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盯书机》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盯书机》影评精选

2021-01-04 23:35: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盯书机》影评精选

  《盯书机》是一部由杨越执导,纪录片 / 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盯书机》影评(一):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不会单调成灰白的模样!

  

最近一直在追《盯书机》的更新,一集不过十来分钟,已更十二集不晓得总共有多少。比起《但是还有书籍》那类策划和制作都很精致的纪录片,这部更像日常对话,但是问题都极具概括性,可以达到准确传递细节和核心的效果。与《但》相比,无论主人公的选取方向还是问题的聚焦都不太一样。

作家、译者、编辑、设计师、独立出版人、文化公司创始人、书店老板……这些看起来几乎等同于梦想家,但确实是实干家的人们,或坚持书店应该不讲求收益,或认为商业化的标准并不等同于是否掺杂盈利的复合因素;

有独自一人承包书籍的引进翻译设计出版的强大选手,也有两个女孩从一场展览开始,把艺术书籍的独立出版公司化运作的梦想选手……

看完今天更新的第十二集我神思飘荡头脑发热……必须感慨: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不会单调成灰白的模样!

  《盯书机》影评(二):就林叶所言生发出对焦虑的一些感想

  

第二集的受访者林叶在访谈中说,在任何状态下,焦虑都是无法摆脱的,即便你有一个铁饭碗。这句话正好表明了人真实的存在状态,在这个世界上,说到底人无法获得真正的确定感,所谓的安全感也从来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焦虑就伴随着不确定、不安、恐惧而生。毕竟,人活着必有所附丽,最现实而具体的是有一具肉身,不论被动或主动,只要活着,都得伺候这具肉身,而情欲、爱欲、心灵、精神以及最日常的吃穿住行都与这具肉身紧密相连。由此生发的种种感受都难摆脱其肉身属性,包括精神、灵魂在内。肉身是具体、不可忽略、无法抽象和超脱的,它实实在在地挡在那些纷纭的解脱、安慰之道前,给其以痛击。有肉身在,焦虑就无法摆脱。在以功绩为标准、以金钱表征成功的社会里,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内在世界和外在处境都不存在某种永恒不变的稳定因素,个人能力是相对且变化的,所处阶层、位置、地点也会变化,而变化本身的不稳固感难免不让人产生不安全、焦虑等感受。想抓住些什么,但是抓了一堆,到头来却发现什么都没在手,只剩下光秃秃的自己,无所逃遁。

反过来说,正因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摆脱肉身以及肉身所带来的焦虑,当明白焦虑是我们人普遍的生存境遇时,积极一点说,作为能承担自我生命责任的个体,我们能主动做的是可以选择焦虑的方式,主动承担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所裹挟。而选择自由本身就意味着选择动荡,主动承担动荡所带来的不确定、恐惧。或许因为种种具体而各样的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这种主动的选择,不过就算我们被某种焦虑所困扰,在这种被动焦虑之中或之外,我们仍然需要主动选择承担些什么来消化这种焦虑。譬如工作之余的跳舞、健身、唱歌、读书、观影、翻译、写作之类,不一定要成就什么,只是力所能及主动做些什么,享受这个过程,就够了。当然这个过程中并不都是欢乐,还会有痛苦,然而正如玛丽莲·梦露所言:“我自私,缺乏耐心,没有安全感,我经常犯错,甚至野性难驯,但如果你不能包容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享有最好的一面的前提是要预先承担最差的一面。享受的快乐与消化痛苦的能力是匹配的,你能够消化多大的痛苦,就配消受多少快乐。

不过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为这些事立一些目的,赋一些意义,找一些行为的理由,但是这些目的、意义、理由并不是事情本身的属性,不在事情里面,它们是属人的,会从事情身上脱落。有了它们,虽然是为着把事情做好,但是并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人是各式各样的,在做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人也不一定能体会到那些,有时甚至会被人所利用,表面是为着这个目的,其实是服务于那个目的。就算对具体某个个体而言,那些意义也会随着事情而变化,原来的意义会被新生发的意义所取代,新的意义也或许会被其他意义所替代,甚至感受不到意义。与其如此,不如摒弃那些外在的漂浮不定的意义,专注于做事情本身,把事情做到位做好就可以了。就像我在一篇文中对自己所说:“而我只须行动,像一个单纯的孩子,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要,只是做。我知道,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就存于其中。”意义就在做的过程中,或者说做本身就是事情的意义,无需再另寻意义。

最后就《盯书机》这档视频节目谈及一点自己的感受,当初知道这个节目的时候,就连续看了已经上架的全部九集,新近又看了新上架的第十集,个人觉得《盯书机》比较好的一点是,虽然节目的受访者名气不如那些有名的读书类视频节目嘉宾的名气大、派头响亮,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些受访者说话就没有包袱,不端着,不假正经,不需说空话大话,就着自己所做的事说一些感受、想法,所谈更接地气,更多一些个人色彩,这正是我所喜欢的。

  《盯书机》影评(三):这部冷门书业纪录片低调上线,唯有热爱能抵御出版寒冬

  

最近,B站悄然上线了一部冷门佳片。

这部名为《盯书机》的书业纪录片有多小众?

开播3个月,上线12集,豆瓣仍未出评分。

没有名人名家助阵,更没有大V推荐。

嘉宾也不是行业大咖,仅是普通的一线出版从业者。

谈话的过程更像是同行间的日常交流。

他们接受采访甚至不知道眼神该落向何处。

postpost书店店主 萧勇

连提到自己获得的奖项都很羞涩。

设计师 尹琳琳

但平凡的他们,正是出版业的中坚力量。

《盯书机》将镜头紧盯编辑、设计师、书店老板、图书营销人员等书业的幕后操盘手。它串联起了出版行业链条中的各方。

片中,有任性做小众书,坚持自己选题品味的编者。

也有独自一人包揽做书流程的全能设计师。

更有为书店梦专门从美国回国开店的年轻人。

在采访中,他们展现出对做书这件事的执着,并不约而同提到了一点:

对书的热爱足以支撑他们在利润微薄的出版业坚守下去。

编者篇:“我的选题卖得这么差,还要不要做书?”

《盯书机》中记录的几位编者,都对做书有着自己的坚持,不约而同的执着于并不热门,却有一定价值的小众选题。

作为图书编辑,做书的过程中经常会随着作者的思路对自己的境遇产生思考。

编者余梦娇在做《写真学生》这本书时,发现作者小林纪晴有一个很让人引发共鸣的点。

他作为日本摄影界的大师级人物,曾很怀疑自己到底会不会拍照。

他在艺术院校就读时,所提交摄影作品的总是被略过,老师不予置评。

小林纪晴问自己,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拍下去?

原来每个人必然会面对自我怀疑,大师也不例外。

余梦娇进而联想到让自己深陷迷茫的问题,

“我的选题卖得这么差,还要不要继续做书?”

编者 余梦娇

做书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未知。

自己尽全力做的书,是否能得到读者和市场的认可?

浦睿文化的编者唐诗,也曾陷入同样的自我怀疑中。

她入行后做的第一本书是《私摄影论》,此后持续做了几本摄影类图书。

这一品类的图书,市场表现并没有那么好。

唐诗说,自己是在“比较任性地在做这些书”。

她认为图书市场不应该只有名人名家的书籍,而是想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做出来。

即便不一定被大众所接受,但它仍能成为一部分小众人士可以看到的内容。

编者 唐诗

从图书销量上就可以反映出,对现在的人来说,图书不像以前一样是刚需了。

她问自己,“我做书是不是意义并没有很大?”

当然不是。

《私摄影论》在豆瓣的评分为8.3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品质图书。

有读者评论道:书中对四位摄影家的生活与作品的关系,进行了很认真动人的梳理,值得一读,至少也能把理解从视觉表象推进到皮下脂肪层。

读者的好评,就是坚持自己选题方向的最好支撑。

编者价值感的来源之一,就是将未被大众认知,但其实很优秀的作者、内容介绍给读者。

独立编者逸雯也一直在持续挖掘有价值的选题。

虽然,她在入行时就有“出版是夕阳产业”的论调,可她完全沉浸在做书这件事上。

她会去深山中拜访作者,通过做书结缘,认识到更多优秀的创作人……

她做了《造物有灵且美》《花森安治的编辑室》等日本生活美学领域的经典图书。

这让她觉得很有乐趣和成就感。

编者 逸雯

编者的成就感有时或许仅仅来源于一位普通读者的夸赞。

逸雯会时不时去豆瓣看读者留下的评论。

“前两天看到一位读者评论我做的书是他的‘年度书籍’,忽然觉得好开心,自己偷着乐。”

自己的书哪怕只影响到了一位读者,逸雯都会由衷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

做书常常是自己寂寞“捣鼓”的过程。

但正是这其中所产生的细小安慰和鼓励,让编者在行业中坚守。

设计师篇:“书可以成为艺术品,但设计师永远不是艺术家。”

与出版业相关的纪录片里,总少不了设计师的身影。

恰到好处的设计之于图书,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盯书机》中,介绍了两位设计师。

他们都致力于让图书设计更好的为内文服务,兼顾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位是从业15年,将书打造为艺术品的设计师尹琳琳。

另一位是集设计师、译者、版权经理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设计师周安迪。

2018年,周安迪创立了文化出版品牌“梯”。

虽身为设计师,但所有出版流程,他都亲历亲为,恨不得书都是自己写。

找到选题后,周安迪自己当版权经理,独自给版权方汇款。

有的书还由他翻译。

如果是别人翻译的书,索性就自己当编辑。

编辑后自己排版设计,出pdf查片。

自己联系印厂、定材料。

最后甚至自己摆摊卖书。

好家伙,就差自己买书了。

设计师 周安迪

周安迪和他的团队刚刚起步,还处在靠设计费等补贴出版业务的阶段。

他在工作之外没有特别大的开销,大部分赚到的钱都用来买版权。

他希望保持零盈利,即用赚到钱做更多的书。

“原来是出版业在养我,现在是我在养出版业。”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难?

但周安迪在繁琐的工作流程中自得其乐,笑嘻嘻的说:“也能维持营收。”

毕竟,想赚大钱也就不会在书业长久的坚持下去了。

在生活中,他对物质没有什么要求。

在做书过程中,他坚持的是什么?

“我觉得设计不要阻碍阅读,设计也不应该用来弥补内容的缺憾”。

好的书籍设计应尊重内文,呈现作者意图,照顾读者体验,带领读者想象文本。

周安迪不喜欢“最美的书”这样的标签,书籍设计绝不仅是美化作用。

设计一本书,关乎到如何合理地组织、呈现内文,让书籍与读者无声地交流。

这就需要理顺设计师和读者、作者间的关系。

设计师尹琳琳认为,设计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将作者的“情书”递给他心仪的读者,让更多的人看到作者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身份会转换多次。

有时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如何让书和读者的相遇能更完美。

有时又站在作者的角度,深入理解文本,将自己感同身受为作者。

这其中,设计师可以自由发挥的程度有多少?

设计师的设计行为是有限制的。

在“命题作文”中,书最后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品,但设计师永远不是艺术家。

设计师 尹琳琳

设计师需要有超前的思维方式,以“小步慢跑”的姿态,比委托人的想象高出一点。

图书设计似乎有些“戴着脚镣跳舞”的意味,又是什么支撑着设计师持续做书?

入行15年的尹琳琳,刚开始工作时,每周都要去书店。

就是为了在西单图书大厦的书架上看到自己设计的书。

图书设计师在版权页看到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设计的书被摆在书架上时,成就感足以支撑其坚持下去。

书店老板篇:“如果重新来过,那必须还是要开书店。”

《盯书机》中记录了3家独立书店老板的故事。

分别是南京旧书店的代表,学人书店老板阚炜;致力于一个人养书店的明室私人书房老板谢旺;为坚持书店梦,从美国回国开店的萧勇。

开书店对他们来说不是生意,而是融入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书店对于经营者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们持续将精力投入其中。

学人书店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附近,主营二手书,运营20年之久,足见老板阚炜对于旧书的热爱。

他说:“如果重来过,还是要开书店,这太有意思了,而且一定要开旧书店。”

学人书店老板 阚炜

为什么是旧书店?

二手书的吸引力在于,富有年代感的书,内页的文字摸上去有凹凸感,旧书纸张质量较好,阅读时不费眼。

很多老版本的二手书早已绝版,因此很多人喜爱淘旧书。

有的读者像着了魔一样,不停的淘书。

新货到店后,他们用鼻子闻闻就知道有自己需要的书。

独立书店的经营中,快乐总是伴随着操劳。

阚炜提到,学人书店中“每一本书都是我亲手选进来的,旧书店选书全凭经营者的眼光和对行业的喜爱。”

他致力于将的旧书店一直运营下去。

甚至提出能走路的时候都要开店的想法。

和阚炜一样,明室私人书房老板谢旺也是出于对书的满腔热爱,利用业余精力与其他合伙人一起,开起了一家佛教主题书店。

他的主业是电信公司的工程师。

主业的稳定对于谢旺在业余时间开书店有较大的帮助。

他致力于做纯粹的书店,并坚持认为,书店里不应为了支撑运营而出现与书无关的内容。

谢旺提出,书店就是要被养的,“要用别的方法去产出维持书店运营的资金”。

在北京的胡同里的开着复合书店的萧勇,在书店运营理念上与谢旺持截然相反的态度。

“好多书店店主有本职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和资金去养书店,这对我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

萧勇觉得书店应该自负盈亏,自己能运转起来才是理想的书店运营状态。

源源不断地把与书店不相关的人力物力输入进来,这是不健康的运营方式。

postpost书店店主 萧勇

为了让书店能自己运转起来,他开书店时就考虑,一定要凭借某种内容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书店,让并非目标人群的消费者与书不期而遇。

postpost书店中所涵盖的多元业态,或许会让一部分从前没看过某种书,但偶然接触到的人慢慢对书产生了兴趣。

他致力于让书要在不同人群中激起不同的回响,使得书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必需品。

总有些惊喜的奇遇,搭建起我们与书的缘分。

自此以书为伴,书成为了生活养料,甚至是一生的事业。

从编辑到书店经营者,他们虽是平凡的书业从业者,却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赤子之心,为爱书人搭建起不平凡的精神角落,抚慰着碎片化时代人们那颗躁动的心。

回望来时路,对书的一腔热爱总能抵挡书业寒冬,总有薪火照前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