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告白》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告白》读后感1000字

2021-02-17 01:54: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告白》读后感1000字

  《告白》是一本由凑佳苗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白》读后感(一):评《告白》

  先看的电影后补的小说,不得不说这两部作品都太精彩了。叙事结构两者一脉相承,电影的呈现方式胜在超质量的音画和丰富的镜头语言,而小说的呈现方式则胜在更加清晰的心理刻画和行事逻辑呈现,读者对人物也更容易产生共情了。

  在购买本书时注意到宣传文案居然说是“日版《坏小孩》”,看来《隐秘的角落》真的是爆红,不过麻烦也稍微讲点先来后到吧hhh。正好前阵子也在一口气补完《隐秘的角落》之后读了原著《坏小孩》,一对比感觉《告白》在人物塑造、剧情构架和现实意义上强太多了。

  《告白》读后感(二):读完《告白》后一段无厘头的碎碎念

  推荐指数7颗星!首先,书名题为《告白》以为是讲纯纯的爱情故事,读罢才知此告白是取自白之意。其二,此书标签为推理小说,但又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案件的结果在第一章就已经被作者交代清楚了。其三,本以为明晰的剧情随着叙述视角的转换而一再反转。由这种叙事风格让我想起了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黑泽明执导电影《罗生门》蓝本)。除此之外两者相同的是,并不着意于推理,而是把一件简单的案子放在不同的角度剖析,旨在挖掘其中最本质之所在,正如小说开篇道“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不同的是,《竹》中的人物都是利己主义者,所以他们的证词也难辨真伪,最后也没交代谁是凶手。《告白》就是人物内心真实自白,作者不断突出人性恶,并想要寻找人性恶的原因。还有从阿修身上能看到些“俄狄浦斯情结”???最后想到萨特的一句话能概括其思想——他人即地狱。当然作者想要探讨的东西不止这一个方面,还有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下村母亲过分溺爱与阿修母亲过于严苛),教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当如何引导“森口与樱宫人物的二元对立”等等,读完第一遍只得窥见一斑,有时间会重读。

  《告白》读后感(三):《告白》书评

  本书淋漓尽致表现了日本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上的不足,当然我们国家也一样,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是不是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呢? . 书中开头写到“可见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个世上比比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有你的真相,我有我的见解,脑海中形成固有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使自己跌进深渊而爬不出来,这也是犯罪的源泉。 . 一位单身女教师独立抚养女儿,女儿在妈妈学校玩耍,却意外跌进游泳池溺亡。她没有选择报警,却自己进行调查女儿死因,经过调查,知道真相是班上的两个学生所为。日本法律都是倾向未成年人,即使犯了罪,真的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吗?她选择了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对罪恶的惩治… . 书中以不同人物角度进行叙述,层层揭开真相。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恶的张扬? . 这本书是我一口气看到结局的,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故事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让你有一直读下去的冲动。也让我想起了,在去年大连一个年仅14岁男孩杀死11岁女孩的案件,最后的结果应该也是对其收容教育,法律到底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是纵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告白》读后感(四):社会现象的放大镜

  今天早上花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略读了一下,开头其实并不怎么吸引人,显然作者是不愿意多加一些废话来表达自己一些的见解,讲真刚开始没看进去,开头有点枯燥。小说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以主人公,也就是森口悠子的人称进行讲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以及复仇计划。。中间的章节都是以不同的人讲述,使这个故事逐渐变得立体。其实我不太认同森口的做法,没有法律制裁的后果就是让每个人黑暗的一面都暴露了出来,作恶者钻了法律的空子同时也掉进了法律的漏洞,他们饱受精神的折磨,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家人,朋友,甚至有的人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而最后的解决方法还是将罪犯交给了警察局。我感觉青年犯罪的心理可能是想赢得别人的关注,想让别人认同自己很厉害。扭曲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缺少了沟通,如果他们能够跟别人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也许事情就不会变得如此糟糕。我们尝试着去做一个外表光鲜靓丽的人,我们可以靠化妆去掩饰掉外表的缺点,但心灵上出现的缺点如何补救呢。有评论说这本书“全员恶人”,但作者确实是用夸大的手法把一种社会现象体现出来,初中的孩子们用幼稚的手法去嘲笑,欺负别人就是非常非常真实的现象。法律制度的问题需要去完善,我们也还需要更多的途径去采取措施避免这一系列的惨剧。还有一点,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小说里的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错,将所有不对的地方归咎于他人,理直气壮的说,我没有错,都是你的错。没有人选择去原谅。让做错事的人受到惩罚,是这本书的基调。我不清楚作者内心的想法如何,她还是将这个答案留在了读者这边。

  有时间会再去细读一遍,摘些句子。或许再读一遍的时候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告白》读后感(五):你的选择是什么?

  平时我的爱好就是读书,各种各样的书都会读。有些时候自己都不记得自己买了哪本书,偶尔在收快递的时候也会给自己很多的惊喜。《告白》这本书我已经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订购的是在什么时候收到了,反正已经是很长时间了。今天没有什么事在整整一书架的书里边抽到了这一本拿开来读,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甜文。想把它丢在一旁再重新找一本,但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极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真正的光明来自阴暗最深处”。这句话看似很矛盾,但又特别的有真理。有些事情我们很难分清对与错,因为在对的背后往往藏的就是错误,而在错的背后,他又隐藏着对。 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告白》这本书,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把它读完,读完以后发现自己的心情特别的沉重,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单亲女教师,有一个可爱的小宝贝。但是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游泳池里边溺亡了,经过自己的明察暗访,发现孩子并不是自然溺亡,而是被人给谋杀的。读到这儿的时候我们心情都会特别的沉重,尤其是那么可爱的一个小花朵就已经凋谢了。杀她的人该是多么的穷凶极恶,但是随着故事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杀她的这两个嫌疑人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一个是品学优良的好学生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那种,拿过全国的发明奖,另外一个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就是那种丢在人群里边儿找不到的那一种。两个孩子为什么会伤害老师的小孩?当我们了解到背后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童年或者说他们的家庭都非常的不辛,他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导致他们在心灵上扭曲。但这就是可以被原谅的理由吗?不是的。我们扪心自问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们会怎么做?因为同样的我也作为家长,我会疯狂的报复。 读完以后让我更珍惜自己身边的人,我更防备着每一个人,或许看是那个人畜无害的人,就会是一个恶魔。 当老师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依旧在想她下一步会怎么做,未成年不会死刑,不会判无期,可能判的比较轻。是报警?还是自己去疯狂的报复!她会怎么做呢?如果实在我们自己我会怎么做呢? 后来我想,不管老师怎么做她都是不对的。 最后借用这分在书背面的一句话“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

  《告白》读后感(六):原来生活是这么满目疮痍

  许久前,看了一部叫作《告白》的电影,被压抑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说话。现在又看了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再一次感到了一种压抑。合上书本时,顿然有种身非人间的恍然,人世为什么总有这么的恶?人和人为什么就不能真心对待?为什么每个人的生活都满目疮痍,无可救赎?

  这本书延续了日本推理小说一贯的高水平,由一个离异女教师的四岁女儿被发现溺毙于泳池展开,经过多重叙事,多个角度地展现出了这件死亡事件的背后真相。

  作为读者的我,在看这本书一开始时,更多的是纯粹的愤怒,一个天真无邪的四岁小女孩,毫无过错地被两个少年杀害,而这两个少年竟然就是女孩母亲的学生。所以对于母亲绝望而漠然的告白,我感受到了母亲平淡话语下掩藏的绝望和愤怒,而对于母亲细致的复仇计划,我也感受到了一种泄愤的快感。

  但是随着故事的逐渐推进,换到少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时,我不由得丧气了,原来这件杀人事件并不是单纯的杀人事件,并不是纯粹的暴力事件,这里面的凶手与被害者,同样值得人怜悯。他们在生活面前,同样都是受害者。

  在经历了不少人生磨难后,也逐渐明白生活的无情来,也明白了人在生活面前的那种无力感。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但明白生活的真实面目后,才明白人的能力实在是太渺小了。比如那两个杀人的少年,不就是被生活逼迫成那样的吗?

  日本小说有一优点就是,除了讲述故事情节外,更能将故事之外的弦外之声讲出来,比如告别,主题故事是一个杀人案件,但弦外之音却凸显的是各种社会问题,描绘的是一卷日本现代冷漠生活的画卷。所以看这本书时,无法不感同身受,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杀人事件,但的确有亲身经历社会的漠然与各种家庭的矛盾。

  再说一下这本书的文字,读这本书时有着很淡然的舒服感,流畅的叙述,凄哀的语言氛围,真是一本贯彻了日式物哀的一本小说,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但也可以想见这本书原来的语言之美,作为一个爱读日本小说的读者,读这本书无疑是种享受。

  最后,我依然想说,生活虽然满目疮痍,但人究竟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还需要看个人的,生活之力虽然强大,但人才是所有美好的创造者啊!

  《告白》读后感(七):报私仇不应该,但真是很痛快

  提起《告白》这部作品我也算是如雷贯耳了,小说在当年刚发售就成为了一款现象级作品,随后还拍了部很火的电影。但当时大学刚毕业的我,因为看到简介上说涉及了未成年犯罪及校园欺凌话题后,产生了一种“我都步入社会了,干嘛还关注这种破事儿”的古怪心思将其略过了。

  这个从春节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开始往家里屯书时偶然又看到这本书再版了,想到它当初的盛名,于是也买了一本回来。

  当我开始翻开小说的第一章时就发现,这书和我当初预料的有点不一样。我原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校园题材的悬疑推理故事,然而在小说的第一章,被害人的母亲,也是两位凶手的班主任就将整个案件的过程调查的一清二楚了,并且在辞职前的最后一堂课公布了真相:

  学生A是个学习成绩很好又喜欢搞各种小发明,但他和自己的班主任悠子关系却不太好,尤其恶作剧般的将自己发明出的“电击钱包”电了老师时,遭遇了严厉训斥。于是心生不满的A决定拉上自己的小跟班学生B展开一项报复性的试验:报复的目标则是班主任四岁的女儿,然而事情却出了差错,四岁的小女孩落入了游泳池里溺亡了。

  把一切都调查了清楚的班主任并没有选择报警,因为按照日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两个只有13岁的少年并不会付出什么代价,于是班主任再班上公布这件事后,宣布了自己准备好的“复仇措施”。

  接下来的故事分别以暗恋学生B的班长、学生B的母亲、学生B本人以及学生A的视角去讲述,整件事的疑点变成了案发那天的泳池旁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班主任真正的复仇会以怎样的形式登场……

  看了这本书后,真是让我感慨日本这类题材的作品对人性阴暗面的描写真是能把人看得汗毛倒立,从故事中每一个人的心理描写来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再普通不过的人,只要面临特定的刺激都能做出禽兽不如的暴行来。

  全书涉及了许多当下的热点话题,比如未成年人犯罪、校园欺凌、对子女教育以及普通人对HIV的盲目恐惧……但是翻完了最后一页时,这本小说带给我的最大感触却是书中几位主角对他人想法的误解。

  因为每个章节的主人公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写,看着他们对周围的人动机和行为的揣测都特别有道理,尤其书中最“邪恶”的那位凶手,当他洋洋自得的想着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棋子时,却没想过别人也在算计着他,当所有人都开始不再把法律和底线丢到一边时,他的那点小聪明却让自己成为了全书最大的一个悲剧。

  另外,小说里的好几个角色都会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把犯罪交给受害者的家属去处置,而非要让法律去“审判”?

  因为我本科学的是法律,后来又当了多年警察,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不过看到书中的班主任一手导演的复仇大戏时,不得不说这样做——其实真痛快!

  《告白》读后感(八):他们唯一能抓住的慰藉

  提起凑佳苗,读者们都会想到她的代表作《告白》。据说,《告白》在日本大火之后,凑佳苗为了摆脱她的代表作是《告白》的刻板现象,她不断努力创作了《少女》、《赎罪》、《为了N》等优秀作品。可惜无一例外,仍旧没有比《告白》有影响力。其实这不难怪读者,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围绕同一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开“多视点交叉叙事”,从而推动剧情前进的推理文风。这种写作风格极具主控感,再加上叙述性的诡计手法,而凑佳苗恰恰非常擅长描写人的阴暗的一面的正当合理性,将人想探知却不忍探知的想法彻底描绘出来,在我看来这种配合简直天衣无缝,因此《告白》能够大火并不是没有理由。

  凑佳苗笔下的角色大都有悲惨的过去,这些阴影往往来源于家庭教育与生活环境。在凑佳苗的小说世界中,主人公几乎都是孩童或者女性,对于男性角色的描写也远比前两者要来得苍白无力。但凑佳苗与其他女性推理作家不同的是,她从不注重对母性精神的渲染与讴歌,更没有对犯错和叛逆的孩童进行无端指责与批判,而是专注这两者之间的对立联系进行客观还原。从凑佳苗的文字、题材不难看出,她的童年常常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存在,孤独、不快乐,只好常常用幻想或者书籍的方式来弥补。这导致凑佳苗在行文叙事时能够冷静地从正反、对错、虚实等方面对社会与家庭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读完《告白》后,让我心灵感到震撼的并不是森口悠子的复仇,更多的是这两位少年的犯罪动机。众所周知,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该环境中的家庭和学校。极善与极恶的距离或许就是一念之间,原生家庭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当我们在追究青少年的责任之时,其实这些罪行早在最初已注定。修哉之所以要杀森口悠子的女儿爱美,是因为他的存在感来自于抛弃他的母亲,希望以此上新闻获得他母亲的关注。而小直的存在感则是来源于同学的眼光,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废物,毅然将没有死去的爱美扔进水里。

  回顾起来,青少年的犯罪往往不是多么血腥暴力的恶行,但他们潜藏的恶意却远胜成年人百倍。每当我看到追究青少年犯罪的报道,我都会在想难道他们的父母就没有责任吗?其实,孩子选择把责任推卸在同伴身上,这种类似的现象常在大人之中看到。许多时候,父母没有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则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不断扭曲的心理也是经历过常年累月才会在弱小的身躯中生根发芽,最终酿成让人唏嘘的悲剧。

  最后我回想起修哉一段让人心碎的独白:唯一挚爱的人离我而去的那天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连香波瓶都是空的。人生就是这样。我只好往香波瓶子里接了够洗一次的水,用力摇晃,于是半透明的瓶子里充满了泡沫。那时候我就想,这就是我。将空瓶中残存的幸福残骸稀释,使其被小泡沫充满。即使知道这是无数空洞构成的幻象,也比空无一物要好。

  我想,在这些少年的心中,由无数空洞构成的泡沫,在这个没有光亮透进来的世界,是他们唯一能够抓住的慰藉。

  《告白》读后感(九):一场场告白一场场人性的拷问

  “告白”一词在我们的理解中,和表白是一样的,是爱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爱人对爱人的心声袒露。但是在阅读完湊佳苗的《告白》一书后,却让我对“告白”产生了一丝寒意,里面的一场场告白就是对人性的一场场解剖。

  湊佳苗出生于日本广岛,2007年以《神职者》获得第29届小说推理新人奖。她的作品还有《望乡》、《乌托邦》、《赎罪》等。

  《告白》一书的章节分别以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命名,看着这些名字,感受到的是神圣二字,然而现实中他们却是人性扭曲的一个个个体。

  小说从中学老师悠子的一场告白开始,讲述了她的女儿爱美被班级里的两个少年杀害后的心路历程,她表面上不动声色,接受了警方意外落水溺亡的说法,没有把证据交给警方去制裁这两个少年,因为有少年法的庇护,她觉得法律无法真正的制裁这两个少年,她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来惩罚。

  因为日本有让学生免费品尝牛奶的政策,她将那两个少年的牛奶中注入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等所有学生都喝完后,她以一场“告白”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同学,她用了这样的方式去惩罚了害死她女儿的人,然后辞职离开学校,失去联系。

  小说以此为切入口,后面每一个事件的当事者、关联者都纷纷出来告白。

  一场场告白中蕴含着一个个无处安放的灵魂,他们中有人因为渴望被人知晓而选择犯罪,想要以此一鸣惊人,有人因为总是被冠以善良而心生烦闷,以极端的犯罪而泄愤……,也因为如此,校园霸凌产生了。

  在这一场犯罪与报复的角逐中,一些无辜的人被卷了进来,仿佛多米诺骨牌一样,再有人想要阻止却已经无能为力。

  这是一本跟普通推理小说不一样的推理小说,因为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寻,没有什么伏笔让读者去推理,事件的真相和人物的真正心理活动必须等到本人的告白才能见到真面目。

  但是它又是一本极致的推理小说,每一场告白都让人心灵颤抖,有对真相的颤抖,有对人性的颤抖……

  读完整本小说,让我深深感觉到爱与犯罪之间的纠缠,爱与恨,罪与罚,谁是谁非,杀人者与复仇者,谁都振振有词,谁都觉得理所应当,但是谁都不敢说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这本小说的涉及面比较广,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普遍价值观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的问题,小说中犯罪的两个少年既是犯罪者,也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社会价值观的受害者,老师既是复仇者,也是犯罪者,利用无辜的人达到自己的复仇目的,这其实比犯罪更加极端。

  所幸,本书并不是一味的沉沦在阴暗的深处,善良的女孩美白,爱美的爸爸樱宫老师等等,他们都努力的想要化解这些悲剧的发生,想要让一切回到正轨。

  让读完本书的读者领悟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是致命的,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痛。

  《告白》读后感(十):★我们心中,藏着爱与恶鬼★

  本书真的很好读,我是指流畅度,简直是一气呵成地就能读完。当然,可能第一章时并没有这种感觉,但经历过《月亮与六便士》的开头,我也是能接受这种情形了。 一、最初观感:各种莫名。 对于本书的最初观感,是各种莫名——从书名、题跋、标题到本书类型。读完第二章,才觉出味道来。然后,便渐入佳境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1、书名。 开始时,解读到“告白”二字等同于“告解+自白”,本书也并非什么校园青春题材而是个悲伤的故事,真是再也想不到…… 及至第二章,才发现不如说是“声明/报告”更恰当。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并不存在心理上的歉疚。另外,这不但是个悲伤的故事,更是一个令人心生恐惧的故事。人性,在照不见光亮的地方,居然能污烂成那样。 2、题跋。 开篇那句题跋似乎奠定了本书的基调——“可见对于同一件事,因角度不同,看法天差地别的情况在这世上比比皆是。” 然而,看完第一章,我都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感触。或许大众对露娜希的看法、家长对“人妖和单亲妈妈”担任班主任的看法、B同学对“言语暴力”的看法等等,都有所关联了。但我并不觉得这是确凿的、一目了然的、重磅的,但,这也许,正是作者想要的效果。 读完全书,通过种种例子才对“角度不同、看法不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中,最让人觉得讽刺、可悲的是,导致整个事件发生的不同看法竟然是同性班主任去处理校外学生事件——正因为如此,直树认为森口老师不负责任只重家庭而“举荐”了爱美接受处罚。 3、标题。 一开始,对第一章标题“神职者”,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这第一章还是作为作者出道的单篇而广受好评。然而,除了提到“劝世鲜师”因其“神职者”一般的行径而广受追捧外,似乎也没哪里有相符的情节。 由第二章的标题“殉教者”来反推,充满了哀伤、讽刺甚至是恶意。 各章的标题并不一定是对其告白者的定位。森口悠子告白的神职者是樱宫正义,班长北原美月告白的殉教者应该是她自己,下村直树的二姐告白的慈爱者是他妈妈(当然,也有下村直树妈妈的日记告白),然后,下村直树告白的求道者、渡边修哉告白的信奉者以及森口悠子告白的传道者应该也都是他们自己。 直至看完,我都没能明白其间深意。 4、小说类型。 推理小说……好吧,我真的没有看出来——至少第一章是如此。 第二章开始,渐渐有感觉了。杀死爱美的是谁显然并不是推理的内容,推理所指是悠子老师的惩罚方式、2个杀人凶手的“心路历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在这个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人为什么会作恶? 看完整本书,已经不去纠结什么推理风格、叙事方式了——那都交给文学评论家吧。只说故事情节,就让我浑身战栗。 “人为什么会作恶?”——这个问题实在是困扰我啊! 是“人性本恶”吗?但没有接受好的教育,依旧有人成长为善良的人了。 是环境使然么?但樱宫老师这样的,最终不也成长为“神职者”了么? 是爱、欲念作祟吗?不不,请不要玷污“爱”的圣名! 爱与恶,是可以并存的!可以用爱这个人的名义去伤害这个人,更可以用爱这个人的名义去伤害那些人。 这本书里头的告白“主角”们,都在以爱的名义作恶。 森口悠子,以对女儿的爱为名,直接伤害了2个学生,更是殃及了美白、维特和渡边修哉的妈妈。 班长北原美月,以她对下村直树的爱为名,企图伤害维特(可惜,自己意外被杀了)。 下村直树二姐最终应当是以爱的名义将她弟弟确定为精神病人(而不是杀人犯),而下村直树的妈妈,她那“一味鼓励”的爱用错了对象,她本意并不想伤害谁,最终却正如森口悠子所告白的,教育出了伤害别人的杀人犯儿子。 下村直树,这真是我觉得最狼心狗肺的一个孩子,他对他家人的爱(如果那是爱)远远抵不过他的自卑与懦弱。 渡边修哉最是简白,好吧,他变态地爱着抛弃他的母亲,爱美、美白都成了他的爱的祭品,直至最后,为他母亲砌造了一个坟墓。 除了樱口正义,其余5人的道是什么?就是以爱的名义去肆意作为吗? 那些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别人的人,心中藏着恶鬼。或许如此解释,我们就不用再纠结那个问题了。 书读完啦。 心里头,闷闷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