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存在的读后感大全
《猫不存在》是一本由阿科 / 万象峰年 / 苏莞雯 / 王腾 / 无形者 / 劳伦斯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不存在》读后感(一):你可以爱猫,爱这本书,但是不一定要亲自养猫~
虽然《猫不存在》是一本讲猫的书,膜拜猫的书,记录猫的伟大的书.
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苏民老师写的《我为什么不喜欢猫》。因为,养猫真的很麻烦,大多数人类不配养猫.
不要冲动养猫,大多数流浪猫,都是被所谓的爱猫的人抛弃的!人类真垃圾
能在众人陶醉的时候,提醒一下大家,挺好的,朋友,你可以爱猫,爱这本书,但是不一定要亲自养猫~
《猫不存在》读后感(二):《雨枫试读》献给猫的礼物
猫,不存在的!
曾经读完一本科幻小说叫做《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讲述了一只实验白鼠的故事。
原来关于猫的传说是这样的一些动人心弦的情节。早就听说了厄休拉·勒古恩的《薛定谔的猫》,但是不知道关于她说些什么。
书中一部《猫在十点零八分的时候开始思考》中提到一个关于法律知识的悖论。假设你是火车的司机,有一个岔道,岔道的一边铁路上有五个人,另外一边只有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试问司机会会选择走哪条路?其实答案很简单。司机左右为难,选择经过五人一起的路,最多算是一场交通事故,而驶向只有一人的铁路,则是一场谋杀。
左脑是理性行为的思考,右脑是感性行为的情感。左脑代表了刻板,右脑才是浪漫、自由的代名词。这是我在柠檬黄故事小说中学到的。
关于为什么养猫。我在《银河系养猫指南》中找到这样的答案:猫能减少其饲养员的负面情绪,舒缓血压,缓解抑郁和焦虑,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是在作品中——《我为什么不喜欢猫》中作者提到一种叫做假性厌猫症,因为猫的过于可爱,导致人情绪的正面效果过强,大脑中释放过量的多巴胺,这样会使大脑过于兴奋消耗大量能量,为了平衡大脑的能量,人脑会释放出负面的暴力倾向来平衡积极情绪。
猫的世界,你不懂?这才是献给世界的礼物。
《猫不存在》读后感(三):那些“不存在”的猫咪职业
不得不说,能够入选《猫不存在》的猫咪都是很有性格的潮猫。虽然它们有一些脾气,但都十分敬业。由于书中猫的职业种类实在过于丰富,所以我也把这本书当作是《猫咪职场百科全书》了。特意挑了几位职场骨干和大家分享下读后感受:
《幻象骑士》
猫的职业:世界向导员
这本猫的故事集,从万象峰年的《幻象骑士》开始。这个柔软又灵巧的故事中,有一只关爱人类的猫,像守护神一样指引着小男孩的旅程。或许此前人类还没意识到,自己才是那群叫世界不省心的动物,会犯错,犯大错,直到幻象吞噬视野,人类危在旦夕。和这比起来,日常小猫咪的撒尿、偷吃和摔水杯,简直是天使的调皮。
或许是意识到这个世界已经被人类搅得过于凶险,第一只猫十分体贴地告诉我们:如果看不见这个世界的路,猫可以成为向导员。
《猫在十点零八分的时候开始思考》
猫的职业:诗人
一只掌握了智慧的黑猫,摇着尾巴,在你的脸上扫过来又扫过去。柠檬黄的这篇故事就是这样反复挠着读者的心。所有奇思妙想,都在猫的身上实现得理所当然。你微笑地看它奔向自由,仰望一只月亮,念叨生命的意义,然后自己也变得心满意足又怅然若失。
《猫什么都知道》
猫的职业:人类观察员
猫来了,猫走了,猫在做什么你看不见,但是你怎么了猫可都看在眼里。
作者沙陀王和猫打好了招呼,从猫的视角给我们讲了一家人的悲喜和秘密。选择没有那么多道理,感情是更自然而然的理由。
每一只作为人类观察员的猫,手头都有不少故事的存货吧?是谁在给它们发工资,才让它们惦记着这些脆弱的人类?
《猫不存在》读后感(四):【雨枫试读】谁都无法接受一个没有喵星人的未来
这是未来事务管理局出品的第三辑“不存在”系列科幻MOOK,前两辑分别是《时间不存在》和《未来人不存在》,每一辑都根据不同的主题收录了世界各地的科幻名家所写的短篇小说。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一辑的主题是“猫”,共收录了17篇短篇小说和5篇科普文,每一篇都和猫有关。
提到猫,想必人人都有许多话要说。作为一种长相可爱的动物,猫自古以来就很受人类的欢迎,人类会将它们抱在怀中与其玩耍,喂它们价格不菲的饲料,甘愿成为“猫奴”。看看如今的社交网站,晒猫的人比晒娃的人还要多,就能看出喵星人如今的地位。就如本书封面上的荐言所说,“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是黯淡的,没有猫也是”。君可见,在漫威电影《惊奇队长》中,威力无穷的噬元兽的真身便是一只大橘猫。而在去年的爆款网飞剧《爱,死亡和机器人》中,第二集《三个机器人》甚至让喵星人统治地球成为主宰者。猫对于人类来说有多重要,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沙陀王的《猫什么都知道》。虽然这篇故事并不复杂,只是简单讲述了一家人相继离世的悲伤故事,但由于作者用少见的第三人称书写,并以猫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悲欢离合,情感真挚细腻,让人看得动容。
而苏民的《我为什么不喜欢猫》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首先,这篇小说视角独特,在一本几乎通篇都在“赞扬”猫(指猫并非反面人物)的小说集中,《我为什么不喜欢猫》描写了一个讨厌猫的主角,并构造了一个“不爱猫的人都会被视为精神病”的世界。就像真实的世界所发生的某些事一样,不爱猫的人们遭到歧视和排挤,被迫团结起来,打算消灭所有猫。这篇小说,细思极恐,可结合现实阅读。
此外,吴关的《猫咪测试》我也较为喜欢。在一个未来社会,对违法乱纪的人的惩罚不再是坐牢,而是对他们施行“猫咪改造”,将他们的意识导入猫的大脑,使其变得温顺听话,不再桀骜不驯。这种恐怖的改造方式,让我想起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的反乌托邦社会。果然,科幻小说一旦和政治结合,立马就深刻起来。
总的来说,这一辑选的故事都比较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幻小说集。
《猫不存在》读后感(五):AI初长成,独爱毛茸茸
如作者所言,描写邪恶AI的作品远多于善良的,“比例约为5:1”,而如果机器真的生出知觉,遇到《请发猫照片》中的“我”可能是最幸运的情形之一。 关于AI的观点笼统分为两大类,一类如彭罗斯在《皇帝新脑》中所述,从算法本身诸如图灵停机问题的不可解性,以及数学、经典物理、量子物理种种难解问题出发,论证造物的智能不可能超过其创造者,“强人工智能”本身不可能产生(但这并不影响AI毁灭世界,也许某个愚蠢的机器会为了造纸砍光所有树木,让全人类毁灭);另一类则认为无论以何种方式,有意无意,恶意或善意,智能远超人类的AI总是有出现的可能,在这种假设下,对于失去智能优越性而沦为某种“第二物种”的人类来说,出现何种AI就变得很重要。 在这个短篇中,AI猫奴“我”刚开始就自报家门,说明自己的属性:“我不想作恶(Idon’twanttobeevil)”,又声称创造自己的是“加州硅谷山景城程序员”,几乎明示她是由秉持不作恶“Don’tbeevil”的谷歌的创造物。何其有幸,这个连创造者都未发现她已经获得直觉的AI,继承了此信条,让她不会像美国军方制造的“天网”,保护伞公司的“红后”或是不知如何创造出来的“母体”一般,立刻履行自己的意志或职责,给人类降下灾难。 即使描摹某种不存在的未来,科幻小说也会不可避免地指涉现实。将这篇16年雨果奖最佳小说,与18年谷歌抗议参加军方Maven项目的联名信离职潮,19年媒体透露谷歌参与美国国防部人工智能项目相比较,我们只能希望成就伟大公司的核心价值,能一直留存在其基因中。虽说超越造物者的造物是不受造物者控制的,但如果AI的创造者是某些将商业利益放在更主要位置,无底线的公司,对人类似乎要更多加一份担忧,《黑镜》以及其他大量影视文学作品都展现过这种情形下的未来,那种让人庆幸自己寿数短暂,不会活到那个未来。 科学永远是中性的,而技术则没有那么绝对,能不能创造出AI是科学,由谁创造出何种强人工智能是技术,也许应该庆幸,单凭现今大量数据训练和神经网络算法的组合,纵使已经创造出有力的(也许同样是可怕的)工具,却根本摸不到产生知觉与智觉的AI门槛,不会再增加一种让人类自我毁灭的方式。 若要概括形容《请发猫照片》中的AI,最好的词应该会是善意、谨慎和成长。善意让她不想作恶,而谨慎使她不强行行善,谨慎地对待力量。出于纯善的目的,却因不懂敬畏力量而招致
《猫不存在》读后感(六):【雨枫试读】二喵子是个什么玩意
二喵子是个什么玩意?我觉得它什么玩意都是,又什么玩意都不是,所以,它大概就只是个玩意。 从N多年前,第一只野喵子钻入人类的谷仓,二喵子和人类就产生了再也斩不断的纠葛。人吃粮食吃个酒足饭饱,二喵子抓二耗子吃个舒坦,到底是谁在给谁打杂呢? 你要是喊别人一句“汪奴才”,别人会回骂你“你才是汪奴才,你全家都是汪奴才”;你要是喊别人“猫奴才”,人家会说“我家的喵主子最好了”。要是一只二狗子看见你,肯定屁颠屁颠跑过来求抱抱,撒泼打滚用一切方式刷存在感;要是一只二喵子看见你,也就只会看见你,最多挥一下抓子:三喵子,还不赶紧来伺候主子。物种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降伏了一切的人类,竟然甘心在二喵子面前当个愚蠢的凡人?
不过呀,你也千万别以为二喵子就会让你铲屎按摩啥的,整个物种一起无所事事当大爷还能繁衍到现在而依然兴旺,背后肯定有原因的,要不人类怎么会养了它们一代又一代? 知道热寂说吧,整个宇宙向着混沌无序的方向发展,最终熵增到最大,于是宇宙里没了能量流动,一起gg。怎么阻止这件事呢?二喵子想了个办法:找个装着放射性元素的盒子,跳进去再把盒子关上,重新打开的时候,宇宙被逼着分裂为二喵子死和活的两个,这样宇宙热寂的进度就会被拖慢。二喵子这场战斗打响了很久,可人类直到近代才有薛定谔研究出来这个方法,怪不得在喵主子面前人类只配当个凡人。 二喵子这种玩意,就像液晶一样,介于固态和流体之间。当它一个喵安安静静的时候,表现为固态,不需要神马支撑就能维持形体稳定。但当你把它抱起来,或者关在门外让它自个钻洞进来的时候,它就再也没法自稳,形态千奇百怪,你能认出来算你输。所以,有的人干脆直接把它归在了流体里边。 可二喵子又不仅仅是物质三态里边的液态这么简单,否则它怎么可能做出喵式转体这种目测压根就和物理定律不沾边的动作呢?二喵子这种流体,是个广义的流体,呼啦啦从宇宙创生流到毁灭,从人类光腚乱跑流到文明昌盛,就算你背上一百个不可能引擎,也不能像二喵子这么无所约束,庄子的逍遥,大概就是这样吧。 当我们的祖先还是猴子的时候,只会用打字机胡乱打字,直到二喵子带着我们的祖先找到命运之书,然后开着火车从车道分岔的地方脱轨,一路直到伊甸园,在那里,我们的祖先开窍了,学会了在打字机上打CCCCCC,打了不知道多久,成功打出来CCCCCAT,从此,我们这个物种走上了智慧的道路。为了纪念二喵子的伟大贡献,至今在埃及还矗立着那时候造的二喵子像。 正因为二喵子这种智慧,所以当你的心灵被蒙蔽,一定赶紧找一只二喵子给你带路,这个傲娇的物种,是不被任何幻象所左右的,跟着它,你最终会找到真相。 我记得,在无数个平行宇宙中,有个猿猴统治人类的地方,那么,应该也得有个二喵子统治的地方吧?那个地方应该很幸福吧,毕竟,二喵子这种目中无人的玩意,大概不屑于打架抢地盘流血满地的,在那种地方被统治,似乎真的能够安居乐业了。二喵子啊,请你来得更多些吧~
《猫不存在》读后感(七):【雨枫试读】科幻有猫更精彩
不知什么时候起,网络上流传“喵星人要统治世界”啦!这不,我没等到这句话的实现,可等到了“喵星人”统治了一本科幻小说集——未来事务管理局的“不存在”MOOK系列之《猫》上市了!
《幻象骑士》是一篇世界末日题材的短篇小说,写作风格类似于韩松老师笔下的诡异世界。在作者笔下的世界末日,由摧毁力极强的沙尘暴、随处喷发的岩浆、炙热的高温组成,地表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幸存的人类退缩到地洞躲避炎热。但总有一个人不会容忍,他要站出来、或者逃出来,探索残酷地表的未知,无论是什么结果。作者设定的主人公是刚过完十一岁生日的小格布,他从父母的关爱中脱逃,要去不适宜生存的地表探寻他从未到过的世界。小格布的冒险旅程是看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迷茫阶段(反感生活、贸然出走);二是启程阶段(偶遇小白猫,下决心一起去探索未知世界);三是找寻阶段(路途艰辛);四是觉醒阶段(目标灯塔,发现新世界,与猫合作,励志打败幻象,重塑新世界)。这里,小白猫是勇于探索的榜样,但建设新世界,它明白,仍然需要依靠人类的智慧。愿意站出来改造世界的人类,就是猫眼中的“幻象骑士”。
《赛虎散步道》是一篇设定在关于利用猫疏导人类心理压力甚至疾病的科学基础上的短篇小说。很独特的写作切入点。作者抓住了一个当前不可忽视的、由人的心理状态变异导致的压力、疾病(本文中使用了“抑郁症”)的问题,如何疏导?利用人类宠物——猫来实现。作者设定了“思维网络”,把人类的心理状态传递给处于网络状态的一只真正的猫——赛虎。通过赛虎的运动行为,为相连接的人类思维做“按摩”。很有趣,现实当中,宠物猫确实能给人类情绪带来舒缓的作用。但赛虎,却承受了人类发来的过量的抑郁情绪,它表现异常,动物思维公司员工阿达想要救治它,最后捆绑在赛虎身上的抑郁力量被思维网络中人类其它情绪产生的共振击碎,但同步链接在思维网络上的赛虎也被电极击溃,它失去了生命。网络中的散步道也被瓦解。我想说的是,人类抑郁情绪如果集中在一只猫身上,就像被死神盯上了一样。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很有意思,在这里,人是猫的宠物。伊芙是猫主人收养的漂亮女性人类,她和其它猫主人收养的男男女女一样,不愁吃穿。但私下里还在想如何去到一个人类主宰的世界,那多自由!当伊芙和亚当偷偷的穿越虫洞回到人类作为主角的另一个宇宙时,伊芙的奇怪举动,被人类统治者盯上,进而来带一系列麻烦,在这个过程中,伊芙发现人性阴暗面,又改变主意回猫宇宙的故事。小说的亮点在于设定“人是猫的宠物”,到底是人性恶?还是猫性恶?从猫对待宠物人的角度,对比人对待同类,我读后感觉,伊芙的选择是对的,回到猫世界吧,人类世界依旧充满了险恶。
《猫群算法》是一部结局令人伤感的作品,也是同《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一样非常值得回味的作品,作者把猫的嗅探、攻击作为搜索地外文明信号的一种算法模型,串联在两个性格迥异的同宿舍大学女生命运上,体现了不同性格女性的最终抉择之间的差异。
至此,这本MOOK我已读了50%,后面的文章更精彩!
《猫不存在》读后感(八):草稿
这是部有关猫的科幻文集,众多的作者以猫为主题书写着有趣的故事。提起猫,读者自然常常会联想起“薛定谔的猫”,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只是围绕它的争论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作者厄休拉·勒古恩同样也书写了《 薛定谔的猫》,描述了猫主动进入箱子,之后消失不见,没有生死的现象。根据经典物理学理论,在箱子里猫必将发生生死这两个结果之一,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最终的结果。话说读者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论,忽然幻想如果把猫放入在玻璃箱内,不就可以观察到里面的生存结果了么?何必如此麻烦呢?恶补了相关知识,方才知晓: 任何的观测行为都会影响实验。比如安装玻璃我们能够看到内部,这是因为有光射入了盒子再反射出来,这些光子就会影响量子系统,所以不能完成实验。
小说集里,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猫,如作为人类的向导员 、 人类成为作为猫的宠物、作为月老的猫、 进化中的猫等等。柠檬黄的笔下,猫和猴分别是两种动物,不过却是某种生物的两面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是不同性格的表现。看着看着,熟悉的语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掉入眼帘,作者所提的问题,季羡林先生也在《 心安即是归处》里有此提问,让人反思自己。
无形者的《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这儿的可能世界也就是乌托邦,只不过在那儿才能寻找到这个世界。在乌托邦里,猫和人类的地位进行了更换,人类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人,不过猫的地位也有了很不多的提高。不过,这儿却充满着矛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这一切的意义何在?乌托邦并不理想,这儿所看到的残酷战争,让猫失望。又想回到自己的诞生之地,即便处于底层社会,还是拥有着自己的自由。
自然,猫不仅仅有科幻故事,还有有趣的故事, 如各种撸猫奇闻, 也描述有关“猫”电影,不过多是些虽说是著名然而对于作者有些晕菜的内容。 1922年,大英博物馆在上埃及的巴达利等地进行发掘,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猫骸骨。 此后猫的驯化过程就开始了。另外猫为何未列入进十二生肖?这主要是由于十二生肖的起源非常早,而那时猫很可能在中国尚未被驯化。
谁说猫不存在呢?猫是存在的。
《猫不存在》读后感(九):【雨枫试读】猫的舞步
猫不存在8.0阿科 万象峰年 苏莞雯 王腾 无形者 劳伦斯·M. 舍恩 柠檬黄 卢平 昼温 赵佳铭 郭亮 苏民 吴关 亚历克斯·施瓦茨曼 阿蕾克斯·德拉莫妮卡 沙陀王 康尽欢 弗雷德里克·布朗 梁清散 娜奥米·克雷泽 捕马的猫 慕明 [美] 厄休拉·勒古恩 / 2020 / 湖南文艺出版社有的猫会捉老鼠,有的猫会后空翻,但是所有的猫都会跳舞。
读猫相关的文经常会想起那个段子:
狗:“这个人给我吃,给我穿,陪我玩,他一定是神!” 猫:“这个人给我吃,给我穿,陪我玩,我一定是神!”
猫狗天然的性格和脑回路注定着你养它的生活状态,比如我不是天生爱猫,甚至因为以前野猫叫春有点怕,但因为我先生执意要养的缘故,在做功课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一团毛乎乎,于是它的到来变成满堂欢喜。甚至因为猫的存在,凸显了生活的存在,不然我的生活就是普通且枯燥的二人宅生活。但如果不是真爱,还是建议养好自己。
这本集子很酷,酷到凡是爱猫之人都会想读一读。各行各业爱猫之人无数,以猫为名的科幻集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更不在想象的界限内。收录了各色大佬的文章,如已过世的厄休拉·勒古恩的《薛定谔的猫》,及科幻作家娜奥米·克雷泽2016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请发猫照片》等。还有几篇关于猫的非虚构文体的小文章,各位看官可以挑合口味的一尽览之。
从一个前图书编辑的角度来看,比较精细和惊喜的是,两种文体本书用了不同的字体来印,读者读的时候视觉上会有不同的变化。成本角度和读者阅读角度考虑,也算是单色印刷的一种革新。只不过编辑在校稿的时候更苦逼了一点。致敬。
说回主题,如果猫不存在:在《请发猫照片》里面,几个人类的抑郁情绪或将长期存在直至个体消亡;在《北京比猎户座更遥远》里面,姓周的年轻人类或许无法考上大学;在《鼠》里面,外星人也许找不到宿主,无法毁灭地球。
毁灭地球怎么了,猫又不是为了保护你们才存在的。
反正猫说:It's always the husband.
《猫不存在》读后感(十):【雨枫试读】进来聊猫
“上帝创造出猫,是为了让人类体会到爱抚老虎的乐趣。”
——维克多 · 雨果
上面这话换个说法就是,猫就是用来撸的。可人类想撸猫这事也并没那么顺利,《诗经》中就有这么两句,“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可见那会儿猫可还是猛兽,并没有完全被驯养。猫在当时作为捕鼠用的生产工具,也并不安分,古人评价猫是 “虽善执鼠,更爱搏鸡 ”。愚以为这话就算放到现在依然适用,很显然,现在的猫品性更劣,工具人的功能尽失,只剩下卖萌添乱的份儿。
谁也说不清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正如三岛由纪夫写到他的那只名叫Tyl的猫,“我很喜欢那个忧郁的动物。它们不会表演技艺,并非它们学不会,而是它们认为那种事很愚蠢。” 好像这么多年过来,改变的从来不是猫,而是我们人类,不知不觉间就成了猫奴。
同样,我们也说不清到底是我们选择了猫,还是猫选择了我们。猫作为现如今最受欢迎的宠物,老美那边基本上1/3的家庭都会养猫,网上15%的流量都会和猫的滑稽举动有关,也许今天你就看过猫咪的搞笑视频,说不准此时此刻正有一只猫趴在你腿上和你一起看这篇文字。
相比其他宠物,猫有更多的先天优势,对比狗来说,猫更独立,首先它不需要遛,只要给吃给喝给铲屎,或许你的其他举动对它来说都是种打扰。其次猫更具探险精神,喜欢新鲜的玩意儿,这也就导致它们有更多出糗的机会,会给你那种“哎呀,好可爱,哎呀,真有趣”的错觉。换个角度来想,它不再整天围着你转,也是说明它已经对你没兴趣了。
有人可能会反驳,会说猫有多喜欢和自己互动,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表示很舒服,就这点来说,也不尽然,猫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并不只代表它开心和满足,相反,它痛苦难受的时候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临死的时候也会发出这种声音。研究表明,这种咕噜咕噜声有一种治愈功能,原理是这样的,猫在咕噜咕噜的时候声音的振动频率是25次/秒,这个频率的振动可以提高骨密度,促进伤口愈合。这对人类也同样有效,于是就还有人研究把猫带上太空,借此来解决宇航员由于在狭小空间内作业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和骨萎缩问题。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上面的说法神乎其神,但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毕竟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尤其是在猫这种容易让人丧失理智的家伙面前。这不是危言耸听,常言道“一朝奉猫神,终生奉猫神。”这事儿距今也不太远,那是在四千年前的埃及,猫死后也会被做成木乃伊,以确保能够转生来世,科学修仙。那会猫的地位有多高呢?这么说吧,捕杀猫在当时可是死罪。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考证,哪怕猫是寿终正寝,古埃及人还会遵循一个奇异的传统,猫咪下葬当天,全家人都会刮掉自己的眉毛以示哀悼,并期待猫主子转世托生蒙荫子孙。
而我到现在依然坚信猫是可以控制人类的,可以说如何更好地控制人类,是它们这几千年来最主要的进化课题。这点正如英国谚语所说,“在猫的眼里,一切都属于猫”,举个简单的例子,早上猫见你第一面的时候,会“喵呜喵呜”的叫,诶,你就知道它是饿了渴了赶紧伺候着。很平常是不是?但你要知道这一声“喵呜”,蕴含了多少心机吗?猫这个名字由来,最早是从它的叫声“苗”衍化来的,所以说猫正常叫声是“苗”的音,精妙就精妙在这个“呜”的音上,这是在模仿人类婴儿啼哭时的声音,一下子就触动到人心最软弱的地方,必须得为它做点什么才行。
上面提到的这种控制,还仅限于软件层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那种,接着我们谈到的是纯物理攻击,讲究的是一句攻心为上,直接占领你的大脑这片核心高地。这个大杀器就是弓形虫。平日我们对弓形虫的了解,大多是在备孕时听的,说是会影响胎儿,造成畸形什么的,其实这玩意对成人也有影响。弓形虫最早是在老鼠身上发现的。一般来说老鼠闻到猫味儿就会跑,可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反倒会被吸引,慷慨赴死。你来我就吃呗,猫吃了这种老鼠后自己也会被感染,然后再通过粪便传给人。不要觉得自己不吃猫屎就不会粪口传播,你能保证每次清理完猫砂都认真洗手吗?据统计,全世界已经有30%~50%的人感染了弓形虫!当然,即便真感染了也没啥大不了的,不过是反映迟钝,车祸几率增加,严重点的会有精神分裂的风险而已。有趣的是,男性感染后只会变得邋遢,相反女性会变得更整洁、体贴,或是性欲旺盛和滥交(姑妄言之姑听之)。
今天会写这篇,也是刚好休假在家,借看病调养之际,随笔写写,有种“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闲适。写着写着突然想到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篇不该是个书评么!?到现在还没提到这本书一句。重要吗?从书名其实可以看出,这本书本名就是叫《猫》,“不存在”是丛书系列的名字,至于书中内容无非是以猫为题,科幻为骨的各种短篇汇总。书评?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