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1000字

2021-02-11 04:16: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1000字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是一本由思郁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一):囚禁着我们的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囚禁着我们的囚室的一部分,那么这本书中所提及的书无疑能帮我们盖一间大房子。 而与其说这是一本书,倒不如说这是作者多年阅读所感所得,每一篇都像是一些书的书评,作者在和这些书打交道的同时不断的寻找书与书间的关联,书与作者间的关联,书与时代间的关联,最后呈现给我们正是这样一本书。 作者把整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看书人,写书人,卖书人以及书之典,而在我看来,每部分中所提及的其实都是写书人,每一篇都像是这些写书人在对自己的一些作品进行讲述,当然可能其中很多讲述都来源于作者的理解,但是阅读的乐趣不正是在于此吗?

  每一本书就像是我们在和作者进行一次交流,有时候是有来有往的交流,有时候是我们认真聆听,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是他们提醒我们早点睡觉。但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哪怕是为了感谢他们的陪伴,我们也都应该去简单的了解一下我们所读书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他们写下这本书时候的情况,更多的还可能是所处的时代。而这正是我所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在读这本书的每一个短篇的时候,我都没有感觉自己是一个人在孤独的阅读,我能很清晰的感受到那些书的作者,他们有血有肉,仿佛就在眼前。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二):心甘情愿成为一名书的囚徒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

购买这本书的契机,也是通过十月份听到的一期播客内容购买的。

思郁先生的豆瓣,之前已经关注了。听了那一期播客后才知道竟然是一名比较有人气的书评人。

于是,果断入手了《我们都是书的囚徒》。

说实话,这本书我还没有一周目通关。

尤其是在读这本书期间,《把自己作为方法》、《穿透》也送来的时候,便毫不犹豫般将《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放在了角落。

或许是这本书评集的文学性较多,文章中出现的名人,竟然有好多都让我感到陌生。阅读的过程中,便想对编辑提提建议,增加文章中出现的名人注释。

这本书还在进行时,但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尤其文中对看书人、写书人、卖书人的描写。

我想,每一位爱书之人都可以读读此书。

正如书的题目般:我们都是书的囚徒。

我们也心甘情愿进入这座牢狱,成为一名囚徒。

因为这座牢狱是由一本本书,建造而成。

完整内容链接:是啊,我们都是书的囚徒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三):以阅读为志业

  

马克斯·韦伯有两篇重要的演讲流传后世,分别是《以政治为志业》和《以学术为志业》。对于热爱读书的人而言,则应是“以阅读为志业”。以阅读为志业,不只是一种宣示性的口号,更是发自肺腑之间对书籍热情澎湃的爱的宣言,并且切实落地为对阅读的行动与坚守。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是书迷思郁的书评集,或者说是书话。作者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抒发对书籍的热烈感情,也围绕着自身的阅读谱系阐释对读书的私人心得。这是一本书迷写给书籍的情诗,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书籍的款款深情,正如作者所言,“书是生活的所有”。

博尔赫斯说,阅读一部伟大的作品就仿佛与一场伟大的阴影搏斗。在我看来,与其用“搏斗”这种充满对抗性的话语,不如说阅读是与书籍进行一次愉悦的旅行和一场灵魂的对话。诚然,对于一个书迷来说,阅读就是一种名正言顺的贪婪,而我们就是贪得无厌的读者,在书香的丛林呼吸着无尽的芬芳,在知识的殿堂汲取着无穷的力量。

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致知识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为自身构建一种灵魂秩序,它可以让你在混沌的世界中拥有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消解一切无意义,可以抵抗这个时代所有的癔症,也可以达致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罗素说一本书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我不知道罗素是在何种语境下发出这种对书籍如此不公正和不友好的感慨。但对我来说,一本好书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蕴藏着无穷的精神财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近几年来,我以个体的阅读,对抗外部世界无意义的聒噪和有组织的欺骗。我在阅读中寻到了意义和价值,也学会了敬畏和悲悯。

哪怕我周围变成了一片枯死的荒漠,我坚信,只要给我一箱书,我就能建设一个新世界。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阅读停止的地方,不过是另一种死亡。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四):读《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有感

  想给这个书评起一个名字,琢磨了好久没想到一个贴切的题目,索性就这样草率的命名吧。2020年我们被不速之客新冠病毒折磨了大半年,似乎举国上下所有的城市不约而同的按下暂停键,我们生活的节奏也更多地是宅模式的开启,这么多时间做什么好呢?当然是美食和书籍不可辜负,有幸约到了这本书《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总的来说这本书值得大家去读一读。

  作者的简介寥寥几字,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思郁,八十年代生人,书评人,专栏作者。书痴一枚,喜欢阅读,孤独,写作。看到了这个介绍,我对这本书开始感兴趣了。首先,他是一个书评人,应该很有自己的见地。其次,他是书痴,一个“痴”字我想能看出作者本人对书的热爱程度。最后,他的爱好中除了喜欢读书和写作之外,着重一条注明自己喜欢孤独。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喜欢孤独,要么这个人很自律,要么他很喜欢与自己相处,大概只有这样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吧。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序言和四章,整个逻辑铺为看书、写书、卖书总结书中的经典桥段引申出来的深意。

  序言中的文字相信也会吸引到你,恰似在描述每个人的童年,看闲书的时候总会被家长说成是不务正业,而作者从小生活在农村,识字开始,阅读欲望膨胀开来,疯狂的寻找身边一切关于股故事的书籍,为了躲避父亲的“追杀”躲到床底。在一隅之地去寻找最初阅读的快乐,我想在那一刻他是纯粹的喜爱。在序言结尾引用了《别想摆脱书》中的话“我已永无可能在生活中获得平静,除非带着一本书远离人群”,“这也许就是我无法停止阅读的原因:书已经是生活,书已经是生活的所有。”这些文字直击心灵,奠定了全书的基调。

  强调的是这不是一本方法论的书,不会告诉你具体的做法,而是对博尔赫斯阅读观的深刻实践。我们为什么读经典,怎么聊书背后的故事,从书阅读拓展出的人生在本书会找到答案。

  我们处在一个混沌的时代,阅读的指引能让它变得更加清晰。思郁以自己广博、循序渐进的阅读为线索,给予读者建立自我阅读最真诚的示范,带你游弋于与书有关的旅程。值得每一个愿意走进阅读的世界,并且愿意长久与阅读为伴的人学习。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五):不顾一切,爱人与爱书

  博尔赫斯说,阅读是一种体验,就如同你看到一个女子,一见钟情,坠入情网。

  我们爱一个人,总是心甘情愿地愿意为对方付出,哪怕是倾其所有。

  都说真正的爱是不计回报的,但总得有回应吧,我想没有回应的爱,算不上爱,充其量叫作单恋。

  《庆余年》里有一句台词说:“这世上若没人甘愿为你赴死,活着将是何其无趣。”

  我想爱情最高的境界就是,可以为了爱情去死,但是我也可以为了爱情好好活下去。

  我们爱书也是一样,遇到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了一个知音,天涯芳草易寻,人间知音难觅。

  遇到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了一个能跟你好好说话的朋友,年龄越大就越觉得,遇到一个好好说话的人是多么的幸运。

  TA懂你的光鲜亮丽,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骄傲和尊严,懂你的不堪与无奈,有些情绪有些心情,要分享给懂你的人。

  一本好书,字里行间都藏着美,散发着浓郁的气息,仿佛整篇文字都与你有关。

  有的时候我遇到,偏不忍心读下去,仿佛一读完,就觉得失落了心情,一忍再忍,直到在读与不读的纠结中看完最后一页。

  碰巧我正好遇到一本书《我们都是书的囚徒》,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很喜欢这本书的纸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这本书的油墨特别清香。

  于是便爱上了,毫无征兆。

  爱人和爱书同样是一个道理啊,读书的时候,可以拿出口袋里所有的钱,只为了买一张绿皮火车票,奔赴那个有你的城市。

  爱书,记得刚毕业时,硬撑着不用父母接济,只有三十块的时候,在吃饭和买书之间选择了买书,然后开始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那个时候真是努力,虽然到现在还是依然一事无成,但是永远忘不了那个积极上进的自己。

  难熬的日子终会过去的,就像我现在,再也不用纠结是买书还是吃饭一样,因为后来,我买了很多书,多的一辈子都看不完。

  读完了这本《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感叹作者思郁的知识渊博和阅读深度,读完后我不敢自称是读书人,不敢自称是一个写作者。

  在自愧不如中也不断反省自己,如何能把书中的知识变为自己的所有。

  现代人很浮躁,读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最近,发现身边的人,很多已经开始重视并且追求精神层面,开始买书读书,喃喃自语要洗涤自己的灵魂。

  读书已经成了一种追求,爱书成了一种时尚,《别想摆脱书》中的那句印象很深的话:“我已永无可能在生活里获得平静,除非带着一本书远离人群。”

  这就是我无法停止阅读的原因,书是生活,书已经是生活,书已经是生活的所有。

  开心时读书,沮丧时读书,你要非问我读书的好处,我可以说,小则能够改变心态,大则能够改变命运。

  爱人和爱书不止只有一种方式,但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你爱的都是对方的整体,身体和灵魂的同一。

  读一本好书,就像走进一个人的心灵,细细去品味,有一股回味的甘甜,如果你不知道读哪本,我建议你先从这本《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起。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六):不想摆脱

  每每读完一本书后,也喜欢写写评。感觉看书时看的是内容、是故事情节,写评时才是真正地思考。时不时地还能和作者来个跨越时间空间的思想碰撞,简直不要太美妙。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相信每个人看到这个书名时或多或少都会沉思片刻。我们是被书籍禁锢了思想?还是被样板化的“必读清单”限制了自由?又或者是心甘情愿被囚?

  摩拳擦掌,带着这样的疑问翻开本书,本想和作者也来个思想上的碰撞,没想到却是实实在在地被作者的知识储备量碾压,连个迸发个火星子的机会都不给我。但通过作者的讲述,即使该部作品我没有看过,也会产生浓浓的阅读欲望。

  感觉很有趣的一点是,在书中作者除了深入探讨一些作品、分享一些名人们的趣闻轶事外,还多次提到了其他作家的书话作品。突然就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博尔赫斯的乐趣,一本书套着一本书,一本一本无限展开。

  唐弢先生关于“书话”曾提出“四个一点”:“一点事实”即捡一点即可,不宜甲乙丙丁,铺开来说;“一点掌故”,要有知识性,要鲜为人知,大家都知道,何劳你说;“一点观点”要有独特见解;“一点抒情”,笔端带情,带有点书卷气。个人认为,不妨再加上个“一点随性”,想到什么说什么,何必拘着束着。

  无疑以上几点,作者都做到了。

一本“暂停”的书

  在这个快消时代,静下心来“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变得越来越难得。有些人空喊读书口号,每当新年伊始,就列下长长的“必读清单”;又或者每逢听见哪里有“图书大促”,就迫不及待的打开购物网站,细心挑选,加上满满“一车”的书,但当书真的收到时,又将它们束之高阁, 仿佛“读书”只是一个购买和放置的动作,“书籍”则彻彻底底沦为了一种感动自我的工具。这是我们自己囚住了自己。

  曾经看过一个读书分享博主的room tour,按照她每个月的读书数量,我以为她会有一个超级超级大的书柜,甚至连墙角都堆满了书。但恰恰相反,她的书柜只有两扇。她说除了一些珍藏版和做了大量笔记日后还要翻看的书,其余的她都会处理掉,或是送给朋友,或是在二手平台转卖掉。“我想让我的书柜流动起来”她是这样说的。

  有些人乐于读经典,但却没有考虑过是否适合自己,只是单纯的跟着别人的推荐去读。就像近些年来大家都乐于谈东野圭吾、村上春树,甚至能看到许多书籍的腰封上用加粗放大黑二号字体写着“村上春树推荐”,但它真的适合你吗?读书的目的是充实自己还是追赶潮流?你又是否被世人的囚牢套住了自己。

  每个爱书之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体系,我们喜欢在这类作品中畅游。说是畅游,也只是在别人“设定好”的场景中游荡。就如我现在说的这句话,也是作者在书中引述一位书商的观点。我们终究逃不过阅读赋予的牢笼。

  就像《纸房子》的隐喻般: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注定终身为书所困,为书走火入魔,乃至为书而死也在所不惜。

  不是不能逃,而是不想摆脱。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七):清醒的做梦,甘心的被囚

  封面在写下正文前,忍不住由衷地佩服作者浩大的阅读量,看简介也只不过是80后一代,年纪并没有很大,读过的书却已经N倍于我,真真汗颜。此时哪还有底气说什么奋起直追呢,顶多只一句,更努力的珍惜自己的时间,善待自己的时间,不要浪费于无意义的事情上了。

  尽力而为。

  你不要笑我才立FLAG就自己打折扣,说到底人这一辈子,尽管始终同行在侧的只有自己,但总还是要被各种人、各种事牵绊,不得已要走的违心岔路太多。比如此时此刻,我相信绝不只是在电脑前安静敲字的我,还有无数人心里想的是飞奔出去,向着更远的山边、海边,去旅行、去玩乐。可是,行吗?至少,航班都还没恢复吧?所以,都不用收拾心情,我们就已经接受了现实,因为让自己愉悦的无非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在几维空间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坚持阅读的人才更幸运。

  为了这种“幸运”做个“囚徒”又有什么不好?

  为“恋书癖”著书立说的文本已不算少,经典的如《优雅的疯狂》,“网红”的如《书店的故事》,甚至多年畅销书《偷书贼》亦可归为此类。那思郁的这本新书看点在哪呢?我个人认为,在于一个“详”字和一个“近”字。全书分为【看书人】、【写书人】、【卖书人】、【书之典】四个部分进行从不同角度娓娓道来,自然而然的融入史料和名著,却没有掉书袋的卖弄之感。反而,让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觉得十分亲切,默默的打开“马爸爸”家的搜索引擎又充实了一下购物车。更爽的是,看到作者笔下推崇的某本书也是我的心头好时,忍不住的小小雀跃,简直不能等到明天,必须马上翻身下床,从书架里摸出那本书再重读几段,才能平静。

  写到此处,又不自觉的微微紧张。为思郁这样的书评高手写书评,怎么看都有些班门弄斧之嫌。所以,只偏重于个人感受,谈自己的喜欢。

  思郁笔下,有些章节跨越专辑遥相呼应非常有趣,有些章节引经据典读来很“涨姿势”,有些章节又引入作者的独立思考发人深省。

  比如第一辑中提到“书中书”时引述了《纸房子》的开篇方式——爱书人因书而死,继而分析《纸房子》的隐喻,水到渠成的点题——“我们都是书的囚徒,注定终生为书所困,为书走火入魔,乃至为书而死也在所不惜”。让我瞬间眼眶一热,心有戚戚。继续读到第二辑,再次引用这本书,篇目名字干脆直抒胸臆就叫“我们都是书的囚徒”,却不是重复,转向另一个角度书写,先谈书痴的恐惧,再谈阅读的体验。另我感动的是,思郁的写作非常坦诚,直言对于《纸房子》的阅读体验并非“十分愉悦”,同时又诚意点赞此书的细节经营,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读书人的公正态度,不装13不卖弄,不做虚伪的无脑推荐。

  只这么短短的两个章节,思郁的写作态度可见一斑。在第三辑中关于“独立书店”也写得相当直白,既没有粉饰那些已经“变味儿”的“综合书店”,很尖锐的讽刺指出在那里“书店成了附庸风雅的装饰品,这里不卖书,只卖高雅和品位”。也没有天真地在空中筑梦,直言“如果按照我的爱好开个书店,估计光顾者寥寥不说,还容易被人看作是白痴。”

  像这样的直白不掩饰的语言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段关于余华《第七日》的书评。

书摘

  清醒的做梦,甘心的被囚,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共识。这本不厚的小书,内涵满满。但是小心哦,你可能被他安利了许多书、许多书店,心中亮色的“意难平”又会多了几桩……

内封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读后感(八):这是一本闲书,闲书的意思,读完就可以扔掉的书

  

我出了本闲书叫《我们都是书的囚徒》,就想凑这个机会来聊聊什么是闲书。

闲书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相对于专著和经典著作而言的,比如很多大作家在写了一部大部头之后,觉得很多东西意犹未尽,就想写点更简单的东西,集结出版后就叫闲书。还有很多专业的学者,在撰写专著之外,会写点不相关的散文,美其名曰闲书。

写闲书的人通常给人不务正业之嫌。小说家的工作是写小说,诗人的专职是写作诗歌,画家的工作是绘画,如果小说家写诗歌,诗人写散文,画家写评论,这些文章出来后,他们都谦称写了本闲书,贻笑大方云云,说白了,闲书就是他们用来写着玩玩的。但是以上都不是我想说的闲书的含义。

闲书这个概念是我从研究媒体传播学的学者樊尚·考夫曼那里借来的。考夫曼研究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媒体变化以及对文学和写作者的影响。每个时代的写作都会有所变化,但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写作的变化如此天翻地覆,如此摧枯拉朽,似乎原本坚守的一切文学信条都在分崩离析。如果你觉得我在危言耸听,想想在疫情这段困守在家的时间里,大多数写作者都在干什么,大部分人都把阅读和写作的时间用来直播,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来做宣传。网络生态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写作环境,对写作者而言,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写作,而是吸引注意力。用考夫曼的话说,现如今的写作者都生活在注意力经济体制下,除了那些已经成为了网红和流量的作者之外,大部分作者才意识到,他们的写作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了。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写了什么书,而是你本人有没有巨大的流量价值。

至少在前现代时期,写作并不是这样的。大多数作家都自觉隐居幕后,读者关注的是在报刊上连载的作品,出版的书籍。作家的隐身才能让更多的读者把关注点放在作品身上。但是现如今的注意力体制下,读者的群体已经被网络阅读分流了,想要吸引大批的读者关注你写的书籍,首先要靠作者抛头露脸吸引关注之后,大众才关注你写的书。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写作者开始在我网络直播的原因,因为只有先积攒自己的流量价值,才能形成自己的书籍出版的价值。当网红和名人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价值主体时,各行各业的人都向网红和名人经济的发展靠拢,作家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悖论。当你成为了一个网红名人之后,就算你具备了流量价值,在直播中销售了自己的书,大多数购买你书的人并不一定是你的读者。那些对你的书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是不是抛头露面,都会去读你的书,那些只因为你是网红,才去购买你的书的人,他们根本就不会看你的书。当然,从市场经济来说,看不看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购买这一行为。但是,如果你买了一本书,但是又不读,这本书就变成了闲书。

这就是现在“闲书”大量生产的背景。闲书看上去很像著作,从技术层面的看,跟著作也一模一样,但它的本质变了,它不是著作,而是闲书。用考夫曼的话总结说,一部著作和一本闲书的区别在于:闲书就是用来仍的,闲书就是一次性的餐巾纸,就是微博和朋友圈的点赞,就是我赞,我踩,我拍砖,我分享——朋友圈绝大部分的分享链接,其实根本就没打开过,所以标题党才如此重要,这才是闲书的本质,看起来大家都在转发和讨论,但是根本没有人打开过。

所谓“闲书”,让我想到了身上最恰当的一个例子。我的新书《我们都是书的囚徒》出来之后,照例,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会主动购买几本,以示对我的鼓励。比如我的家人们,他们平时都是不读书的,他们的生活中有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父母要忙着农田里的活儿,哥哥忙着教书管理学生,嫂子忙着生意,姐姐忙着照顾孩子,但是他们还是会去买我的书。当然,可想而知,我的书对他们的唯一的意义就是,家里有个人是个作家,写作也能成为一种职业。他们在意的是我,而不是我的书。网络时代闲书生产都是这样的销售方式,明星和名人卖书,不是卖的书,而是卖的名气和流量。他们的名人身份才是真正的购买力。而我身份最大的影响力仅限于我的家人和朋友,读者群只有微小的一部分。

网络时代的娱乐方式让人眼花缭乱,阅读掺杂其中显得尴尬而笨拙,这其实也是写作者本人最真实的写照。如果我们去参加大型的集体活动,尤其是在电视和网络屏幕上,看到作家坐在一众明星中间,一定觉得他来错了会场,作家身在其中总显得格格不入。在我们前现代的文化中,作家本来就该隐身不见的,在他写完作品之后,他就应该主动退到幕后,但是现在,作家如果不抛头露面,根本就没有人买你的书。所以,现如今作家群体中高收入的那部分一定不是那些保持神秘感的作家,一定是在公共场合参加活动,在电视屏幕上露脸,在电影节开幕式上出现的编剧作家,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客串角色的演员作家,在脱口秀上表演的杂耍作家,在公号总是写十万加的爆款文作家,在抖音上有百千万粉丝的网红作家。这也预示着,作家再也不是一个单一完整的身份,只有那些利用名人和网红的身份支撑的作家,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活得最好的作家。

与闲书大量生产相对应的,我们的文学生态也发生了变化。试想一下,一个只有大量闲书的的时代,文学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或者说,当书籍的存在只为了证明和补充有作家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并没有人去真正打开书籍阅读的时候,书籍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文学史不复存在,经典的本质自然也变了。至少像《追忆似水年华》《万有引力之虹》这样的经典文学根本不可能存在,一方面是作者都是隐士,从不露面,另外,这样晦涩的文本,庞大的体量,让大多数读者望而生畏,更别说投身其中,忘情阅读了。有比阅读更好玩的东西在诱惑着他们,召唤着他们。在一个拥有巨大的文化商品的市场里,书籍是无法与电视、短视频、抖音、直播、自拍等新媒体形式竞争的,后者永远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而书籍只有陈旧落伍的文字散落在发黄的书页里,等待人去打开它,思考它,与它争辩。而思考与争辩恰恰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品质。

我们都是书的囚徒,这是我选定的新书书名,这个名字大概是一个巨大的反讽,没有人甘心成为书的囚徒,我们都是大时代的人质,被滚滚网络浪潮裹挟着成为无人问津的尘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