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行走》观后感100字
《云中行走》是一部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本·金斯利 / 夏洛特·勒·邦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中行走》观后感(一):主要还是吐槽女主设定。
独特的讲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精彩绝伦的配乐与特效加分不少。但是苍白的剧情,和人物之前轻描淡写就建立的深刻关系让人无语。女性角色刻画无疑很失败,思想内涵全无,两句话有的感情然后就沦为头号跟屁虫。最后突然说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都懵了,讲这么半天,难道你的梦想不是安心的跟屁虫,你……在逗我啊?
《云中行走》观后感(二):短评写不下
「当我走上钢索,一切声音都消失了,眼前只有一条通往无限的钢索,这片虚空属于我。」其实这是个创业故事,起于浪漫,成于执行,终于离别。
缜密的规划、切实的时间表、无私帮助或中途退出的小伙伴、跨越障碍的急智和运气,成就了这个无谓的壮举。但你也可以说所有壮举都可称无谓的对抗,或可称献给城市的诗行。
《云中行走》观后感(三):我觉得在物理部分做的比较差
曾经看到一个国外的跳伞大师!说过,不管是多牛逼的跳伞高手,临跳前的一瞬间,两腿肯定是发软,甚至颤抖,心理素质多好,心跳加快呼吸加剧生理反应是不能避免的。这个电影并没有表现出这种步步惊心状态。
有就是钢丝的那种受力之后的变化状态做的非常不好甚至能让人感觉出是特效,人物心理的那种紧张感,完全没看出来
《云中行走》观后感(四):来吧
第一次尝试中国巨幕 体验很不错 比想象中好很多 只是影前秀只注重了听觉 视觉部分被忽略了 《云中行走》又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影视工业的强大 特别是能在垂直的平面让人有纵深的高度感 这样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近几年看过电影中比较优越的了!(看得我真的腿软了 会恐高的做好心里准备[再见])下次可以考虑中国巨幕了
《云中行走》观后感(五):后悔去电影院
周六晚上去看的,卡着点跑到检票处,领了眼镜进厅,已经熄灯了,黑暗中尼玛怎么这么安静,感觉没有人气的样子,结果屏幕一亮我去整个厅里就我们俩人!尤其是看到后面高潮处我闭着眼捂着耳朵跟他喊:我好后悔来看这个电影啊!要吓出心脏病了啊!尼玛啊!
至今还在后悔中,影片的深刻含义什么的完全没心情感悟啊!
以上。
《云中行走》观后感(六):是疯子,也是传奇
《云中行走》翻拍自走钢丝大师菲利普•帕特的自传,看得我脚超级疼,呵呵。为了梦想可以不顾一切去达成的那种疯狂,注定了他会成为大师级人物吧。为躲避警察,本来走一遍就已经成功的表演,一下走了无数遍,还临时加入N种高难度动作,除了生理上的平衡力,更重要是意念的集中,很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是疯子,也是传奇。3.5颗星。
《云中行走》观后感(七):挺不错!
就算没有影院的3D效果,都让人看到看到手脚出汗的电影,人总有一些东西爱之如生命,你会为了心中所爱去做一个梦,然后实现去它吗?成功当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并坚持下去, 就像看电影爱写点什么,虽不奢求当导演,也不奢求成为影评家,但是总会享受在看完一部喜欢的影片后写点领悟的过程中那种思考的乐趣。
《云中行走》观后感(八):最喜欢的几个地方
一、飞利浦和安妮有一段短短的默剧表演,特别棒。
二、杰夫和飞利浦在平衡木上呆了三个多小时。
三、飞利浦第一次从南塔忘北塔走,身后是杰夫高兴的手舞足蹈的样子,虽然模糊,却带给我满满的感动。
四、飞利浦第一次从北塔往南塔走,音乐是《致爱丽丝》,他的步伐明显变轻快。
暂时就这么多。
《云中行走》观后感(九):无题
看电影的时候,知道这个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更加敬佩外国人了,觉得中国压根出不了这样的人才,没有这么疯狂,也没有这么极端,所以也没有奇迹。
后面看3D效果,棍子掉下来真的吓一跳,后面走钢索真的很精彩,我的恐高症都犯了,手心一直出杆,男主在钢索上思考人生,这其实是电影我觉得最不好的地方,那个旁白,真的很出戏。
《云中行走》观后感(十):浮想:愿美好与正义永存!
除去电影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我更多的联想到双子塔的消失和恐怖主义的肆虐。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一定是有分歧的,但人性最接近灵魂的对正面的美的事物的理解是相似的,只有那些打着自由与正义的幌子却干着反人类的勾当的人,才是真正应该得到人们的鄙夷与反抗的!时隔14年以后,突然想回首,与全世界所有善良的追求美与正义的人们一道,为双子塔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