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读后感摘抄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是一本由[美] 莉儿·朗帝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3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精选点评:
●2011-10-20 今天生病了,发高烧,在家休息一天。意外在书柜里翻出这本书,想想今天也是个纪念日,这是在他家的书柜中翻出来的几本书之一,如今,他离开这个世界已多年了…… 推荐这篇读书笔记吧:http://book.douban.com/review/3369614/
●junk book
●很实用的人际交往的丛林法则。
●教你怎样成为一个高级马屁精?!有些技巧挺有用的,要好好练习。
●可读,应放到枕边时时对照看看
●技巧太多,后面的非常水
●不是很实用,还是得靠自己总结摸索呀
●纯技巧的书籍!比较干货!一般人读不下去,读下去的人都会有很大收获。
●一些沟通技巧,有几分道理,值得一学。
●可以直接变现的社交技能书 技巧不是全部 没有技巧却万万不能。技能的变现有多快呢?我现在正一边参考知乎答案 一边与男神讨论能源私有化问题………………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读后感(一):动作不断重复养成习惯
因为前阵子面试一直表现很差所以看了这本书的精简版,不知道跟书的原本是否有太大的差别,我最喜欢就是关于习惯那一部分,戳中我的心了。回想了大学四年,到西田跑步、记录生活费用、隔断时间写日记、看书、爬山这些都是我想养成的习惯,但大学四年即将结束了我还没有养成习惯,有点伤心,而这本书又让我有了持续这些事情的动力。看这本书有点冲忙,所以就这印象最深。
刚开始看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感觉会比这书好(个人观点,勿喷o(>﹏<)o)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读后感(二):凭技巧可以让自己不同凡响吗?
初中时读的,当时因为读字书少,把书中技巧奉为经典。有很多技巧确实直到现在还印象深刻而且觉得管用。比如“泰然自若的达拉拉”,让我不再畏惧去麦当劳只是上厕所。
但这本书过分强调了“技巧”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人和人沟通的本质。有很多技巧:比如“鹦鹉学舌似的答话”,用的多了,本身就是对别人不尊重,就不要说别人察觉后对你的反感了。
作者几乎所有的技巧,都是从某一次或几次的自己经历中发掘出来的。但每次都仿佛是:这么做别人会高兴,所有要学会这个,这么做别人不会高兴,所以要避免这个。感觉是一种应激性的反应,从来没有去思考为什么。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读后感(三):职场社交技巧,推销自己的艺术
其实很多社交技巧都是别人无意的行为,而作者是有意地去研究,并把它们收集起来。当然这好让我们去理解社交技巧其中的奥秘,最重要的还是领悟其中的核心。
1、友善地展现自己,对别人态度友好。(笑容、眼神、控制毛躁)
2、表现对别人有兴趣,别人能吸引我们,感受他人的情绪。(自我中心、配合情绪、控制毛躁、热情、打听、聚焦、鹦鹉学舌、精彩重述)
3、察言辨色,尊重他人。
4、自信、从容地展现自己。
5、心灵预演。
6、配合对方,体谅对方。
7、多从对方角度思考,角色互换。
8、独一无二,创新,不能老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9、忽略不讨好的,充分感激别人的帮助。
10、多读书,多长见识,谈话自然有深度。
11、模仿,了解对方喜好。
12、增进感情,缩短距离。(我们,回忆)
13、适当赞美,由衷而发,不吝啬。(暗示、不经意、间接、最看重)
14、把握时机,留下好印象。()
15、勇于搭话结识,注重细节。
16、注重场合,忽略小事。
17、关注他人,解决别人的尴尬。
这本书大概地帮助我理解以上的社交核心,具体的做法也是很不错。往后在实践中慢慢检查自己,修改自己的错误。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读后感(四):我想说: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人际交往书。
我想说: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人际交往书。
为此,我决定把它作为一生受益的“枕边书”,记录下那些让我受用终身的句子,咀嚼,咀嚼,再咀嚼……
====================================================
1.一再重复某个动作 习惯能塑造你的性格 性格能决定你的命运
2.排山倒海的笑容:和别人打招呼不要立刻微笑,你应先注视对方一秒,停下来……
3.初见某人时,想象他是你的老朋友,只不过无情的命运将你们分开。但是,今天在这个场合,你和失散许多年的老朋友又重逢了。(提前用“我们”)
4.担心一开始不晓得说什么吗?别怕,80%的人对你的印象都和你说的话无关,开场白说什么,几乎没关系。无论内容多么平板,只要你怀着平常心,正面的心态,热情地把话说出来,就很容易引人入胜
5.“精彩让我们再听一次”
6.出门须知天下事
7.“你平常都做什么”
8.拿出同义字字典,翻翻你每天用到快灿的字,找出可以替代的新字
一天学一个新词,两个月就能让你焕然一新
9.别急着说“我也是”
10.沟通从你“开始”
11.感同身受:要告诉别人任何消息之前,先想想听的人会有什么感受。说出来的时候,你可以或微笑、或叹息、或哽咽,全看对方心情而定
12.每次遇到别人不停逼问你不愿谈论的主题,回应的方式就是一成不变的语气,重复你最初的回答
13.搅乱治疗法:每隔一个月找个周末把自己的生活搅乱一下,去试试你做梦也没想过的事。去从事某种运动,去看看某个展览,去体验下全然陌生的事物。虽然只有一次经验,你却能学会80%的行家术语,懂得问出内行人的问题
14.了解找出那行目前的热门话题
15.阅读无聊的专业杂志
16.了解风俗民情
17.找几家不同的卖方——其中只有一家用来成交,其余用来学习
18.使用对方熟悉的比喻
19.多用触觉相关的字眼
20.做一个专门传播好消息的信鸽
21.确保各种工作人员对你提供最佳服务的方式就是寄封表扬信给他们上司
22.请坐第一个鼓掌的人,率先对你想巴结的人提出公开赞美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读后感(五):《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人与人的沟通,不仅是言语的沟通,更是肢体语言的沟通,肢体语言对于沟通的协助可以体现为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使用的广泛性
肢体语言的使用简便快捷、灵活自由。只要人们张口说话,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交流信息。有时肢体语言甚至先于自然有声语言在口才表达接受者的心目中形成第一视觉形象,直接影响自然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说话人在不开口的情况下,单纯运用肢体语言,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在人类的交谈活动中,没有只运用自然有声语言而不运用肢体语言的。它总是与自然有声语言配合默契,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个特点:表达的直观性
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不具有视觉的形象可感性;而肢体语言则不同,它以灵活多变的表情、动作、体姿构成一定的人体图像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如形容物体的大小,用手势来比划,对某二事物表示赞成或反对,采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等,就具有鲜明的形象直观性。
第三个特点:交谈中的对应性
肢体语言不但要与有声语言协调配合,而且交谈双方,要协调配合,双向交流,才能达到交谈的目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曾指出这种人类交际的常见现象:一个人倾听别人说话时,总会望着对方的脸,尤其是他的眼睛;为了表示注意,听话者会轻轻地点头,或者说“嗯”、是的,如果哪句话他深表赞同,点头就点得很深;如果感到怀疑,他就会扬起或皱起眉头来,或者嘴角向下拉;要是不想再听下去,就会将身子挪一挪,把腿伸一伸,或者移开视线,不再注。视说话人等等。以上说的种种现象,正是对应性的表现。
肢体语言怎么协助表达的书籍市面上非常多,但怎么样用肢体语言让自己的表达有力、沟通有效、甚至改善人际关系,《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是一本不能错过的好书。
本书作者莉儿·朗蒂(Leil Lowndes)是国际著名的人际沟通专家,她专门教授人际沟通技巧,替《财富》杂志前500强的大企业的高级主管及面对客户的第一线职高级主管及面对客户的第一线职员授课,让他们成为更有效率的沟通专家。
1、笑得早不如笑得巧
和人打招呼时不要立刻微笑,那样会让人觉得,每个进入你视线的人都是你微笑的对象。你应该先注视对方一秒钟,停一下,把他的脸输入脑子里,然后以又大又温暖的笑容,让笑扩散到整个脸庞,连眼里也充满笑意。这种笑容会将对方仿佛吸入温暖的水流中。如此不到一秒钟的延迟,会让对方感觉你的笑容十分真诚,而且是他们独享的特别待遇。
2、眼睛要像太妃糖
假装你的眼睛被热热粘粘的太妃糖粘到谈话对象的脸上。即使他/她说完话之后,你的眼神也不要移开。如果必须移开,做得慢一点,百般不情愿似的,好像太妃糖的糖丝拉到细得断了线才要放开。
3、控制自己的毛躁
每次进行重要对话时,如果鼻子、耳朵或者脚底刺痒,就随它去吧。不要浑身乱动,抓这抠那的。最重要的是,手千万不要去碰脸。手一旦靠近脸,就像其他毛躁的小动作一样,会让客户觉得你在胡诌。
书中与此相关的技巧非常多,通过本书技巧的学习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给予别人更多的关注和肯定,就是帮助自己更好的打开沟通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