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郝蕾:“被老公家暴后,我开始恨儿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郝蕾:“被老公家暴后,我开始恨儿子”

2021-01-05 19:15:15 作者:窈窕妈妈 来源:窈窕妈妈 阅读:载入中…

郝蕾:“被老公家暴后,我开始恨儿子”

  

  “我知道我不该在葬礼上笑,毕竟死的是我男人”

  中年女人抱着一束花,笑容洋溢满脸喜悦与释然。这一切都因为——

  她的丈夫老五去世了。

  因为在葬礼上肆无忌惮大笑,她被儿子与亲戚们当成异类冷眼相待。没几个人知道她这几十年怎么熬过来的。

  每一次家暴就像地狱,没有能力反抗的她就这样默默熬了30年。这种看似默许家暴行为的隐忍在有些人眼里是傻,在我看来只有心疼。

  郝蕾扮演的冯爱梅从丈夫葬礼归来,对多年未见的同学燕子说起这些年遭遇。

  0130年的家暴生活

  二十多年前,她是一名女工,与厂里横行霸道的老五谈恋爱,她觉得自己从此有了靠山。

  那时,她无论如何不会想到,给她安全感的男人也带来半生伤痛。

  几十年过去,她清楚记得男人第一次打她的情景。

  他对准她的脸狂扇几下,同时碎掉还有她对婚姻的憧憬。

  “只觉得那不是他的手,不是掀我头纱抱我入洞房的那只手,也不是帮我打架的那只手,而是别人的手,只是借他用一下。”

  

  眼前的人让她陌生,她发疯一样拿酒瓶往肚子上怼,“他打我我就打他孩子”。

  想到那是自己的孩子,她才停下手。

  忍辱负重没有换来心疼,暴力还在升级。最严重的一次,因为被老五泼一整壶开水住院一个月。

  她曾想过离开,可她哪里都去不了:我就这么一个家,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不仅身体暴力他还在精神上折磨她,甚至明目张胆带情人回家让妻子给他们做饭吃。

  

  后来老五生病没力气家暴,便开始漫长的冷暴力。他把她当空气,用赚的钱买两套房子,悄无声息给自己和儿子各一套。

  这些她都能忍受,最让她绝望的是儿子竟然活成老五的样子。两岁的小孙子因为用勺子搅饭被儿子狠狠扇一巴掌。

  她恨儿子,更恨自己没能力让儿子健康成长,让他目睹暴行后成为另一名施暴者。

  还好冯爱梅解脱了,她即将购置属于自己的房子,并畅想着新家的美好。

  02家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视频最后,冯爱梅摘下燕子一直佩戴的墨镜,看着她眼睛上的淤青心疼说道:

  我能想到一万种男人打女人的样子,可是我想不到你老公也能动手,他可是个老师呀。离了吧燕子,别跟我一样活了一辈子,连笑都不敢笑。

  

  燕子,是屏幕前任何一个被家暴女性的缩影。燕子,就在我们身边。

  全国妇联发布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30%女性遭受过家庭暴力,妇女自杀原因中家庭暴力占比60%。

  

  家暴是从无到有,伴随着暴力升级的过程。

  

  一位匿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婚后有了孩子就过起丧偶式生活,男人除了玩游戏就看电视。

  听见孩子哭,男人带着鄙夷和嫌弃斥责她连孩子也哄不好。

  她很忙没搭理,他突然冲上前将她推倒,怒扇几个巴掌后又死死掐住脖子让她差点窒息。

  以往听说有人被家暴她总是点沾沾自喜,庆幸老公从不动手,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么一天。

  第二次很快就来了。

  她在厨房做饭,孩子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她想着做完饭再收拾。

  老公责怪她不会管教孩子,她反驳几句后肚子突然被重重踹上一脚,后退几步踉跄摔倒在地。

  这一切被公公看在眼里,公公以男人情急之下难免犯错的理由劝她别在意。

  

  她暗暗发誓如果有下次一定离婚。只是下次来得更快,这次男人因为一件小事把她打成重伤……

  03 怯懦不是你的错

  说起被家暴总有人问:为什么不离开?

  事实上,离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女性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被困在家暴中。

  许多女性被家暴后选择沉默,不是因为不勇敢,而是面对恐惧外还要承受周遭的非议:

  

  你要是没错,他怎么会打你呢?

  “她挨打一定是活该”毫无逻辑可言,却是许多人的共识。

  前段时间,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楼后身负重伤险些瘫痪。网上很多人叫嚣:她一定做错了什么,不然老公怎么会打她。

  不责怪家暴,而是先质疑家暴对象。

  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本应是正常权力,却被“受害者有罪论”二次伤害,这实在不应该。

  

  一位宝妈怀孕八个月,丈夫沉迷短视频看美女。她忍无可忍去夺手机,丈夫气急败坏打了她一巴掌。

  她清楚人下次就不是一巴掌这么简单,于是决定离婚。

  婆婆安慰她,核心就一句话:你要是没错我儿子绝不可能动手。

  她亲妈知道后指责她不该激怒男人,劝她收敛脾气,警告她既然嫁人了就不要随便离婚丢人。

  她跟朋友诉苦,朋友表面安慰背地里说风凉话。

  她是家暴的受害者,别人却把她看成罪人。她最终选择沉默,不仅因为丈夫的拳头,还因为她周围的每一个人。

  

  不仅如此,许多施暴者通过贬损伴侣自信和自尊让其失去反抗意识。

  这些人擅长合理化自己的暴行,把伴侣塑造成一个“做错事的女人”,到处捏造负面消息恶人先告状。

  他们不但摧毁身体,还在精神上打垮你,以至于许多受害者真的相信自己活该。

  身心双重压制下许多受害者被迫接受现实逃避抗争,把不幸归结到自己身上。

  

  一次被打,希望不会有下一次;

  被打多次,想着忍忍就过去了;

  一直被打,寄托下次来得晚一些。

  ……

  爱人的精神控制,外界压力与质疑,以及自身能力限制逼迫许多女性在痛苦里沉沦,不到生命最后一刻不发声。

  她们不是不想自救,只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逃离显得格外艰难。

  04 家暴是经过允许的

  你也许不会相信,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报警。

  

  35次,足够摧毁一个人。

  每个受害者都很难,但我还是要说: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大多受害者把自己看成没有反抗能力的失败者,事实上并非如此。你面对暴力的态度,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

  反家暴,不仅要在被家暴后及时拍照取证、曝光、报警。更重要的是在遭遇家暴之前,有底气亮出底线摆明态度。

  这种底气来源于你的精神力量。

  做一个精神力量强大的人,物质支撑是基础,精神独立才是根本。

  

  @伊安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姨刚结婚时,大姨夫喝了点酒把她推倒在地准备打她,大姨爬起来去厨房端了盆水把他泼醒,做出打架的姿势“别以为喝点酒你就能耐了,我可不惯着你,不是你重娶就是我重嫁,大不下手重蹲几年。”

  

  听到这番话,大姨父瞬间清醒再也不敢胡来,此后30年活成了妻奴。

  

  他大姨告诉家里的小辈:家暴这件事决不妥协,做不到比男人狠就要离婚,不然到最后受伤的是自己。

  她应对家暴的方式固然激进,但是她没有模糊情感和权利的界限却值得每一位女性学习。

  你嫁给他并非是他的附属品,你是你自己,谁也没有权力向你挥拳头。在这方面你要足够敏感和坚定:

  当他把你推搡在地,不要相信他只是手滑;

  当他很难控制情绪,炫耀暴力,请务必保持警觉。

  当他抬起手又克制落下,并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在威胁;

  家暴是披着家务事的犯罪行为,你没有必要妥协换来更深的伤害。

  

  不要牺牲自己的幸福去保全别人的体面,最大的体面应该是和平相处不用拳头话说。

  家暴纪实节目《沉默在尖叫》中有这样一句话:

  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吃别人的恐惧长大。

  聪明的女人会在家暴前亮出底线,家暴后采取措施不给对方第二次机会。

  这也许很难,但一定要迈出去。

  你要记住:我本善良,但绝不软弱。

  

  点个在看,向家暴说不。

  

  图片来源:《小委托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听见她说》

  • End •

  长按下图识别关注

  窈 窕 妈 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