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带吸管的玛格丽塔》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12-23 04:18: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是一部由邵娜莉·玻色 / Nilesh Maniyar执导,雷瓦希 / 卡尔奇·克什兰 / Sayani Gupta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一):I love Straw

  最近正需要这种暖暖的感觉。时间的意义不在于妳做了多少能说得出的惊呆人的事情,而是对于自己的生命,妳确认没有辜负了每一分。

  Laila和Khanum sex的时候,Laila潮红的瞬间我感动了。

  特写镜头的时候看得到女主皮肤上略微粗糙,但是却在眼神看到了明媚。

  让人感受到特真实。

  Khanum的画妆的样子美呆了

  最后Laila去约会之前,我还想着会是谁呢?~

  片尾的三分钟诠释了片子的主旨。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二):带吸管的玛格丽塔

  片名取得好,玛格丽特代表年轻男女向往的灯红酒绿的时尚生活方式,而带吸管却隐喻着女主莱拉因为身来残疾注定无法想正常人一样享受正常生活。但是她的坚强乐观的品质,聪明勤奋同时又充满才华,在爱她的家人们的支持下,她来到相对更开放的美国追求更自由的生活,并在这里邂逅了失明但同样勇于拥抱生活的女孩哈努姆,本来性取向正常的莱拉在明确出柜的女朋友的影响下,也坦然接受了同性恋,但是却无法对家人坦白,与此同时,她也终于尝试了人生第一次与异性的性爱,让她自己内心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影片最后,莱拉为了陪伴临终的母亲留在了印度,与女友分手了,但是也没有交代是否就恢复异性恋的选择,但在我看来,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莱拉经历了这么多已经足够坚强到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任何一个抉择。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三):看到哭因为太有同感

  从没怀疑自己是双性恋的身份,但困惑是否有勇气跟同性共结连理。于是永不满足,总想探索其他的选择,最后失去了深深爱过的女生。

  原来社会和家庭最终都能接受我们,但是我们自己的懦弱与贪心让我们的信任渐渐瓦解。

  就算confess"I am confused.""I don't want secrets anymore!“

  还是不能原谅。"How could you?""You use me."

  --------------------------------------------------------------------

  其实,我说的是我自己。

  片中的女主的女票真的很好,一直照顾她和妈妈直到最后一刻。而我的却在家里出事的时候放开了手,留我一个人去面对世界的黑暗面。

  但放手又何尝不好,终于明白世界上能跟自己一世的人只有自己。用生命中重要的人的离去教会自己欣赏自己,与自己和解。等下一个人来时可以用最更美好的样子迎接TA,珍惜TA,又何尝不是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最美的礼物呢?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四):因为自信 所以美丽

  小儿麻痹症女患者狂爱摇滚音乐 为摇滚乐队作词 在乐队里喜欢上一个男生 她从暗恋到明恋的过程其实就感动了她自己 然而根本触动不了那个男生 后来幸运地拿到美国纽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去到一个繁华的城市 一次抗议现场 偶遇盲女同性恋者 第一次喝酒 第一次做爱 第一次怀疑自己的性取向

  历经无数痛楚:

  1.摇滚乐队赢得冠军 主持人说作词是位残疾人 所以应该把这个奖杯给他们 女主竖中指后离开舞台

  2.好不容易有喜欢的对象 就因为自己的不正常而胆怯 怕被拒绝 无人祝福的暗恋多可怜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表白 互相拥抱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喜欢的人根本对自己一点感情都没有 有的只是队友间的友谊之情

  3.身为印度人 去到美国纽约 遭人白眼不说 更何况 连愈渐年老的母亲也跟着来大学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

  4.向母亲坦白自己的性取向 母亲好难过 父辈可能接受不了同性恋这种新玩意儿 可能不理解 也可能是在害怕 毕竟女儿喜欢的女生同样是残疾人

  5.母亲得了结肠癌 让她回去美国继续读书 其实也有暗示尊重她的选择(性取向) 她后来放弃继续读大学 留在印度 因为家就在那里

  影片结束镜头莱拉叫服务员把玛格丽特倒入自己随身带的塑料杯子 她再插上自己带的吸管 望着镜子傻笑 可能有人觉得她好傻 但是我觉得这是她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生态度 她觉得和自己have a date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最后对着镜子抛媚眼 我笑了 她真的好美 因为自信 所以美丽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五):为自己,精彩的活下去

  当莱拉很郑重的说“我有一场重要的约会”时,气氛完全变了。他要和谁去约会呢?镜头对着她那精致的脸庞越久,我的胃口就吊得越足。直到镜头一下子切远,原来她的面前是一面镜子,她在和自己约会。

  为自己活,才是最精彩的活法。

  我固执的认为,一个好的结尾要远远比跌宕起伏的过程重要。虽然前面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都是小打小闹,单凭这一个结尾,足可以把整部影片拉高一个档次。

  罹患小儿麻痹的莱拉拥有很高的文学创作天分,她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被人认可。可是当她作词的作品被颁奖的时候,她却被告知是因为自己残疾才获得了垂青。这种侮辱式的垂青让她愤怒的竖起了中指。

  其实她并不知道,就在并不遥远的中国,有个节目叫星光大道。这里的每个选手都有一段悲惨的故事。比起他们,她根本不算啥。

  到了美国读书后,她遇到了哈努姆,一个失明的女孩。她们相爱了,进而出柜了。哈努姆教会了她很多,她们形影不离,几乎成为了彼此的一部分。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

  我是你的足,陪你踏过晨曦的绚烂。

  莱拉明白自己是双性恋。她爱哈努姆,但是却并不排斥和男性滚床单。她陷入了深深的彷徨。不过直到最后,病重的母亲临终前意味深长的告诉了她:“回到美国去读书吧。”

  事实上,这就是告诉她,去做你自己,为你自己而活,不要考虑那么多。

  我们每天朝九晚五,为了公司拼命工作。回到家里,又要为家里的琐事操心。房子,车子,孩子,样样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似乎,我们的存在就是为别人解决问题的。

  也许你会说这是人类的社会功用。但是,我们该不该在一年里,为自己活那么几天呢?也不用奢侈的享受,不过是自己坐在窗前,发一天呆,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仅此而已。

  莱拉做到了。她与自己约会的一刻终于明白了。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为自己精彩的活下去。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六):要遇到多少人才能找到自己

  很神奇,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子里对比的居然不是其他同性题材或是爱情电影,而是前几天才看到的韩国电影《王者》。大概是因为和本片的主人公在爱情路上的遭遇一样,《王者》的主人公也是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才找到自己人生职场的定位。但莱拉故事更加令人感慨。

  因为B站的翻译是脑瘫女孩的爱情,所以一直在好奇,导演究竟会给女主角安排怎样的爱情。直到盲女登场。忽然觉得这个翻译实在太狭隘了。这根本不只是关于爱情的事儿,而是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定位自己的过程。

  《王者》的主人公泰铢一路遇到打自己父亲的普通检察官、裴晟祐饰演的前辈检察官以及检察官中的大boss韩强殖,每个人都将他的人生推向了新的阶段。他在不同的阶段给自己不同的定位。但相比《王者》泰铢黑暗的职场升级战,莱拉通过爱情来寻找自我的过程显然更加丰富多元。

  这个脑瘫的女孩,她敢于尝试禁果,好运的她也遇到了一个通情达理的男孩。要知道很多女孩的爱情第一步很不顺,往往还会有很多副作用、后遗症,让她们要花费很多的力气去疗伤,有些人甚至从此陷入迷茫,在自我怀疑中无法前进。这个男孩后来跟莱拉以及盲女一起做足疗时的交谈,真的好暖心,人人都应该有个这样的朋友。

  除了异性恋,同性恋,其实导演还涉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爱情里的忠诚。不论跟谁在一起,是不是都要专一?为什么莱拉再跟盲女一起的时候,还要跟外国小哥做爱。莱拉的回答很简单,只是因为他能看见。盲女觉得被利用了。我觉得莱拉一路走来,不想利用任何人,但的确也利用了很多人,通过他们,通过和他们在一起的经历,莱拉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重塑自己。

  很欣慰,这一路上,莱拉都来没有陷入过自我怀疑,更没有萎靡不振。这么一比,王者泰铢那段自甘堕落的生活更让人生气和痛心了。莱拉真的是坚强的女孩。她终于懂得肯定自己,不再通过外界的反馈来调整自己。她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我们呢......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七):或者画地为牢,或者破茧重生

  一辆湖蓝色的小面包车缓缓驶过,和周围拥挤嘈杂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女脸上满足的笑容。她从车窗探出头来,感受着风从脸上拂过。直到车子停下,残疾人专用下车门缓缓打开,玛格丽塔与其他同龄少女的区别才体现出来。

  玛格丽塔是一名脑瘫患者,轮椅是她行动的唯一工具,喝水只能勉强借助吸管。即使身体上能主动做到的事情和同龄人相比起来是那么渺小,她依然积极的过着每一天。热爱音乐,善于交朋友,脸上永远堆满笑容,除了那具被困在轮椅上的躯壳。

  经历了苦涩无奈的初恋后,玛格丽塔第一次意识到残疾的身体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她在情感痛苦的漩涡里做出了选择,离开祖国,去大洋彼岸的美国,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在家人的支持下,玛格丽塔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顺利来到了美国。在适应纽约生活的过程中,韩努姆出现了。韩努姆是一名巴基斯坦少女,热衷于平权运动。她的双眸美丽深邃,但是空洞,因为她被剥夺了欣赏这个世界的能力。

  两个同样在异乡寻找自我认同的女人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焰,并很快繁衍成了美丽的繁花。她们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残疾,停止享受人生的权利,而是用力地爱着每一天。

  与大多数发展中的亚洲国家想似,在印度同性恋依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年长的一代人。因无法被家人所接纳,玛格丽塔遇到了身份认同的阻碍。短暂的迷茫过后,她做出了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带着一个残破的躯壳,少女远渡重洋寻找自我,冲破世俗的枷锁,咀嚼人生的酸楚,亦在情感的荆棘中受伤,经历失去亲人的痛苦。最后,并没有所谓的结局,所有的故事都在继续,新的苦难随时可能出现,希望同时也在那里。

  当上帝给予了你一个坚不可摧的牢笼,或者画地为牢,或者破茧重生。更多的情况下,生活的权利是被自己所剥夺了。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DING(DING0612_),谢绝转载]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八):彩虹的颜色是生命

  偶然观看了《带吸管的玛格丽特》,里面的蕾拉让我想起了我的同学,他叫晨,晨初中和高中都和我在同一所学校。所以对他的了解也稍微多了一点。他和蕾拉一样,也患有脑瘫,双手和正常人不一样,写字就像是在用刀在石头上雕刻,走路的时候,也总是像有一阵风,把他刮歪。但是,他和蕾拉不同的是,他还是用手和笔写字,用双脚校园穿梭。在学校,他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晨数学特别好,上课时如果老师在黑板上讲解一道题目的两种解答方法,他能够再列出第三种,第四种。他会不厌其烦地和老师探讨题目,也会在自习课上独自钻研。每次数学成绩都是我们班级的佼佼者,但是对于文科类的东西,他总是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他的书写速度无法赶上语文老师对写作文时间的要求,在考试时,满头大汗地奋笔疾书,也总是会空出一大块格子无法写满,不是脑子里面没有墨水,而是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初二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还是用一种关怀的态度来对待晨,但是在后来很多次的考试和评比中,因为晨总是完不成试卷而拖累了学科的平均分和老师在全体中的名次,老师对晨也难免会无奈,所以晨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忍受了不少老师的冷眼。但是,他还是会毫不气馁。还是会在课间,找我借英语笔记,来补录上课时没有跟上的内容,还是会和语文老师来沟通如何写议论文或是记叙文,他希望他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不比我们差,就像是电影里的蕾拉,在摇滚乐比赛上,因为主持人要求她以残疾作词人的身份来谈一谈心得,蕾拉直接对主持人竖起中指。那是对命运的抵抗,和对自己尊严的维护。

  印象最深的是上初三的时候,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一个响亮的巴掌,我们都从书本中抬起头,看到一个小胖子扇了晨一个巴掌。晨一只手捂着一侧的脸,另一只颤抖的手指着小胖子说:“你给我等着”,结果“啪”的一声,小胖子又扇了晨一巴掌。我当时就急了,一拍桌子问小胖子到底要干什么,小胖子也给我们班同学按在座位上,不给动一下。晨也就坐下来,低着头继续做他的题目。后来的事我就不记得了,听说小胖子之所以打晨是因为晨演算题目时笔与纸摩擦的声音打扰到他睡觉了。其实,他就是仗着他比晨高一些,胖一些,就欺负他。人,总是会在比自认为比自己卑微的人面前趾高气昂,事实是,他在精神上,已经卑微的让人嗤之以鼻了。

  父母把我们送到这个世界,我们都平等的享有生命应该经受的一切,迷茫也好,苦难也罢,正常与不正常都是人类来规定的,我们有资格来冲破笼炉。人,都拥有如彩虹一样的生命的颜色。都应该给予他最基本的敬重!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九):我只比你多根吸管

  在中国的选秀节目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编导一定要找到参赛选手的故事点,最好有个悲惨的身世或是残疾的身体,这样就可以获得广大观众的同情与好感,以便能进入更高阶段的比赛甚至夺冠。

  而在印度的莱拉却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莱拉是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年轻姑娘,是德里大学的高材生,拥有很好的文学创作天分。在一场比赛中,得知是因为自己的残疾才获得奖项时,她做出了与中国人不同的表达方式,她竖起了中指转身离开舞台。

  莱拉好像从未因残疾而感到自卑,她向一个健康男孩告白,虽然被拒绝也没有一蹶不振。她被好友嘲笑:“和正常人做朋友不会让你成为正常人!”却仍不以为然。

  到美国读书时,莱拉遇到了一个女孩,她们在身体上同样有缺陷,却有着同样的开朗性格,她们相爱了。爱情让人快乐,让人勇敢,于是莱拉勇敢的出柜了。

  莱拉在出柜前却发现自己也并不排斥与异性的相处,她与男同学发生关系后更确定自己是双性恋。她对母亲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向同性伴侣表明了自己与异性滚床单的实事。

  你会认为莱拉是个坚强勇敢、自信果断的女性,但是她也有彷徨、也有迷失、也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与痛苦之中,与常人一样,并没有多一分或少一分。

  有时,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作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你能真正的认清自己,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在某个道路的分叉口,能果敢的做出遵从于内心的选择。这选择并没因为你是否身有残疾而变得更艰难或更容易,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病危的母亲在临终前对莱拉说“回到美国读书去吧”,有时长辈对子女包容的爱,一句就够了。

  在片尾,莱拉打扮的美美的,在餐厅点上一杯玛格丽特,让服务生倒在自己专用的塑料杯里,与镜中的自己来一场“重要的约会”,这时的她美艳照人,像任何一个正值青春的姑娘一样。莱拉没有辜负母亲的爱,她用更爱自己来回报母亲的给予,“我就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只是喝玛格丽塔时比别人多根吸管而已”。

  对于残疾人,身体健康的人不自觉的会生出怜悯。但对方真的需要这样廉价的同情吗,莱拉们更希望人们以对待正常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他们不用别人来决定他们“该不该、能不能、配不配”,他们有权利自己去追求想要的一切。

  所以莱拉不是励志的鸡汤女,她是一位追求平权的斗士;所以,莱拉会在情趣店里相当自信地问一句:

  《带吸管的玛格丽塔》观后感(十):带吸管的玛格丽特

  一个出色的演员能成就一部好电影,这并非妄言。

  卡尔奇·克什兰在《带吸管的玛格丽特》(2015)中出演的莱拉,无疑于一个神话,好似把我们带入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但现实的喜怒哀乐,则让这个心境透明单纯可爱的莱拉,在微风絮语的砥砺中嬉笑成长。

  带有印度风情的民俗音乐,动听而静缓,渐入人心,没有以往印度宝莱坞的歌舞飞扬,倒让我想起雷伊《阿普三部曲》中的弦乐。

  当然,影片的成功,还在于片中串串烧的生动细节,活化了印度人天性所散发的生趣、坚韧与平和。身患脑瘫,却乐观向上,时时坐着轮椅,还带点叛逆的莱拉,前后经历了四段懵懵懂懂又清晰可辨的爱情,尽管她自己到最后才得以确定。

  大学同学德鲁夫,下肢瘫痪,坐着轮椅,生性逗乐,他随时能带给莱拉快乐。莱拉也总是毫无顾忌地拿出吸管插入他的饮料瓶吸吮。他眼睛盯着别的女同学,却正经地对莱拉说“我只娶你”,逗得莱拉开怀大笑。

  当莱拉无限着迷于学校乐队主唱帅小伙尼玛时,德鲁夫摇着轮椅,挡住她,斥责她转向了别人,还骂她“白痴”,莱拉则回应“混蛋”,这只让观者忍俊不禁。

  莱拉为尼玛的乐队写了一首歌词,她的女友萨米拉及尼玛一同在会场演出了这首歌,赢得了成功,但女发奖人却用“残疾女孩”这一称谓,就好像我们这边总爱用“身残志坚”来说道莱拉,愤怒的莱拉拒绝领奖,大家都在安慰着她。觉得人格尊严遭受到莫大耻辱的她,只希望得到尼玛的慰藉。而尼玛却轻淡地说我跟大家一样,只希望你得到快乐。满怀痴情,结果却只是一厢情愿,这段时间所有梦幻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原来,“我真的做了一次白痴,我当了回傻瓜!”,莱拉伤心地对妈妈这样说。她再没心思进入德里大学的校门,独自摇着轮椅在婆娑树影下,一边发呆愣想,一边又不知所向。妈妈的抚慰,让她慢慢消弥了肿胀的心结。父母亲帮她偷偷申请了美国留学的机会。当录取通知书放到莱拉眼前时,她不敢相信来得这样快。

  妈妈陪她飞到了纽约。雪花飘飘,这是印度少见的冬景。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学校帮她请了保姆,还有妈妈的照顾。课堂上,老师让她们根据他的提供的材料写篇作文。莱拉用心倾听,并录了下来:“除夕之夜,你在船上,你听到大提琴的悠扬之声,你在吃橙子,有人身着蓝衣,你告诉你爱的人,一个非常私密的事情,且毫无保留”。

  乔斯老师指定男同学赛德里帮莱拉打字。这是一个地道的美国帅小伙,为人豁达开朗。就在莱拉犹豫之时,她无意当中参与一次联合广场的示威游行,让她结识了盲人美女卡哈努姆,这可谓一个古灵精怪的奇葩。看不见世事,却处处触摸到现实,让莱拉大开眼界。

  卡哈努姆说我先后生活过七个国家,我的妈妈来自巴基斯坦,我的父亲来自孟加拉,我还在马达斯加斯生活过。一个地道的国际公民。渐渐,她们的熟稔,让她们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无意的一次触碰,让情不自禁的卡哈努姆大胆地吻了莱拉。感觉怪怪的莱拉,并未抗拒。卡哈努姆激动地说莱拉,你不知道你有多漂亮。

  卡哈努姆带她到纽约酒吧,劲歌飞扬,莱拉来了一杯玛格丽特,开心地插入吸管,葡萄酒让她晕乎乎,反正旁边有无所不能的卡哈努姆,她还怕什么呢。这样,卡哈努姆即成为莱拉懵懂人生的主心骨,指引和主宰着莱拉的人生。

  莱拉决定搬去跟卡哈努姆一起居住,为了保姆的生活,她让保姆住在自己的房间。莱拉的妈妈则放心地返回印度,当然妈妈对莱拉与卡哈努姆之间的事情还毫不知情。

  莱拉问卡哈努姆,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是“女同”的,卡说14岁时,几年前告诉父母,他们暴跳如雷,愤怒哀嚎都经历过,渐渐妈妈接受了。莱拉则说我还不清楚自己的性取向,这也是她内心一直的疑问。在帅哥赛德里家学习时,二人发生了自然而然的感情,激悦过后,莱拉仍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

  存疑之中,莱拉带着卡哈努姆飞回德里的家,让卡哈努姆体味到了莱拉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莱拉的弟弟莫努人小鬼大,煞是可爱,带她们一起打板球。只是莱拉一根筋,竟然告诉卡哈努姆,曾经与赛德里有个一次激情,卡哈努姆愤怒了。莱拉说我一直不能肯定我到底是不是同性恋。

  而莱拉告诉妈妈自己是“双性恋”时,郁闷的妈妈对她发了一通脾气,然后独自啜泣,对着镜子取下头套,原来她患有结肠癌,一直在做治疗。爸爸告诉莱拉实情后,莱拉伤心地来到医院,紧握着妈妈的手,母女相拥,落泪的妈妈说请原谅我。莱拉摇头,不让妈妈再说,尽心安慰妈妈。莱拉对卡哈努姆说我不能返纽约读书,我要陪着妈妈。卡哈努姆理解莱拉,独自飞回纽约。

  妈妈还是走了。追思的葬礼仪式上,莱拉请求爸爸放着平时录音带,当妈妈的絮语传出,一下逗乐全场。悲哀中带着喜乐,这或是苦难的印度这个特有民族才有的乐观吧。从此,一家四口看电视,变成了一家三口,沙发中间一个位置已空空荡荡,莱拉过去拉紧爸爸的手。慈爱的爸爸说话很少,却把痛苦深埋心中,不让儿女看见。

  最后,莱拉来到理发店,让师傅剪短她的头发。有电话来约她出去坐坐,她说我还有一个约会。这是什么约会呢。一下变得清新爽朗的莱拉,精神奕奕地来到咖啡馆,用吸管插入玛格丽特,独自举起杯,对着镜子开怀畅饮。

  她的自信,她的笑声,都说明她已有了内心的主张,她不再懵懂,也不再存疑了,她终于从痛苦中得到了身心的启示,这,只有莱拉自己知道,毕竟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孩,正如片尾引用诗人鲁米所说的“你受伤的地方,是光会照进来的地方”。

  2015、9、1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