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的观后感大全

2021-01-24 23:59: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的观后感大全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是一部由笠井贤一执导,梶裕贵 / 诹访部顺一 / 早见沙织主演的一部爱情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一):好少人讨论藤原实方和清少纳言的故事

  好像评论里好少萌藤原实方x清少纳言x藤原义孝的,当时看到这三个人的故事超感动。

  为了不埋没清少纳言的才华,放手将爱人推开的实方,年长成熟的爱人形象,简直就是当年年少的我心仪的黑马大叔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二):一段台词。

  「でも、ワタクシも自由に恋愛できる年じゃない、

  この人こそと思い会える人に会いたくて、

  今まで彷徨う来てましたが、

  いざそう言う人に出会いて、

  そう言う方が自分に好いた人時、

  障害を乗り換えるだけの若さはもう私にはない。

  隅までいつも一緒に長く年じゃない、

  これからお期待できる年でもない。」

  “但我已经不是能自由恋爱的年纪了,

  想邂逅命中注定之人而徘徊至今,

  一旦与他相遇,发现他是自己高不可攀之人时,

  也没有敢于跨越障碍的年轻气盛。

  已不是能厮守天涯的年岁,也不再是能怀抱希望的年岁。”

  突然翻微博看到当时记录的这段台词,不知道为什么好难过好难过。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三):美しい恋の話

  恋,果然是世间最美妙的话题啊。

  画风那个粗线条,和服花纹还是固定不动的;看惯后倒是觉得角色美景色美。OP是带着愤恨蔑视的punk风,ED是rap,和这优雅的和歌真是太不似合了。只能猜测音乐的热烈是为了呼应恋的情热?然后越往后看,就越是这种感觉。虽然快节奏,但是该有的遗憾、悲伤都藏在最深处呢。

  如此多个故事中,最喜欢的是宗贞和吉子(小野小町),兄妹设定、百夜访、最后的认输什么的多有爱啊,ps宗贞的外设最爱,为什么我总觉得跟蓝楸瑛很像呢,因此才特别喜爱吧。其次是实方和诺子(清少纳言),压抑心中的爱火,鼓励恋人发光发热,好伟大。其他的故事也都很感人,尤其是行成和清少纳言的那段,长久以来的陪伴谈心,虽然不曾照面,却是最信任的友人。最后清少纳言出来,行成毫不犹豫的亲吻,根据行成离开的画面推测时间,此爱相当圆满啊。

  声优的话,因为角色原因,实方的子安最高~再是石头,贵公子优雅气质无疑。

  好久没看到这么美的一部动画了(明明不久前还在感叹花牌情缘最好看的说!)。一旦遇到好作品,总是忍不住这么感叹吧。作为博爱党,当然不应该再吝啬自己最高的赞美之词。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四):很用心的一部动画。

  和歌对于日本人来说大概跟我们对唐诗宋词的感觉差不多,想必在记忆中无比怨念特别是想起考试背诵什么的,还要想如何翻译理解- -,里面还涉及了许多的历史人物和朝代的变迁,这些让人怎样都好感不起来的题材,做这样的改编顿时生动有趣,故事轻松中带点哲理意味的【物哀】情结,让人回味很久。

  至于大家吐槽的画风,我觉得每部动画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大眼睛萌系画风这部剧的味道就出不来了。在服装和人物上面也是下了十足的功夫,比看因为资金问题画到最后人物走形的某类动画好很多,人物仍旧是美的。

  看完这部剧忽然就对平安时代兴趣十足~服饰还有宫廷文化,还有各种习俗。还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说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竟然是《源氏物语》,作者还是个女的,还是个百合(无考证)。女歌人小野小町是世界三大美女之一。瞬间感觉女性的地位和思想明显跟中国古代妇女不一样。

  至于感情路线,喜欢清纯唯美的就别看了,里面心里装着唯一但是却仍旧到处乱搞的男子处处有。难得的配对最后也不自觉的散了,至于为什么,现实的无奈也好也很难说清。我倒是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他们谈的不是恋爱,而是思想和人生。

  最激动的就是看男人掀开帘子抓住女人的那个画面,心动死了~(///>_<///)~这个顺带推荐一下《怪化猫》,浮世绘和波普风格的真理与怪谈。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五):每话的和歌

  第一话 轻身如有术,愿化作清风。 吹入湘帘隙,向君诉苦衷。 纵使清风细,虚空触手难。 除非经许可,不得入湘帘。

  神代未闻今得见,片片唐红染龙川。

  别后愁肠断几回,松风唤我必定归。

  第二话

  筑波峰下水,交融似银龙。

  多少相思情,投身巨渊中。

  第三话

  春方姗姗去,夏风把时惜。

  香具山光好,谁家晾素衣。

  大风浩浩起长空,云路归途尽锁严。

  翩翩天女不得归,暂留倩影在人间。

  第四话

  秋风寒瑟至,草木失芳华。

  姿颜不曾改,唯有浪尖花。

  但有萧瑟时,寒菊始盛开。

  终有凋零日,留根盼秋来。

  山风骤起唤岚雾,时至秋深绿意无。

  风雨未至伤满地,草木凋零似恸哭。

  第五话

  凄凄岛歌空蝉鸣,犹惜吾命驻足听。

  刈取玉藻图果腹,伊良虞岛浪湿襟。

  寥寥无根草,零落水中飘。

  若有活水至,愿将吾身抛。

  旧日情意浓,似梭往来复。

  安能今返昔,欢叙似当初。

  人如花色易凋零,此生虚度恨静心。

  感伤朱泪何所以,细雨断魂不能晴。

  我今幽居结草庵,远离京府在东南。

  我自悠然人忧患,何必云云宇治山。

  第七话

  昔时为伊故,百死何足惜。

  今宵尽缱绻,长生永相依。

  磐石有时烂,寰海亦凋枯。

  朝若感君意,夕死亦可乎。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六):恋人们

  不明白为什么喜欢超译的人那么少,对我而言,超译是今年夏天的惊喜。

  只看了第一话就喜欢上了这部作品。业平和高子的故事固然噱头十足,但是打动我的倒是行平和妻子。双方相互努力才能营造出幸福婚姻——bingo。遇到愿意一起努力的对象是一件幸运的事。

  后来的几个故事亦庄亦谐。

  贞明和绥子的奇特的性格设定赋予了这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的恋人意外的喜感。贞明的和歌尤其质朴感人。我对你的爱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已如深渊。

  咏读宗贞的和歌,仿佛能看到心爱之人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苦涩惆怅。

  小町感叹韶华不再的忧虑于我也颇有共鸣。但是我尤其喜欢康秀的回答:“如果你像普通女人嫁了人,生了孩子,还能咏出刚才的和歌吗?”这是平凡出身的康秀才能体会到的。对于出身优渥才貌俱全的业平来说,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康秀却有着利用和歌为仕途进阶的先锋意识。

  尽管超译的故事不长,但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平安中期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属于义孝和实方。

  觉得自己随时死去都了无遗憾的义孝,突然发现自己在世间还有无法斩断的牵挂。爱一个人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吧,原本波澜不惊的心也会掀起波涛。所以爱亦是业障吧。

  很小的时候就读到过枕草子的那优美的开篇,描绘了春夏秋冬最美的时候。我那时只觉得惊艳,那是何等敏锐而丰富的心灵。所以,我大致可以了解实方的感受。他爱她懂她,更欣赏她。才华横溢的少纳言应该在宫中大放异彩。所以实方替少纳言做了选择,把她送到了让她能美丽绽放的地方。然后,远观。深爱一个人,就不会忍心让她成为你的附庸。我想,在少纳言唤醒实方看春日的破晓时,实方就下了这样的决心了吧。我常感到你太过迷人,不会属于我,那么,与其时刻惴惴不安,不如送你到最合适的地方,你不会知道我是如此爱你——实方的和歌内敛而热烈。

  而少纳言呢,尽管关于她的传闻很多,但我最击赏的是她年老落魄后,对叹息“少纳言也有今天”的年轻人不卑不亢地反问,“你可愿买骏马之骨?”

  因为喜欢这部作品,还特地去寻来和歌的书。和歌和俳句似乎只是简单地排序、罗列一系列的名词,没有绚丽的辞藻。其意象的美更依赖读者的想象力。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七):和歌の世,平安の幻,超訳百人一首うた恋い

  評論動漫之前,鄙人想給大家普及一點和歌、平安時代、百人一首集這些小知識。

  (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和歌(わか )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

  和歌作为日本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历史上留下了异常清丽的风景。它以和音为基础,多用枕词、序词,声调庄重、流丽。有短歌(5·7·5·7·7)、长歌(5·7·5·7,……7·7)、片歌(5·7·7 或 5·7·5)旋头歌(5·7·7·5·7·7)等多种形式,体现了日本复杂的精神文化。   长久以来,很多人对和歌有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它只是公卿贵族们自命清高、逃避现实的产物,是只知嘲风弄月的靡靡之音。但事实上,文学体裁本身并无过错,区别只在如何应用。而且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其中不乏至情至性之作,有些更是天籁之音,几可与唐诗宋词媲美。

  到了平安時代,和歌有了迅速發展,還迎來了山柿之门--真正的黄金时代 万叶后期。

  陰陽師作者夢枕貊稱平安時代為“典雅的黑暗時代”。不看黑暗的政治鬥爭,光看和學的發展,平安時代可謂日本史上及綺麗與清美的幻夢時代。

  平安時代還是個男女關係相當開放的時代。因為有被視為風雅的“夜訪”(就是男子夜半溜入女子家幽會,詳見第一話),男女之间风月事不少,且不看重贞操,近亲结婚也很普遍。可惜在平安時代后,貴族勢力受了更大的壓制,日本進入武家治國的時代。和歌這樣的貴族風雅也只能歸於“平安の幻”。一曲幻夢同誰近,其來何遲其去何早。

  最後回到超訳百人一首うた恋い,既然是超訳,咱們也就不能指望這是一部認認真真和歌發展史的正經之作,把它看做一部以和歌為胚胎進行改造的調侃古人之作就好了。這樣想,那麼pop十足且古風電子混搭的op,ed還是相當搭配動漫前衛的人設的說。一瞬的親呢,繚亂的衣紋,繁複的色彩光看已經很吸引眼球了。被現代化了的人物臺詞雖然稍欠完美,但每一話結尾的和歌吟詠也為這部動漫的和風指數加分不少。正好符合大部份人“我就想看個特別的”這樣的心情。

  總之,把超訳百人一首うた恋い看做一部以文藝和歌為胚胎的輕快商業片就好。既能學點和歌知識,還能在炎炎夏日為這樣古典的戀情故事清爽一吧。

  正所謂:和歌の世,平安の幻,超訳百人一首うた恋い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八):《超譯百人一首、和歌之戀》官方第二話簡介翻譯

  來源◎http://www.anime-utakoi.jp/#story

  ●第2話「陽成院」

  陽成院と綏子の出会いは過去に遡る。

  幼くして帝位についた貞明は、わがまま放題。

  宮中で出会った綏子の微笑みを絶やさぬ健気な姿にイライラした貞明は、ヘビをけしかけて思いっきり嫌われてしまう。

  その後退位して陽成院となり、思いがけず綏子と夫婦になるが、

  すっかり人間不信になっている貞明は変わらぬ綏子の微笑みに安らぎを覚え始めながらも、つい心無い言葉をかけてしまうのだった。

  ----------------------------------------------------------------

  翻譯

  ----------------------------------------------------------------

  ●第二話

  「陽城院」(※註①)

  陽成院和綏子的相遇可追溯到過往時光。

  年幼便即位的貞明,個性十分任性放縱。

  在宮中與綏子相會後,無法不在意那抹微笑和那道堅強之姿,對此備感焦躁的貞明,卻將一切怪罪於對方而果斷厭惡她。

  然而,退位而稱號成為陽成院(※註②)之後,沒想到竟與綏子結為夫妻。已徹底無法相信任何人的貞明(※註③),開始發覺他在綏子那不變的微笑中逐漸安定下來,無情之語不禁脫口而出。

  ---------------------------------------------------------------

  註①:百人一首第13首,原作漫畫vol.1《和歌物語二》內容,主角貞明為第一話女主角(高子)之子,即為第一話最後驚鴻一瞥的陽成天皇。

  註②:「院」即為天皇退位成為上皇後的稱呼。

  註③:這裡包含了政治鬥爭的陰暗面,起因於高子與其兄藤原基經(當時的攝政)的衝突。從貞明即位到退位,充滿了神秘且令人不解的理由和說法。猜測動畫組會原創並強化這方面的劇情。

  翻譯/註解:芳野葛薄蛍@新浪&百度、薄蛍@豆瓣,轉載請附上此行出處訊息!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九):第二话回顾

  回顾了一下超译。   和歌的话最喜欢的还是“筑波”一首,对应的是阳成院与绥子的故事。   不是playboy属性或是真情的诗人,而是暴躁的、无礼的、郁卒的天皇。   各人有各命,也许阳成院就是无法与大臣好好相处吧。   最开始阳成院应该并不是喜欢小时候的绥子。应该是真心讨厌的。放蛇出来也不是因为“捉弄喜欢的女孩子”,而是不能理解与虽然不懂美景但已观察出世态炎凉的自己相比,竟有心态如此平和、积极且诗意的人物存在。   心境完全不同,所以感到讨厌吧。   后来在动画中表面看是绥子付出比较多的样子,但在误以为绥子也讨厌自己的前提下,说出“去找个情人吧”(在当时是可以被接受的)的阳成院也很用情为绥子着想吧。其实这个时候已经相处了一定时间,积累了一定感情了。   后来写出了“不知何时积攒的心意已经变成了深情”的阳成院展现了十分诗人的一面。   也是在朗读诗的时候我发现这是小祥的声音=w=,一查果然是。演绎的真好。   暴君与诗人的反差,让人感到莫名的虐。阳成院是有这样的两面的呢。   与经常写诗的歌人不同,卷帙浩繁就会有佳作和一般的作品。突然间的真情流露也能成为绝佳好诗。很深情,非常真实。   还有里面业平说的“诗是有退路的”说的很好。不愧是有经验的人啊w。   一旦被解读,也可以推脱说我的心情不是这样的。   便利、又有点狡猾的形式。   但一旦被“收信人”读懂,虽然还是会否认,但当事人会知道这是在撒谎,对于这一点诗人却不能反驳也不想(懒得)反驳了。(就像绥子识破了阳成院)   因为诗是最诚实的。但它与直接用大白话说相比,还隔了一层纸保护自己,这也是它的狡猾之处。   现在用诗可能不太行了,大白话也不太好。(因为用诗传情的前提是你们知道对方有文化水平能读懂,也就是心照不宣的默契)还有,那个年代写诗传情被看做是直白的形式,而现在只能被当做是文艺形式。所以直白最重要,不管用什么形式,传达到了,理解到位了是最重要的吧。   还有青蛙鸣叫那里,虽然绥子说青蛙在拼尽全力鸣叫(原文用了“一生悬命”,表示呵呵),这种想法的表达方式实在是太日式了,不能接受。也不能说做作,但是就是觉得这种描写太“着力”了,中国人一般不会这么想问题。   (不过,绥子说看它们很努力自己也得努力这里可以接受。)   但是的确,蛙鸣烦人与否,只看心境。“蛙鸣”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只是中性的自然现象,心境烦躁,自然蛙鸣就吵闹;没有什么挂念,心境舒畅且会欣赏自然,自然就会觉得蛙鸣很好听吧。

  《超译百人一首 歌之恋》观后感(十):千年歌,百人恋

  前段时间以歌牌为主题的少女漫改编动画《花牌情缘》就很详细地展示了日本流行的游戏歌留多纸牌竞技,根据念出《小仓百人一首》的和歌来拍下牌取胜,这次《超译百人一首》对喜欢《花牌情缘》的观众来说可以差不多等于是“延伸阅读”吧,叙述了牌上的那些诗歌背后的故事,以及围绕故事的歌人们,展现了平安时代那些才子佳人风流烂漫的生活画卷。

  略带摇滚风,蕴含热情的OP,一下子就把观众拉进了用现代语言诠释的平安时代。诙谐幽默的一则则故事,让百人一首歌声飘飘,沉入雅致迷人的氤氲气氛之中,吟歌如清泉流淌,澄净剔透,洗净现代的尘埃,气息扑鼻芬芳,和歌传达出来的余韵不绝于耳,仿佛在近距离接触千年前的情与爱,触摸千年前的悲与伤。画面也像和歌那般华丽绚烂,悦耳又悦眼。标题虽冠名为“超译”,但作品里围绕一首和歌来讲故事并且解释,一步也不少,对于普及和歌以及其他古典文学小知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不光说了《小仓百人一首》,还穿插了《源氏物语》、《伊势物语》、《古今和歌集》、《新勅撰和歌集》等等。

  既然全名就叫《超译百人一首歌之恋》,也是因为百人一首描写爱恋的和歌占了百分之四十多,来来去去的平安朝歌人们,如同凝结成亘古珠玉跨越时间的长河,滚落到文学黄金沙滩上,熠熠生辉耀人眼——在原业平、在原行平、藤原定家、小野小町、藤原高子、式子内亲王、文屋康秀、紫式部、喜撰法师、清少纳言、当子内亲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怀揣着幽情、热情、激情、伤情等等……遍人间的各种情,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歌人们把所触所动交织在那些和歌文字里,只有在和歌,人的感情就是自由的,人的爱恋就是永恒的。原作者和制作组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千年前的和歌故事重构到动画里,另类的画面绘制处理,还有藤原定家、宇都宫赖纲、纪贯之等角色在现代背景里的插科打诨解说让整部作品多了一点后现代的味道,上演了治愈又虐,搞笑又伤感的各种平安男女的风雅轶事。

  我们在动画里看到浪荡生命的在原业平和风情万种的藤原高子有缘无分,业平和文屋康秀的惺惺相惜。沉稳良善的在原行平和善解人意的弘子夫妻感情甚笃。胸怀大志的小野小町和百夜前来相会的良岑宗贞,原本感情深厚,结果小野小町选择了步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之路,与宗贞黯然分手。自由自在、个性强烈的清少纳言和木讷温和的藤原行成一段惆怅的情缘。紫式部的一段百合隐秘于心又伤感的爱恋故事,原来《源氏物语》是紫式部为青梅竹马的藤子所写,以后无法直视了……最后就是式子内亲王的极致如同烈焰燃烧的爱恋。沙哑的男声ED让人回味动画尾声的余韵——“四季轮回,生命轮回,自由咏唱,释放自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