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30 02:49: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是一本由周振甫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精选点评:

  ●实用

  ●當時覺得無限景仰,如今覺得不過爾爾。或許真得有利于入門吧。皆是桐城派文法。

  ●讲得不够细

  ●没认真读完。里面提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很有启发意义。

  ●从六观、因声求气觅得读懂《文心雕龙》的方法

  ●完成!

  ●因声求气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我只能是囫囵着看。但是有两点很重要的收获,一是人物的出现,要有一个好环境,这个环境如果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那就是好环境。还有文章要讲究四点,一是主题,二是气势,三是纲目,四是遣词排句。我想看一本书,能有这两点收获,也是大收获了。

  ●去年读的,mark 一下 吧

  ●好书,厚厚一本,对于古文学习助益很大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读后感(一):学习古文没有捷径

  其实古文就是要多读的,不说古文,别的也一样。只有储备够了,才能给积累到更高的层次,譬如说这几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要是知识储备不够,你怎么能够看出李商隐用了多少典故在里面?要是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还谈什么读懂。古文没有捷径,不要以为看点怎样学习文言文这样的东西,学语法、学实词这些都是积累够了之后的下一步,不要妄图不会爬就去学习走路——学会了也走不稳当。至于这一段只是《怎样学习古文》里面的第一章,后面还有因气求声、六观等等内容,中华书局出版的,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六观可以配着文心雕龙看。不仅古文如此,咱们不说看原文书,但是看西方文学名著,最起码圣经故事、希腊神话你都得读了吧。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读后感(二):骈文中的声律

  作者引吴均《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这篇里对句音步的平仄如下: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平平——中仄,平平——中仄 一共四联,每联两句。 第一联是一仄一平,对一平一仄。 第二联承接第一联,第一联末是一个仄音步,故第二联首也是仄音步,成为一仄一平,一平一仄。 第三联承接第二联,第二联末是一个仄音步,第三联当以仄音步起,而这里却用平音步起,成一平一仄,一仄一平。 第四联承接第三联,以平音步起,成一平一仄,一平一仄。 这里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骈文的平仄还不很严格,所以第三联用平音步起,没有承接第二联末的仄音步。第四联下句的音步与上句相同。 上引一联两句,每句四字,太简单了。再引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三联来看: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落霞——与孤鹜——齐飞, 中平——仄中仄——平平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中仄——中平平——仄仄 第二联这两句已经很像七律了,《滕王阁序》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近体诗定型的代表沈佺期、宋之问此年皆二十岁左右,王勃只比沈、宋大五六岁。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 第三联四句,两句对两句。上联两句音步的平仄,跟下联两句音步的平仄相反。 再看其上联两句,第一句一平一仄,第二句前两个音步为什么也作一平一仄呢?因为第二句倘作一仄一平一仄,末一个音步是一仄,与第一句末一个音步一仄相同。作为上联,两句末一个音步避免相同,所以第二句只有作一平一仄一平。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读后感(三):书依然香——读周振甫《怎样学古文》杂感

  “书香”是一个很文雅、很有诗意的词语。据说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为“书香”。不知何时,这个词语就用来形容世代读书的风尚,或者是有读书先辈的人家,如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等等。

  有句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百年,这里面大概读书适合重要的因素吧?常言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曾国藩总结的“八字家训”第一个就是“书”,而其本人一生不仅学问很好,而且可以说完全是按照自己的那一套理论去实践的,所谓被称为“圣人”,尽管有天津教案一事遭人诟病,但大致还是可以成为圣贤的。而这里面的秘密恐怕就是读书了吧!据说曾国藩即使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期间,仍不间断读书和日记。可见这世间之人,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勤奋和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读书确实是一件苦差事,“板凳要坐十年冷”,恐怕十年是不够的。而且其投入和产出也很难称得上严格的正相关,“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啊!按照这样的逻辑,这可能是风险巨大的投资,或者说一桩赔本的买卖。然而长时间的积累必然会带来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说不上哪天需要的时候,“收获如盗寇之将至”,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这种在不自觉中的提高,必然是辛苦的付出换来的。

  我觉得拿着书卷摇头晃脑模仿古人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同样周振甫先生也很是提倡“立体的懂”,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这可能主要针对的还是古书。不过似乎有关思想元典和经典的著作大都是古人写就的,经过翻译和转化的文字,显然已经有了很多的过滤或者遗失,其思想的精华也就不再是原汁原味了。不过这对于非研究思想史的人来说,似乎影响到也不是很大。

  往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是一部分人的事,或者一定时间段的事。然而在我看来,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有一辈子学不完的知识,有一辈子看不完的书,不过趁年轻的时候多看看多读读总是极好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有多少纷繁的应酬和非做不可的琐事会影响你读书的心情,耽搁你读书的时间。

  不过读书必然涉及到选择,因为正如有人讽刺的那样,写书的人比看书的人多,所以看什么书就显得很重要。可能看有些“劣质的”书同样会耽搁你读书的时间,影响你读书的心情。因此,我觉得一些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的指导性著作还是值得翻阅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再梳理、择取,首先不至于有很多的迷惑,也能省了很多的事情。

  读书虽然往往有不期而至的收获,不过总是需要时间、精力和耐心的。古代人通过科举考试,俊彦崛起于孤寒,因此读书改变命运依然是大多数人的信条,不管是寄希望于自己还是下一代。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讲,提高修养培养气质,总还是有那么一些作用和影响的。从这个方面讲,即使为了一点私心和虚荣,读读书还是应该的,至少是可以的。因此为了培养文化通识和应用修养,读读经典是很好很有益处的,因为这些书作为思想的元典和经典依然还香,当然如果能够持续和传递这种书香,那再好不过了。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读后感(四):为什么现代中国人读古文会成问题呢?

  前段时间学韩语时了解到一件趣事,在文字史上,出现过其他民族借用汉民族文字的现象——说得正是朝鲜,越南和日本。平昌奥运会期间,短道速滑事件发生后,我在外网上看到中国网民酸韩国人道"连自己的史籍都看不懂,真是抛宗弃祖的家伙们"。现代韩国人无法阅读汉字写就的史书,是因为民族意识觉醒。公元15世纪以前朝鲜民族有自己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表记,官方文书一律用汉文书写。文、言分离。世宗李祹出于民族自尊创制了朝鲜文,也就是今天学韩语的第一步,训民正音。

  那么现代中国人就能读懂自己的史籍么?首先,读懂古文恐怕就很成问题——我的阅读经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我的母亲是中文系出身,虽然通些古文,但也止于古代汉语中常识性的语法知识。她读书时并没有开蒙,经常读的是现代汉语写就的中外文学,于是传给我的多是大量文学藏书,虽然也买过《三字经》《千字文》的启蒙读物,但是她并不强制我阅读和背诵。寒假时母亲告诉我,那本文言《儒林外史》她读不懂,看着头痛就扔给收废品的熟人了,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母亲听我一番辩解后也懊悔不已,可见她虽有此认知,但终究抵不过传统灭失的影响。

  回想我年少接受的义务教育,语文训练连语法内容也摒弃掉,再加上耳濡目染的家学尽是文学:自家藏书里最远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写就的左联文学,舅舅家里尽是一些外国文学译著,至多通史一类也是现代汉语写成。如今看成人后的阅读偏好,别人总以为我骨子里"西化"倾向强烈——《红楼梦》一类依赖影视作品和通俗读物了解,而人文社科满目全是西学——其实我读书是没有偏好的,至多思维方式偏感性(如今才自觉,这感性竟然与汉文化的思维特征不谋而合,我到底是汉民族),"偏好"只表现为读物选择的顺序,而造成这种误解(不仅别人,连我自己都误解了自己),究其根源,乃是早已和传统绝缘造成的制度化语文训练所命定的。然而这种断代现象从我母亲那一代就已开始,可以说文革割裂了一切,再往前回溯,恐怕从建国后"全盘苏化"方针指导下的教育体系改革时期就注定了。当然这是历史的,不得不接受。

  可是开蒙之后,读古文的需求和欲望愈发强烈,再加上具备一定语言学知识,这才找来此书先入门铺垫,兜兜转转了二十余年才拾起古文,过程可谓坎坷但也不迟。周振甫开篇即讨论"为什么现代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而王勃"六岁善辞章",刘慎虚"八岁属文上书",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九岁能日缀千言"。读法是关键,他此处所指"读法",实际上就是我前述"传统的语文训练"。而这读法所立之基础,又需要颇通古今汉语之联系区别的语言学(语文学)知识,所以要想"读法"因袭,在制度性缺失的情况下,实在对父辈的文化水平和开蒙程度要求颇高。我本科期间结识的一位挚友,理工科出身,对西学来者不拒,在国学上更颇有造诣,有"博古今,通中西"之势,实在让我敬佩不已,当然最歆羡的还是他那位好父亲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