命尚未具备质感。

  到了《您喜欢..》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一种姿态,因为她本身具备了时光的厚度。也正是这样她变得更加细腻,繁复,光洁;她是隐藏在内部的;你是看到一个女人的形象——而在《某种微笑》里,你是听到一个女孩的内心。这是两种发生在不同层面的混乱。两个极为逼真可供读者使用放大镜仔细琢磨的某些类女性范本。

  对萨冈没有太多的刻板印象,只是读罢后,偶然想起她的样貌神态,觉得这位女作者的惹人疼爱是注定的,尤其是被她那些至少不会反感懒散忧愁的同胞们。

  翻译方面,《某种微笑》很好,《您喜欢..》个人看来稍微古着了,有些字词句(尤其到后半)竟有章回话本的丝缕气质,略微突兀。

  《某种微笑》读后感(五):我们终究成了忧愁

  初读萨冈,自然是从《你好,忧愁》开始的。按她的话说写小说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和一个朦胧的想法。”的确,在《你好,忧愁》里年轻女孩的感情描述地朦胧,但这份向往自由无忧无虑的朦胧对于青春期的人们是多么的普通,以至于太容易感同身受了。而在《某种微笑》中,多米尼克的感情描述太细腻,以至于每次都是强烈的认同感或排斥感扑面而来。在这个有些烂套路的故事情节背后,人物心理和情感却很打动我。

  萨冈讲故事的能力之强,让人紧紧跟着人物心理活动。简单来说,这就是个关于年轻情妇的故事。在法国式浪漫的萨冈笔下,情妇不受到道德谴责,原配可以坦然地说“肉体方面的不忠贞并不真正严重。”,甚至在女主多米尼克的心理活动中只有在初期才显现出对有妇之夫的愧疚感,而后的情感完全建立在我爱他,我爱他,但他不爱我的忧愁中。她从来不要求占有,她需要的只是浪漫的爱情,即使这只是一种“充满了焦躁而苦涩的幸福感。”我喜欢小说中几乎只关心了“我”的想法,在“我”的世界里只有吕克,没有吕克的妻子,没有身边的其他人,甚至没有吕克眼中的我。

  吕克的形象其实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多米尼克的心里描述中的,所以其实并不客观,用怎样的形容词都很难描述他。但这并不重要,这个故事最迷人的地方对我而言,就是吕克人物的朦胧感。我们身边怎么没有像贝特朗一般帅气善良但无趣的同龄人,但同样也有像吕克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的人,他的体贴不轻浮、自由不聒噪、深情不做作,也只有这样的人在说出,“我只是要和你同床共寝,我想要同你一起生活,同你一起度假。我会十分快乐,内心充满柔情。我会教你认识大海、金钱和某种自由的方式。我们就不那么无聊了。喏,就是这些,我讲完了。”然后我和多米尼克就都融化了。

  萨冈的故事结尾总是收得很快,可能因为太现实了。在《你好,忧愁》中“我”终于屈服于了安娜,在《某种微笑》中“我”终究孑然一身剩下孤独,就像生活中我们终究屈服给了——忧愁。这些结局或许并不是悲剧性的现实,但似乎就是现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