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飘》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飘》读后感锦集

2021-01-09 03:55: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飘》读后感锦集

  《飘》是一本由玛格丽特·米切尔著作,上海世图出版的660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飘》精选点评:

  ●想给6星。不止一遍地看。

  ●啊~这都是学生时代的记忆啊~ 感动T^T

  ●我的最爱

  ●线装,价格实惠,内容不用说了,当年在西宁书城买的,后来在亚马逊买了好几本

  ●我的言情小说启蒙书啊!看了三个译版。。。一个月没好好上数学课

  ●我最喜欢的女性小说。真的,这简直就是赤裸裸揭露了我们自私又渴望被爱的一面。

  ●少有的废寝忘食一气呵成读完的小说. 斯佳丽天真活泼勇敢倔强乐观给予人温暖却教人心疼,和大多数女性读者不一样的是,斯佳丽爱慕的男生我也许更欣赏Ashlee的斯文儒雅简单,不过在那样的乱世,这种性格的人和Rhett比起来却显得虚幻无助保守,无安全感. 也许不在乱世,斯佳丽会更加坚定地深爱Ashlee.到底是选择爱自己的还是选择自己爱的男人,可能是每个女人恋爱都要头疼一下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这是最好的外国近代小说,没有之一。根据传闻所言此小说作者并没有如此高的文笔,背后有一个默默为她付出的男人帮她修改美工。不过小说确实很好看,真的,细节刻骨铭心。

  ●最爱

  ●有些人一旦错过可能就是一辈子。

  《飘》读后感(一):淋漓尽致的人性描摹

  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淋漓尽致——不容的人物各个性鲜明,而最后,他们都改变了——被生活,被社会,被战争,被现实,被爱情。

  书中把我一直认为的现实社会上存在的,却又徘徊着是否存在对错的各种人物的品性统统展露了出来。而且,她还告诉了我:哪有什么对错,不过是生活、是现实、是爱情、是自己的选择为之而已~你若在乎对错,那才是错的——那样,你便只是别人意愿下的角色,根本没有可读之处——是的,书里的角色品性虽然形色万千,可读起来让我觉着他们之所以是他们,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即便再重来一次,结果还是如此。而我,恰好喜爱这种自我的选择~

  《飘》读后感(二):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今天来到图书馆,终于把看了5个月的《飘》完结了~觉得还是留下点东西作为纪念吧~

  《Gone with the wind》从小说的主人公出发,这是一部励志小说,勇敢,坚强的思嘉丽;自私,任性的思嘉丽;为爱,为生存,为尊严不择手段的思嘉丽,当她最终得到所爱时,却发现一切从一开始就错了,当她失去了最爱时,才发现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第一个悲剧人物。

  Melly,与思嘉丽的男性气质不同的是,她拥有最伟大的女性美:善良。可怜的人,心灵如此美好,生命生活却显得卑微,只为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愿望,却逃不过自身的命运安排,早早的死去,让人叹息。

  Ashely,又一个悲剧人物,聪明睿智,却作为一个过时的人生活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一点点失去尊严,剩下一个干枯,木讷,无助的身影,其实他生命最好的归属是战场,一个埋葬旧时代的战场,死了,至少还有一个高贵的墓碑,活着,却像一个迷失的孩子,失去了尊严。

  Rhett和思嘉丽一样,是旧时代的黑马,挑战传统观念。他的可悲之处是无法看清自己内心,其实他也无法割舍旧时代,所以在南方军队即将崩溃时会投身于看不见胜利希望的保卫战,所以在最后会选择回到自己一直鄙视的“旧时代的人”身边,最不幸的是,他爱上的是思嘉丽,而思嘉丽一开始却并不爱他。他用嘲笑来掩饰,爱却一再让他受伤害。

  曲终人散,留下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所有正在遭受挫折的人或者以后遭受伤害时不妨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今天来到图书馆,终于把看了5个月的《飘》完结了~觉得还是留下点东西作为纪念吧~

  《Gone with the wind》从小说的主人公出发,这是一部励志小说,勇敢,坚强的思嘉丽;自私,任性的思嘉丽;为爱,为生存,为尊严不择手段的思嘉丽,当她最终得到所爱时,却发现一切从一开始就错了,当她失去了最爱时,才发现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第一个悲剧人物。

  Melly,与思嘉丽的男性气质不同的是,她拥有最伟大的女性美:善良。可怜的人,心灵如此美好,生命生活却显得卑微,只为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愿望,却逃不过自身的命运安排,早早的死去,让人叹息。

  Ashely,又一个悲剧人物,聪明睿智,却作为一个过时的人生活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一点点失去尊严,剩下一个干枯,木讷,无助的身影,其实他生命最好的归属是战场,一个埋葬旧时代的战场,死了,至少还有一个高贵的墓碑,活着,却像一个迷失的孩子,失去了尊严。

  Rhett和思嘉丽一样,是旧时代的黑马,挑战传统观念。他的可悲之处是无法看清自己内心,其实他也无法割舍旧时代,所以在南方军队即将崩溃时会投身于看不见胜利希望的保卫战,所以在最后会选择回到自己一直鄙视的“旧时代的人”身边,最不幸的是,他爱上的是思嘉丽,而思嘉丽一开始却并不爱他。他用嘲笑来掩饰,爱却一再让他受伤害。

  曲终人散,留下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所有正在遭受挫折的人或者以后遭受伤害时不妨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飘》读后感(三):坚韧是岁月淘下的一粒

  读玛格丽特米切尔《飘》有感

  我见过许多眉眼,却无一如这样一本书里描述的真切。她是一个战争袭来、平凡到可以隐于烟海,如绝大多女性一样为生存卑微到尘埃里的一粒也能够傲立于世,在平凡的坚韧中历经风尘,褪去铅华。

  我并不欢喜大的战争于开头就带给自己的那种压力,诚如这本书的魅力一样,只有置身于温水情境之中感受添薪加火,才能够获得致命的炽热。这部十年沥精的著作,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废除农奴制的这一大背景下通过思嘉这一女性角色的人物活动,把当时社会中挣脱束缚的形象、别具一格的价值观念,以及顽强的毅力深深地灌输到人的脑海里,传递着人性深处的原始扩张力。尽管她的角度较为偏向于奴隶主阶级,但她还是秉承作家理念客观地复原了这场战争,以思嘉的能力证明了女性已不是附庸这一观念。

  不得不说,当我闭上眼睛,这四个主人公的音容笑貌令人回味无穷。或许是受英国大家狄更斯的影响,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于艰难时世充满着维多利亚风格中人性的矛盾。刚开始我并不满意思嘉这个女主人公,她在前几章之中表现得自私任性,贪婪霸道,冷漠高调,热衷享受万众瞩目,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随着战争这个大背景的更迭,情节的娓娓道来,她并没有如我预料的那样怯懦娇弱,反而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倔强坚强,勇往直前。当战况险峻、湄兰临盆危在旦夕,她义无反顾奔走寻医,不得其愿后毅然承担起一窍不通的接生工作;当她一人一肩挑起满目疮痍、缺衣少食的生活重担,像黑奴一样辛苦劳作,像仆人一样粗糙了柔胰;当她扣动扳机与湄兰并肩作战,当她为生活下去用自己豪赌....那一刻,我突然原谅了她所有的不好,与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对她的感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怜惜起了这样一个娇生惯养的闺阁千金。她在乱世之中漂浮生存,在男权未脱的社会中不得不一步步走向独立,因受心爱人所托视情敌为责任,不抛弃不放弃,对爱情和幸福执着、对婚姻自主,这种性格的塑造远比开始就凸显委实真实得多。真实可能显得不那么崇高,却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更容易引起共鸣。大多人可以容忍圆月有缺,骨子里却信奉十全十美,不喜缺失太过,而作者却反其道行之,欲扬先抑,缺月先入为主,后镀光华,不得不说让人受用无比。也似乎是为了某种契合,白瑞德也用了同样的手法呈现给我们。他行为放荡、劣迹斑斑,却对社会底层的黑奴嬷嬷尊重,对毫不起眼的湄兰赞赏,在他的头号情敌生死关头时挺身而出......直至文章结尾他对思嘉的爱公之于众之时,我不禁心头为之一颤,不得不掩书拾味,和很多女孩一样希冀有如他之爱的庇佑。在这样强势的人物性格之下,温柔善良的湄兰与思嘉的友情似乎莫名地合理;艾希礼的克制似乎确实于四人最好的结局。

  这部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这四个个性鲜明的主人公让人称赞之外,还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可读性。这份可读性在影视中称之为包袱,在文学中是矛盾冲突,而两者殊途同归都讲的是一个戏剧性。第六章中思嘉精心设计在藏书室向艾希礼表爱意,被拒后却在原本无人问津的地方被口无遮拦的白瑞德撞见;三十四章之中思嘉探监原本以为总可以从白瑞德那里借到钱,落空不算却成就了她又一段婚姻;四十五和四十六章中,作者先伏笔弗兰克对她冷淡,思嘉受辱他看似无动于衷转身却因为她复仇就此毙命。此中可圈可点的,更有白瑞德、艾希礼和湄兰,在妓女贝尔的配合下上演了一场精彩无比的闹剧。可以说,米切尔对于戏剧性的拿捏恰到好处,不滥用却恰如其分地用在点上,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心中好奇的那根弦。

  大抵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年轻、都曾青涩,都曾为爱情渴望义无反顾,对幸福充满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然而只有在岁月的淘沙中一浪颠簸一浪,顺着你仍旧不懈的惯性,你才能够踏过时间的沥青到达属于自己的海滩,承受光彩夺目的照耀。诚如小说中所说,所有随风飘逝的都是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

  《飘》读后感(四):爱情心理学

  老成世故精明算计、风流不羁、不合于世的瑞德 喜欢 知识贫乏、虚荣任性、天真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的郝思嘉;郝思嘉 喜欢 通情达理、有良好教养、古典忧郁的艾希利;艾希利 喜欢 温柔贤惠、聪明善良、饱读诗书、腼腆羞涩的表妹梅兰妮,还有双胞胎兄弟,艾希利的几个妹妹,他们的爱情关系在此不一一列举。

  简单分析下:

  瑞德to斯嘉丽

  瑞德,从别人带有审判性的评价中可以知道他的大体情况,出生南方大的庄园主家庭,父亲是典型的南方人,注重名誉、礼节,瑞德就读于西点军校,只因和一个女孩单独度过了一夜,便被视为触犯禁忌,被父亲逐出家门,被西点开除,还受到父老乡亲的唾弃-----这点很重要哦,如果一个人突然遭到一系列打击,心理上会产生巨大变形,会开始否定之前自己一切认定的和潜意识里的信条、观念。至于他究竟有没有做别人想的龌龊事,从他的反应和他之后的性格分析来看,我倾向于没有。

  他曾对斯嘉丽说过“···仅仅是因为我送一个愚蠢的女孩回家半途上却遇到了点意外···”

  这件事改变了他,他开始讨厌、鄙视一切正人君子,用巧妙的方式嘲笑,用恶毒的语言讽刺,(eg在艾希利订婚典礼上讨论战争那一段),除非那个人对他有用,需要接近。

  他第一次见斯嘉丽是在艾希利的订婚典礼上,斯嘉丽想让艾希利注意到自己是多么讨人喜欢,就把在场的所有年轻男同胞都给像吸磁铁似的吸了过来围着自己,并不断搔首弄姿,卖弄风情。瑞德此刻应该还是用一种欣赏美女的色色的眼光去看她的吧,而突然让他对她有点意思是在后面午休的时候。

  斯嘉丽在一个貌似无人的卧室里向艾希利表白了,并自信地等着艾希利说我们私奔吧,结果艾希利给了一个斯嘉丽完全听不懂的答案,也就是瑞德鄙视的那种正经而高尚的答案,他说,斯嘉丽,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如果我们在一起会咋地咋地,你根本不了解我,可是我却把你看得透彻,因为你是那么简单···然后斯嘉丽就给了他一个巴掌,他走后斯嘉丽又扔了一个瓷瓶,瑞德从沙发里转出来,把斯嘉丽下了一跳,应该说他也间接促成了斯嘉丽做出嫁给梅兰妮弟弟的决定。

  这个见面很特别,因为斯嘉丽的受挫肯定会激起瑞德关于少年时期的那段痛苦回忆。那时的他还是个天真少年啊,对世界充满幻想与期待,还不知道世俗观念的力量,不知道社会是天性的扼杀者。

  斯嘉丽居然敢向一个男人表白!还在被拒后掌掴那个人!还任性地摔瓷瓶!瑞德肯定对她印象深刻。

  第二次见面是在思嘉生了孩子,守寡,一次战争慈善募集上,她本想避开瑞德,却被钩子挂住了自己的头巾,最后还是瑞德得意洋洋的给她去掉了。之后他就老去斯嘉丽那儿。斯嘉丽对他自然咬牙切齿,但是,有礼物干嘛不收呢,只要有好处,你爱来就来呗。

  爱情双方的关系式是,在不厌恶的前提下,双方一旦失衡,就会越来越失衡,也就是说,一个爱另一个变少少一点,另一个就会多一点,而总量是平衡的。因为,爱如果无法用外在表现出来,少爱的人就会占据优势,总是可以把另一个把持住。

  这就是瑞德为什么越陷越深而斯嘉丽却视乎不为所动。

  斯嘉丽to艾希利

  斯嘉丽,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和父亲的活力,有着女性本能的强烈的虚荣心,更兼条件优越,所以身边聚了一堆公子哥儿。更助长了她的自信。

  她喜欢艾希利,当然除了他是身边那些人当中出类拔萃的,长得也帅,而他对她不献殷勤也让她产生了征服的欲望,还因为她不懂他,这就是“差异慕爱式”爱情心理。

  譬如一个女孩如果从小生活安定,从没经过什么风浪,周围人又待他极好,没受过什么大的欺骗伤害,她单纯的心理就会认为世界上的人就该这样,突然遇到一个忧郁的人,就会很好奇,混杂这同情,而那个人越难以接近就越让她倾心。为什么很多人的初恋,性格都跟自己相反呢?就是这个道理。

  斯嘉丽就是这样的。她的骄傲是她始终对艾希利不放手,恋恋不忘的原因。

  艾希利to梅兰妮

  艾希利是个沉迷于理想世界的人,善良(其实另一种表现就是软弱),书生气(另一种就是不切实际不问俗事),和表妹谈狄更斯,谈欧洲,十分谈的来。他不太可能能和一个与自己的思想、理想世界隔得太远的人在一起,即“同质爱慕式”,即有些人生活在许多跟自己趣味、习惯不太一样的环境中,而自己有很鄙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爱好,所以就倾向于寻找同类伴侣。

  好吧,废话完了。

  《飘》读后感(五):也许我们都不懂爱

  尽管是在紧张的考试周,可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把 飘 看完了。可是当最终合上书页,却没有以往读完书的松一口气,心还是留在故事里,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七上八下缠绕在思嘉的世界里。

  看 飘 的过程中就一直有好多想法,好多感慨,可要赶着把书看完,便也来不及记录下所有思绪,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书的前面,战争爆发前的章节并没有怎样吸引我,思嘉这一女主人公也不得我喜欢。她太自私,又太肤浅,可以为了赌气就随便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丈夫死了以后也不伤心,对孩子也不见得有多少爱。而她的爱都给了艾希利,一个她不了解而盲目喜欢的人,被拒绝了也固执地不相信他不爱她的事实。媚兰那么好的人,也不入她的眼,只被她当作阻碍自己和艾希利在一起的麻烦。

  可是后来思嘉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勇敢无畏真的让我一下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她的性格并没有变,她还是以前那个她,可是面对战争的残酷和现实的打击,她性格中那种爱尔兰人的坚毅一下子使她高大起来。当瑞德抛下她去入伍的时候,她也只哭了一场就决心依靠自己了;当面对家里被洗劫一空,被她当作精神支柱的母亲也去世的情况时,她用自己的双肩挑起来一家人的重担。突如其来的战争使她迅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心上有一层厚壁的独立女性。

  但尽管她那么勇敢,甚至比男人还无畏坚强,她在感情上却始终没有长大。她近乎执着地认为自己唯一所爱是艾希利,面对为她付出了那么多的瑞德,她却无动于衷。在战争的动乱岁月里,瑞德一直给予她精神上和物资上的帮助,成为她当时唯一的依靠。尤其是读到媚兰即将临产的那段时,思嘉当时已经走投无路,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就在那时她想到了瑞德,然后瑞德来了,仿佛是骑士来拯救落难的公主,在满城人都自顾逃命的时候瑞德在思嘉的身边。

  那一段让我想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香港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我想,亚特兰大是否也能成全思嘉和瑞德呢?可是偏偏是不能,瑞德在带着思嘉出城后,突然决定入伍,在南方联盟的失败已指日可待时,他却涌起了满腔的爱国心,然后抛下了思嘉走了。不得不说读到那里时,我很惊讶,因为他明明是爱思嘉的,怎么能在这么危险的时候离开她,不做她的保护人呢?结果证明我不想瑞德那样了解思嘉。思嘉不是白流苏,柳原是流苏唯一的依靠,“你死了我的故事就完了;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流苏这样怆然说。但思嘉的故事可不会这样轻易完结,她能做一家之主,像个男人一样到地里劳动,果敢地拔枪杀死一个北方佬。她的命运从来不会被别人轻易地拿住,尽管她也需要哪怕精神上的依靠。

  但瑞德,我却觉得他是像柳原的,同样的不羁放纵,同样的古怪地爱着一个女人。他们的爱,不是直接说出,而是用一种忽近忽远的方式悬着。对于柳原,我想他是畏惧这段爱的,他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的誓言真是不实际,人的命运从来就不是自己决定的,所以爱哪能真的永存呢?而瑞德,直到故事最后我才了解他,原来他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爱,是因为他知道思嘉如果知道他爱她,一定会将之弃之敝履,而他就永远得不到她了。我觉得这很有道理,因为思嘉一直追逐的可不就是她从未得到的人么,而她也确实从未珍惜过那些把心捧给她的男人。可是另一方面,其实思嘉也曾想过瑞德是爱她的,她也对他有所心动,可是却被瑞德看似嘲讽的话给挡回去了。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他们可以幸福地在一起。以前小的时候,总觉得只要两个人是相爱的,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一起闯过呢?可是对于瑞德和思嘉,我却真的不敢这样说。也许是出自私心吧,我真的很喜欢瑞德,他那种对思嘉的不顾一切的爱是每个女人的梦吧。所以看到他被伤,看到他屡屡尝试却始终不能得到渴望的爱人,真的很为他难过,为他不值。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是瑞德,我也恐怕会选择离开。心被伤过太多次,已不敢再冒险去再被伤一次了。两个人的爱情来得太迟太迟,当一个人已经遍体鳞伤后,当初那种追爱的勇气又还剩多少呢?

  有一句我觉得很怂的不知是知音体还是装B体的话, 一个破碎的我如何容纳一个破碎的你 ,类似这样的句子吧。但在瑞德身上,却有几分道理。心碎了,便再也回不去原来的样子,爱情本就是需要保鲜的东西,哪能经得起时间的挥发和心碎的创伤呢

  但我又总是觉得思嘉是有办法重新留下瑞德的。她那种坚毅执着的本质,真的让人相信只要她想要,没什么她得不到的。我就这样矛盾着,替他们想着这许多,然后就一直睡不着了。。。。

  好像很难把我从这个故事中拽出来了,我觉得自己已经深深的迷恋上了书中的这个世界和这些人。他们是那么真实,那些事,战争,生活,全都历历在目。我希望每个人都好好的,收获自己的幸福,感觉自己好像在用期待小言的HE的心情来纠结。纠结他们最终能不能在一起,纠结到底怎样对瑞德来说才是真正的幸福。唉,也许我是太闲了,可我明明还有考试要准备。

  啰嗦了这么一大堆,总算把自己的心情抒发了出来,我也终于可以安心复习了,虽然据最近的一门考试只剩半天时间了。但真的要向所有人推荐 飘 ,无愧于一部史诗巨著。啊,突然发现我的书评太像日记了,算了,就这样吧,飘走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飘》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