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1 02:52: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的读后感大全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是一本由向斯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无58.00元,页数: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一):一本书为我们展现从来没有“见过”的故宫

  最近几年,故宫在人们的视野里越来越活跃,这有赖于它的文创产品,从故宫日历,到故宫口红,层出不穷的花样,让我们越来越能够近距离地欣赏故宫,玩味故宫的魅力。除了这些外在形象的宣讲以外,故宫的内涵也在一点点地被挖掘和呈现,大到一段历史,小到一个物件,都有着深入的钻研和清晰的记录。这本《这里是故宫:脊祥瑞兽》就是另一个层面的解读,它所为我们揭示的,是那些也许从来没关注过,但确隐藏着很深文化内涵的屋脊上的祥兽。 说到故宫,可能很多人都去过,但要说到故宫的屋顶,想必很少有人关注过,其实这屋顶上也是大有文章的。这就有赖于这些神兽。这些神兽,又称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安放的兽形构件,它是一个家族的统称,在这个家族中,都是一些有实力有内涵的动物,比如龙、凤、狮子、天马等,这些神兽有它们各自的顺序以及象征,而排在它们前头领队的,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老头,名为骑凤仙人。 能排在脊兽之首,可见这个骑凤仙人大有来头。相传燕国大将乐毅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时,齐湣王大败而逃,就在他走投无路欲举剑自尽的时候,天降一只大鸟,他迅速骑到鸟背上飞到河对岸,化险为夷。而这个大鸟也经口口相传变成了凤凰,从此骑凤仙人得名,喻意着绝处逢生,逢凶化吉。 书中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从骑凤仙人,到龙、凤、天马……每一个神兽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喻意和传说,从而构成了这本书的精髓。 除了神兽的解读,作者在书中还对脊兽的作用、材质、数字内涵进行了详解。 脊兽的排放数字其实也大有讲究,在皇家建筑上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房顶上的脊兽都是单数,一三五七九这样排列,这是因为古代的数字有阴阳之分,单数意味着阳,在这些“阳数”中,九又最大,是皇帝独享的数字,所以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事务的乾清宫就有九个脊兽,以此类推,坤宁宫有七个,嫔妃们则是五个……所以说脊兽的排列多少,往往也意味着宫殿所居之人的地位等级。 在脊兽身上,还有很多的小秘密,都展现在这本书里,它所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我们几乎从未关注过的世界,在这里你能窥探到古代匠人的建造智慧,也能了解到古人祈求祥瑞的文化心理,以及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兽传说。当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再看故宫,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二):呆书生”戏说故宫瑞兽

  

向斯《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

恰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一书出版,该书宗旨鲜明、语言活泼、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主编向斯,书中自称“呆书生”,为这本封面设计为“中国红”的图文并茂之书注入了一许憨萌。实则,在现实生活中,向斯先生是著名的宫廷历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属于大名鼎鼎的故宫学者派。最早接触向斯先生的作品,源于在其著作《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纪实》中考证紫禁城珍宝和秘籍流失的内容。文字之中,有向斯先生对故宫珍宝如数家珍般的熟悉,虽然只领教了片羽吉光,可是就已令人歆羡不已了。

基于多年对故宫的研究,紫禁城如同向斯先生的私邸,其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只需搬出一点点,就足以搞个营养丰富的深入研究课题。对于《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此书,“呆书生”恰好是拿出了大家熟而不识的“脊翔瑞兽”作为下酒小菜。

脊兽家族,是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屋顶的兽型构件,素有“五脊六兽”之说。了解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人,对此词表达的深层含义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紫禁城是皇宫禁闱,曾一度拥有着神州大地规格最高、身份最为尊贵的建筑群体,其建筑脊端,由一支特殊队伍组成。以垂脊为例,领头的是骑凤仙人,身后跟着十个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关于垂脊的“队长”和十位“队员”,向斯先生在书中逐一进行了讲解。其中,除了队长齐湣王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君被演义而成的仙人,队员们清一色都是祥瑞之禽兽。当然,铺首衔环、正吻、嘲风、殿顶跑龙、螭首等也都不是等闲之辈。

对于中国古代高大建筑之上“脊翔瑞兽”的设置,向斯先生认为其中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第一,脊兽的设置体现了中国古人思想的“阴阳五行”概念,即金木水火土的相互克制。比如说,故宫建筑材料多为木质,而北京地区的多雷暴气候往往导致高层建筑容易遭到雷击而失火,故而建筑顶端必然要多设置与水有关的脊兽,寓意驱邪避火。第二,故宫建筑设置的脊兽多用黄色琉璃瓦烧制而成,黄色在传统五色“青赤黄白黑”中位居中央的“土”位,历来被视为皇家正统颜色,黄色的脊兽有居于天地之间、色泽尊贵之意。

当然,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来看,“脊翔瑞兽”的设置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起先,古代建筑的正脊和垂脊之上覆盖的瓦片多用铁钉固定,古人出于防止铁钉遇潮湿锈蚀的考虑,采用脊兽的形式作为铁钉的保护。随着房屋建造艺术的发展,对脊兽的美学需要逐步深入,脊兽形象日臻飘逸完美,成为古代高大建筑不可或缺的美术构件。六百年前,紫禁城的建成,更使得“脊翔瑞兽”具备了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

诚如向斯先生在书中所言,“不是每一种动物,都能在故宫里谋得一席之地的。那些坐镇在故宫建筑不同方位里的神兽,背后通常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当我们目极八荒,神游万千建筑风貌,却恰好在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的此时,有缘将目光一起聚焦在了故宫巍峨宫殿的“脊翔瑞兽”上。也因此,《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的适时出现,让我们有幸系统、理性、愉快地畅游在中国古代精美的建筑工艺传承中。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三):五脊六兽,大有来头,跟随向斯,探访故宫的脊翔瑞兽

  

1.五脊六兽

常常有人用五脊六兽,来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的情绪。但实际上,“五脊六兽”的本意,和古代宏伟建筑的屋顶有关。真正的“五脊六兽”,其实指的是古代宫殿建筑上,那些为了稳固屋顶的瓦脊,而给钉子们戴的好看的“帽子”。只不过,它们不是普通的模样,它们是中国古代的神兽。

这些屋脊上的神兽,它们大有来头,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故宫宫殿的屋顶,就会发现,它们的屋脊处,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数量不等的小瑞兽。

尤其是故宫里象征着皇权的太和殿,它的屋脊上,足足有十只脊兽,即显示着皇权的至尊,又象征着“十全十美”。

我原来不知道这些脊兽的具体所指,也因为距离的关系,从来没有机会好好近距离观察过这些脊兽,但出于对他们的好奇心,我倒是读了一些有关于它们背后故事的书籍。

尤其是我最近所读的向斯的一套书籍,《这里是故宫》系列,它一共有两本,分别是《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和《这里是故宫:镇守神兽》。讲述五脊六兽故事的书籍,正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

2.博学向斯

向斯是一个博学的人,他是湖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多年来,潜心研究我国的宫廷历史文化。不仅如此,他还供职于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院,他对这座我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着颇深的研究。

当然,我认为他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这么博学的人,却不卖弄。从他的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与这个浮躁社会风气所不同的个人气质,他对于孩子们,非常有耐心,这套给孩子写的有关故宫的历史书籍,非常好地达成了科学性、趣味性、人文性的统一。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不仅仅是讲述了屋脊上的神兽,同时,向斯还为我们介绍了古代建筑上常见的俯首衔环的寓意。这些神兽,每一个都有着悠久的传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从内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古人真的很厉害,纵使现在的人们,用着机器能够更高效地、大批量地生产工艺品,但相较于那个年代的手工打磨,总是缺少了一些个性和情感。

3.《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

能成为屋脊瑞兽的一员,是非常不一般的事情。事实上,这些屋脊瑞兽,只有一个是来自于现实的动物,那就是狮子。而其他的瑞兽,都是现实中并不存在。那些瑞兽,是人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

但正是这些虚构的图腾,累积数千年,成就了我们中国人今日的精神内涵。

在介绍屋脊瑞兽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它们的领头者,一个骑着凤凰的老头,我们今天称他为“骑凤仙人”。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是屋顶有几个瑞兽,唯独从不缺席的,就是这个“骑凤仙人”。传说中,骑着凤凰的这个人,是战国时期的齐湣王,在战争中,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凤凰救了他。于是,这个老头骑凤凰的形象,就被人们记了下来,现在看来,这颇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意思。

龙和凤,是屋脊瑞兽排在第一第二位置的两个瑞兽。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在屋顶上,龙也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传说中,它可以兴风作雨、法力无边,又寓意着护佑平安、风调雨顺的意思。

而故宫中的龙,更是象征着皇权。在屋脊瑞兽的队列中,龙的地位最稳固,永不被裁员。

凤凰,被认为是鸟中之王,龙的伴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排在之后的狮子,被认为是辟邪御凶的保护神。再之后的天马和海马,故人们常常把它们放在一起,寓意着能上天,能入海,实际上,是无所不能的。

狻猊是龙的第五个儿子,也排在屋顶脊兽的队列中,形似狮子,但比狮子多了一些功能。比如说,传说中就认为, 狻猊是有名的“止戈福星”,它的所到之处,没有战争。

押鱼和獬豸,排在更后面。獬豸是有名的“司法之神”。斗牛可镇水,行什可避雷。

总之,这十只神兽,各有本领。这些虚构的瑞兽,它们的外貌往往是现实中几种动物部位的有机结合,而且,它们更神通广大,是护佑宅院的好卫士。

小朋友们对这些一定很感兴趣,向斯在书中,还特别细心地给生僻字注上了拼音,想想也是怪体贴的。

4.俯首衔环及其他

俯首衔环,对应的是我们的“门文化”。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什么级别,就对应着什么样式,门当户对也是这方面的延伸。就连门上,人们也常常暗藏玄机,选用很多祥瑞的神兽,预示着吉祥如意,这是非常常见的。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不仅仅介绍了屋脊瑞兽,还有俯首衔环,同时还有正吻、嘲风、螭等等神兽。

总之,这本书,是写给对故宫神兽感兴趣的小朋友的,当然,如果你看完书,能对应着作者的介绍再好好走一趟故宫,那收获,一定是更大的。

我很感谢有这样一套书籍,让我足不出户又游览了一趟故宫,尤其是我以往看不清楚的故宫屋顶,那些神兽原来又如此丰富的内涵,实在是让人惊叹。

如今的时代,人们往往因为看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探访那些古老的建筑,能让我们静下来,静下来,去好好思考,历史的意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四):1900年前的“进口货”,转眼登堂入室,成了皇帝们的宠儿

  

文/舒筱米

这几日帮表姐带小侄女,顺便帮她辅导下功课。冷不丁,小侄女问了一个问题:狮子和老虎都是百兽之王,那这两个王碰到了,谁更厉害?

其实,中国本土地区根本就没有狮子,我们对于狮子的印象,不是来自非洲大草原,就是来自动物园。

但让人诧异的是,从古至今,无论是皇室宫廷还是普通的民居,守着大门的,都是两尊石狮子,而不是石老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这就是故宫:脊翔瑞兽》中,著名的宫廷历史专家向斯,给我们揭晓了这个谜底。

这个最早要追溯到19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早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到了东汉时期,来自西域的月氏国和安息国,为了示好,便派遣使者将狮子作为贡品送到了东汉。

长着浓密鬃毛的雄狮,一眼看上去就异常勇猛威武,自然皇帝们对它爱不释手。于是,慢慢的,狮子就成了皇帝们的宠儿。

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更是被赋予更多的神力。不管是寺庙、皇宫、衙门还是陵墓道观,反正能显摆身份的地方,都会看到狮子的影子。

自然,最能彰显古代帝王气势的紫禁城里,也少不了狮子的影子。

但是,除了狮子,紫禁城的故宫里,还有着其它守护神兽,这些神兽,矗立在太和殿的屋脊之上,俯瞰众生,历经几百年,依然屹立不倒,看众生相。

脊兽——故宫的“大家族”

古代有“五脊六兽”之说,因此,脊兽并非是一种兽的名称,而是神兽家族的“统称”。

信步在故宫的宫殿前穿梭,偶尔驻足停步,抬起头,你便会发现屋脊上,装饰着一排排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就是用琉璃瓦烧制的脊兽。

能在皇帝头顶上待着的脊兽,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动物都可以的。我们先来看看,脊兽的大家庭到底有哪些成员?

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这些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押鱼、獬豸[xiè zhì]、斗牛以及行什。

龙凤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个大家都知道。狮子代表着镇宅辟邪,天马和海马代表皇家威德上天入地,狻猊寓意勇敢无畏,押鱼是灭火防灾的代表,獬豸代表着公正无私,斗牛是镇水神兽,而行什则用来降妖除魔。

我知道,看到这里,你对于这些脊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比如,天马海马是什么鬼?还有那个行什究竟是什么?不着急,下面会一一告诉你。

上天入地的两兄弟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天马和海马。

不知道此刻你会不会从脑子里蹦出一个词:天马流星拳?

我们这里说的天马,可不是天马座,而是存在于《山海经》中的天马。在《山海经》中,天马象征着战神,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图腾之一。

很多神话和传说,其实都是从古人身边发生的事情演化而来的。而这天马,也是如此。

其实在杭州动物园里,就生活着一群“天马”,学名鬣羚。鬣羚通体黑褐色,唯有鬃毛是白色的。

鬣羚和驯鹿、驼鹿、麋鹿一同被称为“四不像”,它非常善于在峭壁上奔驰,并且速度飞快,就像长了翅膀一般。

不过,由于鬣羚十分神经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飞速离开,因此很少有人能看到鬣羚的真实面貌。

而另一个海马,和天马一样,就是我们在海底公园看到的海马本尊。

在古代瓷器上,人们非常喜欢将海马作为祥瑞的装饰图案。到了清朝,在九品武官的补服上,你就能看到海马图案。这个代表的寓意想必你也能猜到,那就是皇帝要求武将们不仅要会陆战,还要会水战。

一个代表上天,一个代表下海,这两匹“马”就这样成了脊兽中的一员。

身份扑朔迷离的“老十”

在所有脊兽中,排行第十的“行什”,最为扑朔迷离。

没人能确定行什究竟是什么玩意,就连名字也取得非常草率。因为排行第十个,所以就叫“行什”。

有人说,行什长得有点像雷震子,有人说,行什长得像印度神猴哈奴曼。

就长相这一点来说,已经够扑朔迷离的了,但行什的神秘身份,还不仅仅于此。

在古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阳数中,九是最大的数字。那怎么会冒出来一个老十呢?

仔细看故宫中所有的宫殿,你会发现,每个宫殿上的脊兽数量都不同。

像皇帝日常起居的乾清宫,脊兽数量是九个,皇后住的坤宁宫,脊兽数量只有七个。其她嫔妃的宫殿,脊兽为五个。

剩下的配殿,一般有三个脊兽,或者只有一个脊兽。

不过我们刚刚也说了,行什,是排行第十个的脊兽。可这些宫殿最多只有九个脊兽,压根就没有行什的身影啊?

别着急,整个故宫里,有一座宫殿可以看到行什的身影,那就是代表着无上皇权的——太和殿。

太和殿是整个皇宫中,使用次数最少,却也是地位最高的宫殿。只有新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这些重大场合的时候,才会使用太和殿。

太和殿上的十个脊兽,代表“十全十美”的寓意。也由此可见,皇帝对于太和殿的重视。

也正因为如此,普通人连行什长什么样子,也不能确定,就更不用说有胆子来用行什了。

在《这就是故宫:脊翔瑞兽》一书中,介绍了故宫里所有瑞兽的故事。不同的瑞兽,背后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来历。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可读性也是非常强。相信在你的娓娓道来之下,再调皮捣蛋的孩子,都会静下心来,听着你好好说一说脊兽们的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