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不开心》的读后感大全
《如何停止不开心》是一本由[美] 安德烈娅·欧文著作,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一):看了就开心!
当网易云变成 “网抑云”,看来随着今年的疫情,大家已经越来越丧了。。。
谁能治疗我们的不开心?说到底还是得自治,于是我就看了这本书。
可能岁数大了,越来越爱看关于心理学的书,当然不是鸡汤,谢谢。当然也不能是教科书那种,啃不动。于是这种有趣又实用的小书就特别适合了。
“负面情绪整理手册”,封面这几个字比书名更吸引我,作者很实在,直接写了10章常见不开心的原因,先告诉你“它来自哪里”,再告诉你“如何解决它”。一句废话没有,精准戳到你的痛处,有效治疗你的丧气。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不错,写得很接地气儿,译者译得也流畅,是一本看完就开心的实用手册!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二):学会了解自己
这本书介绍了14个令自己不开心的习惯,而这14种习惯的表现和根源基本都是有交叉的,所以很难明确哪一种归类为哪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强,而实际的解决方法也都大体类似,首要就是觉察自己的情绪习惯,其次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去检视自己的行为模式,最后再学会慢慢改变。其实也没有特别实践性的方法,可借鉴的也比较少,读完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可能只是想警示一下大家,提醒大家去检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把我们日常可能忽略的一些东西拎出来说,语言比较平实,有时候觉得废话有点多,有种苦口婆心劝诫的感觉,不断强调为什么重要,怎么来的,反而把付诸实践的部分理想化了。这不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而是一本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书,就好像有个人说着通俗易懂的道理,在你面前和你分析一样。适合对心理学浅尝辄止的人,了解一下下就行了,我反倒更喜欢那些更专业一点的理论和更加真实的案例和试验,所以感觉并不是特别适合作为纸质书来阅读,电子书就好了,毕竟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中国人还是很有区别的。
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比较浅显,很容易就能看懂了,大部分人都能看吧。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三):给自己一个舒适区
拿到这本书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本自我们解救的圣经,因为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处在一种不开心的状态,甚至会在凌晨哭醒,没有做梦,只是堵得慌。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工作学习总是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态度。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到了中学开始偏科,我就会莫名生病,记得我妈带我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对我说,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放松你自己好吗?后来我试着缓解自己,但是追求完美的性格还是带到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倒不是说因为累因为苦,而是付出了没有得到肯定,反而得到批评的时候,在听到大家负面反馈的时候,的确是一种被绑在火刑柱上受刑的感觉。我常常会掉到自责的兔子洞,是不是之前我不该这么说?是不是我换个方式会更好?我怎么样才能平衡双方,让大家都没有矛盾?我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拯救者的位置,帮自己、别人把事情想到极致,总要做到极致,结果如果不如意,就陷入自我怀疑和指责,总是不开心。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要跳出这种怪圈,给自己更大的平台,挣脱完美主义的陷阱。首先是学会应对不和谐的声音,不会每件事都如自己设想的一样,在特定的轨道上一往直前。如果听到批评或者相反的声音,积极地反思,总结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要学着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我试着不断地改变自己,虽然咋一听到批评声会很急躁很难过,但是仔细反省一下,确实每次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听到不开心的声音,不是一味陷在难过的情绪里,反而找出自我解决的出路。其次就是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期待在一个适度范围内,目标设定要在射程内。我总想着事事争先,样样最好,打造一个完美的自我,结果一不尽如人意就自我否定。其实就像设计教案一样,我们更重要的是过程,把焦点放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紧盯结果,我觉得会让自己开心很多。做任何事情与任务之前,了解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与意义为何,将成为驱动自己不断向前的动力。 因为一旦清楚知道目的与意义之后,对于中间所遭遇的辛苦与挫折,不仅更容易熬过,更会抱著全新的角度看待,把它们当成成长的磨练与养分。最后,就是不断鼓励自己,表扬自己,不要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单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慢慢地找到更加愉悦的感觉。这其实是一本工具书,一本让人开心的工具书,更多的我们要学会运用到生活中。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四):如何了解女性?女性怎样改变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有很多坏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有一些你没有表现出来或没有在意的坏习惯。这些习惯可能潜移默化甚至极有可能根深蒂固。有很多坏习惯都来源于心态也可以说是心理。而对于女性来说一些坏习惯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这可能让你的人生变得灰暗,变得没有光彩,变得不开心。作为一个女性,如果你变得很不开心,又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时候看看这本书也许会对你很有帮助《如何停止不开心》 这本书是美国作者安德烈娅.欧文所著,她所写作的东西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他不仅是播客主持人,演说家作家更是人生的指导师,她还有自己创始的在线社区,你的人生了不起。本书是一本专门指导女性的书,但男性朋友也是可以看的,能让我们更了解女性,对我们也有一些益处。 《如何停止不开心》中最先提到的是羞耻感,人人都有羞耻感,大多数人都有很多有羞耻感的经历。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羞耻感,你有可能只是在逃避。羞耻感是自我批评的一种,自我批评大多是很自责。在内心不断批评自己,并攻击自己。这样你就会陷入一种很不开心的自我毁灭。有了这样的想法,你当然不会开心。解决办法是跟自己来一场友好的对话。同情自己,怜惜自己,原谅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记住这个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个错误。书中还谈到了其他有关于女性保护女性心理的问题,我深有同感的就是内心批判。有的时候内心批判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还有就是深深的自责。书里有三个练习息息相关,就是找出你的内心的自我批评,并改正它这几个练习非常简单,只需要写简单的一些画就可以 当然,除了自我批判以外,这本书还提到了,不愿意打开心扉,把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别人共同讨论,他们大多数内心孤僻,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他们有的确实性格孤僻。但有的却是外表非常开朗,让人感觉非常幸福的女性。她们会觉得自己遇到的问题难以启齿,没有人会理解他们,没有人能接受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很多女性很会倾听解决别人的问题,但是轮到自己时,却不愿意吐露自己的脆弱。但要想让自己变得开心自就必须敞开心扉和别人交流,你可以选择一两个你比较亲近的家人或朋友。如果你有自己的姐妹那会更好。当然也要考虑这个人的人品。 这本书针对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些答案,并且可以根据这些答案对照自己有没有这样想。这上面大多数问题我都存在。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用,要我按照书中的办法做出改变就可以。另外一些男士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女性。帮助你与性改变自己,让女性变得更好。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五):你的不开心来源于跟他人的比较吗?试试管理它
最近看了一本书,《如何停止不开心》。
这本书读起来比较疙瘩,所以只详细读了“与他人比较”这一章,其他章节提到的问题,比如:内心的自我批评、孤僻、自毁、讨好别人、完美主义、故作坚强、过度控制他人、过度成就……都没有细读。可能适合觉得自己这些方面需要改变的人吧。
姑且做个阅读笔记: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开心,都来源于跟他人的比较。
比如:本来你觉得自家娃英语不错,开始准备KET了,结果群聊时发现别人家的娃已经考过了PET,于是你立刻又焦虑起来。
同学聚会,听说同学跳槽涨薪了,而自己还在一家半死不活的公司吊着,顿时觉得自己太没用了……
针对这一点,作者给了两个解决方案:
①亲近你的成功。
尝试写下自己的成就清单,并为自己感到自豪。
这份清单中的内容不需要是很大的成功,哪怕是“成功给自己做了美甲”这样的小事都可以写进去,也不需要把清单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当然如果有勇气发也很好),甚至无需告诉其他人,因为你的成就清单只与你有关系。把清单写下来,然后对自己说:“我做了所有这些,我为自己感到自豪。”试着这样说一分钟,允许自己沉浸在对成就的满足中。
②控制你能做到的。
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关注的某些人,或者生活中接触到的某些人,总会触发你“不开心”的开关,而你如果取消对他们的关注,或者断了和他们的来往也没什么严重后果,那么不妨这样做。比如作者就说当她浏览那些健身视频的时候,总会为自己达不到那样的柔韧度而感到小小的无力感,因此她取消了对这些健身博主的关注。
其实这两点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聚焦在“自己”身上,让我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看到自己的进步。如果我们能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就无所谓别人是在我们的前后左右——那跟我们没关系,也就不会总因为“比较”而受伤了。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六):给自己一个舒适区
拿到这本书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本自我们解救的圣经,因为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处在一种不开心的状态,甚至会在凌晨哭醒,没有做梦,只是堵得慌。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工作学习总是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态度。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到了中学开始偏科,我就会莫名生病,记得我妈带我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对我说,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放松你自己好吗?后来我试着缓解自己,但是追求完美的性格还是带到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倒不是说因为累因为苦,而是付出了没有得到肯定,反而得到批评的时候,在听到大家负面反馈的时候,的确是一种被绑在火刑柱上受刑的感觉。我常常会掉到自责的兔子洞,是不是之前我不该这么说?是不是我换个方式会更好?我怎么样才能平衡双方,让大家都没有矛盾?我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拯救者的位置,帮自己、别人把事情想到极致,总要做到极致,结果如果不如意,就陷入自我怀疑和指责,总是不开心。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要跳出这种怪圈,给自己更大的平台,挣脱完美主义的陷阱。首先是学会应对不和谐的声音,不会每件事都如自己设想的一样,在特定的轨道上一往直前。如果听到批评或者相反的声音,积极地反思,总结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要学着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我试着不断地改变自己,虽然咋一听到批评声会很急躁很难过,但是仔细反省一下,确实每次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听到不开心的声音,不是一味陷在难过的情绪里,反而找出自我解决的出路。其次就是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期待在一个适度范围内,目标设定要在射程内。我总想着事事争先,样样最好,打造一个完美的自我,结果一不尽如人意就自我否定。其实就像设计教案一样,我们更重要的是过程,把焦点放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紧盯结果,我觉得会让自己开心很多。做任何事情与任务之前,了解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与意义为何,将成为驱动自己不断向前的动力。 因为一旦清楚知道目的与意义之后,对于中间所遭遇的辛苦与挫折,不仅更容易熬过,更会抱著全新的角度看待,把它们当成成长的磨练与养分。最后,就是不断鼓励自己,表扬自己,不要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单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慢慢地找到更加愉悦的感觉。这其实是一本工具书,一本让人开心的工具书,更多的我们要学会运用到生活中。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七):给自己一个舒适区
拿到这本书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本自我们解救的经典书籍,因为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处在一种不开心的状态,甚至会在凌晨哭醒,没有做梦,只是堵得慌。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工作学习总是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态度。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到了中学开始偏科,我就会莫名生病,记得我妈带我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对我说,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放松你自己好吗?后来我试着缓解自己,但是追求完美的性格还是带到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倒不是说因为累因为苦,而是付出了没有得到肯定,反而得到批评的时候,在听到大家负面反馈的时候,的确是一种被绑在火刑柱上受刑的感觉。我常常会掉到自责的兔子洞,是不是之前我不该这么说?是不是我换个方式会更好?我怎么样才能平衡双方,让大家都没有矛盾?我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拯救者的位置,帮自己、别人把事情想到极致,总要做到极致,结果如果不如意,就陷入自我怀疑和指责,总是不开心。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要跳出这种怪圈,给自己更大的平台,挣脱完美主义的陷阱。首先是学会应对不和谐的声音,不会每件事都如自己设想的一样,在特定的轨道上一往直前。如果听到批评或者相反的声音,积极地反思,总结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要学着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我试着不断地改变自己,虽然咋一听到批评声会很急躁很难过,但是仔细反省一下,确实每次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听到不开心的声音,不是一味陷在难过的情绪里,反而找出自我解决的出路。其次就是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期待在一个适度范围内,目标设定要在射程内。我总想着事事争先,样样最好,打造一个完美的自我,结果一不尽如人意就自我否定。其实就像设计教案一样,我们更重要的是过程,把焦点放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紧盯结果,我觉得会让自己开心很多。做任何事情与任务之前,了解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与意义为何,将成为驱动自己不断向前的动力。 因为一旦清楚知道目的与意义之后,对于中间所遭遇的辛苦与挫折,不仅更容易熬过,更会抱著全新的角度看待,把它们当成成长的磨练与养分。最后,就是不断鼓励自己,表扬自己,不要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单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慢慢地找到更加愉悦的感觉。这其实是一本工具书,一本让人开心的工具书,更多的我们要学会运用到生活中。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八):《如何停止不开心》| 今天的不开心就止于此吧,让我们能量满满迎接每一天!
今年很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我正好也处在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总会给人一种恐慌——在生活中不知前路,也没有退路。总感觉这个岁数的人,应该更加沉稳,不适合再折腾了。内心对失败的害怕,大过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自己害怕这种消沉的想法,但每天仍然过着“今宵有酒今宵醉“的日子。在工作中,已经能够熟练应对各种问题,但是自己的能力也就保持着这个水平了,每年的”新人“也在超越自己,担心自己会被拍在沙滩上。生活上,怕自己吃多了会胖,身材走样,皮肤松弛,但晚上仍然熬着夜刷抖音,吃麻辣烫。每天看似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吃着自己爱吃的东西,但是就是丧。 这种坏的心情又影响着我的工作情绪,生活的情绪。这种状态有很多人也过,那怎样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积极的面对工作和生活呢?我们或许从《如何停止不开心》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何停止不开心》是由美国作家安德烈娅·欧文所写,她是拥有百万读者的作家、人生导师、播客主持人、演说家,在线社群yourkickasslife.com(你的人生了不起)的创始人,著有《用52种方式过上了不起的人生》。 本书用洒脱、幽默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14个人们最常见而又不自知的自我毁灭行为模式,即内心的自我批评、孤僻、麻木机制、与他人比较、自毁、冒充者综合征、讨好别人、完美主义、故作坚强、过度控制他人、灾难化思维、归咎于人、装作无所谓、过分成就等。 看到上面的模式你中招了几个? 当自己看到这些模式时,自己内心很害怕,感觉这本书就是在说自己存在的缺点,感觉这本书就是写给自己的。 你是一个好好先生吗? 跟我相处过的人,对我的评价都会说到我脾气好这一点。高中毕业,发小就对我说:“上大学了,脾气别那么好,人善被人欺”。大学毕业时,同寝室的同学给了同样的毕业赠言。我是很好相处的人,和别人说话要考虑说话的内容会不会伤害到别人;别人有什么需求,自己能做到的也很少拒绝。和别人有分歧的时候,明明想说“不”,却一口答应了“好的”。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都是感觉自己又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我并没有在获得认可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这种习惯一直在延续,但是自己并不喜欢。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困扰?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这种习惯的根源是什么,并且根据不同的场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看似和很多人聊得来,但是我更多时候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喜欢也不习惯求助于别人。很多人都会认为我是一个很乐观坚强的人,但是谁也不会看到我自己在夜里的歇斯底里。我不喜欢这样,总会感到自己太过压抑,真的害怕自己哪一天会抑郁。 在这本书中,我从作者那获得了答案。并按着作者的提供的方法进行训练。 如果你也存在着这14种模式中某些,也再受着负面情绪的干扰,这本让你了解,你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给你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贴心建议,通过训练,可以让我们停止不开心! 内心的阳光,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不再畏惧。三十,三十岁而已,不畏过去,不惧未来!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九):去除烦恼
平时不管是在生活里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难免都会积攒一些负面情绪。总觉得自己并不幸福,其实可能当时也并没有遇到多大的人生难题,往往只是一件小事,就会让人陷入到焦虑、恐慌或者愤怒中。那个时候会感觉幸福是个泡泡,而坏情绪就像一根针,不管泡泡多大,一捅就破。 怎么消解这些负面情绪呢?《如何停止不开心》就是一本整理负面情绪的手册,专治各种不开心,书中给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方法,帮你对抗坏情绪,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叫安德烈娅·欧文,她在美国是个网红,拥有百万的读者,是人生导师,心理顾问,博客主持人,演说家,还是在线社区你的人生了不起的创始人。《如何停止不开心》被翻译成18种语言版本热销全球。 在《如何停止不开心》这本书中,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14种让人不开心从深层原因,分别是:内心的自我批评、孤僻、麻木机制、与他人比较、自毁、冒充者综合征、讨好别人、完美主义、故作坚强、过度控制他人、灾难化思维、归咎于人、装作无所谓、过度成就等。 针对这些底层逻辑,安德烈娅·欧文根据自身的体验,和多年来教练的咨询案例,不仅分析了原因,还给出了锦囊,可以拿来即用,随时急救被坏情绪困扰的你。不仅如此,如果你能按照书中的清单做,你就能彻底摆脱以上14种不开心的根源,彻底摆脱情绪奴隶的身份,让自己如获新生,体会到自由。 比如,在为什么会自寻烦恼这一章,安德烈娅·欧文认为要学会管理好你内心的自我批评。 她在分析自我批评来源哪里时,指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也许父母是在善意地帮助我们适应社会并避免奋斗,因此总是在要求我们,会让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另一个来源是文化,在文化中,阶层、地位、外表、性别、种族都会给每个人打上无形的标签,来代表我们的身份和等级。这两个方面让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我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值得被别人爱。这样的信念导致,我们对自己非常苛责。 如何解决呢?安德烈娅·欧文也给出了清晰的解决方案:1.承认它。 拿出一张A4空白纸,列出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然后对照清单的每一项,问自己内心的自我批评都说了些什么。 比如: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友谊 身体/外观 工作/职业生涯 生儿育女 过去 未来 2.学会怜惜自己。当你在内心猛烈的抨击自己的时候,你要觉察到是哪些方面的点触发了你这样的情绪,然后能识别自己的反应,并停止继续恶性循环,并且能和自己展开友好的交谈,让自己轻松些。 3.原谅自己。这里教给大家一句书中的咒语,每次你难以原谅自己时,念上100遍吧,这句咒语是:“我是凡人,我犯了一个错误。” 犯错误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不好的人,只是因为你是一个凡人,是凡人都会犯错误,仅此而已。 4.问自己一些难题。比如:你最常在哪些方面自责?你内心的自我批评具体说了些什么?你能精准地找出消极自我对话的来源吗?如果能,它来自哪里?你能控制某些触发你内心自我批评的事件吗?如果有,你会怎么处理它们?你需要就某事原谅自己吗?如果有,你会怎么做呢? 当你投身以上4点实践是,你因为“内心的自我批评”带给你的不开心就不会再让你陷入情绪的低谷。不信?你试试?
《如何停止不开心》读后感(十):找到真实的自己就是找到开心
如何停止不开心
你有没有想过,有很多烦恼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每天想的比别人多,变得十分敏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最后蔓延开来,让你越来越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如何停止不开心》用洒脱、幽默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14个人们最常见而又不自知的自我毁灭行为模式,即内心的自我批评、孤僻、麻木机制、与他人比较、自毁、冒充者综合征、讨好别人、完美主义、故作坚强、过度控制他人、灾难化思维、归咎于人、装作无所谓、过度成就等,并根据每一种行为提出直接、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我们实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提升,悦纳自己,活出真我。
与其说这是一本开心指南倒不如说这是一本负面情绪整理手册,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与作者的灵魂合二为一,书中说的那些事情就是你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作者分析的句子正是你心中所想,世界上当真有如此奇妙的书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你的不开心并不是源自你自身而是由于你的比较,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人生走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自得与自卑最容易让人迷失。向上看,我们看到的是比自己强的人,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一败涂地;向下看,我们看到的又是不如自己的人,难免会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正因为如此,我才意识到找到真实自己的可贵,找到真实的自己也就消除了大多数的不开心。杨绛曾经在 《洗澡》里写道:“我向来以为自己是个随和的人,只是性情有点孤僻,常闷闷不乐,甚至怀疑自己有忧郁症,并且觉得自己从出世就是个错,一言一行,时候回想总觉得不当。我什么都错。为什么要有我这个人呢?”可见她也有自我怀疑和忧郁的时候,但是她不总是这样,在《一百岁感言》里,她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但是想要真正弄明白并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
《如何停止不开心》已被翻译为18种语言版本,作者安德烈娅·欧文(Andrea Owen)是拥有百万读者的作家、人生导师、播客主持人、演说家,在线社区yourkickasslife.com(你的人生了不起)的创始人。著有《用52种方式过上了不起的人生》。心理导师安德烈娅·欧文告诉我们,负面情绪的连环套是由内心的14种坏习惯交织起来的,她像一位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朋友,言辞亲切却充满力量,在对问题条分缕析之余,还告诉我们具体实用的方法。
为了寻找快乐,你走遍了千山万水,始终见不到它的踪影。其实只要你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快乐就在你身上。希望看完这本书,一切不开心都能迎刃而解,成为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保持平常心,简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