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摘抄

2021-01-03 00:03: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摘抄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是一本由赵梅如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一):温暖治愈---《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若药是治愈身体苦痛的方式,爱则是治愈精神苦痛的良药。人生存于世,就是不断获得爱和给予爱的历程。但爱往往不显山露水,他常常隐藏在某个角落、某个眼神甚至在所谓的“无理取闹”之中。如果丧失了寻找爱的能力,认为自己没人爱、不值得爱,郁闷和沮丧沉积在心底生根发芽,将蚕食我们给予爱的能力。《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这本书如同一位长者娓娓道来,带领我们赴一场寻爱之旅。读完后你会学着换一种方式解读那些本觉得苦恼的事,然后惊喜地发现其中隐藏着“爱”的蛛丝马迹。整本书温暖治愈又直击人心!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二):温暖治愈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若药是治愈身体苦痛的方式,爱则是治愈精神苦痛的良药。人生在这个世上,就是不断获得爱和给予爱的生命历程。但是爱往往不显山露水,它可能藏于某个角落、某个眼神,甚至隐藏在所谓的“无理取闹”中,不被发现。如果我们丧失了寻找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值得爱,不被人爱,那么失望和郁闷的种子在心底发芽、成长,终会成为一个结,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蚕食自己给予爱的能力。《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是一篇温暖的寻爱之旅,读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想不通的事情,觉得难以理喻的事,如果换一种角度解读,居然都找出了“爱”的蛛丝马迹。整本书娓娓道来,读的过程中像是与长者聊天,与知己倾诉,充满智慧,直击人心,温暖治愈!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三):为什么老婆当妈后给自己买了100多个芭比娃娃?

文/柯婉

我有个不太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一直改不了。

明明知道奶茶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每天都要喝一杯。

而且,我还不喝水果类的口味,就只喝珍珠奶茶。甚至换着牌子喝,从“COCO”奶茶到“一点点”,到“桂源铺”和“50岚”等等,就像上瘾了一样。

珍珠奶茶有那么好喝吗?其实也不见得,所以我喝腻了一个店就换另一个店,那为什么干脆戒掉呢?

具体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喝奶茶,但是最早的时候听过“吃甜食会有好心情”,不可否认,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心情过低沉的时候。

总之,我记得喝奶茶是跟心情有关的。或者当时的我把它看成一种自救的方式之一吧。

这个问题后来没有深究,喝奶茶的习惯倒是保持下来了。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新书《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我突然意识到,我天天喝奶茶的习惯,竟然可能有深层的原因。

【01】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的作者赵梅如是心理学副教授,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生命盒子,一个装着“我不值得被爱”,另一个装着“我值得被爱”。

这两种心情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默默发挥作用,但是我们都不自知。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实验:

心理学家哈洛把一群刚出生的恒河猴带到实验室,实验室里有两个猴“妈妈”,一个是铁丝网做的,只在胸部绑着24小时提供温饱的奶瓶,另一个“妈妈”是绒布包裹,体内还装着温暖的灯泡。

通过观察,猴子宝宝们除了需要解决肚子饿的问题,才会爬去“铁丝网妈妈”那里索取奶水,其他时间它们都在“绒布妈妈”身边或身上停留。

说明了生命中除了温饱,更需要的是“温暖的怀抱”。

而当心理学家进一步给“绒布妈妈”身上增加功能,无论是带有危险性攻击的比如小猴子触碰时会喷出气流或者水柱,还是让这个“妈妈”会动起来,对小猴子的影响是看得出来的。

带有攻击性时,小猴子会逃开,攻击中止,它又回到“妈妈”身边,当“妈妈”设置成会动会摇摆时,小猴子回到真实的猴群里生活,和正常的小猴没什么两样。

这就说明了会回应交流的爱对生命来说最关键。

我们经常看得几个月大的小朋友,故意把桌子上的玩具或者小玩意故意扔到地上,大人去捡起来,他又扔一次,还乐此不疲。一旦你停止捡起来的动作了,他还会不高兴哇啦哇啦哭起来。

其实,这不是调皮,而是孩子在吸引大人的关注,他在你一次次捡起来的回应中,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值得被爱”。而他一次次把玩具扔下去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讨爱”的行为。

【02】

当一个人的讨爱行为得到回应,就是讨爱满足,而相反,得不到回应的讨爱,就变成了“讨爱凝滞”。

我们经常听过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住着一个小孩。可是当这个小孩受过伤,留下了疤痕,他的记忆留在过去受伤的某个时刻,就会影响他的人生,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所以,一旦你发现成年后的自己,有的行为难以理解,或许可以试图找出心里那个“受伤的小孩”,他曾经的讨爱失败,成了凝滞点,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甚至,给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带来痛苦。

成年后的大人,想企图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就反复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希望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肯定。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的作者赵梅如在书中讲到36的自己有个“癖好”,买芭比娃娃。家里已经有超过100个娃娃了,她还定期给她们买衣服,整理仪容。先生并不理解她的行为,好在他愿意卖给她。

原来,作者童年时家境并不优渥,妈妈带着孩子出去,给妹妹买了一个洋娃娃,可是自己要求买个便宜点的,却被妈妈斥责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件事成了她心里凝滞的点。

她想着以后会赚钱了,一定给自己买很多洋娃娃。于是婚后,每当给女儿买东西,她都会给自己带上洋娃娃。

她也问自己,真的那么喜欢那个芭比娃娃吗?其实,自己喜欢的可能更多是来自先生不能理解却还愿意买给她的那份“我值得被爱”的心。

【03】

成年后的很多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生命中的讨爱凝滞点就像深埋的一颗炸弹,让人感到焦虑,想逃避却束手无策。

所以,当我们发现我们讨爱的过程中发现了爱的凝滞点,一定不能忽视它。把爱找回来,把负面的情绪转变成正向的能量。

讨爱是本能,而我们都要明白每个人和他人之间有差异也有共通之处,明白了哪些是讨爱的行为,才能实现满足,消除凝滞点。

大人才能当个称职的家长,小孩也能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柯婉 慢热撰稿人,一边写字,一边成长。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四):亲人缺乏关心、没人情味、冷淡,永远不让亲人失望,牢记才幸福

爱一个人,要放手,也要放心,这才是真爱。

这是赵梅如教授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里提到的观点,这个关于爱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也适用于亲密关系。

生活中和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出现最亲近的人反而自私,甚至说出没有人情味的话,这时候我们通常会失望和愤怒,然而这并不能缓和感情,反而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

针对于这个矛盾,赵梅如提出要用爱去化解,并可以通过做三件事,分别是: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要拿着“我是为你好”来讨爱;要放手也要放心,做到这三点,就能逐渐缓和矛盾,使感情变得亲昵和充盈。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才能得到爱

有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女人,喜欢名牌包包和名贵的衣服,只不过买的时候挺开心,但买回后就有点不开心了,似乎觉得买完奢侈品后更不快乐了,让人很费解。

心理学家认为:正是因为她们本身不快乐,才想通过购买这些奢侈品,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和被宠溺,甚至是值得被爱的。

值得注意的是,只是她们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值得,但内心却并没有这样的自信,所以就会出现越是买买买,却会出现心灵空虚。

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潜意识中她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爱,所以通过买价格比较高的物品来弥补心理上的落差,也就是说疯狂购买本身就说明是缺爱的表现,或者说不相信自己能够被爱,所以用礼物的方式来弥补内心的缺憾。

就如同不信任自己优秀和值得被爱一样,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的无助。简而言之就是不相信自己值得爱本身,仅仅只是自己的潜意识中的认为,并非是客观事实。

这也说明:只有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的人,才能最终得到爱。

永远不要拿着“为你好”而讨爱

作者在研究和工作的经历中,总结出了这样一种循环:有家暴史的人,成年后也容易被家暴;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的人,也容易成为单身父母;不喜欢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成年后我们却变成了跟父母一样的人。

这是因为潜移默化中,我们逐渐接受了我们曾经不喜欢和不认同的东西,从而变成了一种习惯。

比如说我们小时被父母打,而长大后我们又打自己的孩子,原因无非是因为: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写作业等。

所以无论是童年的我们,还是成年的我们,都不喜欢被人打,但是无论是上一代人,还是这代人,都不约而同抱着“为你好”的旗号去面对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这时候看起来是以爱为出发点,但实际上却是以“绑架”的方式去传递爱。只不过这种粗暴的爱,不仅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引发了抵触和反感。

这就会出现矛盾,矛盾与冲突很伤感情,长期下来就会出现自私、冷淡,最后变得很没有人情味。

所以与其让最亲的人变得寒心,倒不如用爱去和解,而不是拿着“为你好”为借口,不断要求、恐吓或者咆哮。

这时候转换一种思维,用温暖的拥抱,或者专注的注视或者互动交流都可以不断修复关系,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就叫回应。

也可以说当一方生气愤怒时,我们要给予爱的回应,哪怕是一句:你辛苦了,都能缓解紧张的关系。

爱是放手,也是放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感情问题和矛盾,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这时候如果想要修复关系,不让最亲近的人失望,不断找到幸福密码,需要不断经营感情。

最重要的两点无非是:同理心和爱的情感。

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考虑问题,用商量的口吻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咄咄逼人的讲道理或争对错,换一种爱的语言去交流,这时候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讨爱”,意思是内心对于爱的需求不满,所以才会用其它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愤怒、咆哮甚至是积累的争吵。

表面上看是情绪反应,实际上只是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会出现冲突与矛盾。这时候要对身边的亲人做到两点:放手和放心。

放手的意思是给对方足够的空间,不要总是试图揣测和监督;而放心则代表着信任,这两种恰恰是对方最需要被承认和应该被给予的东西。

也只有充分做到放手和放心时,面对亲人或伴侣的讨爱行为,才能有意识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时候幸福自然就连绵不绝了。

所以说这三个认知的改变,既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也是情感相处模式的改变,只有不断改变才能逐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才能找到打开幸福的密码。

今日话题:你认为亲人或情侣感情变淡漠的原因是什么?欢迎留言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五):“妈妈,看我,看我”,孩子的讨爱行为,你看见了吗

  

文|弥小木

每每有小孩,没有得到父母合适对待,新闻出现时,底下会出现的声音之一是:可惜当父母没有上岗证。

如果当父母有上岗证,怎样才算合格?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足够好的父母”,什么是“足够好的父母”?和赵梅如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提到的原型母亲有共通点,都是给到孩子足够的信任与支持。

拥有丰富家庭咨询关系、台湾心理学教授赵梅如,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探讨讨爱的各种形式,提出“讨爱凝滞点”和“讨爱满足点”的概念。可能我们一生都在“讨爱”,当父母的,看懂孩子的讨爱点,让孩子形成“讨爱满足点”,才是正确的养育之道。

什么是好妈妈?

曾经和我儿子开玩笑,问他“我是不是好妈妈”,他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不是,好妈妈是不骂人的。”回答得倒是很真诚。骂人的妈妈,给孩子的感觉是不好的。传递出来的信息,或许是“你不值得被爱”,这其中没有信任。

赵梅如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分享的原型母亲,分为“好妈妈”和“坏妈妈”。“好妈妈”是能给到孩子信任和安全感的,“坏妈妈”则不能。

想当一个“好妈妈”,绝不是说自己是个“好妈妈“,就理所当然成了”好妈妈“。

如何成为“好妈妈”

想要成为能给到孩子信任与安全感的“好妈妈”,也是有路径可参考的。

1.保持敏感

当妈妈,需要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能“看见”孩子。

比如作者赵梅如,会拿手机给外孙女录像,之后回放,看外孙女当时的情境。这种方法,演员孙茜也曾分享过,她也会给儿子拍录像,之后自己看的时候,发现当时大人的某些自以为是,有时是对孩子的一种误解。

这两位妈妈,对孩子的行为,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不仅能及时发现孩子行为的意图,也能发现大人某些的不足。

2.学会识别讨爱行为

赵梅如对“讨爱”的理解,是说经营情感,摸索出令人觉得自己“可爱”的交流方式。这点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那么,孩子的哪些行为,可能是讨爱的方式呢?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赵梅如分享了大量的案例,在这些例子中,能找出你我生活中,相似的场景。

比如婴儿期的孩子,还不会说话,有可能通过大喊大叫,来吸引大人的关注,这是一种讨爱形式。

又比如,一向乖巧的小孩,忽然变得很爱说坏话,书中提及的孩子,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而做出的一种反叛行为。

又比如8岁女孩,吸脚趾吸得很厉害,不管妈妈怎么说,都无效。后来因为赵梅如没时间观察孩子,让孩子妈妈自己观察记录,只观察不评论。在妈妈的注视下,什么都没做,孩子吸脚趾头的习惯,却渐渐消失了。

在我家老二出生的那一年,我家老大很会吃手指头,哪怕手指吃掉皮,也停不下来。那一段时间,是她觉得最不被关注的时期,后来,大概是觉得弟弟的到来,并没有分走她多少的爱,才渐渐停止吃手指。

还有一种,在二胎家庭中很常见,尤其是姐弟模式。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提到一位平时很会照顾弟弟的姐姐,某天因为弟弟拿了她的糖果,而大哭不止。赵梅如分析,这是因为姐姐照顾弟弟,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肯定,而糖果是妈妈给她爱的证明。弟弟拿了糖果,姐姐不高兴,却被妈妈数落,她感到了不值得被妈妈爱。这种场景,在我家也出现过,看到《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的这个案例,恍然大悟。

还有很多很多的生活场景,这些,都是孩子的讨爱行为,想得到大人的肯定,那是一种“我值得被爱”的肯定。

3.温暖的回应

专注,是回应讨爱的最佳方法。——赵梅如

孩子经常会说,“看我看我”,他们才不管,你手中是否有事忙,只想把自己的快乐与发现,和大人分享。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反应,给孩子的感觉,是敷衍。

什么是正确的回应?赵梅如分享,温暖的回应。而专注,是最佳的方式。看到这句话,生活中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比如我儿子,不管是玩雪花片,还是积木、迷宫,都是相似的状态。如果我坐旁边,静静地看着他玩,他的状态是最好的。加上语言的互动,玩得兴致会更高。如果我心不在焉,或起身离开再回来,那么他就不想玩了。

专注,是回应讨爱的最佳方法。

每次受困扰的还有烧饭时,儿子总会跑来求抱抱,几分钟一次,闹得人心烦。觉得他不懂事,气急还会批评他。然而,每一次批评,都会引起他强烈的情绪对抗。

后来有一次,抱起他,几秒钟之后,他却说“抱好了,下来吧“。那一刻,有被感动到,我以为孩子的无理取闹,那只是我以为的。抱他的那几秒,让他感受到了,温暖的回应。

专注,是回应讨爱的最佳方法。

在阅读《打开爱的生命盒子》的那天,儿子下楼梯,手指被勾到,有了划痕,和我说。我走过去,蹲下来,摸摸他的手指头,说“一定很痛吧?”,这一次,他却说不痛。

按照以往,我的反应会是:“好的,下次小心。”孩子的反应,是不停地说“我好痛啊,我好痛啊。”夸张时还会急地跳起来,证明自己真的很痛。他越说,我越觉得矫情,更是不想理。然后,喊痛的声音,会一直响彻耳边。

两次不同的回应,孩子的反应也不同。那一刻,深深地理解了“专注”的魔力。

专注,是回应讨爱的最佳方法。

我们不可能时时保持敏感,次次给到足够的回应。错过,也没关系,当下次出现,就是补救的好时机。像我儿子求抱抱、说手指痛,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直到得到满足。

面对孩子这些重复的行为,坦白说,次数太多,会心烦。赵梅如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分享了一些工具,用在这里挺合适。

1)心灵急救包

数羊,被烦到不行,心中数羊:

一只羊一只生气了不可爱的羊一只生气了不可爱的会后悔莫及的羊

那么长的句子,数10遍之后,气也消了。

2)换位思考

我们少的就是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换位思考,能带来不同的视角。

3)八面玲珑求

感恩,感谢孩子平时带来的幸福瞬间,也感谢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数羊、换位思考、感谢,这三个工具一用,对孩子的爱,怕是要满出来了。

想成为“好妈妈”,是想让孩子从小打下“我是值得被爱”的心理源泉。保持一定的敏感,看见孩子的讨爱行为,给到温暖的回应,如此,也就离“好妈妈”不远了。

愿在育儿的路上,你我都能成为“好妈妈”。

我是@弥小木,如果内容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并关注我。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六):“我不值得被爱”是误解,因为爱一直都在

  

文/学乃身之宝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给自己下的“定义”,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配活着。

从小被父母忽视的松子,一直渴望得到爱,但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感情中,她都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爱,哪怕她为此付出很多。

那么,为什么越渴望爱,越很难被满足呢?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内相故事对话”疗法心理专家赵梅如在其著作《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讨爱到情感治愈》(简称《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出发给了我们答案。

赵老师认为,对爱的渴求是生命的本能。爱在家庭中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有需求就应有回应。当需求得到回应,讨爱的一方就能被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感凝滞的心结,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这一心结还会被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甚至代代延续。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小时候在讨爱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尤其是父亲,所以才有了情感凝滞的心结,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长大后在与同事的关系中,以及和恋人的关系中,依然无法自信地生活。

《打开生命的盒子》这本书,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给我们剖析了在家庭和人际中无意识的讨爱行为和原因,并给出了疗愈的绝佳方案。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1.讨爱的本质,是温暖回应

说到讨爱,或许有人会误解,觉得是一种讨好、乞讨,亦或是一种讨伐,其实《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讨爱到情感治愈》这个书名中的“讨”,并不是上述的两种意思,而是指讨论、商讨这层意思。

在赵梅如老师看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探讨”人与人交流产生的最美好的爱。

说到底,讨爱,就是渴望有人爱,而讨爱的本质,就是温暖回应。

赵老师通过小恒河猴的实验告诉我们,回应交流才是生命对于爱最关键的需求。

这里,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就像我们的生命盒子里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一样:

当我们讨爱时,得到了温暖回应,我们的生命盒子就装着“我值得被爱”的欢喜安心的心情;当我们讨爱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我们的生命盒子就装着“我不值得被爱”的落寞难过的心情,而这也是我们心中“内在小孩”的两种隐喻。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她的“内在小孩”就是“自己不值得被爱”,因为她在讨爱过程中,没有得到温暖回应。

松子有个体弱多病的妹妹,一家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妹妹身上,对松子缺少关心,所以她从小都在讨爱,尤其是渴望得到父亲的爱,她学着做鬼脸来讨父亲喜爱、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去做教师,但这些都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爱,直到因包庇学生偷钱被学校辞退,她认定了家人都不爱自己,于是选择离家出走。

当她带着“我不值得被爱”的生命盒子,与历任男友构建亲密关系时,依然是得不到温暖回应,所以她一直孤独地生活着,而这就是讨爱的结果之一,讨爱凝滞,即给自己贴上了“我不值得被爱”的标签。虽然时间在继续,但那份难堪的情绪好像凝结在某个沉重的时空中,停滞不前了,

可见,从小被忽视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讨爱凝滞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2.讨爱凝滞点,会成为我们的生命脚本

如果讨爱凝滞点不被察觉,我们就只会不停翻开“我不值得被爱”的生命盒子,让内在小孩的故事作为一种生命脚本,在日常生活里不断被复制,衍生出各种生活剧本。

正如赵老师说的:“就好像我们是自己生命故事的编剧,依据自己的人生脚本导演一场戏,还亲自上阵,出演主角。”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然后卑微地去讨好对方,但终究还是没人爱。她和作家男友相处时,对方不仅打骂她,还让她去浴室当女郎赚钱,虽然她选择不离开,但等到的结果却是对方用卧轨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后来她和那个偷钱的学生重逢,其实那个学生一直喜欢松子,对方的一句“我爱你”又让松子再次相信爱情,成为恋人后,极度渴望拥有爱的确定感的松子,一遍遍地要对方保证爱自己,这样的爱让对方窒息,对方开始有些不耐烦,最后又演变为暴力,直到对方入狱。松子期待着对方出狱能和自己共度余生,但结果却是,对方承受不起松子的挚爱,选择逃避,这样,可怜的松子又成为孤孤单单一个人。

我们看到,松子因为小时候的讨爱没有被温暖回应,有了讨爱凝滞点,给自己贴上了“我不值得被爱”的标签,于是此后的生活都在不断复制这样的伤感情绪,她亲手编辑着自己的生命故事,证明着自己没有人爱这场戏,而这就是她的生命剧本。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无情循环这个讨爱凝滞点呢?

因为讨爱凝滞点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不易察觉。

正如赵老师说的:“因为我们为自己贴上了不值得被爱的标签,产生了生命里沉重的讨爱凝滞点,把负面情绪藏在心灵深处,才会使它一直重复循环,直到某一天,相似的场景、话语出现时被引爆,就像地雷一样伤人伤己。”

之所以叫“情绪地雷”,就是因为当地雷被埋在地下时,形状完好,不会伤人,时间久了,我们甚至会忘记曾经埋下过一颗地雷,不易察觉,但某天被谁无心踩到,就会瞬间引爆。

我们的讨爱凝滞点,也会如此,不易察觉,但一直都在,且会成为我们的生命脚本。

3.爱一直都在,学会把爱找出来

前面说了,当我们的生命盒子里装着“我不值得被爱”时,就会形成讨爱凝滞点,进而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但或许“我不值得被爱”是一个误解,因为这个标签是我们自己贴上去的,极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们一直有人爱着。

这也是作者赵梅如要告诉我们的,爱,尤其家庭里的爱,一直都在,从来没有失去过,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爱找出来。

那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人,该怎样找出爱呢?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这本书给了我们具体的方法,主要包括:

其一,转量贴三步法。

这是赵老师自制的方法,就是从讨爱凝滞到讨爱满足三步骤,第一步是把爱找出来;第二步是先看看自己贴了怎样的标签;第三步是再换个有爱的标签演练,并把爱表达出来。

就像松子,她可以从家人对自己的做法中找到爱,比如在爸爸的日记中,每天都记录着祝福松子的话;在经济拮据时,弟弟也出钱帮助过;妹妹也一直在关心自己,等等,然后把“自己不值得被爱”、“自己是个孤独、可怜的人”等标签,换成“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标签,慢慢地就会找到自己的讨爱满足点。

只是,这样的“寻找”过程需要勇气,也需要他人的引导。

其二,在公平原则里找出爱。

讨爱凝滞点带来的不公平感,其实是我们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认为的“失去”中,找到“得到”,就会缓解心中的不满情绪,也会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就像松子,如果她能从父母偏爱妹妹的“失去”中,找到父母给了自己健康身体这个“得到”,就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觉得自己是有人爱的。

当然,她也可以通过自己爱自己来找出爱。在影片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她的转变,只是很不幸她被几个夜不归宿的小混混乱棍殴打,还没来得及开始,结束了这无聊的一生。

其三,修炼讨爱功夫,提升表达爱的能力。

有些人得不到爱,和他们讨爱的方式有关,也就是说,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

赵老师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讨爱基本功,即要注重量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急于看到对方的改变,学会欣赏“二度”的改变,同时,对于自己,要警惕“一次联结完成”,因为没有速成的解决方案,唯有多多倾听,与自己内在对话,只是去觉察,然后引动内在那个“值得被爱”的生命盒子。

另外,我们在语言表达上也要有所转变,比如,多使用“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多角度考虑问题达到共情,以及心怀感恩之心等等。

总之,我们要学会转换思维方式,并在实践中去练习上述方法,进而在一次一次的转弯、一点一点的进步中遇见最美的时光,收获满满的爱的力量。

另外,《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这本书也给父母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育建议,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爱,以避免讨爱凝滞,比如,父母要意识到温暖比温饱更重要;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让孩子获得安全感;父母要多勉励,少指责孩子,让孩子的“讨爱”的心得到满足,等等。

其实,这本书介绍的“找爱”方法,就是通过回顾往事,打开自己的生命盒子,把家人之间的爱找出来,进而让家庭里凝滞的爱再次流动起来。

如果你一直渴望着爱,却总是得不到,不妨试试这本书中介绍方法。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七):13岁少年被养废:以爱为名的控制,最容易毁掉你心爱的孩子

  

有一档环球教育观察类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里面有一位13岁的华裔少年何家进。这位13岁的少年非常优秀,而且自信沉着。天才少年的背后,离不开妈妈的“掌控”:

妈妈认为学校课程太简单,于是额外制定了一套课程表,强迫孩子按照她制定的课表去学。何家进喜欢编程,但妈妈觉得对他的学习无用,想让孩子按照她的要求学下去。

然而让妈妈没想到的是,节目组安排了一款模拟孩子成长的游戏。游戏报告显示:在妈妈的高压培养下,孩子16岁时,将因压力过大精神崩溃,再也无法完成学业,天才少年的压力值已经达到了顶级。

这位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别人眼中的天才少年,心里却早已被压力填满,这背后的原因着实引人深思。

压力太大,导致不能上学

徐峥在接受《十三邀》采访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很多中国妈妈的爱是控制的,是期待对方活成自己眼中的样子。”

《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妈妈,就像上面这位忽视儿子喜好的妈妈一样,强迫她接受自己安排好的一切,认为只要女儿沿着她所认为的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电影《天才少女》里,一位母亲为了把女儿培养成数学家,控制她一切社交娱乐,面对女儿的痛苦,她视而不见,认为想要成功,就必须经受这些磨难。

结果最后女儿不堪忍受妈妈的控制,报复性自杀了。但这位妈妈也没有醒悟,还打算继续用这种方法,去控制外孙女。

其实父母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因为所有的苦,他们都经历过一次了。在他们的认知里,学英文、学贸易就比学考古要有前途。但时代终究在变,以前好的,现在未必还是好的。

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一书中,作者赵梅如阐述了阿德勒的“目的论”,意思是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目的”。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就拿上面这位天才少年的例子来说,妈妈的目的是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她想象中的优秀的孩子。但孩子的目的可不是成为妈妈想象中的好孩子,所以,孩子的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压力。也许,真的会像那张检测报告一样,在16岁的时候濒临崩溃。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为什么孩子反抗你,是在讨爱?

我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抑郁症的文章,有位读者留言对我说:

“我的父母就是很喜欢控制我,一开始我觉得似乎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他们会高兴,会更喜欢我。但是我很痛苦,因为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再后来,我觉得承受不了了,于是我开始反抗他们,但得到的是,更严密的控制。再后来,我就开始报复他们,故意做一些让他们生气,伤心的事情,但父母还是没有放弃控制我。最后,我麻木了,开始自暴自弃了。他们只会怒其不争,却从来不会问我到底喜欢什么。”

其实这位读者的经历和情绪的演变过程,刚好和阿德勒的“目的论”不谋而合,这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书中表示:孩子出现问题,有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孩子的叛逆;但是从发展的观点来说,却是孩子认识自己,想成为自己的一个发展关键期。

第一个步骤,是引起注意

所有的生命个体,都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引起自己所爱的人的关注。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所以,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走,会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喜爱和夸奖。

第二个步骤,是挑战规定

如果“引起注意”这一步,没有妥善的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只好进一步想办法让你关注到他更多。

你需要他放学回来就做作业,但他偏偏回来要先玩玩具;你要他多穿点衣服,他偏偏只穿一件单衣就出来了;你要他多吃点青菜,他说我最讨厌的就是青菜。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一到3岁,似乎叛逆期就来了,你让他干啥,他偏要和你作对。这其实,孩子就是在挑战你的规定,试试你看到底有多爱他。

第三个步骤,是报复

如果前两个步骤不仅没有改善你对他的控制,反而还加剧了你们之间的矛盾。那么,孩子将会选择更极端的方法来展示自己,因为在他的心理,埋下了一颗“情绪地雷”:无论怎么样,我爸妈好像都不爱我,从来不考虑我内心的真实感受。

到了这一步的孩子,向内,可能会伤害或攻击自己;向外,可能寻找刺激,在外面鬼混或者惹事。

第四个步骤,是放弃自我

基本上到了这一步的孩子,就是放弃自己了,放弃你对他的爱,放弃和你进行沟通。

很多父母,很疑惑:为什么孩子青春期了,好像就变得特别冷漠,也从来不会和我谈心了?其实,这可能就是孩子进入了第四个步骤了,因为以前的“讨爱”没有结果,所以他干脆放弃了。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说道:“以上这些状况,心理学家都认为是一种潜意识行为:个体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他本人却无法解除这种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痛苦。于是用尽手段,就是想获得讨爱满足,以便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当你觉得孩子无药可救的时候,其实是你前面已经浪费了很多次,可以和他好好沟通的机会。

勉励而不是控制、沟通而不是命令

作者麦家的儿子,在初二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关上了房门。此后,整整三年,一千多个日夜,这扇门再也没有向他打开。

麦家说:“大部分时间里,儿子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如果有人试图走进他的房间,他就会选择离家出走。”儿子内心的愤怒,让麦家不知所以,也无从下手。

青春期的孩子难搞,似乎是大部分父母共同的感受,你不知道哪句话又惹到他。但其实,这正是青春期大脑独有的特征:敏感又冲动。

神经科学显示,青春期孩子的大脑,边缘系统已经发育成熟,这意味着孩子有着强烈的情绪感受能力。但这种强烈的情绪,他们还不能收放自如。所以,我们就会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特别反复无常。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其实孩子的内心是在向我们“讨爱”“讨关注”“讨重视”。

麦家在节目上讲述和儿子的冲突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勉励。

因为父母有更多的经历和教训,所以看问题的眼光和孩子截然不同。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用错了方法,就会使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先生陪着丈母娘去买菜,丈母娘总是在那些相熟的摊位上买菜,也不问价,先生觉得很可能会被人占便宜。所以,每次都提醒丈母娘要货比三家,免得吃亏。但丈母娘却觉得和那些摊贩早就成了朋友,所以不必问价。

两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但也说服不了对方,于是都很苦恼。于是我就和先生说:“妈妈最是疼你,每次都不计代价,买最好的给你。”然后又对妈妈说:“天底下愿意陪着丈母娘买菜的女婿很少了,他也是怕你被人骗而已。”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勉励的用法,就是不要老是挑对方的错,而是肯定对方对你的爱。先肯定对方对你的爱,让对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然后再和对方沟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昧的想让对方服从你。

上面这个例子,讲述的是父母和我们之间的勉励。放在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是一样适用。

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最初,孩子是不是非常的依恋我们?然后慢慢的叛逆,变得不再和我们沟通?最后脾气大变,你越不想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就是我们的勉励没有做到位,当孩子对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没有得到回应,让他们以为,自己付出的爱是不被接受的,是没有价值的。久而久之,就会启动孩子生命盒子中的“我不值得被爱”的信息。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理,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时,所积累的稻草也不是一根两根了。

依恋理论表示:我们很容易模仿父母的教育方法

不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很多年轻父母,有时候会恍然觉得,我们教育孩子的模样,如同当年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模样。

这其实是人际依恋风格在作祟,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表示:这种人际依恋风格倾向是自幼年时期与双亲互动时便建立的,其风格一旦建立便稳定且持久,进而影响到成人时期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互动方式。

很多和孩子有情感链接障碍的父母,大多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关系。提出“目的论”的阿德勒,生命盒子中也有“我不值得被爱”的信息。

小时候因为身体不适,加上家里孩子很多,妈妈对他疏于照顾。再加上他的兄弟姐妹无法跟他们玩到一起,数学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阿德勒的童年是带着自卑的。

但阿德勒后来不仅仅没有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而且后来还成为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这与他的父亲的勉励是有很大关系的。

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对他说:“你去学习当一名鞋匠吧,将来好养活自己。”爸爸听到这话后,对阿德勒说:“绝对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他们说你做不到,其实是他们自己做不到。”

原生家庭,确实是一个很难绕过去的坎。有时候,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我们就是在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在教育我们自己的孩子。

但我们如果能够意识到,我们从原生家庭带来的习惯,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时。我相信,《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这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视角出发,列举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剖析了我们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中,无意识的讨爱行为及其原因,并给出了疗愈的绝佳方案。

作者赵梅如,是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她是能进行“内相故事对话”疗法的少数心理专家之一。

每个生命个体,都会有“讨爱”的需求。我们要做的是把爱,找出来,把“我不值得被爱”变成“我值得被爱”。当“讨爱”的需求得到回应,便会得到满足。家庭里停滞的爱,就会再次流动起来。

END

我是@瑾瑜与我,左手带娃右手写作,专注情感与育儿,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感恩阅读!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读后感(八):《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永远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文丨淡淡翠

前几天,张檬谈整容后悔的事上了热搜。

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中,张檬提起自己当初整容的事,忍不住落下眼泪,表示非常后悔。

当章子怡问她:“为什么当初想要去整容?”

她这才说出背后原因:一是因为出演了《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一角,被网友吐槽丑;二是因为当初交往的男朋友,也总是说她丑。

这两件事严重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于是才动了整容的念头。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整容后的张檬非但没有变得更漂亮,反而整张脸都变得很奇怪,完全没有了当初的清纯朝气。

张檬之前真的不漂亮吗?

事实恰恰相反,仅仅在《美人心计》中一个出场镜头,就让她圈粉无数。

可她为什么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做出后悔一生的选择呢?

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这本书里,你就可以找到答案。

台湾心理专家赵梅如在书中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其实都是因为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1

在书的开篇章节,赵梅如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讨爱。

什么是“讨爱”呢?

顾名思义,就是像别人“讨要”关爱。

但是这里的“讨要”和咱们平常理解的意思大有不同,它不是明目张胆地“讨要”,而是根植于潜意识里的需求,变化为各种各样奇怪的行为,去无声地表达自己对爱的渴求,而本人自己可能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作者的闺蜜意乐身上,就有典型的“讨爱”行为。

意乐最近身体突然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肾结石、鼻子过敏等等,为此,她不断地跑去医院检查,并因此忧心忡忡。

但是尽管已经做了全身检查,意乐仍然坚信:自己肯定还得了别的病,只是医院没有给检查出来。

“我”(作者)推测意乐可能患有疑病症,就建议她最好去做一下心理咨询。

万万没想到,意乐的情绪一下就崩溃了。

原来,意乐的先生虽然事业有成也很顾家,但是特别喜欢打击数落妻子和孩子。

这样一来,不仅让他们家庭的亲子关系变得异常紧张,也让意乐的精神总是处于一种紧绷压抑的状态。

时间久了,意乐的内心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于是就出现了各种身体问题频繁去医院,来获取丈夫的关心与疼爱。

意乐的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讨爱”。

其实在生活中,这种“讨爱”行为,比比皆是。

比如,我幼年的时候,父母总是打架,这样的婚姻给妈妈带来的影响就是,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并严重缺乏关爱。

那时候她特别喜欢做一件事——装死。

听到我放学回家的声音,她就会躺在床上屏住呼吸,任凭我怎么喊她她也不回应。

刚开始我真的会被吓哭,以为自己要失去母亲了,后来次数多了,我才明白她只是吓唬我。

回想起来,妈妈的这种行为,就是非常典型的“讨爱”——因为从丈夫那里得不到想要的爱,就要想方设法从子女那儿得到爱的回应,证明自己是被爱的。

还有很多孩子在大人专注做事情时,故意打翻杯子里的水,或者故意大声说话;在家里跑来跑去;轻轻碰一下脚,就夸张地大哭大叫…..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换取自己想要的爱。

如果当我们“讨爱”的时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就会形成“讨爱凝滞点”,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

当日后再有类似的情景触发这个“讨爱凝滞点”,人就会陷入自己的负面情绪里,不能自拔。

甚至还会为了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要么刻意掩盖自己的真实需求,不停地讨好别人委屈自己,一辈子活得不快乐;要么就用尽各种办法,企图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生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2

为什么会出现“讨爱”这种行为呢?

美国动物心理学教授哈洛,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实验——恒河猴实验。

哈洛和同事们把刚出生一天的恒河猴从猴妈妈身边带走,放入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两只假猴子,一只是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铁丝母猴”,一只是身上盖着绒布的“母猴”。

此后165天里,小猴子就和这两只假猴子生活在一起,而哈洛他们就密切观察小猴子的反应。

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小猴子除了饥饿的时候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其他的更多时间里,它都是选择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尤其是遇到惊吓的时候,会在第一时间抱住“绒布妈妈”。

因此,哈洛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温暖怀抱比温饱更重要。

但是在实验中,哈洛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和两只假猴子长大的小猴,有严重的社交障碍,无法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

于是,哈洛又再次改进了实验:把“绒布母猴”设计为可以摇摆,可以和小猴子有一定互动的。

这样一来,小猴子的社交障碍就消失了。

因此,通过这个实验,哈洛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温暖的回应,比温暖怀抱更重要。

人类也是一样。

在我们的整个成长生涯里,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委屈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抚养者能给予积极、温暖的回应,我们的安全感就会得到很好的建立,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成年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能从内心的自信中汲取力量,重新振作。

相反,幼年没有得到良好回应的孩子,成年后也要比一般人脆弱得多得多。有时候甚至别人眼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足以让他(她)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里。

而每当自我怀疑时,就会给自己贴上“不值得被爱”的标签,出现各种各样的“讨爱”行为。

不仅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带来很大的困扰。

只有觉察我们身上的“讨爱”行为,破解对应的“讨爱凝滞点”,我们才能打开“我值得被爱”的生命盒子,重新找回自我。

3

讨爱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而这也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比如当父母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苦工作,你才考这样的分数,对得起我们吗?”这种“自我牺牲式”的爱,其实就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困扰。

孩子会觉得,父母并不是真的爱自己,父母对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所谋求的。

这样一来,孩子的“讨爱凝滞点”就形成了。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给家人带来“他不被爱”的错觉,打破家人和自己身上的“讨爱凝滞点”呢?

作者在《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给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用勉励代替指责

“勉励”一词,其实和“赞美”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和赞美的正面表扬不同,勉励是不包含评论的、可以给人带来力量的话语。

比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幼年时曾因佝偻病,内心充满了自卑,就连他的老师也建议他最好去学习当一名鞋匠,将来好养活自己。

阿德勒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他既没有评判老师说的话是对是错,也没有对阿德勒极力赞美维护,而是对儿子说:“绝对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他们说你做不到,其实使他们自己做不到。”

这句话给阿德勒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在他往后的人生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回到我们现实生活里,比如当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提升时,我们通常会赞美孩子:“你真棒,考了这么高的分数,我真为你骄傲。”

这会让孩子误以为你只爱他的学习成绩,而不是他这个人。

那么正确的勉励方法是告诉孩子:“你这次表现很棒,我知道你做到了,因为我看见你很自律,控制玩手机游戏的时间,专注投入功课。”

而在夫妻相处中也是如此,把抱怨指责换成勉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欣赏二度改变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发生改变,奢望他能一下九十度大转变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看见对方微小的努力,看见他一点一点的进步,给他“二度”改变的机会。“二度”也含有“再一次”“不断地再一次”的意思。

同样的,当我们在克服自己身上的某些心理问题时,也是如此。不要苛求一次完全扭转,而是不断进步,一点点改变。

第三:“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有人曾说,我们常常把笑脸留给了别人,却把最坏的脾气发泄到了亲人身上。

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常常会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导致双方情绪剑拔弩张,彼此都觉得自己不被对方所爱。

那么,当沟通问题时,不妨先轻声问一句:“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这样可以让对方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被尊重,双方的沟通也能更顺畅地进行下去。

第四:“爱的抱枕”

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换位思考”。

当与人产生冲突时,先不要着急给自己贴“不被爱”的标签,而是从以下五个角度去分析对错:

角度一,我对你错;角度二,你对我错;角度三,我们都对也有错;角度四,无所谓谁对谁错;角度五,所有都是对的。

通常这么一分析后,就更能跳出自己的情绪,更为客观的分析问题,也能发现对方对自己的爱意。

最后进一步进行沟通后,才能找到比吵架更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第五:“八面玲珑求”

“八面玲珑求”的核心思想是“感恩”。

比如,我们可以感恩这么努力的自己;感恩这么多年一直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感恩自己能勇敢迈出第一步,直面内心的痛苦……

通过不断的练习之后,可能增强我们内心爱的能量,也更能发现身边的美好。

4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过温暖和爱,只是有时候,我们会被生活的艰难蒙蔽双眼,执着于失去的,而忽略了自己拥有的。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温暖的回应,是我们能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而对我们自己,尤其是曾经有过创伤回忆的人来说,这本《打开爱的生命盒子》,就是可以引领我们走出情绪迷障的契机。

就像作者在《致读者》中写道的:

“治疗是‘外力’,是向外寻求专业的帮助;而治愈则是‘内功’的,是一种‘发自内在的意志’。”

“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让自己好起来。”

所以,亲爱的,去做自己吧,做那个真正的、舒适自在的自己。

请相信,你一定可以。

(本文系作者原创,抄袭必究)

作者简介:淡淡翠,山野草木,煮字为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