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韵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古韵读后感精选

2021-01-26 04:11: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韵读后感精选

  《古韵》是一本由凌叔华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韵》精选点评:

  ●今年转向现代文学,也许心态真的老了。

  ●对这本书引起的最大热诚在于两点,一是得以一窥民国初年的人文百态;二是从叔华抽离真实细腻的回忆里,还可以借鉴旧时大家族的风貌,包括女性价值观,原来红楼梦并不是都在艺术化,那个旧世界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残酷,但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也更有人情味。

  ●同为民国才女,跟凌叔华这样的大家闺秀一比,萧红可谓是野丫头了。但是萧红的白描比凌叔华的要慢一些,这本书是短篇的集合,篇幅之间倒是如此契合,颇为不易啊。

  ●翻译总觉得有点奇怪,想看英文版的

  ●无论内容、版式、译者能力、插画都很完美,我挑不出任何缺点。

  ●最喜欢的,没有之一

  ●想了很久才买到…翻译得好好,一点不出戏,把整个时代氛围结合得很好

  ●童稚的视角观看复杂的大人世界,天真可爱,画的插画也非常可爱。

  ●我从来中意这种回忆性文字,最爱的是城南旧事,还有红房子,生死场。古韵毕竟是翻译作品,故事有趣,凌先生童年确实丰富。但是文字美的程度就减损了。

  ●真实。文笔不如“我们怎么看中国画”。堆砌,不到位

  《古韵》读后感(一):那时那人那事

  人的记忆真是个加工厂!去悲留喜,实在去不掉了,也要为这份哀伤做个淡淡的渲染,让它有着出世的空灵。依照自传写就的小说,且不说笔法如何,单是那些奇人奇事,就足够让人回味了。

  现今应该也有闺秀。只是在这个喧嚣的年月里,还会有欣赏的眼睛去看那些事么?即便有,还有谁愿意用几十年的时间去等记忆工厂的加工么?

  《古韵》读后感(二):《古韻》小記

  當時讀卻是以為活生生的自傳,後來才知小說里也有編造的部分,但亦無礙我對這本書的喜愛。每一個故事說下來雖不長,讀來卻很能讓人斟酌品味。文字間難能可見的是作者一顆玲瓏剔透的童心。這本書之於我,正如當年林海音先生《城南舊事》之於我,是天真與童趣,和對舊人舊事的懷想。不是有人說過嗎,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愿每個孩子都不忘保存初心與本真,當幸福之。

  《古韵》读后感(三):小豆豆和古韵

  豆豆是《窗边的小豆豆》里的那个豆豆,古韵是凌叔华写的书《古韵》,大概很少人会把这两本书联系到一起,我也不想,不过就有这么巧这两本书恰是我一起在读并差不多时间读完。

  相比之下,关注《窗边的小豆豆》的人比《古韵》不知要多多少,看豆瓣里的人数就知道了,1255和4,差距堪比天与地。

  如果我说我并不怎么喜欢《窗边的小豆豆》,大概会有不少砖头扔过来,其实我也一样不明白那些喜欢的人到底喜欢这本书在哪里?反正我只给了“还行”的分数。在简介中,这本书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日、英、美等国中小学生和教师必读。大概我既不是中小学生也不是教师,所以读完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吧。只是一本回忆小学生涯的书而已,而且文笔也没什么可读性,反而到最后越加令人感觉是在为“小林宗作的那套教育理念”作广告,到距离结束还有1/3时我就几乎要罢手不看了。事实上我不相信会有人能够这么清楚记得自己在小学里发生的事,作者在后记里也写到其实很多情节是长大后妈妈告诉她的,既是转述,大概总是存在差异的吧,不免让人怀疑真实性与情感性到底哪个占了上风。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里面说到一些日本战争的情节,让我无由心存反感。反正巴学园在最后被炸掉时我没有任何感伤,而泰明葬礼那节,小孩子第一次经历身边朝夕相处朋友的死亡,让我泪盈于睫。

  再来说说《古韵》吧。一样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时间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作者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冰心、庐隐、苏雪林等齐名的才女,不过她并不象其她人一样又红又专,时评她独具“闺秀派”之风,文风温婉清丽,读来如沐清风令人非常舒适。《古韵》经常被看是她的自传,但作者本人仍坚持为自传体小说。我看的这本《古韵》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由傅光明译,译文也非常具有文采,纸张则是舒服的亚光纸,捧着的手感很好,书中由凌叔华亲自配画的插图则是意外惊喜,除了这些,书中还收录了作者的一些画作 ,大多是清淡的山水画,很见画者的才情,更为本书增添超值之处。

  《古韵》读后感(四):大家闺秀的韵味

  猫咪躺在俄式大火炉旁,沉沉地打着鼾。妈正在竹绷子上绣着花,绣针穿过绷子的声音正好与猫的鼾声合拍。这种静谧的和谐,常使我想起北京。

  ——凌叔华

  老妈一大早把我推醒,说好友L从澳洲给我寄来了一本书。我知道凌叔华是她的至爱,可对现当代文学兴致不高的我,对其几乎毫无印象。只是因为图文并茂的缘故,很想拿来马上一读。看小标题像是一篇篇有趣的散文,似乎很适合于坐在藤椅上闲闲地翻阅。

  当我细瞧了瞧,才发现这文非散文,而是遵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命用英文写成的小说《古韵》。小说这样写也太奇怪了,因为我完全辨不清它究竟像回忆录、童话还是别的什么说不清的东西。说的都是大家庭里的琐事,通过一个乖巧小女孩的眼睛。每一篇都可以独立来看,每一篇都是轻风般吹过的回忆。

  它的开头我喜欢极了,可第一章却写得挺糟糕,到了第二章也没有好起来,但到了第三章却突然精彩起来,然后把种种妙处一直延续到倒数第三章。倒数第二章又开始变得糟糕起来,最后一章似乎经过了回光返照,而终结于渐渐弱去的笔力。虽然它的不好我看得很清楚,但它的好却难以描画。特别它系着两个我深有体会的地方——北京和广州,所以一如睹物思人,竟变得这物无论如何都是可亲可爱的了。

  可有一样好,我终于想起来了,它有种《源氏物语》式的韵味。着意刻画的,不在人事,而在于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经典的美感。四妈和五妈相互帮忙梳头,两双玉手在乌发间宛如盛开的玉兰花瓣;小十画室里的黑漆桌倒映着美丽的紫藤花;广州戴着黄草帽在田间劳作的农人,远远望去像一片黄水仙花;离别前,美如蒙娜丽莎的义母抚琴唱起了《阳关三叠》;樱花阵里的京都,古寺、松风、桥影、行脚僧的笛声,充满禅意……于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就是写到了人与事的身上,也只“捉气韵,不设色,不蕴染”,始终笼罩在传统的审美情趣里,务求言外意生。这个大户人家的闺秀,就这么淡淡地写来,轻轻地剪裁,如同作着秋林平远、萧然淡简的山水画,轻描淡写间回味无穷。

  再有一种好,你是毫无办法的。只有直隶布政使的女儿,在清末民初的特殊时期,才可经历过捕捉到。一如《红楼梦》,不是个个写得的。她的出身与性情决定了全书的古韵悠然。居于京中的深宅大院,父亲妻妾成群,所识之人俱是风雅之士,连花匠、厨子都考究得很,在在是几千年承袭下来的名士风流。她母亲的背景,又格外划出一派由民谣与水乡构筑起的田园风光。而外面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又折射进这闺阁中,呈现出别种趣味。正当妾们为争宠而抓对方的脸时,年轻的男孩子们却带来了可笑又有趣的时代新气象;女孩子们被送到日本读书,叔祖预言女人也能参加“科举考试”;日益动荡凄惨的社会,在她从天津的洋楼出走至附近的乱坟岗时露出了真相。然而她又只是个天真腼腆的小孩,对一切似懂非懂,眼里只有新奇,处处都是游戏。她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光阴,自由得像只小蟋蟀,领着大家看她老爸这个大官如何升堂办案,看大宅门内如何鸡飞狗跳,逛庙会、学种花、弹琴又作画,编离奇的鬼故事,和穷小孩交朋友。一如鲁迅所说,让我们见到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灵。

  掩卷而思,不禁微笑。正是这绝不相同,让我悟出一个道理:朋友之妙也在于与你大不同。学识不同,见解不同,眼界不同,于是把你小小的世界如细胞分裂般扩展开。听君一席话,得君一本书,而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坐享其成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古韵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