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读后感1000字
《君主论》是一本由[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页数: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君主论》精选点评:
●此书勿作等闲看过
●作者无愧于“现代政治学之父”的称号,观点犀利,具有时代的超越性,今人读之亦必受益。此外,译者系所谓“东吴遗老”,130页的小册子耗费10年之功,其信达雅可想而知。
●看完之后,只想高呼一声:然并卵,可惜我不是女王,空有屠龙记,奈何无龙屠!
●今年看的为数不多的好书
●文艺复兴是需要巨人的时代,也是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马基雅维利就是这样的一个巨人
●研一下;研二下;研三上。
●常读常新
●观点很简单,很幼稚,没多大意思。
●古中國和古希臘將政治與倫理道德融爲一體看待,有著極高道德的政治觀。而後世,政治觀的發展愈加功利化,甚至視擺脫道德束縛爲政治觀進步的象徵。一邊是發于心地爲衆生福祉,一邊是將其(前人)所獲得的支持效果進行計算分析歸類量化后用以操控民衆謀權奪利,這就是古代賢王們與近現代大多數政客的本質區別。發心與發心,目標與目標的區別。這也是以近現代的純功利觀點去分析相當一部分古代政治時常見的誤區。聚焦于品性丑惡的同時忽略了道與德本身的影響力。欲爲民牧先修心德,若無遠遠凌駕于常人之上的心德,又何以配爲民牧?憑你比常人更低劣?然後拖著常人一起更加低劣?馬基雅維利開了一個庸惡的頭,像病毒般玷污了人類集體心靈。
●一个高调的人。
《君主论》读后感(一):君轻君重
这本书感觉上仍然在强调君为重,而中国的论调是君为轻。前者重在统治国家,后者重在服务国家。而发展到现在,似乎西方更倾向于小政府,我们更习惯于大政府。西方更强调体制的约束力,我们更看重人际的影响力。
《君主论》读后感(二):为了奥贝斯坦而看的书
在学校放假时候看的书,为了奥贝斯坦而看的书。(不知道奥贝斯坦为谁的同学请看《银英传》。)有人说它臭名昭著,有人说它威名赫赫。可是在我看来,他不过解释了一些人的本性罢了。
《君主论》读后感(三):是翻译太差了还是我要求太高了?
是翻译太差了还是我要求太高了?
看了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似乎太纠缠于细节了,没有太多的价值,或许对研究历史的有用,所表达的内容在我看来并不是太透彻。拿当代人来讲,时寒冰的利益分析法就比他更直接更犀利。
《君主论》读后感(四):人性自私的披露
在一个积弱的小国里,可以看做是怀才不遇的怅惘
不过回首过去的几个世纪,人类终于在追求人性的路上前行了不少
Machiavelli把人性的自私放大地摆在人们面前
于是喝人血者也不免要背过些头去
《君主论》读后感(五):目标与道德,孰轻孰重?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从实践总结而成,以他对事务的亲身体会为基础。《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之一,阐述君主的治国之道,因其为达目的不计手段的主张而广为人诟病。但这种主张本身是否更具有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